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0年| 蛇口精神傳承者,馬明哲的無止之境

2020-12-16 第一財經

1983年夏天,28歲的馬明哲從粵西的湛江趕到蛇口工業務勞動人事處報導。

他瘦瘦高高的,當過工人,在湛江地位工交政治部做過通訊員,他的一位老領導對他說,不如趁著年輕到開放的蛇口闖一闖,那裡可以讓年輕人挑擔子。

於是,就這樣,馬明哲到了蛇口,又從蛇口出發,在此後的37年歲月長河中一路前行,創設中國平安,一路荊棘,也一路風景,走出蛇口,走出深圳,走向全國,邁出國門,帶著這家金融集團,站到了世界大舞臺的最前沿。

同樣是夏天,2020年8月11日,福布斯中國發布了2020年中國最佳CEO榜單,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排名第3位,名列金融行業最佳CEO第1位,前兩位分別為阿里巴巴張勇、騰訊控股馬化騰。

有意思的是,在榜單的前5名,3位來自深圳,深圳也成為今年中國最佳CEO的高產地帶,數量遠超北京、上海、杭州。

深圳,把機遇給與了一代又一代的前來闖蕩的年輕人,他們成長、壯大、實現宏圖偉業,同時,他們的經歷也凝聚成特有的「深圳企業家精神」,在大時代的蒼穹下熠熠生輝。

那些向陽而生的人們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湧現了一批市場化、現代化、法制化、國際化和以人為本的優秀公司,來自深圳的平安、華為、萬科、騰訊、中集等,其精神血脈都有一個共同原點,那就是蛇口。

蛇口賦予了它們一些共同的特質財富:不聚斂於個人,不是私人企業,也不是產權不明晰的傳統國企,而是率先探索建立現代治理結構的新興股份公司;企業文化都有明顯的移民特徵和開放特徵;起於蛇口,但放眼全國乃至全球,敢於和世界最佳標杆對照,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憂患意識。

公司創始人充滿企業家精神,對創辦一家基業常青的大公司的興趣遠勝於積累個人財富的欲望;追求卓越、創新、超越,永不滿足;注重可持續發展,注重專業化經營,注重承擔社會者責任,走光明正大的正道。

這些打著蛇口烙印的公司的成功,既有企業家精神的作用,也拜蛇口的新理念、新機制、新文化所賜。

原《蛇口通訊報》總編輯韓耀根說,蛇口精神遠非一句「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麼簡單,真正的蛇口精神是「敢想、敢言、敢試、敢闖敢為天下先」的「五敢精神」。

1988年5月27日,中國平安在蛇口開業,這一年,郭臺銘在深圳成立了富士康精密組件廠,稍早幾個月,1987年底,任正非等5人籌資2.1萬元人民幣在蛇口創立了華為,1988年任華為工資總裁。

1988年,馬明哲33歲,郭臺銘38歲,任正非44歲,他們都紮根在了深圳,今天,都成為了成功的企業家。

但所有的成功都非一蹴而就的,世人看到他們的繁華,卻並一定能體會他們曾經的艱辛。

早年的深圳,不過是個小漁村,其中的蛇口更是基礎薄弱,且不說北京、上海,即便是一江之隔的廣州,也都是千年商都底蘊。

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業的年輕人,憑藉的是一腔熱情、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以及在特區氛圍感召下的敢為天下先的勇氣。

在2006年的中國平安壽險明星高峰會上,馬明哲親口講述了當初去北京跑牌照的情形,「1986年7月16日,我向人民銀行深圳分行遞交了一份申請成立保險公司的報告,之後就帶著一個秘書、一名司機開始了籌建,兩年間三次北上首都,兩次自數,屢挫屢戰。」

當時,還有人開玩笑說,「誰叫他姓馬,馬就喜歡跑。」

平安初創時,馬明哲經常坐火車到全國各地出差,路上還總抱著一本英文詞典背單詞,通過自學,馬明哲可以用英語和外籍高管暢順暢溝通。

甚至直到現在,馬明哲依舊每天晚上工作到凌晨2點,早上7點起床,每天只要在公司就有6—8個會議的安排,每周還會面試10—20個管理崗位的候選人。

孫建一問過馬明哲累不累,他說累,孫建一勸他,有些事情該放就放,不必親自參加,他說「我習慣了,不參加,好像覺得差點什麼。」

他的視線在遠方

很多與馬明哲熟悉的外國友人,都將其稱之為Peter。

Peter Ma是1990年7月,馬明哲為自己取的英文名。當時,蛇口的外資企業合資企業非常多,為了業務往來方便,很多員工為自己起了英文名,馬明哲為此還寫了一則「Peter公告」。

