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電動平衡車不是玩具和交通工具,不當使用有風險

2020-12-15 工人日報

工人日報客戶端7月20日訊 今年4月,浙江縉雲一名8歲小男孩的手指被卡在了平衡車裡動彈不得。無計可施的家長只得向消防部門求助。消防員到達現場後,發現小男孩右手的3根手指被緊緊夾在平衡車車輪和擋板處,且已出現紅腫現象。消防員檢查平衡車結構和材質後發現,車輪胎和外殼均為硬質塑料,缺乏彈性,只能用螺絲刀和扳手逐一拆卸才能將孩子的手指取出來。

近年來,一種被稱為「電動平衡車」的新產品十分流行,小區裡、公園中甚至道路旁都不時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在購物網站上,電動平衡車的價格大多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價格不是很高,獲取十分便捷,格外受到青少年追捧,然而這種產品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今天,消費者網聯合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的《電動平衡車消費輿情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6月20日至2020年6月19日,共監測到有關電動平衡車的負面輿情信息221684條。其中,安全事故方面的輿情最多,佔比達66.67%;其次是違規上路、產品質量、維權糾紛和虛假宣傳等輿情信息。

部分商家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輿情數據顯示,近年來,有關騎行電動平衡車摔傷或造成其他安全事故的事件時有發生,引發輿論廣泛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是電動平衡車速度快,沒有物理剎車系統和保護裝置,加上很多人違規上路騎行,遇到突發情況很容易手忙腳亂,從而導致事故發生。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安全事故大多因消費者沒有正確安全使用引起。」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數據總監陳旭輝說。

此外,電動平衡車外形時尚、體積較小、便於攜帶,不少上班族甚至把它當作「最後一公裡」的代步工具。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經常可以看到有人騎著電動平衡車飛馳而過。有的人不僅騎著電動平衡車違規上路,而且在道路上隨意穿行、隨意變道,嚴重影響交通秩序,也帶來嚴重交通安全隱患。

不過,專家指出,動平衡車既不屬於兒童玩具,也不屬於交通工具,其產品屬性和適用場景缺乏相應的規範,導致消費者將這類產品誤以為是兒童玩具和交通工具,忽視其中存在的風險,其中商家在其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報告》顯示,部分商家不僅故意掩飾電動平衡車的安全風險,不以顯著方式提示安全注意事項,而且誇大宣傳電動平衡車的速度、功能和材質等。有的電動平衡車只能行駛20公裡,卻宣傳可行駛120公裡;有的商家宣稱電動平衡車有益於兒童鍛鍊平衡,將其宣傳為「兒童智能電動平衡車」、「8~12歲小孩電動代步車」等。

建議儘快明確電動平衡車的產品屬性

針對電動平衡車存在的問題,陳旭輝建議,有關部門儘快結合電動平衡車的產品特徵、市場需求、安全保障和法律法規明確電動平衡車的產品屬性,將其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納入監管範圍。同時,通過制定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明確電動平衡車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等規定要求,並制定相關處罰細則規定。對電動平衡車生產廠家實行標準化生產培訓,要求在各個環節對產品質量進行控制,確保產品質量可控制、安全性能可追溯,從根源上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中消協消費監督部主任張德志則指出,消費者也要不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消費者在購買電動平衡車時,不要一味地追求價低,也不要盲目追求過大的裡程數,儘量選擇信譽良好的正規廠家產品。不要把電動平衡車當作交通工具使用,更不要在機動車道上騎行,要選擇封閉場所或專用場地使用,並佩戴好頭盔、護膝、護肘、護腕等護具。此外,鑑於目前社會上對電動平衡車的安全意識整體不強,建議廣泛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加強宣傳引導,提高家長和學生以及不同年齡層次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工人日報記者 楊召奎)

