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是個永恆的話題。尤其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美食的誘惑,人們發胖的機率也逐漸提高,而關於減肥的辦法更是層出不窮。
有人提出,走路可以減肥,但不少人也提出質疑,究竟要走多少步、怎麼走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
沒有什麼運動,比走路更方便,更能達成健康目的。105歲的無錫市民王老太太,通過堅持走路現身說法,創造了一個百歲老人30多年來沒有吃過一粒藥的生命奇蹟。
中國科學院沈自尹教授也表示:「人老腿先老」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步行是對付生活方式病、維護健康的最佳良策。
你知道嗎?走路除了能助人延長壽命,走路還能幫助我們減肥。國外一位名叫 Macpherson(麥克弗森)的學者做了一項步行測試,分別邀請不同性別的人,先後以不同步速走同樣的1000步。
測試結果表明,慢走組平均消耗了183大卡,快走組消耗的熱量接近慢走組的兩倍。
不用挨餓、不用跑步、不用專門去健身,只需要通過中等強度的速度行走,就可以輕鬆達到減肥的目的。
雖說走路可以減肥,NA姐在這裡強調步數不是關鍵,速度才是。要想達到減肥效果,可不是靠步數取勝。走路時要達到中等強度,才會起到燃脂作用。
怎樣才算中等強度?年輕人最好能在20分鐘內走完2公裡,中老年人可以試著25分鐘走完2公裡。
除了速度,走路姿勢也很重要:
走路時,一定要挺胸抬頭、下巴向下微收、雙肩向外自然展開。用跨步帶動大腿向上抬起,不要依靠小腿力量,拖沓著走。
走路過程中,注意收緊小腹、夾緊臀部。讓肌肉處於緊張狀態,才能有效刺激腹部、臀部、腿部肌肉,鍛鍊出肌肉曲線。
如果想加強健身目的,最好不要走走停停,應該增加走路距離和時長,至少達到一次全程20分鐘左右。比如上班族,就可以在下班時,提前幾站下車,剩下的路段通過步行走回家。
走路有益,但也要注意搭配合適的裝備。高跟鞋、涼鞋、拖鞋走路都會給膝關節、腳踝、腳底帶來傷害。
步行運動時,一定要選擇一雙舒適的運動鞋,鞋子不宜過重,挑選可以自如彎曲的鞋底,可幫助緩衝地面反作用力。鞋後跟可選擇上方有適當突起的襯舌,能起到保護跟腱的作用。
走路雖能消耗卡路裡幫助減肥,但快走只是不錯的「入門級」運動選擇,想要加強體能,增加體內的肌肉含量,還是要通過其他運動方式搭配進行。
例如遊泳、慢跑、器械運動等,都可以幫助燃燒卡路裡的同時,加強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群,畢竟走路只能鍛鍊腿部的骨骼和肌肉,上身肌肉群的鍛鍊一樣重要。
另外,運動多,同時也要注意「管住嘴」。事實證明,如果只靠運動,攝入的食量反而更多了,是無法達到減肥效果的。
我們運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消耗身體多餘的熱量,當攝入的熱量,大於運動消耗的熱量,只會越減越肥。
飲食不僅是控制,更重要的是飲食均衡(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比例是否科學,微量營養素攝入是否達標),同時保證不會有飢餓感。
常年堅持步行,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控制體重,還有助於體內釋放一種化學物質,不僅令人精神愉悅,而且還可預防老年痴呆。健康瘦一夏,這個夏日,跟著NA姐,走起!
互動:你是怎麼減肥的?
參考資料
[1]《百歲老人的三大長壽法寶 堅持走路、守住平常心》.環球網-生命時報.2015-03-19
[2]《6個走路減肥的小技巧,邊走邊瘦不是夢》.丁香醫生.2019-03-27
[3]《步行的好處超出你的想像》.中國新聞網.2017-01-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