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俄羅斯慘遭美國打壓,中亞東亞成為困頓時候的真朋友

2020-12-17 沉浮小記

蘇聯曾被美國視為主要敵人,原因在於其合併了白俄羅斯、烏克蘭等15個加盟國,總面積高達2200萬平方公裡,是當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被美國報刊比喻成武裝到牙齒的北極熊。

1991年聖誕節,蘇聯解體,俄羅斯保留了相對雄厚的實力。

即便如此還是不受美國待見,美方認為這時候的俄羅斯和蘇聯根本沒法比,因此在政治、經濟、軍事鬥爭等方面均放鬆了警惕。

葉爾欽積極促成美俄建交

由於長期和美國爭霸、大搞大國主義,政治上忽視民主建設,蘇聯解體可以說是意料之中,解體期間西方國家一片歡呼。

這似乎向世界說:競爭對手終於倒下,未來將是西方稱霸。

美國政客雖說也沉浸在蘇聯解體的喜悅中,但懂得未雨綢繆,認定繼承蘇聯主要衣缽的俄羅斯將是接下來的強勁敵人。

葉爾欽為了得到蘇聯解體前西方承諾的經濟輸入,擺脫蘇聯後第一時間聯繫美國,迫不及待爭取美國等國家的扶持,希望馬上建立外交關係。

西歐:劃清和東歐界限再帶你玩

正當葉爾欽企圖和多國建交開展風生水起的經濟事業時,西方國家的統一腔調給了葉爾欽當頭一棒:「只有俄羅斯和東歐徹底劃清界限,我們才可以展開合作。

一方面,是和烏克蘭、波蘭等國耗費時間和物資建立起的強大軍事防備和經濟關係,另一方面是來自西方的威脅,聲稱只有俄羅斯自廢武功、削弱軍備才可以進一步合作的條件。

葉爾欽還是選擇後者,與東歐國家劃清界限,捨棄了當時的經濟發展。

但是西方國家的胃口還沒得到滿足,變本加厲,這時候葉爾欽才認識到找其他國家開闢新合作的重要性。

俄羅斯徹底對西歐死心

軍事實力徹底削減,卻仍未換來歐美真心幫助。

葉爾欽終於徹悟:無論怎樣都無法得到西方的信任

比如繼承蘇聯近兩成軍事裝備的烏克蘭,它就是沒下限的討好西方,最後卻仍沒有得到北約的承認,甚至被北約大搞顏色革命,政局一片混亂。

這時俄羅斯該何去何從?繼續把希望寄託給西方,捨棄最後的軍事防護裝備任人宰割?或是還可以從其他國家那裡開展合作絕處逢生?

好戰民族果斷選擇了後者。

美國打壓讓俄左右為難

作為蘇聯的主要成員,歐美從未幫助俄羅斯融入西方世,甚至釜底抽薪地在政治上孤立、在經濟上封鎖、在軍事上制裁的政策,和新中國建立時的對華態度如出一轍。

在國家內部,此時俄羅斯在葉爾欽領導下陷入困境,葉爾欽領導的車臣戰爭可以說是「大不敵小」的一次屈辱。

20個月時間俄羅斯在軍事上完全輸給車臣,防禦設施、民用設施慘遭破壞。

豪放不羈的戰鬥民族精神忽然消失不見,讓人會有泱泱大國也會那麼不堪一擊的錯覺,好在後來普京上臺徹底扭轉了軍隊頹勢。

強者恆強普京內外政策效果顯著

普京上臺經過一番管理後深得民眾支持,在主權問題上絕不退讓,該武力就武力,不管西方勢力如何發難,硬是憑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硬派手腕對歐美打擊進行反擊。

同時在內部剷除寡頭財團、黑惡勢力,使國內擁有了一個徹底安穩的發展環境。

發現中亞東亞經濟缺口

缺少歐美的支持和經濟互惠,俄羅斯開始處處尋求新經濟合作。

東亞和中亞經濟缺口在關鍵時期給無精打採的俄羅斯注入一劑強心劑。

俄羅斯在天然氣方面的優勢正是中亞、東亞所需,由此國家經濟緩慢增強,逐漸走向富裕。

目前看來,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不會停止,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普京的能力,相信在這位偉大領導人的帶領下俄羅斯將會變得愈加強盛。

