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在「雙十一」和「雙十二」兩個時下電商最為看重的日子,正在全力向數位化轉型的一汽-大眾,先後宣布了兩項關鍵的人事任命。
12月12日,一汽-大眾宣布,劉亦功不再兼任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由潘佔福接任;同時,董修惠任集團公司合資合作事業管理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郭永鋒同志任一汽-大眾副總經理兼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一汽-大眾的總銷量為187萬輛,份額達到11%。而且,一汽-大眾不僅是銷量榜上前三強中唯一取得增長的企業,還將是今年唯一一家全年銷量能保持在200萬輛以上的頭部車企。
在發展勢頭如此良好之下,一汽-大眾進行的這輪人事換防,背後折射更多的,似乎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應對。
事實上,自2017年9月上任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一職起,劉亦功至今的任期才不過剛滿3年。
11月11日,劉亦功被指派前往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任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按照合資公司輪任的慣例,潘佔福此次在高位接盤雖說有點「快」,但也順理成章。
事關這位前任的一汽集團公司合資合作事業管理部部長,任職期間曾主要負責與德國大眾集團對接,並負責一汽與奧迪合資延期及PPE等項目的談判。為此,功夫汽車猜測,一汽-大眾此時讓潘佔福上位,實則是為應對即將到來的上汽奧迪。
可以預見,在豪車市場持續升溫之下,南北奧迪的這場「暗戰」,接下來將愈發激烈。
(1)更「懂」德國的潘佔福將帶來什麼?
公開資料顯示,在潘佔福於一汽-大眾任職的這9年裡,曾先後擔任一汽-大眾轎車二廠廠長、規劃部部長、採購總監。2017年,調任中國一汽合資合作事業管理部部長(2019年12月職位名稱變更為合資合作事業管理部總經理)。
與此前一汽旗下另一家日系合資企業的新任總經理不同,潘佔福這位擁有豐富採購和製造背景的新任一把手,再度折射出一汽集團方面對旗下合資企業的全新發展思路。
車市寒冬疊加新冠疫情的影響,一汽-大眾雖然在今年仍穩居銷冠的寶座,但接下來的車市競爭中,如何進一步做好降本增效,仍然是擺在各大車企面前的難題。
為此,潘佔福此前的工作經驗無疑更能為一汽-大眾打造更具成本競爭力的供應鏈,如期推進各款新車的上市計劃。
而且,功夫汽車還留意到,潘佔福此前與德國大眾方面保持著良好溝通,相信這也是一汽-大眾方面確保在後續各種談判中有著一定優勢的考量。
事實上,本次由潘佔福接任劉亦功,在今年10月舉行的「2020中德汽車大會」上已能窺見一點端倪。
當時,奧迪與中國一汽集團正式籤署《奧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諒解備忘錄》,宣布雙方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引入奧迪與保時捷共同為大型電動車開發的高端電動車平臺——PPE平臺。
而根據此前資料顯示,潘佔福在一汽集團公司合資合作事業管理部任職期間,除了負責與德國大眾集團對接之外,還一併負責一汽與奧迪合資延期及PPE等項目的談判。
此次PPE平臺的引入,無疑則是潘佔福入主一汽-大眾的「前奏」。
但在功夫汽車看來,潘佔福在任職後的首個難題,或將是確保奧迪項目的如期推進。
(2)一切為了奧迪?
2018年3月7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大眾汽車股份公司以及奧迪股份公司,在日內瓦籤署兩份未來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合作各方將在2018年成立全新的「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和「一汽奧迪移動出行服務(中國)有限公司」。
然而,兩年過去,這兩家公司仍未見成立。
功夫汽車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官網上看到,在今年5月8日公示的《市場監管總局企業名稱申報登記公告》中,「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的名字再度出現。
據功夫汽車統計,這已是2018年11月以來第五次有關該合資企業成立的信息公示。
事實上,此前已經有媒體分析,作為奧迪在華真正意義上的總部,一汽奧迪銷售公司的成立要論證以及溝通的前期工作顯然非常繁瑣。
雖然早前甚至有媒體爆料一汽奧迪的總部將落戶杭州,同時一汽-大眾奧迪正在與有關部門就新公司註冊等事宜進行溝通,並就員工隨遷和安置問題進行內部調研和雙向溝通,但這家新公司歷時兩年仍未成立,背後的種種利益博弈顯然並沒有那麼簡單,從而導致進程緩慢。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在日內瓦籤署協議時,一汽方面派出的兩位中方代表中,一位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秦煥明,另一位則是潘佔福。
於是,我們似乎也能順理成章地猜測,一汽此時讓潘佔福上位,為的就是儘快解決一汽奧迪銷售公司的落地。
按照此前媒體報導中奧迪內部的說法,「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除了給予一汽奧迪品牌更多自主權、提升管理效率外,諸如將會導入哪些車型、品牌發展規劃等仍沒有具體信息透露。
今年年初,由供應商爆出的一張有關上汽奧迪A7L車型的配套照片,再度令行業關注到上汽奧迪的進展程度。
根據之前的工廠招標的信息來看,上汽奧迪A7L將會在2021年進行量產,並於2022年正式上市,並且上汽奧迪還將會有一輛中大型SUV將會國產,可能是奧迪Q7或者奧迪Q8其中之一。
上汽奧迪的順利推進,相信對於一汽奧迪來說,無形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12月14日,大眾集團監事會會議上決定,作為高端品牌電氣化戰略的一部分,賓利2021年3月1日起將由奧迪品牌管理,以期實現協同效應。
這對於即將在華擁有兩家合資企業的奧迪品牌來說,賓利品牌的引入似乎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同時,這也或將給南北奧迪之間的「暗戰」增添了幾分看點。
(3)功夫拍案
綜上,為何此時一汽委派具備濃厚製造背景的潘佔福擔任一汽-大眾的「一把手」,用意已再明顯不過。
儘管一汽-大眾今年在市場疊加多重不確定因素下,仍然實現了微增長,但這位「頭部玩家」顯然更深諳「高處不勝寒」。
奧迪品牌業務作為大眾接下來最有望獲得高速增長的關鍵,無論南大眾還是北大眾都不敢有一絲鬆懈。一汽-大眾此時換防或許只是南北奧迪這場比拼的序幕,更精彩的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