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袁隆平爺爺突然上了熱搜!
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破1500公斤,得知這個消息後,袁隆平爺爺激動得英文脫口而出:「excited,more than excited……」
事關全國人民飯碗的大事,90歲高齡仍奮戰在一線,沒想到還是有人出來質疑和諷刺: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有英雄而不自知的民族更是可悲!
1
和袁隆平爺爺,同時上熱搜的還有這些明星!
趙露思、大S、於正……赫然排在微博熱搜榜首!
在這場流量的比拼裡分出了高低,沒想到的是:袁隆平爺爺輸了……
這個事件的背後,14億中國人最擔心的事亟待重視:
誰才是中國的英雄,哪些偶像才真正值得被推崇和關注,是時候該睜眼看看了!
受嚴重疫情和蝗災的影響,全球糧食安全及短缺問題更加嚴峻。
聯合國發出警告:
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人面臨飢餓,相當於世界上每9個人中就有1人挨餓。
近日,非洲納米比亞蝗災進一步惡化。
遭受蝗災入侵40萬公頃土地的贊比西省蝗災已擴散至該省全境,1天可吃掉2500人口糧。
疫情之下,印度糧食危機加劇,儘管總理宣布向8億貧民發救濟糧。然而每家每月只有6公斤——5公斤糧食1公斤豆類。
對於一個家庭來講,這簡直是杯水車薪。
巴西物價飛漲,其中生活必需品大米價格一路上漲18.5%。為此,巴西總統建議民眾去鄰國委內瑞拉購買大米。
滑稽的是,鄰國委內瑞拉本身就是一個長期吃不飽的國家……
非洲和南亞的一些國家遭到重創,紛紛自保。越南、泰國、俄羅斯等國都已禁止或減少了糧食出口。
籠罩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生存假象之下,全球糧食「戰爭」已然拉開序幕。
歐美第二波疫情仍在肆虐,即便在發達國家,糧食也接連遭到哄搶。英國將於11月5日起「封城」一個月,大批民眾到超市搶購一空。
法國宣布封國後,一小時內超市被搶空。
而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袁老站了出來:「中國不會出現糧荒。
中國完全有糧食自給自足的能力,大家不要擔心。」
全球疫情,就是糧食問題的一記警鐘。
然而魔幻的是,有人一邊為糧食發愁,有人一邊肆意浪費。
據統計,全球每年約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高達16億噸。
而在中國,我國每年被損耗和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接近於中國糧食總產量的6%。
每年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當我們在隨意揮霍食物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個孩子正在忍受飢餓垂死掙扎!
前段時間,央視直接下場點名批評大胃王吃播,嚴重浪費食物:「所謂大胃王吃播秀,更是浪費嚴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珍惜糧食,拒絕浪費! 」
對此,國家提倡光碟行動,珍惜糧食。網友也紛紛響應,建議日常打包,普及半份菜。
豐年不忘災,飽時不忘飢。糧食問題依然亟待重視,值得我們敲響生命的警鐘!
正如袁老所說:我們既要增產,也要節約。
點擊播放 GIF 3.2M
「光碟行動」本是好事,卻又遭外媒故意抹黑。
前幾天,一家美國媒體發表一篇文章,標題是《在專制的中國,餐飲自由是一種奢望》。
文章不僅用美國慣用的一套「自由」 理論,來詆毀中國人民沒有「飲食自由」;甚至拿中國的「光碟行動」來做文章,造謠中國快沒有糧食吃了。
殊不知,中國確實是個人口大國,但同時也是一個糧食大國。
自1980年開始,全球水稻主要生產國排行榜上,中國穩居第一。
2020年收穫夏糧2856億斤,比2019年增加24.2億斤,再創歷史新高!不僅如此,中國大米、小麥和玉米的三大糧食自給能力很強,社會儲備依然充足。
多虧袁老,14億中國人才有足夠的信心端牢「鐵飯碗」!
即使生活在和平溫飽的年代,我們也不能肆意浪費,惡意詆毀!
2
去年,有網友在機場偶遇了袁隆平院士。
89歲的袁老精神狀態不錯,但身體機能衰退,需要依靠輪椅出行。本該頤養天年,依然不忘工作,心繫天下人民。
這位國家級的寶藏人物,由於行動不便,出行身邊不得不帶一位助理。
打臉一眾出場陣容豪奢的明星!
袁隆平每月工資6000多,加上一些獎勵補貼等等一年收入大概30多萬,不及明星收入的零頭。
他住在普通的房子裡,穿著15元一件的襯衫,100元左右的皮鞋,戴300多元的手錶。拿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500萬也全投到了研究上。
袁隆平在青島的豪宅被曝光後,更是一度被噴子們詛咒謾罵。
誰知道,這棟別墅樓,卻是他和團隊研究水稻的實驗室。
寬敞的客廳,成了公共辦公室和會議廳,各個房間堆滿科研器械,絲毫沒有住宅該有的樣子。
就在這棟「豪宅」裡,袁隆平帶著他的科研隊伍,成功育種海水種植耐鹽鹼水稻。
然而卻有人不明就裡,就說是「轉基因水稻」,對人體有危害,言語間充滿了質疑和惡意!