相關焦點

  • 中亞五國不想脫離蘇聯,為何仍遭蘇聯拋棄!
    中亞五國為什麼脫離蘇聯,是眾叛親離還是慘遭拋棄?地理冷姿勢帶你漲知識,今天姿勢君就來講講蘇聯在中亞的五個加盟國。最近姿勢君收到粉絲的私信說,想聽姿勢君聊聊中亞五國和蘇聯的那些事兒。姿勢君很爽快地答應了。行,誰讓姿勢君寵粉呢。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是唯一領土增加國家,能成第二個蘇聯?
    蘇聯解體已經29年了,但在蘇聯解體的國家中,唯一領土增加的就是俄羅斯。俄羅斯領土之所以增加,主要還是2014年,克裡米亞公投回俄羅斯。雖然這一領土國際不承認,但切切實實已成為俄羅斯領土。如果把喬治亞兩個小國及烏東算在一起,俄羅斯面積增長的更多。
  • 蘇聯解體後持續20年制裁,為何俄羅斯依然不倒?
    歷經四任總統,美國制裁俄羅斯20年,,俄羅斯怎麼做才不會被制裁1991年聖誕節蘇聯解體,隨後開始了段和美國看似親密無間,卻心懷叵測的蜜月期。政治上:將龐然大物一樣的俄羅斯解體,四分五裂,進而失去再次崛起的機會。可是基於俄羅斯的強悍武力,軍事打擊顯然行不通,於是經濟打擊,加上文化輸出攻擊成了美國的手腕,也是美國能做的事情。美國的如意算盤就是,俄羅斯要無條件投降,否則就絕不放過,霸道吧!
  • 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軍備競賽,真把蘇聯拖垮了而導致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後,關於蘇聯的歷史文章很多,有人說蘇聯解體原因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一條就是與美國軍備競賽,讓蘇聯大傷元氣,最終拖垮了蘇聯。有些大V寫的文章甚至舉的數據,某科上都有記載。那麼蘇聯最終垮掉,真的與蘇美之間的軍備競賽有關嗎?
  • 蘇聯解體是俄羅斯民族進行自我拯救的唯一方法
    蘇聯解體最大推動力來自主體民族俄羅斯人,蘇聯末期,社會各種矛盾叢生,有鑑於此,官方當時做了一次全國性的投票,就是否維持蘇聯存在的投票,結果顯示70%多的人認為應該繼續維持聯盟存在。但是蘇聯還是解體了,大多數中亞國家是不願意解體的,真正想讓蘇聯解體的群體主要是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以及俄羅斯人!波羅的海三國是被迫加入蘇聯,一直有獨立傾向,烏克蘭,尤其是西烏克蘭跟蘇聯和俄羅斯根本不是一路人,也是心向西方。他們贊成獨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 俄羅斯領土變動史,蘇聯解體讓俄羅斯失去了什麼?
    蘇聯龐大的「家業」是沙皇俄國打下的16世紀中葉,莫斯科公國開始崛起,不斷吞併周圍公國,成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其傑出領袖伊凡四世的領導下,莫斯科公國擺脫了蒙古人的統治,使莫斯科公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常言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面對國際社會的兩極分化現象,我國毅然的選擇了一邊倒的政治策略,在美國和蘇聯這兩位超級大國稱霸全球之下,華約和北約成為了兩個主要的陣營,很難有國家能夠保持中立。
  • 蘇聯解體時,異文異種的中亞五國,為何不願脫離蘇聯?原因很簡單
    投票結果顯示,中亞五國分別有94%(哈薩克)、93.7%(烏茲別克)、94.5%(吉爾吉斯)、98%(土庫曼)、96%(塔吉克)的人希望保留聯盟。這一系列數據,不僅高於俄羅斯的71.34%與烏克蘭的70%,同時還高於9個加盟國平均水平的76.4%。
  • 蘇聯解體後,美國還曾想要把俄羅斯肢解為8個國家,普京上臺後計劃...
    蘇聯解體已經27年了,這27年來,無論是史學界還是學者專家,都在找尋蘇聯解體的原因,有人把蘇聯解體歸咎於蘇聯內部問題,認為蘇聯自赫魯雪夫開始就一代否認一代,國家建設沒有連續性。特別是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腐敗問題,導致民心渙散。還有人認為蘇聯三十年代高壓統治就已經註定了蘇聯解體的悲劇。也有人把蘇聯解體歸咎於戈巴契夫的「新思維」,是戈巴契夫的「新思維」讓蘇聯解體。
  • 俄羅斯學者:蘇聯解體是民族主義膨脹的結果?
    蘇聯解體至今已有三十餘年了,圍繞蘇聯解體的原因仍然眾說紛紜。儘管研究者將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歸咎於史達林模式,但其至今存在的「大俄羅斯主義」仍是解體的誘因之一。這裡提到的「大俄羅斯主義」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民族主義,主要指蘇聯各加盟國存在的反俄羅斯政治的主張,也指蘇聯國內尖銳的民族矛盾。雖然民族矛盾在蘇聯時期極為嚴重,但俄羅斯學者在談到蘇聯解體的民族因素時,很少提到民族矛盾問題,似乎對此問題畏之如虎。1922年蘇聯成立之初有四個成員,即最早的加盟國。
  • 蘇聯註定解體?若當初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合體能重現蘇聯榮光嗎?
    儘管普京說過「誰不為蘇聯的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要回到蘇聯,誰就沒有腦子」的話,但對於當前的普京乃至俄羅斯而言,他們儘管不喜歡蘇聯的內核,但卻沒有理由不喜歡蘇聯的殼子,因為這能幫助一蹶不振的俄羅斯重新找回真正的大國尊嚴。而因為蘇聯解體的外在表現就是15個加盟國的自立門戶,所以理論上說,如果蘇聯沒有解體得那麼乾脆,蘇聯作為超級大國可能就會繼續存在下去。
  • 蘇聯解體30年:俄羅斯人怎樣看蘇聯解體?
