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期貨交易所(下稱廣期所)籌備再迎重磅消息:廣期所籌備組宣布成立!這意味著廣期所的創建工作已進入實質階段。
證監會官宣廣期所籌備組成立
昨日下午,中國證監會發布消息稱,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研究設立創新型期貨交易所的決策部署,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成立廣期所籌備組,開始廣期所的籌建工作。
當日,證監會在廣州正式宣布籌備組成立,標誌著廣期所的創建工作進入實質階段。證監會表示,設立廣期所,是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委《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的又一重要金融工作舉措,也是中國期貨市場改革發展的重大舉措,對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規劃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現實作用。
據介紹,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廣東省副省長張新和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出席有關會議,籌備組將按照中國證監會的部署有序推進各項籌備工作。
對於此次廣期所籌備組的成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副院長楊永聰表示,這將成為廣期所籌建工作的重要節點,意味著廣期所從藍圖願景進入實操階段。
一家華南地區的期貨公司高管則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該籌備組作用主要集中在監督廣期所相關籌建工作的落地。「事實上,此前有關廣期所成立的各項工作已經落實到各個責任單位以及部門,而在籌備組成立以後,廣期所的創建工作或將進一步加快。」
籌建速度或比中金所更快
隨著廣期所籌備組的成立,市場對廣期所籌建進度的關注度也進一步提升,何時正式掛牌成立是市場的聚焦點之一。
記者了解到,作為我國第四家期貨交易所,中金所掛牌成立過程中也出現過成立籌備組的階段,從2006年1月籌備組成立到2006年9月中金所揭牌,僅歷時九個月。與此相比,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背景下的廣期所,籌建進展是否會進一步加快?
在楊永聰看來,以目前廣期所籌備組成立為節點,預計廣期所最終掛牌成立或將用時半年完成。「一方面,廣期所成立之前已經有其他四家期貨交易所成熟的運作經驗;另一方面,市場也對廣期所成立的期望較高,從國家部委到地方政府都在推動落地,因此,相關籌建速度也有望加快。」
同時他也表示,廣期所屬於創新型期貨交易所,在交易品種選擇、相關交易制度建設等方面可能會有不少探索與安排,這些探索是否能夠最終落實還需要一定時間來論證。此外,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加強期貨交易過程的風險防範機制也可能是廣期所未來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也需要一定時間研究論證試運行。
另一業內人士則透露,隨著廣期所的成立,或將在明年年內推出首個上市品種。
乘借大灣區建設東風的廣期所
據了解,在去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
自規劃推出以來,廣期所設立就備受市場關注。
今年3月,廣州市政府官網披露了廣期所設立的相關進展,中國證監會曾於2019年10月初就擬報國務院批准設立廣期所的請示正式徵求生態環境部、廣東省政府的意見,廣東省政府已反饋無意見,生態環境部未正式回復,據了解,生態環境部的傾向性意見為對設立廣期所不持異議,不同意廣期所以碳排放權為首個上市品種。
進一步來看,生態環境部對設立廣期所不持異議,但表示由於目前碳排放現貨市場尚未啟動運行,現階段推出碳排放期貨條件不成熟,建議廣期所設立方案中刪除碳排放期貨相關表述。
廣州市政府辦公廳表示,下一步,建議報請省政府向國務院請示,懇請國務院批准同意不再限定廣期所以碳排放權作為首個上市品種,將上市品種調整拓展為「服務綠色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期貨品種」,並加強與證監會、生態環境部的溝通協調,積極做好期貨品種的研究論證,加快推進廣期所設立工作。
隨後,今年5月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提出,要研究建提出研究建設廣期所。
今年7月,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已經同意調整「廣期所上市期貨品種研究」支出內容,從批覆內容來看,廣期所的設立有望及時克服上市品種的困難。
今年9月,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於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行動方案》明確,推動廣期所落地,積極推動廣期所在穗落戶政策兌現落實,配合國家有關部委做好交易所落地及交易品種研究儲備。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廣東證監局以及南沙區政府為主要責任單位。
*END*
原標題:《廣州期貨交易所真的來了!證監會宣布成立籌備組,半年即可落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