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年初疫情肆虐,但出海的熱浪依舊,只是多了那麼一份遲疑。
其實,出海企業都想在自己身上套一個「救生圈」,大家都怕被一個「巨浪」拍死在沙灘上。
事實上,救生圈也沒用。
拉新返現不是長久計
5 月 7 日,快手針對北美市場推出了短視頻 Zynn 以抗衡TikTok,為了短時間能獲取大量用戶,Zynn 通過「拉新返現」的方式在美國打開局面。
說實話,這個方法的確好用,僅用了三周,5 月 27 日,Zynn登頂了 iOS 美國免費總榜。
但是,6 月 9 日,快手旗下短視頻 Zynn 卻被 Google Play下架。這款上線 3 周就登頂美國 iOS 免費下載榜的產品,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根據 Sensor Tower 數據,今年 5 月 TikTok 以將近 1.12 億次下載量(除中國),位列全球移動應用(非遊戲)下載榜冠軍,美國是其第二大下載市場,佔比 9 .3%,也就是說 5 月份美國市場貢獻了 1042 萬下載量,平均到每天是 30 萬多一點。而根據 Zynn 的「拉新」政策,每天獲客的成本在百萬美元級別。
甚至有美國用戶摸索出了如何「褥羊毛」的教程,這也從側面上反映出 Zynn 所獲得的真實用戶數量可能遠少於下載量。
但現金裂變的方式並不被平臺允許,被谷歌下架之後,iOS 版本也面臨了相同的命運。
其實從快手出海布局的角度出發,美國的確是最應該被重視的市場。根據 Sensor Tower 的統計數據,TikTok 在 iOS&Google Play 下載量超過 20 億次,其中印度市場貢獻了 6.11 億次,佔到近三分之一,而據此前相關報導稱,TikTok 在 2019 年第四季度從印度僅獲得了 2.3-2.5 億盧比(304 萬-317 萬美元)的收入,但美國市場僅 2020 年 4 月就貢獻了 640 萬美元的營收,這也驗證了像印度、巴西這樣的新興市場本身「水大魚小」,短期內是很難吃到肉的。
只是這樣的一波操作,能夠留下的用戶有多少,留下的用戶價值有多大,都是打問號的。
「水大魚小」的市場可不可以做?
筆者始終認為「水大魚小」只是表面現象,根本還是出海廠商選擇的賽道和目標群體。
在出海航道上,大部分還是以中小廠商為主,大廠就那麼幾家,而像快手這種背靠大廠的公司也不多,廣撒網捕「魚」並不是能普遍被採納的打法。
2020年5月 巴西iOS&Google Play公司非遊戲收入TOP10 | 數據來源:APP ANNIE
6 月 12 日,筆者在 APP ANNIE 剛剛公布的巴西iOS&Google Play 公司(非遊戲)收入榜 TOP10 中發現,一家專門做棋牌遊戲的中國公司「PPPOKER(雷音科技)」突然上榜。
不過這裡有個問題,這家公司應該被劃分到遊戲榜單,卻出現在了應用(非遊戲)榜單,如果放在遊戲榜單應該是進不了 TOP10。但細看下,這家公司在巴西僅靠「PPPoker-Free Poker&Home Games」這樣一款產品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白鯨出海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6月27日PPPoker暢銷榜部分排名 | 數據來源:APP ANNIE
根據白鯨出海統計,這家公司有三款產品:KKCaheta、KKTeenPatti 和 PPPoker,主要以「PPPoker」為重心,其下載榜單成績並不亮眼,但是在棋牌類暢銷榜上「居高不下」。
圖片來源:Google Play
PPPoker 的玩法也非常符合現在遊戲產品的趨勢,即內置了強大的社交系統和更高等平臺,用戶不僅可以與其他玩家交流、分享,還可以建立自己的俱樂部與更多區域玩家競爭。由於這款遊戲沒有在中國市場推出,筆者無法體驗,但是 PPPoker 通過玩法依然讓其在新興市場吃到了「魚」。
圖片來源:Facebook
筆者也發現 PPPoker 擁有自己的 Facebook 主頁,吸引了 6.5 萬用戶關注,同時每天都有互動,包括了用戶建議、更新和會員推廣等。雖然 PPPoker 並不是流量大戶,但是在細節方面做得面面俱到。
類似像 PPPoker 這樣「低調」的產品有很多,他們並不在意下載榜單成績,但卻能夠打通一個細分賽道且賺到錢。
出海怎麼樣才能避坑賺錢?
出海這條道路並不好走,廠商踩坑的案例比比皆是,有的是被自己人坑,有的是被外國人坑,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親身體會才知道出海的不易。
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布局海外,尤其是被大舉「殺入」的新興市場,像印度、拉美、東南亞等熱門市場都紛紛開始收緊政策,部分地區還出現了抵制中國產品的情況。合法合規的出海必然是未來的趨勢,鑽漏洞的行為會損害出海廠商的名聲,自己業務無法持續,更會導致後來者被抵制和歧視。
進入 2020 年,雖然整體環境都變得更加緊張,但中國企業依然在加速出海步伐。而現階段,各個市場對本地化要求都非常高。其實出海不僅要考究當地文化、生態、法規,還有運營等等各式各樣的問題。
隨著「後疫情時代」開啟,全球業務動態慢慢轉變,中國廠商率先復工復產,不失為一個尋找新的增長熱點的機會。雖然在多個市場已有頭部玩家出現,但是細看之下可以發現,頭部玩家都在幾個相對集中的領域,海外市場仍有很大的空間等待去挖掘。
如何抓住機遇快速輸出產品,規避出海風險,優化供應鏈,找到適合自己的出海航線,廠商往往無法一氣呵成。常規操作後面還需要找量、轉化變現,在新興市場裡面「垃圾流量」太多,所以導致很多廠商變現非常差,像 PPPOKER 深耕自己的細分賽道,依然是有利可圖的。還是像之前說的那樣,先找好受眾目標,再去落地。
其實對出海廠商來說,能夠盈利的賽道屈指可數,大家也心知肚明,但是筆者還是希望出海玩家要先研習目標市場的文化和用戶心理,滿足用戶基礎性需求與習慣的產品才有變現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