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雄風,畫家章龠中留戀忘返
人間四月芳菲盡,華頂杜鵑始盛開。
五月初,花鳥畫名家章龠中應好友虞永前先生之邀,上天台雲頂山賞花寫生。因防疫調控,往年節日人山人海觀景賞花的場面不再,華麗的雲錦杜鵑,依然爭相怒放,似欲為華夏歡慶謳歌。
天台自然風光奇麗秀美,人文歷史深邃厚實,是我國十大宗教名山。東晉文學家孫綽的《遊天台山賦序》道:「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跡遍天下,三上天台,並將《遊天台山日記》收錄為《徐霞客遊記》首篇。王羲之、顧愷之、蘇東坡、陸遊、謝靈運、孟浩然、朱熹、康有為、郭沫若等名士在天台山留下一道道人文痕跡,足見對天台之厚愛。
章龠中雲錦杜鵑國畫作品
花鳥畫名家章龠中也是天台山的常客,為畫出雲錦杜鵑的精氣神韻,每年雲頂杜鵑盛開的季節,他都要帶著畫夾,數上天台山寫生體驗,收集素材,從而創作出名揚中外的杜鵑國畫佳作,大有「華頂杜鵑,花中西施」的美譽,倍受世人關注。
章龠中一行循著徐霞客足跡,登臨華頂山,人間仙境一攬無餘。
透過章老師的速寫本,雲錦杜鵑與他山杜鵑確實有諸多不同之處,美倫美奐,無與倫比。據章龠中老師介紹, 早在唐貞元(785-805)年間,當地僧人就開始栽植雲錦杜鵑,《天台山全志》記載:「翠岫從容出,名花次第逢。最憐紅躑躅,高映碧芙蓉。琪樹應同種,桃源許並。無人移上苑,空置白雲封。」清初詩人張聯元這首《杜鵑花》詩將別名紅躑躅的雲錦杜鵑與仙界琪樹、碧桃花相比,既感慨它沒有收入皇家花園,也說只有在白雲繚繞中觀花,才能有一種超脫凡塵之感。
章龠中雲錦杜鵑國畫作品
穿梭於雲霧山間,畫家章龠中特別衷情飽經風霜百年千年杜鵑盛開的妖豔花朵,更是著迷堅韌不屈,虯勁曲折樹高四五米,甚至八九米,枝幹有碗口粗細,彎彎曲曲地伸向四方,「蒼幹如松柏,花姿若牡丹」,平均樹齡約有200年,最老在1000年以上杜鵑古樹,雖有些蕭瑟,但不失鋼強,美得自然,美得豐盈,煥發著勃勃生機,散發著青春的活力,堪稱「華夏一絕」。章老師道法自然,把杜鵑美貌仙姿一一融入他的水墨丹青,揮灑渲染的寫意醉美之中。
【來源:海外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