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水鄉瀦口溪:一泓清水激活鄉村經營

2020-12-14 民生周刊

夏日,一輛輛大巴滿載遊客駛入瀦口溪村。或來南溪河戲水,或到美麗鄉村參觀,或前往鴨蛋餐廳品嘗美食……這個省道旁原本不起眼的小村莊,如今已經成了有名的網紅村,備受遊客追捧。

10年前,瀦口溪村沒有旅遊項目,集體經濟只有30多萬元,日子過得緊巴巴。工業園區一路之隔,外來人口湧入,村莊環境一度髒亂差。如今,村裡建起溼地公園,文化禮堂、星空茅房、鴨蛋餐廳、孝德文化館等景點串點成線,村莊環境大大提升。

和也科技與村裡共建孝德文化館,美林度假酒店與村裡合作運營鴨蛋餐廳,旅行社與村裡共同發展休閒旅遊,村集體經濟收入顯著增長。

優質項目也主動找上門,君瀾度假酒店、好遊項目、潔澄水業等先後落戶。2019年,瀦口溪村集體經濟達329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增至4萬多元。

10年村集體經濟增長10倍,村兩委班子也兌現了當初許下的諾言,回顧過去10年的發展,瀦口溪村黨總支書記葉國平言簡意賅:「要讓田園變景區、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

爛灘涂變風景線

瀦,水匯聚的地方,瀦口溪因南溪、橫柏溪、鍬窯塢溪三溪匯聚而得名,水資源豐富。但在以前,老百姓並不引以為傲。

村中央曾有一塊空地,因地勢低洼,常年積水便成了沼澤地,不能種莊稼,村民在一旁建起鴨棚,開始養鴨。慢慢地,養的鴨越來越多,鴨糞到處都是,沼澤地變成了臭水塘,村民唯恐避之不及。

美麗鄉村建設啟動後,鴨棚被強制關停,沼澤地也一度荒蕪,雜草叢生。

如何立足實際,提升村莊環境?看著眼前的沼澤地,瀦口溪村班子成員達成一致,「引水入村,打造水環境優美村。」

他們沿著小溝小渠,疏通了原本阻塞的水系。清澈的河水從南溪河引入,穿過老百姓的房前屋後。

在匯聚的沼澤地裡,村裡大力投入,清掉淤泥、種上荷花,再搭起圓形拱橋、親水步道,沼澤地搖身一變,成了溼地公園。

2017年,全國高校竹設計建造大賽在安吉縣開營,村裡主動爭取,竹建築「星空茅房」和「蜻蜓點水橋」在溼地公園落地。設計精巧、造型前衛的竹建築,成了公園裡的點睛之筆。

一到夏天,溼地公園荷花盛開,水波蕩漾,沿著曲折的遊覽步道,可賞景、可垂釣,還可步入極具特色的鴨蛋餐廳,品嘗當地美食。慢慢地,溼地公園成了安吉百姓的網紅打卡地。

看著昔日的灘涂變身溼地公園,村民們更有信心了。他們以溼地公園為核心,在有著200多年樹齡的桂花樹下,建起抗建大院和農耕文化禮堂。

破舊廠房成為文化聚集地,金秋時節,桂花花香四溢,遊客可在抗建大院和農耕文化禮堂內,聽抗日故事、憶崢嶸歲月。

村裡還挖掘孝文化,建造孟府,配套建設孝子燈展示館及表演廣場,形成孝子燈公園。遊客們在孟府、孝德文化館內聽孝道故事,體驗孝子燈製作,沉浸於孝文化中。

為了將這幾個景點串聯成線,村裡整體流轉了沿線1200多畝農田,冬種油菜花,夏種水稻、向日葵、葡萄等,四季風光無限。

如今,瀦口溪村已被評為省級3A景區。

綠水青山淌金銀

一泓清水美化了村莊環境,也激發了村莊發展潛力。多家企業找上門來,瀦口溪村的村幹部們漸漸意識到,資源就是資本,開始以河流、房屋、土地等與企業合作,打開了鄉村經營新思路。

好遊項目看中了瀦口溪村的山水資源,拿下685畝地,投資1.49億元計劃建設集國防研學親子、水上休閒運動、房車露營基地、農業觀光體驗為一體的休閒運動旅遊景區。

如今,項目一期——瀦口溪水上樂園已經建成投入使用,項目率先在華東地區購入噴射飛艇,開展了水上飛艇、水上漂流、水上槳板等多個項目,日接待量已達數百人次,周末最高峰可達兩三千人次,預計年收入近2000萬元。