「不要再造神了」、
「我不吃他家大米」、
「天然的總比人工的好」……
知乎上更有人提問:怎麼反駁「我不吃他家大米,對袁隆平過渡吹捧了」?
下面一個高贊回答:
不用反駁,本來就是過度吹捧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明白,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主要是化肥和先進種植技術的功勞。
言外之意,就是糧食的產量提高跟雜交水稻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自以為是的態度,暴露了他們的無知。
果然,袁隆平爺爺還是讓你吃得太飽了。
看到自己的表情包,袁老回應說:
「你們年輕人不知道,饑荒的時候,沒飯吃真難受啊。」
1959到1962年,三年困難時期,中國農田連年遭受大面積自然災害,導致全國陷入糧食危機。
人們只能吃玉米芯、棉花籽、棉花殼、棉粕,挖刺兒菜……有些東西吃進去,根本都拉不出來!
「每個村子都有活活餓死的,有的人去外地逃荒要飯死到外地,連屍體都沒了。」
但上世紀60年代的饑荒場景,不可能再出現了。說完這句話,90歲的袁隆平老人,長舒了一口氣。
點擊播放 GIF 1.2M
雜交水稻是一個戰略性的科研攻關,關乎全國14億人的糧食安全。
可悲的是,14億中國人中,關注的人甚少!
反而明星八卦,卻成了更多人關心的話題,明星們換了新的穿搭、化個妝剪個發、瘦了美了都能引來一頓誇獎。
90歲的袁隆平買了兩部華為手機,被詛咒暴斃。
車展上,袁隆平僅僅摸了一下豪車,就被扣上奢靡腐敗的帽子。
可笑荒唐,又極其諷刺。
在他們眼裡,科學家就該一幅清貧窮酸的樣子,換新手機、開豪車、住豪宅?你哪怕是諾貝爾科研獲獎者都不配!
明星被擁護,袁隆平被辱罵,何等的悲哀。
袁隆平一件事堅持了一輩子,到老了都還奔波在一線。他們不僅要詛咒袁隆平死,還企圖剝奪他的貢獻。
目前,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每年種植面積達到7000000公頃,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
「每公頃增產2噸,可以多養活5億人,這是我的夢想。」
想起魯迅先生曾說過: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蓋不了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3
今年9月,在袁隆平90歲陽曆生日時,他就許下願望:
「畝產3000斤,要早日實現!」
點擊播放 GIF 6.7M
就在昨天,第三代雙季稻畝產3000斤攻關測產在湖南衡南啟動,面對「大考」,袁老絲毫沒有表現出緊張情緒,還勸大家:放輕鬆一點,不要太緊張了。
點擊播放 GIF 1.4M
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已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至此,袁隆平團隊雙季稻畝產破1500公斤目標達成!
成績100分!
如今第三代雜交稻平均畝產比現有的高產雜交稻要增產10~20%,超過100公斤。
全國有2.5億畝的雜交稻,每畝增產100公斤,那可以增產幾百億公斤,相當於增產半個湖南省的糧食產量。
點擊播放 GIF 2.2M
稻米是中國人的主要口糧,超過60%的中國人以米飯為主食。
點擊播放 GIF 3.0M
袁隆平曾說過自己有兩個夢想:
「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的夢裡,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子粒有花生米那麼大。」
「另外一個夢想,就是希望我的畝產1000公斤早日實現,實現了以後,我希望培養一些年輕人向更高的1100、1200公斤奮鬥。」
如今袁老團隊再破記錄, 畝產達到1500公斤了!
後來,他有了第三個夢想:培育出海水稻。
如果「海水稻」研究成功,至少能增加1億畝耕地,可以多養活1億人口。
而全球的鹽鹼地更是有142億畝之多,如果142億畝鹽鹼地都能種上海水稻,將改變全球的糧食現狀。
袁隆平的夢想,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不禁想起去年12月,袁隆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雜交水稻,連說4個奇蹟:
鹽鹼地畝產800公斤是奇蹟!
東營平均產量過了600公斤是奇蹟!
台州遇到颱風產量還有670公斤,這是奇蹟!
雜交稻8年全國推廣1億畝,可以養活1億人,這是奇蹟啊!
而他,就是奇蹟締造者。
90歲的袁老,一提到水稻總是熱情滿滿,活力四射似乎已經忘記了年齡和疲勞。
點擊播放 GIF 2.4M
只要有袁老在,我們就不用擔心吃飯問題。
不強求全國14億人都與之為豪,至少不能端起碗吃白米飯,放下筷子就罵袁隆平!
這樣一位可愛的老爺爺,既不需要被神化,但絕不容許被侮辱!
點個在看,致敬袁老!
1500公斤目標達成,為袁隆平爺爺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