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事件對非裔美國人「國民性」的疑問

2020-12-18 騰訊網

當地時間6月9日,全美各地關於抗議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暴力執法的活動已經持續了兩周,並且沒有停止的跡象。美國學者認為,需要將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國性抗議,促成廣泛的對話,來討論種族歧視問題。

「完美時刻」

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埃默裡大學政治學與非裔美國人研究教授珀爾·道(Pearl Dowe)在與記者的對話中認為,美國在過去數十年時間裡,出現了類似非裔美國人遭到警察暴力致死的事件很多起,但是弗洛伊德事件之所以形成了全美抗議浪潮,是由於這個事件來到了一個「完美時刻」。

△最新衛星地圖已經可以看到在白宮外路面塗上的「黑人命也是命」標語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的擴散,從一方面導致更多人在家無事可做,因此網絡視頻可以更快速傳播,但另一方面,各種數據顯示少數族裔成為美國受到新冠肺炎衝擊最大的群體,而白宮卻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對此,少數族裔本身就已有怨言。

△紐約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大的地區都是少數族裔聚集區域 攝影:徐德智

其次,種族歧視問題在美國持續了400多年,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針對非裔暴力執法更是臭名昭著。在當前的政治環境、文化氣氛的相互作用下如同滾雪球一樣,弗洛伊德之死成為了壓垮美國社會種族不公的「最後一根稻草」,讓人們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意願,對當前的狀況說「不」。

「不是孤立問題」

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事件已經持續超過了兩周,少數族裔對於弗洛伊德之死感同身受。「即便有的社區沒有出現過喬治·弗洛伊德事件,他們也知道自己的地區有警察過度執法的情況,」珀爾·道教授說。這種「過度執法」表現在很多方面,除了暴力執法外,包括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對移民的不當對待,對於少數族裔的輕罪重判,都是警方的問題。

在美國,人們化解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將類似的事件作為孤立的事件對待。但珀爾·道教授認為,這些都不是孤立的問題。比如2014年埃裡克·加納遭警察暴力執法身亡不止是紐約的問題,這次弗洛伊德之死也不僅僅是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的問題。「警察問題、不平等問題、系統性歧視問題滲透進了社會的方方面面,而與地理位置無關,」全美少數族裔都感同身受,並真的渴望改變,這才是為何此次抗議活動持續如此之久的原因。

△圖為埃裡克·加納在2014年7月遭暴力執法喪生

「國民性」遭質疑

自弗洛伊德事件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層面對該事件幾乎很少進行評論,至今白宮也僅跟弗洛伊德家人通話,甚至都沒有任何高級別官員前往明尼阿波利斯市盡情探訪。而在對待抗議上,白宮更是「火上澆油」態度強硬。

珀爾·道教授指出,她對於白宮的反應完全不感到意外。因為白宮做的一切,都是在討好一小部分人,而讓少數族裔的美國「國民性」遭到質疑。她解釋,所謂「國民性」就是作為美國公民,應當享有的權利。

△圖為被川普要求回自己國家的四個議員

本屆美國政府對於少數族裔的「國民性」幾乎是否定的。比如,總統川普在推文上公開宣稱抗議者為「恐怖分子」、在2019年7月稱「(民主黨一些議員)所來自的國家,其政府糟糕透頂,她們應該回去幫助修復那些國家,然後再回來告訴我們怎麼做的。」也就是說,川普政府把少數族裔看做「他們」,而「他們」不屬於「這個」美國。而這樣的看法,進一步加深了美國的種族嫌隙。

△川普驅散示威人群後只為了去教堂外拍照 甚至未跨入教堂一步

珀爾·道教授認為,這屆政府根本不打算團結所有美國人,也不認為應該運用資源造福所有人。在過去三年半,白宮頒布的政策幾乎都是針對特定人群的,而且如果這些政策影響到了其他人,只要這些人沒有選票,白宮就不會在乎。

出路在何方?

珀爾·道教授認為,美國存在著廣泛的種族不平等問題,警察暴力執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是針對低收入人群的,而且所有少數族裔的:因為事實是,到目前少數族裔的仍然收入低、醫保差、教育狀況堪憂,而且成為公司高管、學院領導層的機會還是非常小。

而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抗議警方暴力執法的浪潮,如果有策略地進行,將是討論以上事項的一個開端。她期待少數族裔能在此次事件後,更加積極參與本地的政治活動,選出替自己說話的人。

△標語:黑人的命也是命 攝影:徐德智

珀爾·道教授說,機構的運作方式實際上是根據人們的集體期望決定的,所以改變機構的運作方式,就是要改變人們的態度,而不管是減少警察預算還是重構公共安全機構,一些問題都值得思考:為什麼大家遇到流浪漢就想到找警察而不是其他社會工作者?為什麼有人出現心理疾病也首先會想到警察?為什麼警察會在只有小孩子的校園內巡邏?