「村裡以河道、遊步道等基礎配套設施入股,佔10%的股份。」葉國平自豪地說,合作過程中,瀦口溪村只參與分紅,不負擔虧損,且約定每年保底分紅40萬元。

河流對岸,便是潔澄水業「1億袋袋裝水、2000萬瓶瓶裝水生產線」項目。樓房已拔地而起,眼下正調試設備準備投產。

「當初看中的,就是這裡的生態環境。」公司總經理張文東說,因為生產基地的選址,他曾輾轉去過多地,都不太滿意。第一次回鄉考察,他就直接拍板,要把基地落戶在母親河南溪畔。

項目建成後,除1億袋袋裝水、2000萬瓶瓶裝水生產線外,還將打造精品養生度假園區,通過建設水文化博物館等發展休閒旅遊。

近年來,更多村莊資源轉化成了資產:閒置了二三十年的荒地被盤活建成了竹文化展示中心,通過公開招租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72萬元。

溼地公園旁,造型獨特、就餐環境優雅的鴨蛋餐廳,被多個公司看中,競相爭奪,最終美林度假酒店以每年20萬元的租金租下。

得益於孝德文化,一路之隔的和也科技與村裡一拍即合,以每年10萬元的租金將孝德文化館租賃下來,並承諾每年吸引近20萬人次的遊客入村,為村莊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瀦口溪村還與貴豪國際旅行社、神舟國際旅行社、春秋國際旅行社、光大國際旅行社4家旅行社,合作成立望山看水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村裡以基礎配套入股佔比51%,旅行社佔比49%,共同經營村莊景區。」葉國平介紹,4家旅行社的客流量佔全縣旅遊人次近四成。這意味著,以後村裡客源不愁。

在一撥撥前來參觀考察的遊客中,瀦口溪村的綠水青山,將進一步轉化為金山銀山。

幸福就在家門口

感受到村莊發展的勢頭,村民們紛紛回家,開起農家樂、民宿。

戴巧月、徐榮法夫婦就是其中的代表。此前,夫妻二人一個是油漆工、一個是酒店服務員,兩個人一年的工資加起來還不到15萬元。有過餐飲店工作經驗的徐榮法眼看著村莊環境一天天變好,遊客一天天多起來,便與妻子商量,不如回家開個農家樂?

「反正家裡房子是現成的,裝修一下就可以營業了。」瀦口溪村強勁的發展勢頭給了他們底氣。於是,說幹就幹,2019年10月,徐家小院開張了。

雖然在村裡的位置不顯眼,但徐家小院從來沒有為客源犯過愁。遊客帶遊客,一撥接一撥,粗粗一算,一年下來徐家小院的營業收入達180餘萬元。沒有租金壓力,小兩口一人當廚師、一人當服務員,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更讓小兩口感到滿足的是,賺錢的同時,還能照顧好家中老小,一家人幸福安康。

同樣返鄉創業的,還有村民徐旭升一家。他家就在溼地公園邊上,是村莊旅遊環線的必經之地。以前門前有水塘,他搭棚養鴨,最多時有100多隻。如今,門前水塘變成溼地公園,夏天一到,荷花滿池,一派田園風光。

徐旭升索性拆了圍牆,計劃將自家房屋改造一番,致力於發展民宿。「我在建築行業摸爬滾打40餘年,對民宿裝修有一定的積累,再加上平日喜歡栽種盆栽,發展民宿有優勢。」

徐旭升指著滿院的盆栽說,如今,民宿營業執照已經辦下來,他還到縣裡其他民宿聚集區取經。「以我們這裡的環境,一晚600元不成問題。」他籌謀著,打算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6間民宿,地下室改為餐廳,這樣一年下來,收入可達數十萬元。

據統計,村裡如今已經新增民宿、農家樂16家。更多村民轉變了觀念,不再外出務工,而是將家鄉變成熱土,在家門口就業創業,擁抱幸福生活。

村裡的老人們更是樂開了花。「環境好,住得舒心。」75歲的湯友生說,村裡快速發展,他們也享受到了紅利。如今,村裡60周歲以上的老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承擔部分全部由村裡承擔。60歲以下,包括未成年人,村裡承擔一半。去年,僅這一項,村裡就花費64萬元。

