卡爾·馬克思如何預測資本主義的衰落?

2020-12-10 科學ABC

1920年代至1930年代初期,出現了嚴重的失業,經濟蕭條,惡性通貨膨脹和全球歇斯底裡。這個時期被稱為「大蕭條」。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7年結束,是造成這場經濟災難的主要原因。

由於許多國家都捲入了戰爭,而且並非所有國家都站在同一側,因此大蕭條的經歷因國家而異。例如,德國從1920年代初開始經歷了大蕭條,而美利堅合眾國在1929年經歷了大蕭條。

為了讓您了解情況的嚴重程度,可以想像一下1922年德國的貨幣是「標記」。在德國(1922年),一塊麵包的價格約為163馬克。當1923年9月到達時,這條麵包的價格為150萬馬克。到1923年,在經濟衰退最嚴重的時候,德國一塊麵包的價格約為2億馬克。

1935年:紐約的男子排隊為麵包排隊

然而,在所有這些動蕩之中,有些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樂。社會中有一部分人將所有這些動蕩視為暫時的,導致了更大的事情,他們長期以來一直相信。這些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把這種嚴重的蕭條看作是資本主義的終結,這是卡爾·馬克思在19世紀的著作中所預言的。那麼……為什麼他們相信大蕭條已經結束?馬克思如何預測資本主義的終結?

01卡爾·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的照片

作為作家的卡爾·馬克思經歷了人生的兩個主要階段。第一個是唯心主義,第二個是唯物主義。理想主義階段是馬克思關注人類的苦難,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結構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以及它如何造成階級鴻溝等。此後,馬克思決定分析資本主義制度的經濟運作方式。正是在這個階段,他以達斯·卡皮塔爾(Das Kapital)之類的經典著作表達了他的一些標誌性短語:由於資本主義體系最終將遭受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將造成自己的衰落」。資本主義危機的兩種主要類型是:

實現危機利潤下降率為了理解這些危機,我們假設您是一名實業家,並且有很多錢可以投資於任何領域。

02實現危機

這種危機也稱為需求危機。

考慮一下您是實業家的例子。想像一下,您在黃金行業工作了很長時間,而利潤不再豐厚。像任何其他投資者一樣,您現在將開始投資於一個相對較新,回報率高且具有平衡性的市場。這是什麼平衡?供需平衡!

供需應相等的市場平衡

一旦進入新市場(假設您的產品成功),對產品的需求就會增加,並且您將開始獲得豐厚的收益。隨著產品需求的增加,您會增加成本並逐漸嘗試獲得更多收益。對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使您的生產處於超速運轉狀態,因此您一直在生產越來越多的產品,以為總會有人想要購買該產品。但是,由於市場的不斷擴大,價格上漲之後,您的價格就會緩慢上漲,並且產品變得更加昂貴。由於您的產品成功的事實,人們仍然嘗試購買它,但是在購買之後,他們再也買不起您的產品。

供不應求的市場

03經濟泡沫破裂

最終出現一種情況,您繼續生產產品,但現在不再需要它了。這是怎麼發生的?只有當勞動者與消費者之間存在分割時,才會發生這種情況。將降低工人的工資,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他們。您的生產和收益得以擴展的這一階段稱為「經濟泡沫」。當泡沫破裂時,產品的價格過高,太多了,沒人想要!

04利潤下降率

現在,回到您是實業家的事例。假設離開黃金行業後,您決定加入造紙行業。常規方法是招募機器和勞動力,然後開始生產。但是,如果您在第一階段投資於更好的機器,那可能會改變遊戲規則。如果您擁有更好的機械,您的生產將更加高效,並且您可以實現所謂的「超級利潤」。

代表利潤增加的圖片

一會兒,您將享受巨大的利益。最終,您的新機器將向所有人開放,但是其他所有人將開始使用與您相同的機器。這將導致您的利潤下降;最終,市場將陷入停頓,直到市場上出現另一套「新機械」。

05結論

如果您還沒有注意到,這兩個危機將無休止地發生,並且彼此緊密聯繫。利潤率下降有條件地伴隨著實現危機。如果某個市場的利潤率下降了,而實業家由於停滯而選擇進入一個新市場,那麼在新市場上產生的經濟泡沫將導致實現危機再次發展!

關於實現危機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美國在2008年發生的房地產崩潰。當大蕭條襲來時,馬克思主義者以為,「實現」終於受到打擊,資本主義將結束。評論家經常說的是,馬克思「未能預測資本主義的彈性」

當它最終失敗時,它會通過另一種冒險來復興,並且一直持續到今天,這使各地的馬克思主義者感到失望!

