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公斤到1500公斤,袁隆平是怎樣煉成的?

2020-12-22 湖南國際頻道

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說「你又吃胖了」,而你又不會生氣的人,大概非袁隆平莫屬了,我們確實是吃「他家大米」長大的呢!

記得上學時這張袁隆平蹲在田間,查看水稻的照片,就一直出現在教科書中。

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是享譽全球的「雜交水稻之父」。先後榮獲國家發明特等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世界糧食獎」、「共和國勳章」等20多項國際國內大獎,並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他所發明的雜交水稻,被西方專家稱之為「東方魔稻」,比常規水稻增產20%以上,每年因種植雜交水稻而增產的稻穀可以多養活7000萬人口,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人吃飯難的問題。如今,雜交水稻已經推廣到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為解決中國人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追求高產更高產,是我們永恆的主題。」

---- 袁隆平

袁隆平團隊研製的雜交水稻,真的造福了中國甚至世界人民。

從100公斤到700公斤,再到1000公斤,甚至衝到1200公斤,這些數字的增長,就像高鐵提速一樣振奮人心!

如今,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還在不斷突破。近日,袁隆平院士表示,他對實現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預期目標充滿信心。

5月7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湖南長沙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選址黃埔長洲島建設隆平院士港,共同打造現代農業科技「黃埔軍校」。

該項目由袁隆平院士領銜,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鄒學校、劉少軍、劉仲華等鼎力支持。袁隆平院士表示,他對第三代雜交水稻種植基地項目實現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的預期目標充滿信心。

▲ 隆平公園示意圖。

隆平院士港選址黃埔長洲島,位於正在推進建設的隆平國際現代農業水稻公園(以下簡稱隆平公園)內。項目建成後,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建設院士科研中心、現代農業科創孵化中心、隆平水稻博物館、院士專家服務中心、現代農業國際交流培訓中心,大力推動廣州水稻科研、生產與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黃埔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水稻種質創新、新品種培育以及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研發水平。

▲ 隆平國際現代農業水稻公園水稻試驗田航拍圖 方偉文/攝

隨著水稻的成熟,相信在今年的秋收時節,大吉沙水稻公園將華麗變身,金黃稻田與綠水青山、秀美村莊將構成一幅金秋豐收圖。

提到袁隆平,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一句名言——書本和電腦種不出水稻。要想搞好水稻,光看書看電腦是不夠的,更要深入到田間地頭去觀察和思考。

1953年8月,23歲的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了湖南懷化的農校當老師,同時也當起了地地道道的「農民」。不過對袁隆平來說,這才是研究水稻的基本「操作」,首先當好農民,把地種好,然後才是科學家,把科研做好。

中國三年經濟困難時期,身在湖南安江農校的袁隆平親眼目睹了中國大饑荒的慘狀,發誓要解決飢餓問題。就像那隻蘋果砸中了牛頓一樣,袁隆平幸運地發現了天然雜交稻。

從1960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十餘年攻關,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在1975年把水稻平均畝產從100公斤提高到了300公斤,產量提高了3倍,極大地解決了溫飽問題。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布朗曾向世界發問:「誰來養活中國?」在此背景下,中國農業部於1996年提出了超級稻育種計劃。此後,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通過形態改良和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的技術路線,成功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種難題,不斷刷新畝產產量。

袁隆平說,糧食始終是國計民生最重要的戰略物資。目前,超級稻計劃的五期目標已經全部完成,分別是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

從「南優2號」到超級稻,幾十年來,袁隆平對雜交水稻不斷改良。雜交稻目前已經覆蓋了全中國和許多國家。僅在中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就達2.5億畝,面積佔比57%,產量佔比65%。現如今,超級雜交水稻的畝產已經達到1200公斤,不僅解決了中國的糧食危機,同時也為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帶來了新的希望。

為此,很多人都在問袁隆平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其實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八個字」: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中國農業科研發展的道路上,袁隆平帶著自己的團隊通過多年的努力,為祖國披荊斬棘拿下了農業科技大國的桂冠,同時也讓祖國人民端起了滿滿的飯碗,不得不說,袁隆平能夠獲得「共和國勳章」絕對是實至名歸的。

在泱泱稻田裡,袁隆平一次又一次創造了人類糧食生產的歷史高度。在奇蹟與榮譽中,各種高產稻穀相繼問世,殊不知,在稻穀飄香中,袁隆平自己也成為了一個傳奇。

如今,袁隆平已經90歲高齡了,但他卻依然每天都工作在一線崗位上,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也應當和袁隆平一樣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並用畢生的精力去為之努力和奮鬥!

