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清末和民國時期 新疆維吾爾族的教育

2021-02-23 易啟遊Xinjiang

讀新疆·看世界↑↑↑點擊查看:新疆歷史、美食、民俗、旅遊、兵團、新疆護、籤證指南…

摘要:本文通過新疆建省前後、清末新政、民國三個時期來闡述近代新疆維吾爾族教育,在三個不同時期主政者在民族教育改革方面主張的政策有所不同。與以前不同的是近代維吾爾族教育出現了世俗教育以及民間興辦學校的熱潮,打破了傳統的伊斯蘭教育在人們生活中的支配地位,為近代維吾爾族的社會發展和民族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   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培養和塑造新生一代文化素養的重要手段,對社會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疆社會近代化的歷史背景下,維吾爾族教育近代化是維吾爾族發展進程的重要標誌,也是提升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 
一、新疆建省前維吾爾族教育發展的歷史狀況 
  19世紀前期,天山南部學校教育分為「邁克泰莆」和「邁德裡斯」級,前者是初等教育,主要是能背誦《古蘭經》,後者是高等教育。這一時期,逐漸擺脫對宗教的依附開始成為維吾爾族教育事業的走向,絕大多數的農村初等教育場所仍然是鄉村清真寺的附屬機構,但是執教人員和神職人員的職司開始有了明確的分野。1876年曾遊歷新疆的俄國著名探險家庫羅巾瞄金記載:「城鎮裡開辦了十多所伊斯蘭的高級經文學院,這些經文學校擁有大量的財產。」[1]「清真寺附設的學校―低級的叫麥克硒;高級的叫麥德裡斯。 
 

 二、 清末「新政」時期維吾爾族教育的發展 
  1880年5月25日,左宗棠向清朝中央報告新疆善後事宜的時候,將教育(義塾)列為善後工作的七大要點之一。他說:「新疆勘定已久,而漢回彼此格格不入,官民隔閡,政令難施,一切條教均藉回目傳宣,壅蔽特甚。將欲化彼殊俗同我華風,非分建義塾,令回童讀書識字,通曉語言不可。」[5]1886年,劉錦棠建議將維吾爾學童中「能誦經書,講解文藝者,取作佾生」[6]同年,十月十九日光緒帝批准了劉錦棠的這個建議,從而開闢了維吾爾學童「學而優則仕」的途徑。 
  在維吾爾民族的文化史上,突起於這一時期的世俗教育,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維吾爾學者扎伊提在寧遠創立了第一所維吾爾族世俗學校,取名為「伊犁學校」。與此同時,在天山南部,也興辦了一系列世俗學校。 
  新政對於維吾爾世俗教育事業的推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一時期,維吾爾教育事業主要還是由各級宗教學校執行的,然而不同的是清真寺和宗教學校之間沒有了明顯的隸屬關係。部分宗教學校也開始更改自己的教學內容,增加了自然科學的內容。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宗教學校與世俗學校之間的衝突,也體現了宗教學校在不斷的進步。在這方面表現突出的有伊犁賈格斯臺村,1900年從俄國學成歸來的依米爾阿訇出人本村清真寺的伊瑪木以後,向本村的「公眾」建議將屬於清真寺的三間房屋改建成世俗學校。 