06參考文獻

馬克思主義者的網際網路檔案館:https://www.marxists.org/glossary/terms/c/r.htm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https://plato.stanford.edu/index.html

相關焦點

  • 近代資本主義強國、曾經的海上霸主——荷蘭,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繼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後,荷蘭成了第三個崛起的資本主義強國。隨著西葡兩國的逐漸衰落,荷蘭的崛起已經成了歷史的選擇。經過殖民貿易的發展,到17世紀初期,總人口不足200萬的荷蘭已經擁有了歐洲最多的商船,佔歐洲總噸位的五分之四,是英國的4-5倍,法國的七倍。
  • 「好書推薦」禁慾、資本主義與「鐵的牢籠」
    此時歐洲資本主義正蓬勃發展,也正因如此,這本書的視域始終鎖定近代西方。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獨特之處——「自由勞動的理性組織形式」如何形成的疑惑,引發了韋伯對「這些理性行為方式受到精神障礙的阻撓時,理性經濟行為的發展就同樣會遭遇到內部的阻力」的思考。也就是說,西方資本主義「理性行為方式」既然能發展起來,就說明並沒有「精神障礙的阻撓」。
  • 馬克斯·韋伯逝世百年:為什麼儒家文化不利於產生資本主義?
    韋伯一生基本默默無聞,但其後他的名聲呈幾何級數增長:他開創了一些重要思想,對理解資本主義的運作和未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他認為新教使得資本主義得以發生。與卡爾·馬克思截然不同的是,馬克思提出了資本主義的唯物主義觀點:認為科技創造了新的資本主義社會系統。而韋伯提出了唯心主義的觀點:認為是一組理念在事實上創造了資本主義,推動了新生的科技和經濟發展。
  • 為什麼儒家文化不利於產生資本主義?| 馬克思·韋伯逝世100周年
    韋伯一生基本默默無聞,但其後他的名聲呈幾何級數增長:他開創了一些重要思想,對理解資本主義的運作和未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他認為新教使得資本主義得以發生。與卡爾·馬克思截然不同的是,馬克思提出了資本主義的唯物主義觀點:認為科技創造了新的資本主義社會系統。而韋伯提出了唯心主義的觀點:認為是一組理念在事實上創造了資本主義,推動了新生的科技和經濟發展。
  • 薩米爾·阿明:資本主義陷入全面危機
    (圖源網絡)今天要談的主題是關於資本主義危機理論,我希望把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置於歷史唯物主義的範疇之內來考量。資本主義實際上是經歷了多種多樣的形態,持續了很長時間。法國大革命之後最終確定了當代資本主義的新形態。19世紀是它最繁榮的時期,那個時期有工業化、法國大革命,和經濟上的發展。但是一個世紀對於中國人或埃及人來說是非常短暫的,因為我們的歷史太長了。
  • 卡爾·馬克思:正義、倫理與當代世界
    在給我的《卡爾·馬克思》一書撰寫的書評中,科恩非常機智地指出:「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是不正義的,但他自己不認為自己是這麼想的。」(G. A. Cohen, 「Review ofKarl Marxby Allen W.
  • 如果「資本主義」是一隻妖怪的話,那它會長什麼樣子?
    Capitalism 在中文的意思為:資本主義,一種以私有制和私營經濟為主的社會經濟制度。 但「資本主義(Capitalism)」一詞要到19世紀才出現:
  • 訪艾倫·伍德|卡爾·馬克思:正義、倫理與當代世界
    對他而言,這種情況僅僅意味著,資本主義的法權標準與它自身的實踐相適應。根據與之相適應的正義標準而將資本主義說成是正義的,這種斷言對馬克思來說空洞無物、微不足道。馬克思認為,那些看不到這一點的資本主義批評家們,只不過是意識形態迷思的犧牲品罷了。
  • 如今為什麼要重讀卡爾·馬克思?
    鮑盛剛如今為什麼要重讀卡爾·馬克思?這是因為時代又變了。經濟學家總是認為是他們引領了時代,但實際上是時代改變了經濟學家。它為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空前成就鋪平了道路。踐行自由主義的原則,使得人口數量成倍增加。在那些奉行經濟自由政策的國家,即使是能力較差和不太勤奮的人,也能保證其生活水平好過那些「美好舊時光」中的富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普通人就是屢屢被談到的消費者,他們「永遠是對的」。
  • 「卡爾·馬克思杯」大賽組委會權威解答來了
    ·馬克思喊你來答題》》答題入口第三屆「卡爾·馬克思杯」浙江省大學生理論知識競賽賽前練習和模擬練習已進行到第3天,高校接到《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舉辦第三屆「卡爾·馬克思杯」浙江省大學生理論知識競賽的通知》後,落實宣傳部、團委、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部門,開始緊鑼密鼓地布置各項組織發動工作。
  • 「卡爾·馬克思杯」浙江省大學生理論知識競賽落幕
    「卡爾·馬克思杯」浙江省大學生理論知識競賽落幕 2020年12月13日 07:45:25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記者 吳曄 周宇晗 通訊員 林曉瑩   浙江在線12月13日訊 (記者 吳曄 周宇晗 通訊員 林曉瑩) 12月12日,第三屆「卡爾·馬克思杯