監製/任帥

主編/黎晶

編輯/李蕾蕾

來源/綜合央視新聞 新華社 北京晚報 中新網 網友評論等

相關焦點

  •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新華社長沙11月2日電(記者白田田、周勉)11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其中晚稻品種為第三代雜交水稻。  在今年疫情和災情的多重衝擊下,這樣的測產結果來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 1500公斤,目標達成!袁爺爺又飆英語
    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加上今年7月在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測得的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的早稻,早稻加晚稻畝產1500公斤目標達成。來源:央視新聞得知破紀錄,袁老連飆英語(來源:人民日報)「全體員工,人人須知,我中心有三大主要任務。」
  • 畝產700公斤!袁隆平「超級稻」在蘭溪試種成功
    畝產700公斤! 近日,蘭谿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技人員對袁隆平超級稻「湘兩優900」在雲山街道省級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千畝示範片的種植情況進行測產。
  • 廣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
    相信很多人找工作的時候都很羨慕去到這些地方去工作吧。那麼在廣西呢也有袁隆平的院士的工作獎,所以如果有小夥伴們想要找工作的話,可以去這個地方看一看相關的內容哦。一、廣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作站的主要任務是聯合開展科研攻關,為廣西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轉換和應用推廣袁隆平院士科研團隊的科技成果,培養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選育優質超級稻品種,完善超高產栽培技術體系。。2010年,灌陽縣引進建立袁隆平院士高產攻關示範基地,推廣新品種,應用新技術,採用新種植模式,單產連續9年創廣西第一。
  • 畝產1365公斤!袁隆平團隊長江中遊雙季稻產量創新高
    20日,記者從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主持承擔的「十三五」國家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重點研發計劃——「湖南雙季稻周年綠色優質豐產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有了新進展: 項目技術體系集成的生物和物理等非化學防治技術,不僅能大幅降低化學農藥用量,還通過結合水稻優質豐產、全程機械化等栽培技術,實現了水稻安全、優質、豐產和高效的全程綠色生產。
  • 重磅消息傳出,袁隆平激動得飆英文,外媒:中國人飯碗越來越堅固
    11月2日,中國雙季稻產量創歷史新高,雙季稻畝產超過1500公斤,這是袁隆平團隊在對此刷新超級稻單產700、800、1000、1149公斤的紀錄之後,又一次刷新世界紀錄。外媒對此進行了報導,標題為《每畝水稻的雙季產量達到3000斤!中國人民的飯碗越來越堅固》。
  • 雙季稻畝產破1500公斤!英國漢堡王呼籲人們去麥當勞點餐,「她經濟」時代的功能飲料佔據市場|食飲周刊
    文:SIAL China綜合整理圖:除非特殊說明,本文圖片均來自圖蟲「袁隆平爺爺高興得像個孩子」,袁隆平團隊雙季稻畝產破1500公斤!鹽津鋪子、董小姐等薯片被檢出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該不該恐慌?「袁隆平爺爺高興得像個孩子」,袁隆平團隊雙季稻畝產破1500公斤!
  • 袁隆平背九九乘法表怎麼回事?袁隆平為什麼背九九乘法表
    11月13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第十一屆「袁隆平農業科技獎」結果現場公布,26位國內外專家及1個集體獲此獎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親自逐一為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證書與10萬元獎金。「Congratulation」「祝賀,祝賀!」頒獎時袁老不僅飆起了英語,還說著地道的塑料普通話。
  • 90歲袁隆平突然上熱搜:14億中國人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破1500公斤,得知這個消息後,袁隆平爺爺激動得英文脫口而出:「excited,more than excited……」事關全國人民飯碗的大事,90歲高齡仍奮戰在一線,沒想到還是有人出來質疑和諷刺: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有英雄而不自知的民族更是可悲!
