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管理規模突破8500億元 「保險+期貨」扮演重要角色

2020-12-27 中國財經時報網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中國期貨市場加快推進期貨市場各項工作,積極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總體來看,2020年是中國期貨市場邁向新臺階的一年。全年上市期貨期權新品種達12個,全市場管理規模突破8500億元,期貨公司和交易所數量不斷擴容,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進一步提升。此外,行業對外開放程度擴大,業務發展模式多元化。展望2021年,期貨市場發展空間仍值得期待。

推出了「12小將」

2020年中國期貨市場不負眾望,在多個業務上實現諸多量變,尤其是在加快品種供給上,全年推出了「12小將」。

在新品種方面,3月30日,液化石油氣(LPG)期貨和期權同步在大商所推出;低硫燃料油期貨於6月22日在上期能源上市;動力煤期權6月30日在鄭商所上市交易;PP、PVC、LLDPE期權7月6日正式推出......2020年,中國期貨市場合計推出新品種多達12個,一舉成為了年度之最,「12小將」也是當之無愧的關鍵詞。

在市場規模方面,截至11月底,我國期貨市場資金量高達8559.5億元,同比增長55.2%;前11個月全市場累計成交量、成交額分別達到53.8億手和382.5萬億元,同比增長50.4%和45.5%。風險管理是衍生品市場的基本功能,期貨市場在2020年充分發揮了「避風港」作用。

在機構數量方面,10月9日,證監會發布通知稱,已在廣州正式宣布廣期所籌備組成立,這標誌著廣期所的創建工作進入實質階段,同時也是繼國內四大期交所之後,第五家期交所的誕生。此外,時隔多年,新設立期貨公司的閘門也被打開,12月份證監會網站發布了關於核准設立山東港信期貨有限公司的批覆,這是在時隔12年後,獲得新設立批准的首家期貨公司,預計期貨業將迎來第150家公司。

在期貨公司IPO方面,雖然2020年未有期貨公司實現IPO,但卻是期貨公司擬IPO數量最多的一年。截至目前,包括國際期貨在內,已有4家期貨公司在衝擊A股IPO,包括上海中期期貨、新湖期貨和永安期貨。

方正中期期貨總裁許丹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我國期貨期權市場共有90個品種上市交易,包括鐵礦石、原油、PTA等國際化品種,這緣於實體經濟對具有避險功能衍生品需求在大幅上升,同時,市場管理規模實現了較大突破,體現我國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在逐漸廣泛參與具有避險、資產配置、期現結合等功能的期貨衍生品市場。可以預期,2021年我國期貨期權市場有望突破100個品種大關,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也會不斷上升。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為疫情,很多行業發展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但期貨行業依然穩步前行,12個新品種穩步推出,期貨、期權等新品種的不斷增加,以及現有成熟品種的國際化使產業供應鏈體系逐步完善,期貨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功能越來越強,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標誌著期貨行業在不斷成熟。」東證期貨董事長盧大印向記者表示,而市場管理規模的提升也代表著行業發展在飛速前進,相信未來這個數字會增長得更快。

大有期貨總經理韓文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更多期貨新品種是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應有之義,這有利於構建完善的大宗商品產業鏈期貨定價體系,形成與現貨價格的良性互動,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有利於產業鏈企業參與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利用上下遊商品期貨價格聯動關係,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生產貿易,促進企業集中精力提質增效;有利於期現投資者、專業投資者開展組合投資、套利交易,進而促進期現價格更加合理公允,壓縮資本炒作空間。

「保險+期貨」扮演重要角色

提質增量是近些年行業發展的一致目標,尤其是在提質方面,無論是在進一步精耕細作產業鏈,還是發揮專業性進而服務產業企業等,都有了階段性進步。例如,全面推廣的做市商機制,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同時,機構持倉佔比也有所提升,投資者結構更加趨於成熟。

據了解,在2020年全面推廣的做市商機制,新增32個期貨和期權品種,全市場總量達到了65個,其中,對CPI、PPI有重要影響的期貨品種如玉米、鐵礦石、銅等,期貨定價質量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前11個月,全市場機構客戶數達到5.74萬戶,機構持倉、成交量分別佔全市場55.59%和37.4%,同比增長38%和98.6%,與2015年相比,則分別增長2.01倍和2.49倍。9月底,共有8185隻私募基金和1621隻資管產品投資場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資金規模分別為1.03萬億元和142億元。今年,4隻公募商品期貨ETF基金成立,雖然目前規模還不大,但與股票、債券等資產形成了互補,填補了公募基金大類資產配置的空白。

近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現階段,期貨定價質量和影響力不斷增強,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提供了重要價格參考,「期貨價格+升貼水」定價模式日益普及,也推動了貿易方式變革。期貨市場運行質量的提升,促使更多實體企業和投資機構參與期貨市場交易。

