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但一些人由於對運動的性質、自己的身體情況及安全鍛鍊缺乏了解,一味追求運動強度、體型健碩,長期堅持錯誤的運動習慣,進行高強度運動,不但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今天就請緯度國際健身俱樂部私教經理張開偉給我們講講如何掌握運動的強度及高強度運動會帶來哪些危害。
什麼是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指做動作時用力的大小和身體的緊張程度,或者說是身體運動時對人體生理刺激的程度,是決定運動負荷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來說,適宜的運動強度能有效地促進身體機能的提高,增強體質;超強運動反而會使身體機能減退,無益於身體健康。生理學家曾進行了兩項研究,一是比較低強度和高強度運動對人體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二是測定連續運動和間斷運動時,血壓與心率變化情況。結果表明,低強度和間斷運動,均能對健康產生良好影響。因此,專家們提示,每天進行低強度運動,不僅有益於健康,而且可以減少心臟病發作的危險性。
張開偉介紹,運動強度可以劃分為以下十個級別:
0級:沒感覺,沒有任何疲憊,呼吸平緩,休息時的狀態
1級:很弱,沒有任何疲憊,呼吸平緩,看書時的狀態
2級:弱,沒有任何疲憊,呼吸平緩,穿衣服時的狀態
3級:溫和,沒有任何疲憊,呼吸緩慢而自然,從臥室走到客廳的狀態
4級:稍強,呼吸略微加重,散步時的狀態
5級:強,明顯能感受到呼吸,快走時的狀態
6級:中強,呼吸急促,追趕公交車時的狀態
7級:很強,感到疲憊、喘氣,勉強能和人說話
8級:非常強,極度疲憊,呼吸非常急促,不能和人說話
9級:超強,呼吸困難,不能和人說話,接近人體運動的極限
10級:極強,筋疲力盡
通常我們可以通過自我感覺疲勞程度來感知運動強度,一般情況下,1-4級相當於低強度運動;5-7級相當於中強度運動;8-10級相當於高強度運動。
高強度運動有哪些危害?
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使身體更健康,但是高強度運動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危害。具體有哪些危害,張開偉給大家歸納了如下幾點:
1、引起全身不適:高強度運動可引起嚴重的疲乏感、渾身酸痛或引發舊病,還可引起肌腱、肌肉拉傷,影響生活和工作。
2、導致女性男性化:由於過度進行力量、耐力練習項目,引起女性雌激素大量喪失,不少女性運動員趨於男性化,長出鬍鬚甚至胸毛。
3、可致貧血:高強度運動時,足部的血管會受到衝擊甚至受損,此外,劇烈運動中大量出汗,由汗液排出的鐵也會增多。多數劇烈運動者存在起立時眩暈、臉色蒼白、情緒低落、食慾缺乏等不同程度的貧血症狀。
4、導致猝死:清晨,人的血液凝聚程度高,易形成血栓,是心臟病發作的尖峰時段。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期,此時期進行劇烈的運動容易對心腦血管造成傷害。因此早晨及寒冬都不宜進行劇烈運動,以防發生猝死。
5、影響長高:體育鍛鍊可以加快全身血液循環,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統的營養,還能刺激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但少年兒童過早從事劇烈運動,體力消耗過大不僅會影響骨骼和肌肉的營養供給,還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長高。
6、導致視網膜脫離:劇烈運動、頭部震動以及高強度體力勞動都有可能誘發視網膜脫離,特別是高度近視的人更要注意。
7、縮短壽命:劇烈運動使呼吸頻率加快,耗氧量驟增,很容易擾亂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加速細胞的衰老、
機體器官的磨損,導致功能衰退而危害機體、影響壽命。
【溫馨提示】
運動的初衷是為了強身健體,而不是為了增加傷病和疼痛,為此張開偉給大家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根據自身情況,制訂出最佳鍛鍊方案,不要盲目效仿他人。以不劇烈、能持久的運動為佳,避免過度運動。
2、應根據不同運動項目挑選適合自己的運動鞋、運動服等裝備,最好穿質地輕軟的運動鞋。
3、運動前應做好熱身準備活動,初始鍛鍊不宜太強烈,應循序漸進,讓機體有個適應的過程,然後再慢慢提高運動強度,運動即將結束時要繼續以緩慢、溫和的動作收尾。劇烈運動時,心跳加速,血液流動速度加快,如果突然停止運動,肌肉的節律性收縮停止,原先流入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過肌肉收縮流回心臟,從而使外周血液增多、血壓降低,導致腦部暫時性缺血,可引起心慌氣短、頭暈眼花、面色蒼白甚至休克等症狀。
4、劇烈運動後不要一次性大量飲水,否則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肺功能異常,輕則會出現頭暈、嘔吐或產生幻覺等「水中毒」症狀,重則使人昏迷、呼吸暫停乃至死亡。正確的飲水方法是少量多次,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大量出汗時可適當喝些淡鹽水。
5、停止運動後不宜立即洗浴、遊泳、吹風或吹空調,否則會使血管立即收縮,血液循環阻力加大,皮膚溫度迅速降低,從而導致身體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
6、劇烈運動後不宜吸菸、飲酒,因為此時人體代謝正處於高水平狀態,煙、酒對人體的傷害也會比平時更大。
來源:掌上蘭州·蘭州晨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高強度運動有哪些危害?》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