而對於當前深入部分人骨髓成為一種自然偏見的種族歧視,教授問道,「我們怎麼就走到了這一步?這不僅僅是過去10年50年的問題,這是從美國建國就存在的問題」,她說,「我們需要進行對話,對人們討論『美國是什麼』和『對每個人意味著什麼』進行重新定義。」

一個持續了400多年的問題,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找到出口。(央視記者 徐德智)

相關焦點

  • 北美觀察丨弗洛伊德事件對非裔美國人「國民性」的疑問
    「完美時刻」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埃默裡大學政治學與非裔美國人研究教授珀爾·道(Pearl Dowe)在與記者的對話中認為,美國在過去數十年時間裡,出現了類似非裔美國人遭到警察暴力致死的事件很多起,但是弗洛伊德事件之所以形成了全美抗議浪潮,是由於這個事件來到了一個「完美時刻」。
  • 除了弗洛伊德事件外 非裔美國人還面臨怎樣的歧視?
    但當世界各國人們譴責美國警察在弗洛伊德案件中毫無理由的暴力執法和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時,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種族主義在美國社會是何等的根深蒂固,以至於喬治·弗洛伊德之死這起如此極端的案件,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
  • 從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執法而死看美國社會存在的問題
    當地5月25日晚,美國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局接到關於一起造假案的報告,警察隨後趕到現場並控制了嫌疑人弗洛伊德。根據社交媒體上的視頻,弗洛伊德當時被肖萬等3名警察按在地上,脖子被肖萬用膝蓋頂住,另外1名警察站在一邊。弗洛伊德神情痛苦、聲音嘶啞,一直在說自己無法呼吸,隨後疑似陷入昏迷。弗洛伊德在被送往醫院後不治身亡。
  • 非裔美國人死亡事件在美國繼續發酵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洛杉磯時報》報導,走上街頭抗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的示威者阻塞洛杉磯公路兩邊。報導稱,數百人參加了由「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Black Lives Matter)組織的抗議活動。示威者在公路舉行遊行並與警方發生衝突。衝突導致一人受傷,至少一輛警車遭到破壞。傷者接受了醫療救護。最終,示威者離開了公路,但抗議活動並未到此結束。消息顯示,在警方的包圍下,示威者焚燒了一面美國國旗,當地警察局也遭到塗鴉。目前沒有關於人員遭到逮捕的報導。
  • 弗洛伊德事件再次揭開美國種族歧視的傷疤
    弗洛伊德事件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國多地出現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數百年來關於美國種族問題、非裔美國人地位不平等的討論重新被點燃。目前,抗議示威活動已經持續了10天,據媒體報導,暴力衝突事件數量已有所下降,一些城市也已經取消了宵禁。
  • 美國四任前總統發聲,弗洛伊德事件能成種族問題的拐點嗎
    美國的種族問題,首先是經濟問題。多數非裔美國人身處社會底層,缺乏受教育機會和上升通道。只要這一結構性問題得不到解決,種族問題就不會因弗洛伊德事件就此解決。弗洛伊德事件的爆發地明尼阿波利斯則在當地時間4日為弗洛伊德舉行了首場官方追悼會,馬丁·路德·金三世等多位民權領袖參加悼念,明尼阿波利斯市市長雅各布·弗雷手扶棺木痛哭失聲。不難看出,弗洛伊德事件在美國強化了的社會內部張力,而且似乎出現了一些社會緩和的跡象。
  • 美國衛生局非裔局長亞當斯就弗洛伊德之死發聲:我看到自己的影子
    弗洛伊德被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白人警察粗暴執法致死,引發了美國全國的抗議。  美國衛生局非裔局長亞當斯就弗洛伊德之死發聲:我看到自己的影子。亞當斯在美國《政客》雜誌的一期播客節目上表示:「那個人可能將是我,我也可能會被這樣對待。」46歲的弗洛伊德「和我一樣大」,亞當斯說道:「我看到他的遭遇,我真的認為那個人可能將是我。」
  • 又一名非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了
    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引發的抗議示威還未平息,美國媒體5日消息稱,紐約一名囚犯在牢房中被噴胡椒噴霧後死亡。巧合的是,這名非裔男子也叫弗洛伊德。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5日報導,美國監獄管理局(BOP)發表聲明稱,布魯克林大都會拘留中心的一名非裔男性囚犯在牢房中被噴胡椒噴霧後,於周三(3日)死亡。該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此人死於心臟病。
  • 「脖子上的膝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美大騷亂,NBA球星...
    作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的歐巴馬,日前在社交平臺上發表講話時引用一位非裔美國商人的話稱," 當我看到那段視頻時,我哭了,我感到崩潰。『脖子上的膝蓋』正如社會系統是如何傲慢地壓制著黑人,忽略求救聲音。人們毫不在乎,這是真正的悲劇。"弗洛伊德之死引發民意沸騰,眾多美國 NBA 明星公開表達了憤怒並譴責警察的暴力執法行為,好萊塢影星和歌星也紛紛加入聲援隊列。
