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1942年若沒有犧牲,55年授銜時會是元帥嗎?

2020-12-18 暴走歷史短視頻

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是一位能文能武之人,他是八路軍優秀的指揮官,帶領官兵上陣殺敵,只是在一次日軍掃蕩中不幸犧牲,若是沒有犧牲1955年的授銜他會是元帥嗎?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

左權1905年出生於湖南醴陵,窮苦出生的他根本沒有童年,一歲半父親的離世對他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因此還少不更事的左權就開始放牛,幹農活,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有的事,在得知袁世凱接受了「二十一條」時,還在讀小學的左權心中充滿憤懣和正義,他在村裡開展反日和反袁世凱的活動,足以看出左權年紀雖小但他的愛國之心是打骨子裡散發的,18歲時左權決定棄筆從戎。他與陳賡、徐向前都是黃埔軍校一期的學生,20歲時被陳賡介紹入黨,從此共產主義信仰在左權心中紮根。

左權在打仗期間曾前往蘇聯留學,在兩所正式軍校的學習造就了他在軍事理論方面的優秀能力,因此他也寫了很多軍事著作。當然他的軍事才能更能彰顯他的優秀,他有勇有謀,不論是戰略上的部署還是衝鋒陷陣他都能夠獨當一面。1938年左權率領自己的部隊加入抗戰的隊伍,他利用長樂灘的地理位置,成功攻下苫米地旅團。他將兵力分為三部分,等到日軍一部進入之後,他高喊一聲「打」,日軍似乎還在發懵的狀態,沒等緩過神來就被斬成數段,接著我軍一頓猛攻,這一戰殲滅日寇2000多人並繳獲一大批武器。

1940年的百團大戰,左權協助彭德懷進行指揮作戰,在1941年11月的黃崖洞保衛戰中,左權盡心盡力,在各方面都主動了解,積極考察,他說「穩」是關鍵,要穩中求勝,不可驕躁、惶恐,要以守為主,以攻為輔,聽取了左權的建議以後,在兩人的領導指揮下,我軍殲滅日軍2000多人,黃崖洞一戰獲得勝利。然而日本人不會善罷甘休,1942年5月,在一次日軍的大「掃蕩」中,作為副參謀的左權堅決要求由他進行斷後,儘管他有頭腦有勇氣,但是面對敵人這次浩浩蕩蕩的進攻,危險難免會在不經意間發生,而身經百戰的左權就在這次斷後任務中不幸被炮彈擊中犧牲,他的犧牲換來了主力部隊的成功突圍。左權的犧牲令所有人痛惜,山西遼縣特意改為「左權縣」以此紀念偉大、優秀的左權將軍。

試問如果左權沒有意外犧牲,他能獲得元帥軍銜嗎?解放戰爭時期的四大野戰軍參謀長雖然都能力不凡,帶兵打仗,成就非凡,但他們也只是上將或中將,因此就算左權沒有犧牲,也參加過許多戰鬥,打過勝仗,若當時能夠任四大野戰軍之一的參謀長,恐怕也就是上將或中將,這麼一看授元帥的可能性並不大。

左權能指揮能上前線,像野獸般勇猛的他不管面對怎樣的敵人都不曾退縮,他是一位對國家對人民無比忠誠的將領,「模範軍人」的稱號他當之無愧。人們認為的左權應該被授元帥也充分表達了對他的追念與敬畏之情。關注暴走大歷史,更多精彩歷史故事,我們下期繼續為您揭秘!