「2020年我國期貨業呈現出高質量發展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提升的特徵。」許丹良向記者表示,當前期貨公司緊密聯繫實體經濟、引導更多實體企業認識「期貨衍生品工具」、了解「中國期貨」、用好「期貨價格」、提高我國在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力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期貨公司加快創新業務發展和差異化發展,開始逐步擺脫業務單一、同質化競爭局面,構建適應商品金融、場內場外、期貨現貨、境內境外需求的發展新模式。我國期貨公司聚焦打造風險管理能力,在全球疫情肆虐之時,期貨公司要進一步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為廣大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風險管理方案。

盧大印也表示,2020年期貨市場避險功能有效發揮,真正做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其中「保險+期貨」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公司支出近千萬元用於開展『保險+期貨』項目,累計保險保障金額3億餘元,截至目前,向農戶賠付約300萬元,有效減少政府行政幹預農產品價格的次數,更好地引導農業生產,真正實現期貨期權回歸實業,服務實體經濟。」

首家外資獨資期貨公司成立

對外開放不僅是期貨市場近些年努力方向,更是資本市場的主要內容之一,2020年,中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取得的成績也顯得更加突出,例如QFII、RQFII境內證券期貨投資新規的發布、期貨市場跨境交割破冰在即、品種國際化業務等,以及業內首家外資獨資期貨公司誕生。

具體來看,6月22日,低硫燃料油期貨在上期能源上市;11月19日,上海國際銅期貨順利推出;12月22日,棕櫚油期貨向境外投資者開放;截至目前,對外開放期貨品種將達到7個。同時,通過跨境商品期貨ETF、結算價授權、推出結算價交易指令等方式,對外開放的形式更加多元。此外,今年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已經成立,今後會有更多的外資控股期貨機構參與中國期貨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鐵礦石期貨已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70家境外客戶,包括英美資源集團、嘉能可、拓克等大型國際公司參與,已發展成為全球交易量最大、唯一採用單一實物交割的鐵礦石衍生品。PTA作為我國期貨市場首個引入境外交易者的化工品種,已經成為全球聚酯產業的價格風向標。天然橡膠和20號膠期貨互為補充,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天然橡膠期貨市場。

下一步,三家商品交易所還將繼續推動豆粕、豆油、甲醇等更多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

許丹良補充表示,整體來看,我國期貨行業要以全球化視野迎接高水平雙向開放,引入更多境外成熟機構投資者,同時,期貨公司也要「走出去」,推動期貨行業高質量發展,這才是提升期貨市場綜合服務能力的關鍵。記者 王寧