    1991年,蘇聯宣告解體,隨後出現了所謂「獨立國家國協」。整整30年過去了,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現在是怎樣一幅景象?俄羅斯人又如何看待蘇聯的解體呢?甚至為換幾個錢,蘇聯的一些家庭將自家醃製的泡菜拿到街頭兜售,而買商品排長隊更是非常普遍。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1992年有66%的俄羅斯人對蘇聯解體表示遺憾,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福利制度似乎仍在人們的心頭縈繞。那時俄羅斯老百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糟透了!」可見蘇聯解體之初俄羅斯社會的艱難處境。
  • 蘇聯解體給我國帶來多大好處?這幾點非常重要
    【千古浪】蘇聯這個大帝國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尤其是上個世紀,蘇聯一度被我們親切地稱為「老大哥」,兩國關係十分親密。上世紀末,蘇聯走向崩潰,最終解體。很多人對於蘇聯的解體扼腕嘆息,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蘇聯的解體對我們來說也有著不少的好處的。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為何能代替其成為五常?多虧一國全力幫助
    蘇聯解體之後15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為何不是其他國家取代蘇聯成為五常?若不是此國幫忙,結果還真不一定。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翌日蘇聯最高權力機關舉行完最後一次會議後宣布蘇聯正式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俄羅斯正式取代蘇聯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既然蘇聯解體成了15個獨立國家,為何是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位置?
  • 蘇聯解體時東歐、中亞紛紛獨立,為什麼西伯利亞和遠東沒有獨立?
    蘇聯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然而也是曇花一現的超級強權,在1991年12月25日轟然崩潰,所謂「牆倒眾人推」,蘇聯解體之後化為大大小小15個國家,除了蘇聯的「本體」俄羅斯之外,原本處在東歐、南高加索、中亞等邊緣地帶的前蘇聯加盟國紛紛獨立,但是,距離俄羅斯核心地帶萬裡之遙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卻沒有獨立
  • 蘇聯解體後,東歐和中亞為何走上不同方向?
    蘇聯解體後,曾經的加盟共和國和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開始尋找自己的發展道路,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結構也隨之開始發生變化。如果說東歐許多國家當時正急於融入歐洲,那麼俄羅斯的南部鄰國則一直與之保持更緊密的關係。 在中亞五國中,有兩個已經是歐亞經濟聯盟的正式成員,而烏茲別克斯坦也在今年4月底成為該組織的觀察員國。
  •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蘇聯是由很多加盟共和國組成的一個聯邦國家,即使現在俄羅斯聯邦,也由很多自治共和國組成,這也是蘇聯遺留下來的。蘇聯建立後,曾經有一個叫「」,但此國組成不久,卻在蘇德戰爭期間突然消失了。那這些有由德國人組成的加盟國為何消失,這些德國人去哪裡呢?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為何直接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繼承蘇聯大量遺產蘇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蘇聯解體後唯一能代表蘇聯的也就是俄羅斯。蘇聯的主體就是俄羅斯,大量的核武器以及軍事工業都在俄羅斯,蘇聯解體後遺產的分割,主要是按照在誰的地盤上就歸誰。雖然烏克蘭繼承了不少蘇聯家業,但是中看不中用,大多軍工企業需要其它國家的企業協同生產,蘇聯存在的時候,有著蘇聯的資金支持這些軍工企業可以運轉,但是烏克蘭承擔不起。所以這些裝備能賣的就賣,缺錢的烏克蘭還在美俄的忽悠下把核彈頭銷毀了。
  • 蘇聯解體美國成最大受益者,如今卻將步上蘇聯舊路,局面不容樂觀
    只是最終因為經濟原因導致蘇聯面臨著最終解體,在許多國家看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烏克蘭成為了最大受益者,畢竟這兩個國家獲得的武器裝備以及研發技術最多,同時還擁有了大量的核武器。但是仔細分析下來就可以發現,這兩個國家在繼承軍事力量的同時,也繼承了經濟能力不佳的局面,令其實力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 同為殖民大國,蘇聯已經解體,美國為何沒有解體?
    不過,基本繼承沙俄土地的蘇聯,最終還是宣告解體,但同為殖民大國的美國卻沒有解體,這是怎麼回事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實力差距。美國和蘇聯雖然同屬超級大國,但蘇聯只是軍事強大,經濟方面還是和美國有著很大差距。美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大贏家,而且本土毫髮無損。蘇聯雖然也是勝利者,但本土被打爛,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