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願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徒在合一道路上攜手同行

2021-02-18 天主教深圳寶安耶穌君王堂

教宗方濟各:

願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徒在合一道路上攜手同行

(梵蒂岡新聞網)按照傳統,君士坦丁堡教會每年都派代表團出席6月29日在羅馬舉行的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瞻禮,而天主教會也在11月30日聖安德肋宗徒瞻禮派代表團前往君士坦丁堡祝賀。大公宗主教代表團的臨在是天主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之間的共融不斷增長的標記。

教宗說,他很高興與大公代表團會晤,稱這次會晤讓彼此牢記兩個教會的「共同根源」,並且有助於讓彼此「意識到為福音服務、以創造新人類的共同使命」。有鑑於許多擁有基督宗教傳統的社會越來越世俗化,這項使命非常緊迫。教宗說:「蔑視人的尊嚴、金錢偶像崇拜、暴力的蔓延、科學和技術的絕對化,對自然資源毫無顧忌的開採,這些只是悲劇現實的某些嚴重跡象,我們絕不能對其放任自流。」

面對這個現實,教宗回顧了巴爾多祿茂宗主教不久前在羅馬的一次講話。他說:「我們拒絕『別無其他選擇』這句冷漠自私的話」。教宗表示,他完全贊同這個觀點,並且經常引用這句話。

「我們的教會可以為我們的世界創造新的可能性。事實上,教會本身就是一個革新、共享、愛和開放的事件。在我們的教會內,我們經驗到那美好的確定性,即未來不在於『擁有』,而在於『是什麼』;不屬於『貪婪』,而是『分享』;不屬於個人主義和自私自利,而是共融和友愛;不屬於分裂,而是愛。」

教宗指出,兩個姐妹教會擁有很多合作形式,例如,反對現代奴隸制,或捍衛受造界、尋求和平。

教宗也表示,他很高興7月7日能在巴裡會晤巴爾多祿茂宗主教,一同祈禱並省思折磨中東眾多兄弟姐妹的悲慘狀況。

教宗說:「我希望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徒能夠擁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在各個層面一同工作、一同祈禱、一起宣講我們唯一的耶穌基督的福音,這是我們由使徒宣講而領受的福音,從而在共同道路上越來越能體驗到合一,因著天主的恩寵,這合一已經將我們連接在一起。」

聖座新聞室的公告稱,大公宗主教代表團於6月27日會晤了聖座促進基督徒合一委員會, 28日下午參加了擢升新樞機的公開樞秘會議。29日上午,他們將出席教宗方濟各主持的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瞻禮的隆重彌撒慶典。

教宗擢升新樞機:

為服事基督當做眾人的僕役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6月28日下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公開樞密會議,擢升14位新樞機。這些新樞機們在禮儀中領受了樞機紅方帽、權戒和在羅馬的領銜堂區或執事區。教宗在禮儀講道中表明,那唯一令人信服的權威就是為服事基督當做眾人的僕役。

禮儀中選讀的福音記述耶穌和門徒們前往耶路撒冷的情景,「耶穌在他們前頭走」,告訴他們祂將受苦受難,被定死罪。可是門徒們卻心不在焉,有的只思念居於首位,其他人因而惱怒和嫉妒。耶穌則將他們引入一個更高的境界,對他們說:「在你們中間卻不可這樣: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做你們的僕役」(谷十32-45)。

教宗以耶穌這句「在你們中間卻不可這樣」的話語為核心,強調基督的門徒接受使命的重要性。教宗指出,耶穌以這句話設法使門徒們重新聚攏心神,不讓無益和以自我為準則的爭辯在這個團體內找到一席之地。耶穌的話是一份邀請和一項投注,祂盡力拯救門徒們,不讓他們被世俗邏輯所禁錮。

「『在你們中間卻不可這樣』,這是上主拯救信徒團體的聲音,讓這個團體不過於注重自己,而把目光、資源、期待和心思投向有價值的事上,即使命上。耶穌也如此教導我們,皈依、心靈的轉變和教會的革新始終要以使命為核心,因為這樣我們才不會只注重個人利益,才能關心天父的事。」

教宗解釋道,我們悔過自新和棄絕利己主義,這本身絕不是目的。我們這樣做是為力求在信德上成長,甘心情願地接受使命。這樣一來,在面對真理,尤其在我們的弟兄姐妹處於困境時刻,我們就能隨時樂意陪伴和接納所有人和每個人,不成為目光狹隘的人。

「倘若我們忘記使命,看不到弟兄姐妹的具體面容,我們的生活就會只埋頭尋求個人利益和個人安全。這樣一來,我們便開始增長怨恨、憂鬱和厭煩的情緒。漸漸地,我們心中就沒有別人,沒有教會團體,沒有窮人,不再聆聽上主的聲音。我們就會失去喜樂,心靈就會幹枯(參閱:《福音的喜樂》勸諭,2號)。」