如今,在中國企業界,馬明哲、馬雲、馬化騰被並稱為「三馬」,他們的英文名分別是Peter Ma、Jack Ma、Pony Ma。

一個英文名字的誕生,也體現出馬明哲雖根於深圳,卻心在遠方。

在平安成立後的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和海外300多家保險機構建立了業務聯繫,接待了多個國家的保險公司、保險經紀人公司的高管,與港澳地區和保險機構的來往更加頻繁,所有這些使的是平安一開始就有了國際化眼光。

回首平安的發展史,更是一部不斷探索創新、打破原有邊界、找到新舞臺、開拓新空間的歷史。

1989年初,馬明哲就提出「立足深圳、輻射全國」的口號。鑑於當時國內融資渠道狹窄,平安將眼光瞄向海外,引入外資股東,並開展了一系列全球化探索,引入麥肯錫,梳理經營體制,花錢請人革自己的命,從中國臺灣地區引入「個人保險營銷制度」,借鑑海外金融集團的發展軌跡,探索綜合金融。

近年來,綜合金融模式歷經多次迭代,日漸成熟,馬明哲又開始了金融科技的徵程,不過,這一次,他並沒有太多的既有模式可以借鑑,放眼全世界,他已經走到了最前沿,一如深圳這座城市以及這座城市中的眾多成功的企業家,也站在了全球的聚光燈下。

「平安和其創始人Peter(馬明哲)很好地體現了深圳的創業文化和拼搏精神。」麥肯錫全球總裁施南德說,Peter領導力的特徵之一,是能夠帶領平安持續自我顛覆,與時俱進變革組織和運作模式,「我一直欽佩Peter的領導力,視野活力和富有前瞻性的見解,他的這些特徵,在幾次見面中令我印象深刻」。

施南德回憶說,第一次是在一個會上,當時Peter是發言嘉賓,就在與會者落座,準備一如往常的聽取嘉賓以趣事和建議開場時,Peter開口第一句就表示「在座恐怕很少有人能認識到變革的必要性」,真是直率而犀利。隨後他督促大家拋開畏懼心理,著眼長遠和大局,並且以身示範,用一腔熱情和毫不妥協的精神折服了眾人。

第二次見到Peter是在平安金融中心董事會議室舉行的一次小型高管會議上,我們剛落座,他就擲地有聲的說道:「你們都要改變,否則一切將迅速走向完結,你們的公司就完蛋了。」他用這句話宣布會議的開始,可以肯定的說,到會議結束時,所有人對於改變的必要性以及Peter認為需要發生的變化都已深信不疑。

懂科技的不一定懂金融,懂金融的不一定懂科技,如今,馬明哲和中國平安共同探索的是一條「金融+科技」、「金融+生態」,通過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的循環之路。

沒有「前車可鑑」這條路一定成功,全球的金融機構也在這條路上持續努力,馬明哲堅信他的夢想。

今年7月1日,中國平安公告,馬明哲辭任執行長,繼續擔任董事長,發揮核心領導作用。多年來,平安已搭建起了專業、完善的治理架構,如今,馬明哲更願意讓更人的「後起之秀」趁著年輕在開放的深圳、開放的平安闖一闖,這裡,可以讓年輕人挑擔子。