此外,每年村裡都舉辦孝之宴,邀請70歲以上老人免費參加,並為每一位老人發放百元紅包,年底還有慰問金,營造了濃厚的尊老愛老氛圍。

作為失地農民,如今,湯友生每月領著5000多元養老金,但幹慣了農活的他閒不住,主動幫村裡管著1200畝農田,日子過得充實自在。「我已經過上了理想的幸福生活。」湯友生笑容滿面。

(□ 特約記者 歐陽愛瓊)

相關焦點

  • 夢裡水鄉山中來
    雖然眼下是陣陣寒意的冬日,但在安吉縣孝豐鎮瀦口溪村,依然可以感受到盎然生機,在南溪溼地公園賞景、垂釣,在孝德文化館內聽孝道故事、體驗孝子燈製作,在星空茅房裡,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這是多少人的嚮往生活。
  • 雲南澄江:守護一泓清水 福澤一方沃土
    長久以來,澄江市18萬人口受其澤被,與這一泓湖水結下深深的情緣。作為我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撫仙湖儲水量達206.2億m⊃3;,佔雲南九大高原湖泊蓄水量的72.8%、全國淡水湖泊的9.16%,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水資源儲備地,被美譽為「玉溪的眼睛、雲南的名片、全國的財富」。
  • 聽•見小康⑯|重現「夢裡水鄉」,好生態能變現
    2017年,錢家渡入選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這裡碧水環繞,枕河而居、依水入夢,有「小康村」的美譽。  2018年,在江寧大學城經營旅館多年的任洪,選擇回到錢家渡創業。如今,任洪的民宿已成為青山綠水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我們一起傾聽她的小康故事。(請聽文章開頭音頻↑↑)
  • 水美鄉村丨黃石鎮華堤村:加快特色水鄉旅遊發展
    近日,記者在荔城區黃石鎮華堤村看到,規劃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配套綠化和景觀建築,具有水鄉旅遊產業特色的夢香園農家樂項目據了解,華堤村是莆田市第三批「幸福家園」試點村,也是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該村兩委充分利用華堤村位於木蘭溪下遊,水系發達的自然資源優勢和閏五橋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文特色資源,帶領村民走以生態種植業為主、旅遊為輔的特色水鄉旅遊發展道路,致力將華堤村打造成融文化和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綜合生態農業村莊。
  • 谷城:守護南河一泓清水
    南河鎮黨委書記吳威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為了這一泓碧水,要扛得住壓力,耐得住寂寞。」因為溝壑縱橫、路險田薄,南河鎮曾是穀城縣最貧困的鄉鎮之一。全縣37個省級貧困村中,南河鎮佔8席。前些年,眼看著兄弟鄉鎮很快跑到前面,有人想利用這一泓碧水賺「快」錢。
  • 「顏值」的逆襲,湖北荊州這個村子,再現「夢裡老家,水鄉珂裡」
    再加上經營管理不當,不可避免的漸變成了一個環境髒、亂、差的村子,「天才光環」不在。但「天才終究是天才」,見識過美麗的風景,怎麼能忍受如今的一塌糊塗。當機會來臨時,自然是要窮則思變。當美麗美麗鄉村建設,與風景文化旅遊的理念深入發展之時,時代的浪潮已經奔湧在腳下,正是一遇風雲便化龍的時候。憑藉優秀的底子,當地村民上下一心,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總算是讓漂亮的環境再現。
  • 浙江瑞安市塘下鎮陳岙村:一溪清水潤富一方百姓
    村裡陸續有城裡人到來,體驗鄉村生活、欣賞鄉村美景,一派熱鬧景象。陳岙美,美在陳岙溪的水。然而在多年前,流經村莊的這條溪水動不動就「發脾氣」。雨季時,山洪暴發,危及村莊;平時則是半斷流狀態。為了搶水,村民在溪裡挖坑,裝水泵抽水。最多時,溪裡有40多根抽水泵,村民們為了爭水源矛盾不斷。治村先治水。