相關焦點

  • 我國期市資金量突破8500億元 新設期貨交易所工作進入尾聲...
    1621隻資管產品投資場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資金規模分別為1.03萬億元和142億元;截至11月底,全行業總資產、淨資產、客戶權益分別達到9224.6億元、1272.4億元、7741.2億元;期貨法即將進入一讀,爭取早日出臺;新設期貨交易所工作進入尾聲,商品指數公司即將開業……未來期貨市場有哪些新品種值得期待呢?
  • A股期貨第一股南華期貨發首份年報:2019年營收破95億,「保險+期貨...
    「基差貿易業務由於需要開展配套的貿易業務,在該業務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使得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較大。期貨市場本身是一個風險管理工具市場,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各項風險管理業務規模的擴大,充分說明當前各實體企業對於風險管理的需求在顯著增加」。有接近南華期貨人士稱。
  • 華泰期貨:「保險+期貨」在行動
    中證網訊(記者周璐璐)為抗擊疫情、助力企業有序復工,華泰期貨近期不僅積極捐款,還針對性地提供場外期權風險管理產品。與此同時,華泰期貨參與了上期所「保險+期貨」項目,助力雲南、海南地區橡膠膠農擺脫貧困。據了解,一方面,華泰期貨向其股東華泰證券與愛德基金會合作設立的「益心華泰公共衛生專項基金」捐款100萬元。華泰期貨全資子公司華泰長城資本為多項抗「疫」行動和多家實體企業提供針對性的場外期權風險管理產品,並減免期權費。華泰期貨母公司及集團成員共捐贈2000萬元。
  • 「生豬期貨」剛剛出爐,「保險+期貨」價格指數保險也落地了
    隨著生豬期貨的上市,將有效幫助生豬養殖產業管理風險。但對於不少農戶來說,期貨的專業性較高,技術性操作要求較高。於是,伴隨生豬期貨掛牌,以生豬為保險標的、以期貨價格為保障依據的金融支農創新模式「保險+期貨」項目也隨即落地。 當日,包括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在內的多家保險公司紛紛推出「保險+期貨」價格指數保險。
  • 保險公司可以買期貨了?網民瑟瑟發抖,我們保單風險變大了?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證監會與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試點商業銀行和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
  • 弘業期貨:引入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市場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弘業期貨 史珂證監會與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近日聯合發布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試點商業銀行和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交易;首批試點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 中信期貨參與舉辦貴陽市「保險+期貨」助力資本市場服務「三農...
    12月3日,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貴州監管局、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貴州監管局、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貴州證券業協會承辦,中信期貨有限公司協辦的 「保險+期貨」助力資本市場服務「三農」宣講活動在貴州省貴陽市成功舉辦。
  • 2021年珠海市首單生豬保險+期貨順利出單
    中證網訊(記者 張利靜)日前,由華泰期貨珠海營業部承接、中華聯合財險珠海中心支公司承保的珠海首單生豬保險+期貨生豬價格保險順利出單。據了解,保單以生豬期貨LH2109開盤價格作為保障價格,平值增強亞美式期權結構作為對衝工具,保險期限為一個月,保障了未來一個月內標的期貨合約每日平均價格的下跌風險。生豬作為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市場規模近萬億元。生豬產業鏈更是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影響著國計民生。
  • 商業銀行進入金融期貨市場了!商行們如何運用國債期貨管理風險?
    來源:期貨瑞享薈作者: 金瑞期貨財富管理 4月10日,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業務啟動活動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舉行。至此,商業銀行可正式參與國債期貨交易,標誌著我國國債期貨市場發展邁上了新臺階,對形成統一高效的金融市場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中信期貨張皓:期貨與銀行業務可從這三個領域合作
    3、銀行的資產管理。以下為現場實錄:圓桌主持-羅旭峰:馬總剛才講今年的期貨市場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顯著的標誌是在座的各個金融機構已經開始體會到商品,不僅僅是期貨的純通道,還在中間扮演了很大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幫助客戶一起轉移或者對衝化解風險,不僅是在期貨端,還包括在現貨端。
  • 浙商期貨:運用期貨衍生品工具 堅持服務實體經濟
    ,以風險管理、財富管理為發展方向的期貨衍生品服務商。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目前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淨資產23億元。公司組織架構完善,風控體系嚴謹,業務結構合理,是一家集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期貨投資諮詢、資產管理、境外業務和風險管理業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類期貨公司。
  • 證券期貨資管規模排名虎頭蛇尾 首尾相差最高逾萬億
    、證券和期貨部分業務管理規模,其中對私募資管業務進行了披露。整體來看,不同公司的證券和期貨資管業務發展差異明顯。其中,證券公司私募主動管理規模的TOP20首尾相差近5000億元;證券公司私募資管業務TOP20首尾相差逾1萬億元,排名首位的是中信證券,月均規模為1.15萬億元,排名第20位的是浙商證券資管,月均管理規模為0.12萬億元。
  • 年終歲尾全國各大期交所、期貨公司掌門齊聚深圳 暢想中國期貨2021
    今年,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實體經濟風險管理需求旺盛,期貨市場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發揮。在價格大幅波動情況下,投資者積極參與風險管理,套期保值目標得以實現。具體來看,期貨市場資金規模突破8500億,成交規模增長50%以上。期貨市場穩定器的功能得到了充分體現。
  • 方星海:期貨法即將進入一讀,五項舉措加快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
    期貨市場資金量突破8559.5億元方星海指出,2020年我國期貨市場在許多方面的進展令人鼓舞。據他介紹,截至11月底,我國期貨市場資金量突破8559.5億元,同比增長55.2%;1-11月累計成交量、成交額分別達到53.8億手和382.5萬億元,同比增長50.4%和45.5%。
  • 銀河期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楊青:「保險+期貨」業務逐漸成為期貨...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周曉雅)12月19日,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期貨業協會主辦的「2020年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在下午的風險管理與期貨公司轉型發展論壇分論壇上,銀河期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楊青介紹了「風險管理子公司在場外業務的創新探索」。
  • 鄭商所:全力支持中央財政獎補試點覆蓋「保險+期貨」項目 深化...
    李虎介紹,2018年11月初,太平洋保險公司聯合東證、宏源、申銀萬國、渤海、華龍、華泰6家期貨公司共同向秦安縣推廣蘋果「期貨+保險」項目,由政府配套資金、鄭商所補貼、6家期貨公司自籌支付保費,為秦安縣444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8880畝蘋果提供保障,總保額超過1億元。
  • 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可參與國債期貨交易 5大行首批試點
    證監會官網2月21日消息,經國務院同意,證監會與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近日聯合發布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試點商業銀行和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
  • 「銀行+保險」資金獲準交易國債期貨 對市場影響幾何?
    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可滿足其風險管理需求,豐富投資產品類型,提升債券資產管理水平。同時,也有助於豐富市場投資者結構,促進國債期貨市場平穩有序發展。銀行保險獲準參與國債期貨交易 提升投資管理效率公告指出,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可以風險管理為目的,試點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可以風險管理為目的,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
  • 金融機構圓桌論壇_行業新聞_新聞_期貨日報網
    圓桌主持-羅旭峰:馬總剛才講今年的期貨市場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顯著的標誌是在座的各個金融機構已經開始體會到商品,不僅僅是期貨的純通道,還在中間扮演了很大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幫助客戶一起轉移或者對衝化解風險,不僅是在期貨端,還包括在現貨端。今年整個市場的快速增長,也導致黃金總量出現了井噴,可能存量最大的一塊在中信銀行。我聽說中信期貨的管理總量超過600億。
  • 中信期貨:衍生品是財富管理和風險對衝的有效工具
    採訪對象:  中信期貨總經理方興  1、今年的國際期貨大會上,中信期貨與民生銀行(600016,股吧)共同承辦了「財富管理規範化與專業化發展論壇」,那麼您認為期貨行業在財富管理中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