 三、 民國時期新疆歷任主政者的教育政策 
  1、 楊增新時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宣告了清政府封建統治的瓦解。同內地其他地區一樣,新疆也加入了資產階級的革命洪流之中,迪化起義失敗以後,1912年1月7日,由革命黨人領導的更大規模的伊犁武裝起義獲得了勝利,但同內地資產階級革命一樣,革命的果實被封建軍閥篡奪了。1912年5月18日,袁世凱政府任命楊增新為新疆都督,從此,新疆的歷史進入了楊增新統治時期。楊增新以老子「不尚賢。而尚愚」[11]的理論治理新疆,在他的治理下,新疆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社會發展階段。在文化政策方面,他奉行的是文化封鎖與宣揚封建傳統文化的政策。「楊增新唯恐民智之漸開也」[12]他試圖把新疆各族人民變為「不通文字,不讀詩書」和「蠢蠢而居,嬉嬉而遊」的「混沌之民」,以實現他的「無為而治」[13]對新疆近現代史頗有研究的張大軍對這一時期的新疆教育事業持有這樣的見解:「新疆民初教育與交通一樣均於坎坷道路之上行走,確實是落後的。但若以歷史眼光觀察,民族文化之輝煌與豐富,其他地區是莫可比擬的。」 
  2、 金樹仁時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1928年7月7日,在省立俄文法政專門學校的第一屆畢業典禮上,楊增新被槍殺,標誌著楊增新主政時期的結束。金樹仁主政期間基本沿襲的是楊增新時期的政策,就文化政策而言略有不同,「在『開辦教育,疏通民智』的思想下,全疆的教育狀況在落後的局面中較前期略有好轉」[17]首先,金樹仁整頓了南疆的漢語學校。「金樹仁執政以後,於1929年採納了麥蓋提縣縣長劉景文的建議,一是將原漢語學校名稱改為國語學校,以避種族隔閡之嫌;二是將原漢語學校教員的薪水從十兩增加至二十兩,以利鞏固教師隊伍;三是禁止前清簡易識字課本和初等小學教科書,而是統一使用國語教科書。通過這些措施,原漢語學校的教學情況有所好轉。」[18]其次,金樹仁還積極派遣學生到內地和國外學習。「從1931年開始,金樹仁向國外派遣了三批留學生,除第一批、第二批被派往德國留學外,第三批是從維吾爾族中選送了大約三十人,被派往蒙古留學。」 
  3、 盛世才時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1933年4月12日,「四・一二政變」推翻了金樹仁的統治,盛世才手握兵權謀取新疆的統治權。在他統治期間,盛世才發表了《告全疆民眾書》,提出了八項政策的目標,即「八大宣言」,其中教育列為第六項內容。盛世才在闡述這項內容時,提出了四項措施:(1)擴充教育的規模;(2)增加教育經費;(3)造就教師隊伍;(4)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授課。這一政策的提出對維吾爾族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了全新的氛圍。各地維吾爾文化促進會不斷成立給現代學校教育有直接的促進作用,在維吾爾促進會的支持和影響下,南疆地區開始興辦學校,這一時期學校教育成為維吾爾社會顯著的特徵。綜上,在盛世才時期,新疆的民族教育有了顯著的進步,提高了民族的文化素質,培養了民族精英,進而來弘揚本民族的文化。 
  綜上,清末和民國時期新疆處在內憂外患的動蕩時期,很多民族教育政策從客觀方面來看是進步的,由於社會、政治、經濟等環境下各個時期具體實施的效果不是很明顯。19世紀末,一些傑出的維吾爾族民族學者開始探索和改善本民族的教育,著手建設世俗學校和培養教師,為維吾爾族世俗教育的發展開啟了先河。在近代維吾爾族教育發展的進程中,清末和民國時期傳統的伊斯蘭教育在不斷的順應時代的要求不斷改進,與學校教育並行,共同促進。

  參考文獻: 
  [1][2][俄]A・N・庫羅帕特金著,凌頌純,王嘉琳英譯.喀什噶爾[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8-99頁. 
  [3]馬文華:《新疆教育史稿》,新疆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9-10頁.
  [4]曾問吾:《中國經營西域史》,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第203頁.

(作者單位:新疆大學人文學院) 

| 長按、識別、關注 |

請點右下角的哦!

