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球迷經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我們十四億人的大國,居然找不出十一個會踢足球的。然而,在這一問題上我們的鄰居印度比我們還嚴重得多。同為人口大國的印度今天的足球水平還不如咱(2018年FIFA最新排名,印度世界第97名,中國世界第75名)。
說起印度,既是一個人口大國(2017年13.39億人,世界第二),也是一個經濟大國(2017年世界第六),身為金磚國家整體經濟水平還是可以的。此外,印度有著深厚的足球底蘊,印度是亞洲最早建立足球俱樂部的國家。早在1888年,印度就成立了巴幹俱樂部(Mohun Bagan AC)。那個時候什麼皇馬、巴薩、國米還不知道在哪兒。1888年,印度就有了度蘭杯,僅次於英國的足協杯,是世界歷史第二悠久的足球競賽。
印度國家男子足球隊隊標
印度足球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絕對算亞洲前列。在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上,印度隊對陣歐洲勁旅法國隊,光腳踢球的印度隊與強大的法國隊殺得難解難分,還踢進一球,遺憾的是印度隊有兩個點球沒有踢進,他們最終輸掉了比賽。因為印度人膚色像巴西人,在賽後,印度隊被歐洲媒體稱為亞洲巴西隊。
不穿鞋的印度隊
比中國早了52年,印度在1950年就晉級世界盃決賽圈。1950年,印度作為亞洲唯一的球隊晉級巴西世界盃,但國際足聯下了一個規定,不允許球員赤腳踢球,這使得很多印度球員難以接受,最終印度隊放棄進軍巴西,直接棄權。但在 1951 年首屆亞運會上,赤腳參賽的印度隊就在決賽中擊敗了如日中天的伊朗隊,勇奪亞運會足球項目金牌。1956 年,印度隊甚至還打入了墨爾本奧運會足球項目半決賽,創造了亞洲球隊徵戰奧運會足球項目的最佳戰績。 1962 年,印度隊再次在亞運會足球項目上問鼎。1964年亞洲杯,印度更是奪得亞軍,差點問鼎亞洲之冠。但此後,印度足球一蹶不振,逐漸沒落。
好多印度人有赤腳的習慣
印度足球為什麼不行?就不得不提印度的板球了。板球是一種發端於12世紀英國的運動,是一種以擊球、投球和接球相結合的運動。因為在擊球中要使用一塊木板樣式的擊球板,故而稱板球。
我們知道印度、巴基斯坦、斯裡蘭卡等南亞諸國都喜歡打板球,水平也在世界前列,因而板球在印度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人力和資源。據諮詢公司YouGov統計,在印度,62%的人(約7億半人口)一年至少打過4次板球,85%的調查者通過電視或其他媒體關注板球賽事。印度的政府更願意花費財政去修建好的板球場館,贊助商更願意花錢去投入到板球俱樂部,如果孩子有體育天賦,父母也更願意自己的孩子去打板球,將來很可能出人頭地。如此,板球成了印度的「國球」,幾乎擠佔了印度其他體育項目的空間,如此不僅印度的足球,印度的籃球、排球等水平都和印度的大國地位不等稱。
印度板球運動員平均薪水僅次於NBA球星
早在2010年的時候,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PL)品牌價值就超過奧運會、世界盃,成為成為僅次於美國職業橄欖球聯賽(NFL)世界第二富產值的賽事運動會,達 40億美元。印度板球運動員的平均收入也僅次於NBA球星。
火爆的印度板球職業聯賽
相形之下,印度的足球就無人問津,商業化做得很差,雖然印度有悠久的足球歷史,但現今的印度足球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俱樂部,足球隊員的收入也很微薄。政府不僅不想修場館,就是什麼比賽制度、管理制度也懶得去更新修正,因而印度足球水平不斷下滑,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