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有餘而補不足」中的「而」應該就是表示轉折的吧?這應該不會錯吧?
「有餘」與「不足」就是事物的那兩個相對面!「而」是表示轉折的!那就是指:不是…而是…,雖然…但是卻…,儘管…可是要…等含義吧?這應該不會有問題吧?
那麼,損有餘而補不足是何意義呢?損有餘應該是一個目的吧?所以,這句話的意義是:要達到損有餘的目的,就要去補不足!也就是:要損有餘,不是直接去損有餘而是要補不足!或雖然是要去損有餘,但是卻要通過補不足來實現!…… 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萬物皆為陰陽!有餘與不足就是發生在事物陰陽兩面的現象!任何事物都應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應是一個真理!其餘的我想就不用說了吧?難道我們不是炎黃的子孫嗎?!
人皆凡胎,難逃物質。人天生就有許多難以克服的欠缺!
例如:人其實是不太可能避免自以為是的。那麼與自以為是相對的,難道不是自以為非嗎?那如果發現自己越來越自以為是了!該怎麼辦?人若是想直接把自以為是的感覺壓下去,其實是很難的!君當思之。不過可以「損有餘而補不足」呀!因此只要您去自以為非就可以抑制你那自我膨脹的感覺了呀!自以為非不就是一種自嘲嗎?看來,自嘲是個好東西。也許人人皆懂自嘲了,人人也就平等了!
自嘲可以算是一種謙虛,但謙虛未必是自嘲!如果是一種為了謙虛的謙虛,那可能依然只是一種自以為是吧?不知對否?
人的自以為是不就是把自己看得重了嗎?人的自嘲不就是把自己看淡一點嗎?看重了自己,當然也就看重了自己的心理感受了吧?其實不就是看重了自己的欲望了嗎?物質、金錢、名利。那麼看淡自己自然就可以削弱自己的欲求與欲望了吧?
而看重自己與看淡自己不就是一種相對性的兩面嗎?所以這依然是損有餘而補不足!
損有餘而補不足是個真理!上古的老祖宗早就留下來啦!那麼對其精簡一下,大概就是無私與助人!或者再來複雜一下,那就是做任何事不要光考慮自身或問題面,而要去考慮其相對面並去輔助它!常思相對面,應當是一個基本的科學意識!君當思之!
陰與陽的問題,無非就是陰有餘而陽不足,或陰不足而陽有餘!即使是陰陽皆不足或過盛,也是有一個相對的不足和有餘的!而陰陽系統最重要的是平衡、是和諧、是良性互動循環!我想,只要陰陽和諧,平衡!就可以向好地向前發展!不足可以向好,有餘也可以向好。不知對否?
而應對的方法,不就是「損有餘而補不足」嗎?還用說嗎?老祖宗說的呀。
不知我理解的對否?可不必當真!也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