相關焦點

  • 楊增新:民國時期新疆的第一任督軍
    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民國初年,誰佔據北京城控制了名義上的中央政府,遠在新疆的他便宣稱效忠誰。「認廟不認神」是他不變應萬變的政策。可以說,古都北京,是他政治上的依歸。與冠蓋滿城的北京不一樣,在數千公裡以外的新疆大地,至今有許多人依然記得這位民國時期新疆的第一任督軍。在他去世後的近九十年裡,新疆的各族民眾中,還傳頌著他的事跡。他在維吾爾、哈薩克族的老人心中,是永遠的「老將軍」。
  • 民國宣稱五族共和,那麼民國時期中國真的只有五個民族嗎?
    隨後,孫中山發表《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言書》,改變了自己革命之初的政治口號,採用了清末五族共和的說法,即:「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方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 新疆是中國的新疆, 維吾爾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繁榮發展時期,但美國一些政客不願看到新疆的大好局面,發表了一系列顛倒黑白的言論,極力抹黑新疆。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大肆攻擊新疆人權狀況,再次暴露其「以疆制華」的險惡用心。這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嚴重踐踏了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他們的根本目的是破壞新疆的繁榮穩定,破壞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美西方不願看到一個繁榮穩定的新疆,不願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崛起。作為一名維吾爾族黨員幹部,我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 湖南為什麼有維吾爾族?
    那些他以為和自己同為回民的村民,其實是一群流落湖南的維吾爾人。白崇禧搞錯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就算是翦家崗的長者也都以為自己是回族。他們的判定標準出奇得簡單:「吃肉的是漢族,不吃肉的是回族。」這裡的肉當然指的是豬肉,信仰伊斯蘭教的族人們直到民國時期都被嚴格禁止吃豬肉。村裡的老人對民族觀念只有漢回二元,是因為在當地的生活環境中,人口確實主要以漢族和回族為主。
  • 新疆走出去的維吾爾族男明星
    2009年,參演青少年法制教育短劇《校園少年先鋒》。2014年,舉辦"葫蘆島相約阿爾法全國童星巡迴演唱會" 。1982年7月24日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維吾爾族,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第三期學員。 2005年,帕爾哈提組成了酸奶子樂隊(Qetiq)。2010年10月,帕爾哈提和他的樂隊第一次去德國演出。
  • 清末、民國時期的錦州人:少年開始戴眼鏡,少女開始抹濃妝
    清末,錦州府邸楊子明(海川)創辦了錦州第一家照相館——凌川閣照相館,地址就在錦州廣濟寺塔的的西邊! 清末的錦城「老學究」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西裝已經開始流行,很多知識分子和潮流青年開始穿戴西服。
  • 了解新疆,從全面認識新疆的維吾爾族開始
    網上新疆精心搜集整理了新疆維吾爾族的全面信息,今天開始帶您了解新疆的各個民族。
  • 民國時期 | 新疆省歷任行政長官
    清朝末葉,國運顛沛流離,外國侵略者從海上、從大陸幾乎個個方向上,對華進行蠶食和劫掠。面對四處烽火,在清廷出現了分別以李鴻章和左宗棠為代表的兩派意見,前者主張放棄被英、俄殖民者不斷覬覦侵擾的新疆省,而把資源集中於解決海上來敵;後者則認為大陸和海上不可偏廢,並且一旦新疆有失,則河西走廊和京師就暴露在敵人面前。
  • 新疆維吾爾族和回族如何過春節?
    我想在這篇文章中講述的是,世代生活在新疆的維吾爾族同胞的過年景象,和回族同胞過年的風俗習慣以及有趣的春節樂事。維吾爾族的春節家宴我認識的維吾爾族朋友中,他們的春節會有一個春節家宴,但並不是每一個維吾爾族家庭都會有。
  • 少數民族研究:新疆南北疆維吾爾族國家通用語言水平的現實差異研究
    :新疆南北疆民族分布的差異是歷史上自然形成的,這種差異在今天的語言生活中、尤其是國家通用語言使用中有明顯的反映:南疆維吾爾族的國家通用語言普及程度和使用水平明顯低於北疆。我們以南疆喀什市和北疆伊寧市維吾爾族國家通用語言使用情況的數據為依據,提出南北疆維吾爾族語言生活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全面調查應該分別開展、中小學雙語教育以及青壯年勞動力語言培訓應該因地制宜的觀點。