相關焦點

  • 注意!電動平衡車不當使用有安全風險
    部分商家虛假宣傳,消費者防護意識不足,安全事故頻發注意!電動平衡車不當使用有安全風險今年4月,浙江縉雲一名8歲小男孩的手指被卡在了平衡車裡動彈不得,無計可施的家長只得向消防部門求助。消防員到達現場後,發現小男孩右手的3根手指被緊緊地夾在平衡車車輪和擋板處,且已出現紅腫現象。
  • 中消協:電動平衡車不是兒童玩具,家長注意!千萬別再給孩子用了
    一方面如今的家長生活和收入水平都提高了,在孩子身上自然不會吝嗇;另一方面也是多數家庭都只養育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從小對孩子就比較寵。對於孩子喜歡的東西、玩具之類的,家長們也基本都會滿足孩子,這也導致很多孩子的家裡玩具都是成箱成箱的裝著,不過在這些玩具當中,這類東西其實並不屬於兒童玩具的範疇,而且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風險,家長們千萬要注意,別踩坑!
  • 安全提示:電動平衡車不是大玩具,其風險你注意到了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科技公司都推出了一款叫做平衡車的通勤工具,誠然,平衡車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是最方便的通行工具了,體積小,速度快,甚至可以把它直接拿到辦公室!然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方便,近幾年來平衡車發生的事故也是越來越多,尤其是關於未成年人發生的事故也是越來越多!
  • 電動平衡車熱銷背後事故頻發 中消協發警示:不是兒童玩具!不能作為...
    有一種車,速度快,可沒有方向盤,沒有手動剎車,新鮮刺激,大人孩子都愛玩,有的商家把它叫做酷玩具,它就是電動平衡車。沒有方向盤和手動剎車,是因為它完全依賴駕駛者身體重心的移動來加速、減速和轉動,雖然這幾年電動平衡車很流行,但出的事故不少,投訴也很多,以至於中國消費者協會最近發布消費警示:電動平衡車產品屬性不明確,不當使用風險大。
  • 別把電動平衡車當玩具 中消協:不建議年齡較小孩子使用
    電動平衡車的產品說明書也往往將電動平衡車描述為「運動娛樂工具」,有的平衡車將騎行者的使用年齡界定為「5至12周歲」。在購物網站上,電動平衡車的銷售頁面多以青少年為人物主角,有的甚至直接將產品描述為智能兒童平衡車,這些都會誤導家長們將這類產品理解為「玩具」。電動平衡車真屬於玩具嗎?
  • 家長們注意了,別再給孩子買這種電動平衡車了!質量堪憂暗藏隱患
    來源:金融界網站電動平衡車本是為追求潮流的成年人打造的「酷玩具」,不過現在,買它的人更多的是家長,玩它的人基本都是孩子。最近電動平衡車質量問題收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節目報導了一些低價、劣質的電動平衡車對於安全風險提示不顯著,再加上家長和兒童的防護意識不足、不當使用(騎太快、闖紅燈、不戴頭盔等)易引發事故。
  • 產品屬性未明確,安全標準待完善,購買電動平衡車需謹慎
    不過,最近,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警示稱:電動平衡車產品屬性不明確,不當使用風險大。電動平衡車「不是兒童玩具」,也「不能作為交通工具上路」。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電動平衡車產品屬性和適用場景不明確,消費者缺乏正確使用依據。據稱,「電動平衡車,既不屬於兒童玩具,也不屬於運動器械,其產品屬性和適用場景缺乏相應的規範,導致消費者將這類產品誤以為是兒童玩具,忽視其中存在的風險。」二是,電動平衡車作為載人移動器具,在道路上行駛存在極大交通安全隱患。
  • 平衡車摔傷相當於掉下3層樓?中消協:可別當玩具了
    發現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電動平衡車產品屬性和適用場景不明確,消費者缺乏正確使用依據據專家介紹,目前備受青少年追捧的電動平衡車,既不屬於兒童玩具,也不屬於運動器械,其產品屬性和適用場景缺乏相應的規範,導致消費者將這類產品誤以為是兒童玩具,忽視其中存在的風險。
  • 電動平衡車消費輿情數據分析
    電動平衡車出現問題時,部分商家經常以消費者使用不當推卸責任,而消費者一般很難拿出確鑿證據,所以維權往往很難成功。 此外,還有部分電動平衡車虛假宣傳方面的輿情信息。輿情數據顯示,部分商家不僅故意掩飾電動平衡車的安全風險,不以顯著方式提示安全注意事項,而且誇大宣傳電動平衡車的速度、功能和材質等。
  • 別當玩具!中消協:不建議家長為年齡較小孩子購買電動平衡車
    現在,電動平衡車已十分流行,在小區、公園等處不時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家長們往往把電動平衡車當作玩具,或者是當作可以鍛鍊孩子運動能力的運動器械來選購。電動平衡車的產品說明書也往往將電動平衡車描述為「運動娛樂工具」,有的平衡車將騎行者的使用年齡界定為「5至12周歲」。