教宗最後對新樞機們說,在我們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上主走在我們前頭,這再次提醒我們,那唯一令人信服的權威就是為服事基督做別人的僕役。耶穌在十字架上垂下頭之前,祂並不顧忌在門徒們面前彎下腰為他們洗腳。因此,在天主的忠信子民當中服事基督,這才是我們應能獲得的最高榮譽和稱號。

相關焦點

  • 教宗為在中國的天主教徒祈禱:願你們做個信德堅毅的好公民
    在進教之佑聖母瞻禮,教宗念及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籲請眾人與在中國的天主教弟兄姊妹團結一心。教宗勉勵在中國的教友信德堅毅,喜樂友愛,人人閃耀著福音的光芒與美好。(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於5月24日主日在梵蒂岡帶領信眾誦念天皇后喜樂經。
  • 天主教與信義會聯合聲明:我們都因恩寵而得救,力求清除阻礙圓滿合一的殘渣
    通過共同服事近人,尤其是受苦和受迫害的人,我們更加彼此接近。藉著對話和分享見證,我們彼此不再是外人,反而懂得合一的因素遠超過分裂的因素」。聲明表示,兩個教會對宗教改革帶來的靈修和神學恩典感激不盡,同時也承認和痛惜天主教徒和信義會信徒對教會有形可見的合一造成的傷害。神學爭論伴隨著偏見和衝突,宗教被利用作為政治服務的工具。
  • 由泰澤團體看基督徒合一
    羅哲欣喜能見到在合一上已跨出的一小步:已有了傑出的對話組織、委員會和研究小組。但他也指出,合一的態度是:放棄各自為政、不要回顧過去、要互相寬恕,因為寬恕能使人發現上主賜予我們生命的恩寵。羅哲謹慎、熱切的期待「合一」的發展。梵二大公會議的曙光乍透,令他興奮,但隨即又看到合一之路還很遙遠。但他始終懷抱信心,相信總有新的出路。
  • 【磐石之聲】教宗:為自由和慈悲作見證,抵抗新的意識型態.
    教宗闡明,「我們如果不把人放在中心,反而看重私利、繁文縟節、理論、抽象概念和意識型態時,人心便會萌生抗拒和敵意,有如瞎子一般對一切視而不見。相反地,上主的邏輯截然不同:祂絕不會無所作為,或者隱身於意識型態的抽象概念中;上主尋找人,尋找人的面容、創傷和故事」。上主不會在無濟於事的話語上兜圈子,「卻將真正重要的事物置於中心地位」。
  • 教宗天主之母節三鍾經:願2021年為每個人是團結友愛與和平的一年
    教宗天主之母節三鍾經:願2021年為每個人是團結友愛與和平的一年教宗於2021年元旦天主之母節主持三鍾經祈禱活動,願在新年伊始,將祈禱與世界和平的希望託付於聖母瑪利亞。(梵蒂岡新聞網)普世教會於元月1日慶祝天主之母節。教宗方濟各於當天中午時分,在梵蒂岡宗座大樓圖書館主持誦念三鍾經祈禱活動。
  • 中世紀教宗與世俗權威的博弈(上)
    尤其是在中世紀在政教合一期間,教會和政治就好像是帝國的一個硬幣的兩個面。教會領導人們的精神和靈性生活,而政府則管理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雖然政府和教會在那個時期是水乳交融,但是教會認為帝國的存在,主要是為了協助教會實現天國的國度,就是實現聖奧古斯丁《天國之城》的偉大理想,能夠在人世間得以實現。12和13世紀的神學家們,普遍認為,中世紀是最美好的時代。
  • 教宗三鍾經:恆常祈禱,與天主共融
    教宗三鍾經:恆常祈禱,與天主共融教宗在誦念三鍾經之前,勉勵信眾不斷祈禱,進入與天主的共融中,與天主建立個人關係
  • 義大利主教團團長:不喜歡教宗方濟各的天主教徒可以去誓反教
    ,表示那些不喜歡他的教導和管理方式的人應該到誓反教去。1月25日,懷德·巴塞蒂樞機主教在佩魯賈召開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說:「批評是可以的,但是製造這種破壞就不行。如果有人不喜歡這位教宗,就讓他隨便說吧,因為他可以自由選擇其他的路。」這位樞機在表達他對於天主教徒中間越來越多的對現任教宗的厭惡的看法時,告訴記者說:「妄議教宗的人太多了。」
  • 拜登需停止自稱是虔誠天主教徒;梵蒂岡若捍衛真理應該對其絕罰