  • 熱度與亮度:細讀黃仁宇的《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第二到第四章分舉威尼斯、荷蘭、英國的例子,說明資本主義何以能在這些國家產生,如何在各國經過漫長社會、政治、宗教與經濟上的衝突與妥協,如何逐漸形成新的法律概念,再加上金融體系逐漸活絡,資本累積才有顯著的成果,造就了十六世紀之後資本主義的生機。這三個地方(國家),各有歷史的包袱,情形迥異,雖然巧妙與難易各有不同,但必須達到上述三項技術性格,才有可能進入資本主義的階段。
  •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輝煌不在,英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在我們談英國為何衰落之前,我們先說一下另外一個話題,目前中國是世界上製造業第一的大國,佔世界製造業比重28.57%,第二是美國17.89,%,不久前川普一直在高呼,讓製造業回歸美國,為什麼川普會突然喊這個口號,因為這和一個國家是否強大,是否能保持持續發展息息相關。
  • 馬克斯·韋伯著作中的工業化與資本主義
    正如韋伯所分析的,在資本主義的合理性中,這些因素先於和「外在於」理性,因而,從物質上為它界定的要素,出現於兩種歷史事實中:(1)滿足人的需要的供應(這是經濟活動的目的),是在私人企業和它的可預測的獲利機會的框架中實現的,就是說,是在個人企業主和企業的利潤這個框架中實現的;(2)因此,那些其需要尚待滿足的人的存在,是依賴於資本主義企業的贏利機會的。
  • 第三屆「卡爾·馬克思杯」浙江省大學生理論知識競賽落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鄭琳通訊員 林曉瑩 高辰12月12日,第三屆「卡爾·馬克思本屆「卡爾·馬克思杯」浙江省大學生理論知識競賽是由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主辦,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承辦。「卡爾·馬克思杯」浙江省大學生理論知識競賽是檢驗教學成效和學生理論知識儲備的「練兵場」。本次競賽由賽前練習、模擬練習、初賽和決賽四個環節構成。賽前練習和模擬練習主要為學生熟悉題目和比賽形式服務,初賽則採用線上答題的形式,根據高校平均成績、參賽率進行排名賦分,並作為依據確定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前10名共計20所高校進入現場決賽。
  • 卡爾·馬克思在武漢:中國社會主義如何戰勝新型冠狀病毒
    在病毒大流行面前,可以充分暴露出一個國家的治理能力,清晰比較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孰優孰劣,體現一個國家在世界面前的責任和擔當。卡洛斯·馬丁內斯(Carlos Martinez)於2020年3月25日在左翼博客發表此篇文章,並旋即被世界多家左翼網站轉載。
  • 世界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17世紀成為海洋霸主,如今仍是發達國家
    從世界歷史發展歷程來看,除了個別國家或地區,大部分國家都是先後經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而封建社會是個分水嶺,有些國家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有些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現在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是資本主義社會。
  • 《卡爾·馬克思》將在青開機 藝博會雙招雙引戰果顯現
    在本屆藝博會的「雙招雙引」專場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兩輪十個項目的籤約儀式,其中還包括院線電影《卡爾·馬克思》、《中國緝毒秘密戰》等重磅巨製。自2019年首次在青舉辦以來,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一直都是藝術賦能時尚城市的大膽探索和精彩亮相。國際時尚城建設,招商是第一要務。
  • 國外左翼學者關於當代資本主義危機的五種評判
    一、生產方式危機:資本主義生存空間的極限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潛在的危機在於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這種矛盾會顯得尤為突出。生產的全球化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獲得超額利潤的必然選擇,但這同時又必然引起資本主義的結構性危機,給資本主義體系帶來致命的災難。
  • 觀點| 錢乘旦: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大國興替
    英國和法國:自由資本主義時期 荷蘭的強大維持了一個世紀左右,到18世紀就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個新的國家,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在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上都各自接連走出了兩步,它們的影響更大,在世界上取得控制權的時間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