相關焦點

  • 副參謀長左權,抗日時如果沒有犧牲,55年授銜會是什麼軍銜?
    左權是八路軍的副參謀長,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指揮官。在1942年,一次日軍掃蕩的行動中左權不幸犧牲,這也是我軍在抗日戰爭期間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那麼如果左權當時沒有犧牲,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會被授予什麼軍銜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 八路軍三大將星隕落, 如果參加55年授銜, 分別授元帥、大將、上將
    八路軍犧牲最高級別的將領左權,可授元帥軍銜。 左權,中國革命事業的先驅,從北洋軍閥時期,就開始參加革命戰爭,曾經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學院,那是一個人才薈萃的地方,與他同期的學員都是國共雙方赫赫有名的將軍,左權參加了東徵戰役、北伐戰役,紅軍反圍剿戰役,走完了艱苦的長徵路,抗戰爆發以後,擔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新中國十大元帥中,有一大半都曾經受他領導,1942年,日軍對太行山根據地大掃蕩,左權將軍壯烈殉國。
  • 抗戰時期,八路軍司令部負責人有幾位?他們分別是誰?後成就如何
    抗戰爆發後,他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指揮,負責協同國民黨軍隊對日作戰,取得平型關等一系列戰鬥的勝利,爾後指揮八路軍各部深入敵後,開展遊擊戰爭,建立和擴大了許多抗日根據地。在解放戰爭中,他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一職,負責解放戰爭的全面軍事工作,在1955年大授銜時,他被授予了開國元帥,位居十大元帥之首。
  • 如果授銜是在建國時: 十大元帥最應該花落誰家
    粟 裕:解放戰爭中與林彪同名兩位軍事天才,淮海戰役功臣,1945年曾婉拒了中央任命的華中軍區司令員的職務,堅持由張鼎丞擔任,自己只任副司令員;1948年又婉拒了中央任命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的職務,堅持由陳毅擔任,自己只任代理司令員,1955年授銜之前婉拒了元帥軍銜,只列為了大將之首,以其建國時的鋒芒正露及卓越的戰功列入元帥之列無可厚非。
  • 左權犧牲後,彭德懷悲憤地說:要做三件一樣的事,後成立暗殺小組
    本文精彩之處還在後面,您一定要耐心讀完,絕對會有收穫!1942年,左權帶領部隊衝出日軍的掃蕩包圍圈時,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左權的犧牲令彭德懷十分的悲憤,他咬著牙對戰士們說了句話:"今後我們要做三件事,三件一樣的事!"左權的犧牲為什麼會令彭德懷如此悲憤,他又說了什麼樣的一句話令戰士要做同樣一件事情呢?
  • 55年授銜時,排在首位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都是誰?
    55年授銜時,排在首位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都是誰?軍銜制是世界各國軍隊為明確軍中指揮關係、激勵官兵士氣,而普遍採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軍隊管理制度。新中國成立六年之後,我軍首次正式實行軍銜制度,這也是國家給予各級軍官的崇高榮譽。
  • 八路軍六個正副師長,五位授銜元帥,為何120師副師長為上將?
    簡介:戎馬一生的蕭克將軍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這個軍銜是略微有點低的。因為八路軍在抗戰時期只有3個主力師,一共有6位正副師長,其中5位正副師長成為了元帥,唯獨120師的副師長蕭克被授為上將軍銜。為什麼蕭克將軍會被授予上將軍銜?我們一起來看看原因。
  •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時,將領被授予什麼軍銜?
    1955年,被新中國授予元帥軍銜。2、彭德懷 於1937年9月,就任第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1955年,被新中國授予元帥軍銜。3、周恩來 於1937年9月,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未授銜。
  • 左權犧牲6年後,妻子改嫁他秘書,終生守11封情書以左家媳婦自居
