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
願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徒在合一道路上攜手同行
(梵蒂岡新聞網)按照傳統,君士坦丁堡教會每年都派代表團出席6月29日在羅馬舉行的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瞻禮,而天主教會也在11月30日聖安德肋宗徒瞻禮派代表團前往君士坦丁堡祝賀。大公宗主教代表團的臨在是天主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之間的共融不斷增長的標記。
教宗說,他很高興與大公代表團會晤,稱這次會晤讓彼此牢記兩個教會的「共同根源」,並且有助於讓彼此「意識到為福音服務、以創造新人類的共同使命」。有鑑於許多擁有基督宗教傳統的社會越來越世俗化,這項使命非常緊迫。教宗說:「蔑視人的尊嚴、金錢偶像崇拜、暴力的蔓延、科學和技術的絕對化,對自然資源毫無顧忌的開採,這些只是悲劇現實的某些嚴重跡象,我們絕不能對其放任自流。」
面對這個現實,教宗回顧了巴爾多祿茂宗主教不久前在羅馬的一次講話。他說:「我們拒絕『別無其他選擇』這句冷漠自私的話」。教宗表示,他完全贊同這個觀點,並且經常引用這句話。
「我們的教會可以為我們的世界創造新的可能性。事實上,教會本身就是一個革新、共享、愛和開放的事件。在我們的教會內,我們經驗到那美好的確定性,即未來不在於『擁有』,而在於『是什麼』;不屬於『貪婪』,而是『分享』;不屬於個人主義和自私自利,而是共融和友愛;不屬於分裂,而是愛。」
教宗指出,兩個姐妹教會擁有很多合作形式,例如,反對現代奴隸制,或捍衛受造界、尋求和平。
教宗也表示,他很高興7月7日能在巴裡會晤巴爾多祿茂宗主教,一同祈禱並省思折磨中東眾多兄弟姐妹的悲慘狀況。
教宗說:「我希望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徒能夠擁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在各個層面一同工作、一同祈禱、一起宣講我們唯一的耶穌基督的福音,這是我們由使徒宣講而領受的福音,從而在共同道路上越來越能體驗到合一,因著天主的恩寵,這合一已經將我們連接在一起。」
聖座新聞室的公告稱,大公宗主教代表團於6月27日會晤了聖座促進基督徒合一委員會, 28日下午參加了擢升新樞機的公開樞秘會議。29日上午,他們將出席教宗方濟各主持的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瞻禮的隆重彌撒慶典。
教宗擢升新樞機:
為服事基督當做眾人的僕役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6月28日下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公開樞密會議,擢升14位新樞機。這些新樞機們在禮儀中領受了樞機紅方帽、權戒和在羅馬的領銜堂區或執事區。教宗在禮儀講道中表明,那唯一令人信服的權威就是為服事基督當做眾人的僕役。
禮儀中選讀的福音記述耶穌和門徒們前往耶路撒冷的情景,「耶穌在他們前頭走」,告訴他們祂將受苦受難,被定死罪。可是門徒們卻心不在焉,有的只思念居於首位,其他人因而惱怒和嫉妒。耶穌則將他們引入一個更高的境界,對他們說:「在你們中間卻不可這樣: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做你們的僕役」(谷十32-45)。
教宗以耶穌這句「在你們中間卻不可這樣」的話語為核心,強調基督的門徒接受使命的重要性。教宗指出,耶穌以這句話設法使門徒們重新聚攏心神,不讓無益和以自我為準則的爭辯在這個團體內找到一席之地。耶穌的話是一份邀請和一項投注,祂盡力拯救門徒們,不讓他們被世俗邏輯所禁錮。
「『在你們中間卻不可這樣』,這是上主拯救信徒團體的聲音,讓這個團體不過於注重自己,而把目光、資源、期待和心思投向有價值的事上,即使命上。耶穌也如此教導我們,皈依、心靈的轉變和教會的革新始終要以使命為核心,因為這樣我們才不會只注重個人利益,才能關心天父的事。」
教宗解釋道,我們悔過自新和棄絕利己主義,這本身絕不是目的。我們這樣做是為力求在信德上成長,甘心情願地接受使命。這樣一來,在面對真理,尤其在我們的弟兄姐妹處於困境時刻,我們就能隨時樂意陪伴和接納所有人和每個人,不成為目光狹隘的人。
「倘若我們忘記使命,看不到弟兄姐妹的具體面容,我們的生活就會只埋頭尋求個人利益和個人安全。這樣一來,我們便開始增長怨恨、憂鬱和厭煩的情緒。漸漸地,我們心中就沒有別人,沒有教會團體,沒有窮人,不再聆聽上主的聲音。我們就會失去喜樂,心靈就會幹枯(參閱:《福音的喜樂》勸諭,2號)。」
教宗最後對新樞機們說,在我們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上主走在我們前頭,這再次提醒我們,那唯一令人信服的權威就是為服事基督做別人的僕役。耶穌在十字架上垂下頭之前,祂並不顧忌在門徒們面前彎下腰為他們洗腳。因此,在天主的忠信子民當中服事基督,這才是我們應能獲得的最高榮譽和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