  •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印在了這個國家的貨幣上
    年屆九旬的袁隆平透過大屏幕,盯著200公裡外的稻田。氛圍有些緊張。他等待的是一場考試的結果,考生是水稻,分數是畝產。中午,測產結果公布——平均畝產911.7公斤。加上今年7月測得這個基地的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雙季稻畝產實現了「1500公斤高產攻關」的目標,超世界紀錄。「非常滿意!」
  • 100公斤的胖子,在火星上就只有38公斤了,在冥王星上不到7公斤!
    一個在地球上100公斤重的胖墩,在其它天體上的重量是多少?在月球上你的體重會變成17公斤,因為月球的重力約為地球的1/6。在冥王星表面,你的體重會進一步縮小到7公斤不到,因為冥王星的重力加速度更小。這裡,我們所說的就是一個在地球上體重為100公斤的人,在其它天體所受到的引力大小與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當然,這裡要排除一些極端的情況,我們的討論建立在一個理想狀態下。我們知道,在其星球上的物體,其受到的重力大小基本上是等於它所受到的萬有引力大小的,那麼就有mg=GMm/r^2,那麼重力加速度就為g=GM/r^2。
  • 農業部專家稱畝產900公斤水稻尚不能全國推廣
    畝產超過900公斤,中國的袁隆平在他年過80之後,再攀世界雜交水稻史新高峰。  袁隆平:  終於突破了,昨天晚上說老實話呢,興奮得睡不著覺。  從800公斤到900公斤,從74歲到81歲,7年的堅持、失敗、置疑,今天的袁隆平又在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 袁隆平新表情包來了!太可愛了!
    昨天 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 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 聽到測產驗收結果後
  • 1530公斤,中國糧食刷新世界紀錄!美國卻仍有5400萬人吃不上飯?
    新華網11月2日消息,在疫情及災情的多重打擊下,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測產交出了「含金量」極高的答卷——雙季畝產均實現「1500公斤高產攻關」的目標,達到1530.76公斤,其中早稻平均畝產測得619.06公斤,晚稻平均畝產測得911.7公斤,畝產1530公斤,除了新記錄還有這3大意義!
  • 今天,袁隆平表示要工作到「百零後」!告訴孩子,要像袁爺爺一樣奮鬥...
    今天 在第3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 突破3000斤新聞發布會上 袁隆平表示: 鼓起勇氣,繼續幹下去 從「90後」一直搞到「百零後」
  • 雲南100個山頭春茶價格公布!曼松古樹4萬/公斤、冰島古樹……
    4月24日,2020昆明春茶發布會(扶貧專場)舉行,現場發布雲南100個著名山頭春茶價格指數,供全球採購商、經銷商和茶友參考。從發布的這100個著名山頭春茶價格指數來看,比較貴的是來自西雙版納產區的曼松古樹春茶,每公斤春茶的參考價格達4萬元,其次就是臨滄產區的冰島古樹混採的春茶,每公斤2.8-3.6萬元。
  • 畝產533.95公斤 興安盟耐鹽鹼水稻產量創新高
    華聲在線9月2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文)「水稻畝產達到533.95公斤,這是很好的成績,我很高興。」9月27日上午,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通過視頻,遠程聯線內蒙古興安盟耐鹽鹼水稻測產現場,宣布測產結果。
  • 瞭望|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
    就在11月2日,他的團隊再創紀錄——屬於第三代雜交水稻的晚稻品種在不利天氣下依然表現不俗,使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他安靜地坐在跟測產現場連線的會議室,皮膚黝黑,穿著一件有些寬大的黑色西裝。如果不是不斷有人向他匯報、祝賀,怎麼看都不像是印象中的科學家。
  • 得知破紀錄後,「90後」袁隆平高興得像個孩子!
    911.7公斤,聽到測產驗收結果後,袁隆平爺爺高興得像個孩子,連說:「excited!  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   進行了測產驗收   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   619.06公斤   早稻加晚稻畝產   1500公斤目標達成!
  • 剛過半個月,袁隆平又破紀錄!90歲的生日願望實現啦
    今天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1500公斤攻關測產在湖南省衡南縣啟動袁隆平團隊又傳來好!消!息!三丘田平均畝產911.7公斤成功衝關畝產1500公斤袁隆平院士通過遠程視頻實時參與測產過程,看到這一結果,他高興地說,非常滿意,下一步將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