  • 非裔美國人接任俄勒岡州波特蘭市警長職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女士警長在城內騷亂的背景下辭職,並將職位移交給非裔美國男性。女士警長傑米∙雷施(Jami Resch)在推特個人網頁上寫道,「波特蘭警察局應當成為變革的引導者。變革發於信仰,領導層的本次人事調整發自我的本心。
  • 美國弗洛伊德事件的境外輿論觀察
    2020年5月25日,46歲的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從美國媒體敘事來看,同情是主流的態度傾向。其中,「我無法呼吸」成為最顯著的新聞標籤,被多家美國媒體在報導題目中使用。不少媒體從弗洛伊德的身邊人入手,對弗洛伊德生平和為人進行報導。
  • 在弗洛伊德事件外,美國黑人還承受著什麼樣的歧視?
    此前爆發的弗洛伊德事件,無情撕開了美國無視人權、虛偽、暴力的真面目。讓我們回顧一下事件當時:一名警察用腿將一名黑人進行鎖喉,無視其「我不能呼吸了」、」別殺我「、」媽媽「的哀嚎,持續對其進行暴力執法,最後造成死亡。
  • 大量非裔美國人不謀而合,作出一個反常決定
    據央視新聞10月11日援引美國赫芬頓郵報的文章報導稱,大量非裔美國人正不約而同打算離開美國,前往其他國家生活。至於為何大量非裔美國人會做出這樣的決定,與近段時間美國國內針對非裔群體的歧視事件和其他危險因素上升不無關係。
  • 非裔男子弗洛伊德葬禮舉行 得州州長:他的死將改變美國未來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夢旭 青木 陳一 柳玉鵬】6月9日是遭白人警察「跪殺」致死的非裔男子弗洛伊德的下葬日,美國多地舉行哀悼,並繼續進行抗議活動。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8日親赴休斯敦參加追悼活動,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華盛頓與多名民主黨議員單膝下跪致哀。
  • 美國弗洛伊德事件引發全球關注
    6月6日,數百名示威者聚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老城廣場,模仿美國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受害時的樣子,抗議在美國發生的針對非洲裔群體的種族歧視行為。  6月7日,義大利民眾手舉「我不能呼吸」標語牌在義大利米蘭中央火車站前廣場上參加示威活動,抗議在美國發生的針對非洲裔群體的種族歧視行為。
  • 「弗洛伊德事件」背後的美國黑人運動發展史
    近日,美國明尼蘇達州最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市非裔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事件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社會各界人士更是對這一事件廣泛關注和發聲,前nba球星喬丹和漢密爾頓相繼發聲,美國各州更是引起了大規模騷亂,遊行抗議不斷。當然,弗洛伊德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近年來,關於美國白人與黑人之間的衝突就從未中斷過。
  • 弗洛伊德事件背後,美國養老院也逃不過族裔歧視
    弗洛伊德臨死前的那句「Please, I can't breathe.」是他的求饒,也是如今非裔美國人的真實寫照。弗洛伊德事件觸發了兩大社會矛盾,除了警察暴力執法外,更主要的是美國的沉痾頑疾——族裔歧視。對於美國,新冠病毒僅僅是一次偶然事件,而種族問題卻有200年之久,並且涉及各行各業,生活的方方面面。值得引起廣泛關注的是,在美國,這樣的族裔歧視無處不在,即使養老院,也未能倖免。1.
  • 喬丹再就「黑人之死」發聲:作為非裔美國人,我們已被打壓很多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作為非裔美國人)我們已經被打壓了很多年。」據英國天空新聞7日消息,NBA傳奇球星、夏洛特黃蜂隊老闆麥可·喬丹這兩天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談及弗洛伊德之死事件,他還稱,弗洛伊德之死是非裔美國人的一個「轉折點」。
  • 喬丹再就「黑人之死」發聲:作為非裔美國人,我們已被打壓很多年
    「(作為非裔美國人)我們已經被打壓了很多年。」據英國天空新聞7日消息,NBA傳奇球星、夏洛特黃蜂隊老闆麥可·喬丹這兩天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談及弗洛伊德之死事件,他還稱,弗洛伊德之死是非裔美國人的一個「轉折點」。
  • 又一個黑人被警察殺害,美國再次陷入騷亂,弗洛伊德事件不是終點
    近期,美國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弗洛伊德之死事件並不是終點!繼美國警察致死黑人弗洛伊德所引發的抗議還繼續,最近美國又鬧出大動靜。在美國亞特蘭大市又發生一次槍擊事件,美國警察開槍擊斃非裔男子布魯克斯。這起事件因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導致亞特蘭大又陷入震蕩之中。在反種族歧視的抗議活動時期,警察開槍射殺黑人事件尤為敏感。這件事再次讓本來就不安穩的美國在一次出現大規模抗議活動。當晚,示威者們遊走在高速公路上,導致美國交通癱瘓。黑人被打死的現場附近,餐館也被人放了火。事件發生後,美國CNN報導,美國亞特蘭大市警方宣布稱,至少已經逮捕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