  • 新疆是中國的新疆 維吾爾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從此,我失去了可敬的父親,我是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的直接受害者。作為受害者,我強烈控訴「三股勢力」所犯的滔天罪行。過去一個時期,他們不僅殺害了我的父親,而且在新疆等地製造了數千起暴力恐怖案(事)件,造成了大量無辜群眾遇害,數百名公安民警殉職,財產損失無法估算。恐怖勢力製造的暴力恐怖犯罪案件,一樁樁、一件件,充滿血腥、令人髮指。
  • 新疆維吾爾族舞蹈教學《動律、墊步、蹉步》
    維吾爾族舞蹈 風格特點 (I)維吾爾族舞蹈體態的基本特徵:強調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產生的立感,給人一種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覺。
  • 民國新疆,瘟疫為何如此盛行?
    而這三種齧齒動物,也都是新疆鼠疫自然疫源地區的主要貯存宿主。民國時期新疆地區多次爆發的大規模鼠疫,都與新疆鼠獺分布有著直接的關係。 除了野生動物,作為民國時期牧業大省的新疆,由於各種牲畜在飼養過程中的大量養殖及管理不當,也為一些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提供了條件。
  • 清末時期新疆烏魯木齊,迪化城內外
    【迪化新疆機器局】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饒應祺(1837年-1903年,時任甘肅新疆巡撫)購買槍彈機器,在迪化城南三屯碑成立了新疆機器局。【迪化新疆機器局管理人員】清朝滅亡前,新疆機器局主要生產槍彈(8.1毫米毛瑟)、鑄造錢幣、還生產梭標等冷兵器。民國十九年(1930年),新疆機器局改建為迪化兵工廠(後為新疆兵工廠);可以生產手榴彈、子彈及迫擊炮彈等。
  • 新疆歷史上傳奇的維吾爾族醫師,融合東西醫學傳承民族特色醫藥
    那麼維吾爾族醫學作為中醫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到底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呢?現在就讓我給大家慢慢道來,談談新疆維藥的歷史和發展。01、從中醫談新疆維吾爾族醫學我國的中醫起源於上古時期的炎帝神農氏。而維吾爾族是由古代新疆的少數民族融合而來的,在經歷歷史的衍變後,在元明時期被稱為「畏兀兒」,直到1934年中華民國新疆省政府才正式規定「維吾爾」為漢譯民族名稱,並一直沿用到至今。因此,維吾爾族醫學就是在繼承了新疆歷史上各少數民族醫學的基礎上,才逐漸形成了本民族醫學,這要追溯到兩千五百年左右。
  • 從新疆走出去的維吾爾族男明星有哪些?
    看清楚嗷今天做 新疆走出去的維吾爾族男明星來 跟我劃重點維吾爾族維吾爾族2009年,參演青少年法制教育短劇《校園少年先鋒》。2014年,舉辦"葫蘆島相約阿爾法全國童星巡迴演唱會" 。1982年7月24日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維吾爾族,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第三期學員。 2005年,帕爾哈提組成了酸奶子樂隊(Qetiq)。2010年10月,帕爾哈提和他的樂隊第一次去德國演出。
  • 大美新疆丨新疆維吾爾族服飾
    維吾爾族服飾形式清晰,紋飾多樣,色彩鮮明,圖案古樸,工藝精湛,發展演變規律清楚,有些服飾款式與新疆出土衣物頗為相似,體現了一個地區、一個文化的歷史沉澱。又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審美接受範式,從中窺見民族服飾的傳承性與地域性的習俗。維吾爾族婦女衣服式樣很多,主要有長外衣、短外衣、坎肩、背心、襯衣、長褲、裙子等。維吾爾族婦女多在連衣裙外面穿外衣或坎肩。
  • 維吾爾族只有新疆才有嗎?其實在中原地區的這3個地方也有維吾爾族!
    說起維吾爾族,一般我們條件反射一樣想起新疆,想起天山兩麓、沙漠、草原以及美麗的古麗和俊朗的巴郎……維吾爾族人民也以熱情好客
  • 河南有個「維吾爾村」,祖先是西域的回鶻人,與新疆維吾爾族不同
    但幾百年來,他們時時都想以自己本來的維吾爾族屬屹立於世。民國初年,馮玉祥主豫時,正在澠池縣中讀書的維吾爾族後裔劉曰白寫信給縣誌編修館,列舉證據,要求為他們正族名。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這一切都未能實現,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澠池劉姓維吾爾族才恢復了族名,縣人大、縣政協都有他們的代表參加。在政治文化、經濟等各方面澠池維吾爾族都享受到了其他民族平等的權利。
  • 民國時期國人遊記中的新疆邊疆危機
    民國時期國人遊記中的新疆邊疆危機李 潔(蘭州大學 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20)[摘 要] 民國時期的新疆孤懸塞外,又處於英俄覬覦之下,其「神秘」與危機激發了國人遊歷、考察之興趣,並於行走中記錄了彼時新疆風土人情、社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