相關焦點

  • 無止之境:解讀平安的使命與成長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舞臺上,平安用32年的時間,探索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成長路徑,這是一個發展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追求永無止境的故事——《無止之境:中國平安成長之路》。《無止之境》這本書,是由著名媒體人、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帶領團隊推出的一本商業觀察力作,從外部視角紀錄並剖析了中國平安32年的發展歷程。
  • 中國平安創辦人馬明哲入選「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
    原標題:中國平安創辦人馬明哲入選「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   10月13
  • 中國平安誕生背後:馬明哲曾兩年間三上北京「跑牌照」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深圳40年| 蛇口精神傳承者,馬明哲的無止之境1983年夏天,28歲的馬明哲從粵西的湛江趕到蛇口工業務勞動人事處報導。於是,就這樣,馬明哲到了蛇口,又從蛇口出發,在此後的37年歲月長河中一路前行,創設中國平安,一路荊棘,也一路風景,走出蛇口,走出深圳,走向全國,邁出國門,帶著這家金融集團,站到了世界大舞臺的最前沿。
  • 馬明哲入選「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
    10月13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鼓舞鬥志,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幹事創業熱情,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深圳市委和市政府發布關於表彰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的決定,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董事長馬明哲等40名優秀代表入選。
  • 馬明哲入選深圳特區40年40人
    原標題:馬明哲入選深圳特區40年40人   10月13日,在
  •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入選「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
    10月13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鼓舞鬥志,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幹事創業熱情,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深圳市委和市政府發布關於表彰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的決定,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董事長馬明哲等40名優秀代表入選。
  • 深圳表彰「40年40人」,馬化騰、馬明哲、王傳福等上榜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0月1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發布《關於表彰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的決定》,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40位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
  • 「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公布 引領深圳再造發展奇蹟
    日前,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公布了「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表彰名單。   據了解,「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涵蓋了從特區建立之初的老特區人到新時代各行各業的新特區人,體現出特區精神的傳承。有限公司創辦人、董事長馬明哲入選「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備受關注。
  • 盛世年華,無止之境:壯哉我中國少年
    立志的少年開拓了生命的無止之境,在名山大川之間「網羅天下放失舊聞」,喚醒雄健峭拔的文風,走上千古絕唱的史學之路。而今,我們足不出戶就可探索「無止之境」,追尋先哲的輝煌事跡。歷史上的玄奘,身邊不曾有過三個上天遁地的神仙徒弟,但他的精神感動了無數人,也因此得到許多幫助。最終,玄奘西行5萬裡,在外漂泊17年之久,從印度取得真經回到長安。
  • 「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名單出爐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暢)記者昨天獲悉,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
  • 放棄深圳副市長,馬明哲背後的平安帝國
    1985年,已升任社保公司副經理的馬明哲作為代表參加蛇口工業區的會議,在一片紛紛附和的祥和中,年紀輕輕的馬明哲卻中氣十足地拋出了不少問題和想法。 此時的蛇口,諸多外企的職工都有保險需求,但一方面外資保險公司不能進入中國,另一方面國企保險公司因制度和條款問題也不被外企接受。
  • 改革、開放、創新、包容,是深圳企業精神的核心 「紀念深圳經濟...
    「回顧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道路,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深圳的成功是有說服力的!改革、開放、創新、包容,和敢闖敢試,是深圳和深圳企業最核心的精神。」當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深圳市原市長李子彬擲地有聲地說出這句話時,臺下掌聲如雷,在場眾人無不為深圳特區40年敢為天下先的企業精神所震撼。
  • 蛇口人:蛇口和深圳是兩碼事
    來了就是深圳人,但是在這片只有40年的土地上,有廣東人,有湖南人,有湖北人,有江西人,有歐美人,有日韓人....唯獨沒有「深圳人」。但深圳卻有「蛇口人」。有人會說,深圳有寶安人、龍崗人、鹽田人,為什麼要單獨強調「蛇口人」呢?
  • 強化科技賦能,探索無止之境 ——淺論平安的金融科技發展之路_財經...
    就像近期出版的剖析平安發展史的《無止之境》一書所言,平安領導層對於金融科技的理解認知和重視程度,不像是一個金融機構而像是科技公司,包括業內率先實現會計電算化、在線出保單,90年代末實現全網互聯互通,建立統一呼叫中心、統一客服中心等,很多都是先人一步,業內領先。當時市場上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花這麼大的成本是否有必要?但馬明哲始終保持定力,堅持科技研發與創新的投入。
  • 陳寧、馬化騰、馬明哲等入選「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經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對深圳經濟特區作出突出貢獻的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經層層推薦、徵求意見、綜合評審、統籌考慮,確定了陳寧等40人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表彰人選。其他入選人物包括馬化騰、馬明哲、馬蔚華等。
  • 深圳表彰40年40人:馬明哲馬蔚華馬化騰及華為霍大偉入榜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地大力支持下,深圳經濟特區銳意改革、勇於突破,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大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率先實行以市場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從一個落後的邊陲農業縣迅速發展成為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發展的奇蹟。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表彰40人:馬化騰、馬明哲、馬蔚華入榜
    原標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表彰40人:馬化騰、馬明哲、馬蔚華入榜   新京報貝殼
  • 深圳真正的隱形富豪:一年入帳1.2萬億,連續12年入駐世界500強
    據悉,在2000年,我國人均GNI只有940美元,在全球排名第141位;而在2019年,我國的人均GNI已經上升至10410美元,在突破1萬美元大關的同時,也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在全球排名第71位,較2000年提高70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以及財產風險防範意識也不斷增強。
  • 深圳40年40人表彰名單,哪些校長上榜了?
    近日,經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對深圳經濟特區作出突出貢獻的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經層層推薦、徵求意見、綜合評審、統籌考慮,確定了萬捷等40人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擬表彰人選。目前名單正在公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