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洛國富以「歸化國腳」身份出現在新一期中國男足集訓名單之中,引得球迷乃至社會關注。餘音仍尚在,新焦點又起。據了解,廣州恆大歸化的其他球員裡,阿蘭已具備代表國家隊的參賽資格,高拉特和費南多的資格正在辦理中。
而據知情人透露,恆大歸化球員的「大動作」是造成恆大足球俱樂部虧損的主要原因——恆大去年一年在歸化球員上花費了8.7億,佔據恆大足球俱樂部虧損額的近46%。不惜投入重金、花費人力和時間引入「新力量」——恆大為振興國足做出的付出,值得點讚!
恆大投入重金歸化球員,極致發揮開拓創新思維
在中國討論歸化球員至今仍是有爭議的事情,因為受限於我國體育事業的傳統觀念,足球歸化球員這一概念難以在一時間內被大眾所接受。
但其實放眼整個世界足壇,歸化球員由來已久,許多足球強國都走過歸化的道路,並通過歸化嘗到了不小的甜頭。以義大利為例,不少球迷知道義大利是老牌足球強國,但鮮為人知的是,也正是它開創了歸化球員的先河。
再以日本足球為例,歸化球員對於日本本土足球人才的幫助體現得十分明顯。當初正是在拉莫斯·瑠偉的身邊,三浦知良成長為亞洲範圍內的頂級球星;接下來當呂比須出現在日本隊時,中田英壽、中村俊輔等人開始獲得了來自歐洲足壇的認可;等到三都主代表日本隊參賽時,日本足球已經呈現出全面崛起的態勢。
不過在中國,歸化足球尚在「年幼」階段,歸化球員在極具爭議的國內環境中,進展的非常緩慢,「歸化」的實踐也依舊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直到去年北京國安的侯永永才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正式比賽出場記錄的足球歸化運動員。
此次恆大投入重金歸化五名實力強將,敢為人先強勢推動中國足球事業在「歸化球員」上的實踐,正體現了恆大「開拓創新」之思維。值得一提的是,在恆大實施歸化前,沒有其他俱樂部願意出錢承擔歸化工作。恆大不僅出錢,還派出專項團隊,完成了中國足協、國家體育總局的審批,及國家移民管理局的入籍手續;通過中國駐巴西大使館積極對接巴西外交部、司法部和移民局,完成了球員退籍手續;最後將在國際足聯、亞足聯陸續完成歸化球員的參賽資格認證。
不惜其力強化球隊,振興國足恆大一直在路上
「懷天下之大志」,用來形容恆大並不為過——尤其是恆大在振興國足之路上的付出,則更是體現了恆大心繫國家的責任與擔當。
走在振興國足之路,恆大於提升足球事業「軟實力」和「硬實力」上均有努力。此前,恆大挺進足球事業,創建廣州恆大足球,為中國足球事業增添了「新動力」;恆大開闢球隊職業化管理方法,為中國足球事業增添了「強內力」;加上此次為歸化球員花重金、出大力,均體現了恆大敢於絕頂覽眾山的拼勁和振興中國足球事業的決心,而這也正是球迷具有「幸有恆大」心理的原因。
相信,在恆大這般心繫國足的付出與努力之下,國足振興事業定能邁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