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日本關東和關西的大城市,東京和大阪算是代表了。有意思的是,這兩個城市有著許許多多的不同之處。不僅是去過日本的外國人會討論這些不同之處,日本人自己對於這個問題也好像豆腐花的鹹甜之爭一樣,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談資!這也許會是你最先發現的區別。住在大阪及近畿地區其他縣的居民, 一般使用獨特的關西方言,只學過《標準日本語》的外國遊客可能會聽得一頭霧水, 因為《標日》是以東京話發音為基準而編寫的。但如果你喜歡看日本的搞笑綜藝節目,可能會覺得關西腔非常親切,因為很多搞笑藝人都是關西出身並使用關西方言。關西腔乍聽之下有點高亢激動,但其實關西人非常親切友善,他們對任何人都能侃侃而談,不太在乎對方是熟人還是路人。東京人表面上看起來比較冷漠,對外國人也沒什麼興趣,因為東京處處可見外國人。而大阪人不會無視迷路的人,總是熱心上前協助,他們思想開放、擅長交際、幽默有趣。不過,大阪人也很沒耐心,如果在餐廳等了五分鐘還沒上菜,很可能就會動怒。朝氣蓬勃的城市氛圍, 正是由這群活力充沛的大阪人所營造的。東京的單行道大多很狹窄,而大阪很多寬敞的道路都是單行道。在大阪,從北到南的道路稱作「筋(Suji) 」,從東到西的道路稱作「通(Tori) 」,所以單是聽路名,也可以輕易認出方向。在東京,信號燈轉黃時,大家通常都會停車;在大阪,通常大家都會加速。在東京,交通堵塞很常見,但在大阪並不是這麼常見。不過, 每個月的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以及月底的收款日,交通就會比較擁擠,因為作為商人之城,大阪人很重視面對面的交流,收款人會直接去收款。大阪的腳踏車也比東京多,因為大阪的道路多數是平坦的。
東京的列車班次非常頻密,不太需要擔心錯過電車。大阪的列車班次相對比較少。在東京,JR列車通常非常精確地停在月臺的乘車位置;在大阪,JR列車很少這麼精確。在東京,人們靠車站電梯左站,以便讓匆忙的行人通過:在大阪,卻是靠右站。而且這種習慣不單是見於車站,也可見於其他地方。
在大阪,你可以盡情討價還價,這在東京幾乎不可能的,因為只有在關西地區,殺價會變得可能。另外,商店的店員找錢時都會數兩次確保沒有錯誤。討價還價和仔細數錢的行為都是昔日商人之城留下的習慣。還有, 店員同意減價時會說「benkyo-suru」。這句話很獨特又很常用,去購物前不妨先學起來。如前所述,大阪是個商人之城,店主費盡心思讓店面引人注目。如果看板顯眼,即可招攬更多顧客。所以大阪有很多店家門前,都擺放著饒有趣味的招牌看板,最有名的就屬「道頓堀」的蟹料理專門店「蟹道樂」的移動大蟹。因此你隨意逛逛大阪的街道, 就能發現很多充滿歡樂的元素。東京人非常看重餐廳的環境、格調和口碑,而大阪人只重視味道好吃和價格廉宜。在大阪,很多餐廳設在具有歷史性的建築物內,有些還保留著古老的招牌。大阪每個區都還能找到昔日風情瀰漫的舊式商店街。大阪人熱愛美食,所以他們不會光顧便宜但不美味的餐廳。
國際化的東京幾乎什麼都能吃到,代表性美食也很多,如天婦羅、豚骨拉麵和壽司等。而說到大阪的特色代表美食,非章魚燒不可。大阪人經常在家吃章魚燒, 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章魚燒專用的半球模型鑄鐵章魚燒盤。據說, 大阪的章魚燒盤普及率接近百分之百。東京和大阪的氣氛迥然不同。東京散發著華麗的時尚感, 大阪洋溢著友善的歡樂感。兩座城市各有特色,各具魅力。在這兩座城市旅行,感受和比較兩者之不同,想必十分有趣。大家印象中的日本人,是不是都比較在意自己的打扮呢?比如說日本女生出門都帶妝。但事實上,大阪人不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喜歡依照自己的喜好去穿著打扮,或者如果不想打扮就樸素出門]也無所謂。而到了東京就不一樣了,走在街上彷佛就是看到雜誌裡的人走出來了一樣,個個光鮮亮麗,一眼就可看出當下的流行趨勢。東京人會很在意別人的想法,所以當碰到什麼事情的時候,講話不會很直接,會適當的用好聽的話去包裝,給人溫和、有禮貌的感覺。但有時也因為東京人這種為人處世的性格,讓人搞不清楚他們到底在想什麼,然後產生距離感,如果想跟東京人成為真正的朋友,可能需要一-點時間。與東京相反,大阪人不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他們有話就直說,不怕表露自己真實的想法。比方說他們在給建議或糾正你時,不太會拐彎抹角,通常都是開門見山給你個當頭棒喝,可能一開始會嚇到,但等你了解大阪人的處事作風後,會發現他們沒什麼心眼而很容易成為朋友。很多人對於東京人的印象是這樣的: "東京人給人的印象是冷漠且有些強勢的, 東京人的笑容是超現實的冷靜」東京有這樣冷靜的笑容是有原因的。有一些人,他們受到小家庭化的影響,減少了與人的接觸,所以習慣了跟人保持距離,所以他們的笑容無意識中透露著想要阻斷與他人的交流。大阪就不一樣了,日本人對於大阪最津津樂道的大概就是大阪的搞笑文化了。生來就帶有幽默基因的大阪人,許多都成為了日本知名的搞笑藝人,甚至可以說大阪人佔據了日本搞笑藝人的半壁江山,很多大師級的搞笑藝人都是大阪出身。除了搞笑藝人,普通的大阪人也把幽默帶到了日常生活中。大阪人講話, 就跟講相聲似的充滿了段子和吐槽。跟大阪人交談, 會覺得自己眼前飛過一道道彈幕。所以做大阪人不容易呀,不會講個笑話,都不能好好地在大阪生存了。
大阪自古以來是個商業都市,許多知名企業都是從大阪發跡,也出了非常多有名的商人,因此跟長久以來以政治為中心的東京相比,大阪比較多的是因為生意東奔西走、接觸不同人群的生意人。而東京人就像是朝九晚五的公務員,這樣的商人文化使得大阪的民風趨向奔放大膽,而東京則保守內斂。另外最令人驚訝的就是,受到商人文化的影響,在大阪買東西很多人喜歡殺價,尤其是老太太,但是在東京買東西殺價是很少發生的。
進入夏季,日本人會準備夏季的中元送禮,向平時對自己有關照的人表示謝意。大阪人和東京人在送禮這方面也有些許的不同。以日期來說,在東京是必須要在7月1日到7月15日之間把禮品送到對方手上,而在大阪則是7月中旬到8月15日之間,因此如果你在東京和大阪都有朋友,那麼千萬可別弄錯日期了,因為不管是早送或晚送都是沒有禮貌的。正因日期不同,在禮品上寫著"禮品上所印字的表頭",在7月15日到8月15日之間送達對方手中,在照片上"熱中御見舞」,在關西上」御中元」有人說東京和大阪是互相競爭的對手,甚至互看不順眼,但兩個城市都各有各的優缺點,無法說誰好誰不好,只能說尊重彼此的差異,不管在哪個城市,能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