    媒體和記者經常將拜登描述為虔誠的天主教徒,不過拜登因支持和倡導天主教會明確反對的政策而受到批評。拜登支持墮胎權,許多天主教神職人員和信徒為此堅決反對,並認為墮胎權是目前相當重要的問題。瑙曼恩建議,拜登本人應該對自己的信仰採取更加「誠實」的態度。「總統應該停止將自己定義為虔誠的天主教徒,並承認他對墮胎的看法與天主教的道德教導相悖。」瑙曼恩說。
  • 【教會透視 】|教會透視:臺灣主教團將邀請教宗來臺訪問
    為此,教宗再次高聲疾呼,要求以聯合國為首的國際社會重新竭力締造和平。教宗接著念及法國朗貝爾和英國小阿爾菲這些重症病患的磨難,說道:「他們罹患重症,有些人長期如此,得靠醫療協助來滿足基本需求。他們的病情很棘手,令人深感沉痛又錯綜複雜。讓我們同聲祈禱,願每個病患的尊嚴總是受到尊重,在家屬、醫生和其他醫護人員的同心協力下病患得以享有適當的照護,生命受到高度尊重。」
  • 【同行之旅】太原教區最美教堂——西柳林聖安多尼天主教堂
    聖安多尼教堂位於劉家堡鄉西柳林村,該村是太原地區最早的天主教傳播地之一,光緒初年,該村曾有一座教堂,面積約200平方米,於1900年8月16日被義和團焚毀。1905年春,重建西式教堂,面積423平方米,主鐘樓高27米。
  • 非天主教徒,為什麼不能領聖體?這個很重要!
    為什麼非天主教徒不能在天主教會領聖體?這是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共同提出的一個問題。許多非天主教徒在參加天主教婚禮的彌撒時,發現自己被溫和地告知,他們不應該站出來領聖體。當然,他們想知道,為什麼?天主教徒被允許在我們的教堂裡領聖體,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在這裡與其他天主教徒一起領聖體呢?
  • 「國度合一禱告同行」聚集》 350位牧者合一禱告 尋求臺命定與復興
    「國度合一禱告同行」聚集》 350位牧者合一禱告 尋求臺命定與復興「國度合一禱告同行」聚集。
  •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
    在任期內,他進行了義大利境外102次和義大利境內143次牧靈訪問 ,到訪129個國家和地區,行程超過120萬公裡。他頒發了14份通諭,15份宗座勸諭,11份宗座憲令,42份宗座牧函,成為首位在網際網路頒發文獻的教宗。他在任期內主持宣福慶典142次,宣聖慶典50次,共宣認了1282位真福及456位聖人。選立了201位樞機主教,召集了6次樞機院會議 ,主持了15次主教會議。
  • 深切懷念偉大的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
    千禧年他在羅馬,在西奈山和耶路撒冷的祈禱和談話,都表現出他那虔誠的信仰和三大一神宗教合一的願望,以及對全人類和平的關注,受到各國政要的讚許。他在最後晚餐廳的獨自祈禱,同上主完全融合在一起。還有他對納粹時代的犧牲者,表達的悲痛和懺悔,均令猶太人感動和安慰。他在訪問自己祖國的時候,抵達波蘭華沙機場時,第一時間,莊嚴地跪下,深情的親吻故鄉的土地。
  • 教宗的歷史,服裝簡介
    在任何平常情況下,該權威的使用將包括早前所有主教級樞機們的會商(通常是在神聖的宗教會議(synod)上或大公會議(ecumenical council)中發生)。當教會透過她的最高訓導當局,宣布一些『為天主所啟示的當信之道』或基督的教訓時,信徒們便該『以信德的服從去贊同這些論斷』。這種不能錯誤之神恩涵蓋了天主啟示的整個寶庫。」「訓導的使命,是與天主在基督內和其子民所訂之盟約的特性息息相關的;它該防範各種錯誤和缺失,保證他們可以無誤地宣認真正信仰的客觀可能性。因此訓導當局的牧民任務在於留心看管,務使天主的子民能生活在使人自由的真理內。
  • 教宗出席國際人類博愛日虛擬會議:兄弟情誼是人類的新疆界
    教宗出席國際人類博愛日虛擬會議:兄弟情誼是人類的新疆界2月4日舉行了首屆國際人類博愛日的慶祝活動,教宗方濟各在虛擬會議上感謝塔伊布大伊瑪目、本·扎耶德酋長和薩拉姆法官,強調「今天沒有冷漠的時間」,「要麼我們是兄弟,要麼我們就相互摧毀」,因為「一個沒有兄弟的世界乃是敵對的世界」。
  • 教宗親切接見瑞士衛隊新兵:宣誓效忠教宗是對基督的忠誠宣認
    在教宗瑞士衛隊於10月4日舉行宣誓就職儀式之前,教宗方濟各於10月2日親切接見了38名衛隊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