  • 人民觀察:電動滑板車、平衡車仍遊走在「灰色地帶」
    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自2018年11月1日起已經施行。其中提到,在道路上使用動力裝置驅動的平衡車、滑板車等器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器械,並處200元罰款。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滑輪、旱冰鞋等滑行工具的,處10元罰款。可見,電動滑板車、平衡車並不屬於能夠合法合規上路的交通工具。
  • 玩具車、平衡車、電動滑板車可以上路嗎? 交警告訴你:不行
    逗自家孩子開心,此時北門附近還有其他孩子在嬉戲打鬧,一個沒注意玩具車將一個2歲大孩子撞倒,孩子當即哭喊起來。   家住揚州橡樹灣小區的陳海琴介紹,最近女兒身邊不少同學迷上了電動平衡車,這種車速度快,沒有方向盤,沒有手動剎車,新鮮刺激。她擔心電動平衡車的安全問題,還在猶豫要不要買。不少低年齡段孩子的家長則表示,他們給孩子買過電動大玩具車,這種車模仿各種汽車的造型,看上去就像縮小版的奔馳車、寶馬車,這種玩具車裡可以坐人,車內有方向盤,可由孩子自己控制方向行駛。
  • 暑期想給孩子買電動平衡車?這些問題要小心
    暑期到了,不少家長因電動平衡車的外形時尚、體積較小、便於攜帶,想給孩子買來當作娛樂運動的玩具,不少上班族甚至把它當作「最後一公裡」的代步工具。究其原因,主要是電動平衡車速度快,沒有物理剎車系統和保護裝置,加上很多人違規上路騎行,遇到突發情況很容易手忙腳亂,從而導致事故發生。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安全事故大多因消費者沒有正確安全使用引起。只能在封閉的地方使用 違規上路頻發電動平衡車違規上路方面的負面輿情排在第二位。
  • 誰給平衡車加把「安全鎖」?
    實際上,這類既不屬於兒童玩具也不屬於運動器械的滑行工具,不具備路權,因此交管部門並不認可電動平衡車是交通工具。未成年人騎行這類超過玩具限速的「娛樂工具」,一旦發生事故相當於從三層高的樓上墜落受到的傷害。在網店買家反饋中,不少家長曬圖是買給孩子當玩具。
  • 在城市中代步用,電動獨輪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哪個更加實用
    電動平衡車有獨輪和雙輪兩類,它們的運作原理都是建立在 「動態穩定」(Dynamic Stabilization)也就是車輛本身的自動平衡能力上,利用車體內部的精密固態陀螺儀(Solid-StateGyroscopes)來判斷車身所處的姿勢狀態,透過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處理器計算出適當的指令後,驅動馬達來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持系統的平衡。
  • 別把「玩具」當交通工具 滑板車上路 安全隱患不容小覷
    早高峰的街頭,偶爾會見身背雙肩包的年輕人站在電動滑板車上,一會兒在人行道上穿梭,一會兒又與自行車並行,以比奔跑更快的速度穿插於車流和人流之間。電動滑板車、平衡車作為近幾年興起的「另類」車型,上手簡單、不佔空間、幾乎不需要維護,成為一部分人用來通勤的交通工具。
  • 讓平衡車成為兒童玩具:九號機器人的突破與變局
    2001年,被稱為"美國當代愛迪生"的迪恩·卡門推出了第一款可應用的兩輪電動平衡車"賽格威"(Segway)。2015年,九號機器人的前身Ninebot收購Segway,並且和小米合作推出了1999元親民級"九號平衡車",電動平衡車才真正意義上進入國人的視線,並帶動了平衡車產業的"野蠻生長"。
  • 平衡車上路屢禁不止!你怎麼看?
    實際上,這類滑行工具不具備路權,不能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更不能駛入機動車道。平衡車限速遠超玩具限速記者在一些網購平臺看到,某款電動平衡車的產品介紹將其描述為"運動娛樂工具",並沒有將其定義為玩具。不過,在其產品介紹中,將該款電動平衡車騎行者的適用年齡界定為"5至12周歲"。
  • 電動平衡車哪些問題最突出?「安全事故」排首位
    家長將電動平衡車當成玩具送給孩子當禮物,成年人將電動平衡車當成代步工具,但其實,電動平衡車既不符合我國機動車安全標準,也不在非機動車的產品目錄內,更不是孩子的玩具。電動平衡車資料圖 胡鐵湘 攝近年來,因騎行電動平衡車造成的安全事故屢屢發生。
  • 兒童電動平衡車「安全大考」:誰在為風險買單?
    曾有媒體報導過,大部分家長都曾表示過,在沒有接觸兒童電動平衡車之前,都不知道原來孩子那幼小的身體裡,竟然蘊藏著如此巨大的能量。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的能量,幾乎每一個新手父母的家裡,都有一個專屬於孩子的「車庫」:嬰兒車、滑板車、平衡車和電動平衡車,各種車型琳瑯滿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