    1942年5月22日,在給妻子劉志蘭寫完信的第三天,左權將軍在掩護八路軍總部突圍日軍掃蕩時,堅決壓在大後方,敵人的一顆炮彈擊中了他的頭部,年僅37歲的他壯烈犧牲在十字嶺上。那一年,他與妻子新婚不到3年,女兒剛剛2歲,他還沒有來得及看一眼。
  • 開國上將王建安:因何沒有參加55年大授銜?56年單獨補授上將軍銜
    1995年9月的大授銜中,我軍誕生了1048名開國將帥,其中包括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大家注意,眾所周知,我軍共有57名開國將帥,那麼缺少了那兩位呢?原來王建安將軍和李聚奎將軍分別是於1956年和1958年被單獨補授上將軍銜,加起來剛好57位。李聚奎將軍是在大授銜前夕(7月)被周總理急調出任石油工業部部長,尋找石油去了;因此才與上將軍銜失之交臂,直到1958年重回軍隊,才被補授上將軍銜。那麼王建安將軍又是因何錯過了55年大授銜呢?
  • 他是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37歲犧牲,6年後妻子改嫁,子女如何
    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八路軍中犧牲的最高將領——左權。1905年3月15日,左權出生在湖南一個貧困家庭。幼年喪父,從小就幫家裡幹活兒。8歲進入私塾,後來轉到了小學。在小學期間,他就已經開始進行反帝宣傳了。17歲進入中學,接觸了很多進步刊物,心中有了明確的目標。18歲的時候,他便棄筆從戎,告別了家鄉父老,決定去革命了,去了廣州。
  • 1955年授銜,新四軍跟八路軍相比,元帥少一個,但大將多一個
    1955年授銜,八路軍出了九位元帥,新四軍只出了一位:陳老總,很多人說新四軍太虧了。真的虧嗎?今天咱就來說說新四軍高級將領們的軍銜。 首先,咱要弄明白一個基本常識,就是路軍相當於集團軍(八路軍後來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下轄兩到三個軍,所以八路軍的級別要比新四軍高一級。
  • 55年授銜:誕生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十大元帥竟有4位請求降銜
    在戰亂的歲月裡,他們將年輕的身軀獻給了國家,將軍百戰,九死一生,在無數次的戰鬥中他們闖出了一片新的天空,再回頭時那段用鮮血鋪出的路,已是幾十年前。  是啊,在1955年的共和國首次授銜儀式上,  10大元帥中最年長的朱德元帥已是69歲,將近古稀之年,其次是劉伯承元帥63歲。
  • 東北抗聯創始人之一,後成四野副司令員,55年為何沒有參加授銜?
    在嚴酷的環境下,他們抵制住了難以想像的嚴寒和飢餓,頑強戰鬥,在抗聯的隊伍中,湧現了一大批民族英雄,我們最熟悉的應該是楊靖宇將軍和趙尚志將軍,據不完全統計,共有5萬多抗聯戰士犧牲在戰場上
  • 中國「一號烈士」,偉人為他傷心流淚,若沒犧牲55年授銜必是元帥
    在中國的歷史上,出現過很多令人心疼的革命烈士,他們為了戰爭的最終勝利壯烈犧牲,每個人都值得我們注意,其中被人稱為中國一號烈士的人,名叫段德昌,偉人都為他心痛流淚,若是此人沒有犧牲的話,在1955年授銜時,必定是一個元帥。
  • 五五授銜時,為何有三位元帥沒有到場
    在這次授銜典禮上,朱老總、彭老總等十位功勳卓著的革命元勳,被授予了元帥軍銜。而當時到場參加典禮的元帥只有七人,有三人沒有到場,這是為什麼呢?沒有到場的三位元帥分別是劉帥、林帥、葉帥。劉帥沒到場,是因為他當時病倒了。劉帥的在革命歲月中。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都付出了太多,此時的他,可以說是心力交瘁了。早在大革命時期,劉帥的身體就受到過一次重創。
  • 55年授銜時,曾有動議授傅作義大將軍銜,最後為何沒成行?
    55年授銜時,曾有動議授傅作義大將軍銜,最後為何沒成行?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從那時起,人們就對十大元帥十大將有了說不完的話題,討論最多的一點是,他們中的一些人是否具備享有這種殊榮的功績和能力。
  • 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最後授銜的時候都是什麼軍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當時被授予軍銜的有10大元帥10大將和55位上將(後來補授兩位共57位),175位中將(後來補授兩位共177位),8798位少將(後來補授和晉升一共1360位),這些將軍來各個軍中,如果按照解放後期的編制算,基本算是來自於四大野戰軍,那麼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