  • 普寧市委書記為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南溪水鄉打call!
    普寧市委書記符賢也走進魅力無限的南溪水鄉,為廣東普寧美麗鄉村代言打call。 圖片拍攝:楊浩彬 點擊打開【廣東美麗鄉村】視頻號 一起為普寧美麗鄉村打點讚!
  • 生命如一泓清水:是什麼樣的情感讓《朗讀者》為之感動?
    俞敏洪自己寫的一本書《生命如一泓清水》中有一節:「一堆散亂的磚頭」,是專門獻給已經去世的父親的。書中這樣寫道:「一塊磚頭沒有什麼用,一堆磚頭也沒有什麼用,如果沒有造房子的夢想,擁有天下所有的磚頭也只是佔據了一堆廢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夢想,而沒有磚頭,夢想也沒法實現。
  • 瑞安市湖嶺鎮謀劃鄉村融合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以「三十三溪」為軸線,全域統籌發展,成為湖嶺鎮美麗河湖新格局的最佳打開方式。美麗河湖點亮美麗鄉村,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美麗河湖建設,將美麗鄉村串聯成珠,打造成為綻放美麗、寄託鄉愁的風景線,對於湖嶺鎮沿岸的數個村莊,帶來的不僅是一灣清水,還有新的發展機遇。
  • 水鄉錢家渡亮麗了(大國小家)
    美麗鄉村建設開啟後,錢家渡村建起的文化場館(攝於2019年6月)。談豔秋攝2020年5月,錢家渡村民居乾淨整潔,村容村貌大變樣。錢家渡地處秦淮河、溧水河、句容河三河交界處,村內生態保護完好,具有典型的水鄉特色。然而,這裡縱橫的河道,一度阻隔村裡與外界聯通。村民出行不便,村裡的發展受到限制。2015年,江寧區在錢家渡啟動美麗鄉村建設。村莊的老房子等閒置資產被盤活,在外務工多年的陳葉琴趁此機會回鄉開了一家餐館,還能享受面向創業者的租金優惠。
  • 一泓清水潤沃野
    原標題:一泓清水潤沃野   「近年來,通過加強庫區生態管護、植樹造林、建設人工溼地、實施生態養魚、及時打撈漂浮物、強化日常監管等措施,巴圖灣水庫庫區森林覆蓋率持續提升
  • 旅遊如何激活鄉村文化振興?
    這些鄉村在文化振興的工作中總感覺找不到合適的抓手,最後往往會粗暴選擇藉助外力,強塞硬給,以至於放棄了自身的獨特性。其實鄉村文化應該是當地人和生態、生產、生活的一個共生形態。每個鄉村都有值得挖掘的文化特性。如何走出這樣的誤區?鄉村旅遊一定是答案之一。鄉村旅遊建設能夠將抽象的鄉村文化具象的表達出來,對鄉村文化振興有著激活、放大、賦能、增效等等作用。
  • 打卡南充網紅新村|夢裡水鄉!來八爾湖純陽山村邂逅神話
    在純陽山村內,可以感受純陽洞(傳說中呂洞賓修道之處)八仙文化,遊覽純陽山溼地公園、四季花海、農耕博物館,沿八爾湖畔建設的4.5米寬4.6公裡長的騎遊道,以及集休閒娛樂、兒童遊樂、觀光旅遊於一體的「夢裡水鄉」景區。該村現已建成規模化可創收盈利的鄉村民宿農家樂25家,停車場一處,車位1800個。
  • 蕉城區洋中鎮:夢裡水鄉 文獻之裡
    洋中也被譽為「文獻之裡」。 在為「明代帝師——周斌」而建的國師公園裡矗立著周斌雕像供後人瞻仰。國師公園總面積6000多平方米,公園建有門樓、溪亭、石獅、國師石像等,背後是蔥蘢的茂林修竹,前方是巍巍天山和清清環溪。2014年初,洋中村委會對國師公園進行改造建設,改造後的國師公園更加明亮整潔,為群眾和遊客提供了一個休閒遊覽的好去處。
  • 這個夏天,溯溪寧海清水溪,尋找寧波最美的水
    寧波的周邊溯溪線路非常多,臨海十八龍潭、天台雷馬坑、天台大柳溪、天台白水溪、寧海清水溪、寧海混水溪、餘姚黑龍潭、寧波交坑……水最美的必數寧海清水溪。清水溪,是寧海白溪的支流,位於寧波大水缸白溪水庫的上遊,發源於天台山脈的華頂山;清水溪位於深山峽谷之中,汙染少,水質非常好,深潭多,是江浙滬最熱門的溯溪目的地之一。
  • 桂城描繪出一幅水鄉畫卷!
    在千燈湖活水公園,新晉的網紅黑天鵝在水中暢遊;在夏東社區,三聖河邊一路繁花相送,還增添了村史畫廊......城市與鄉村之間,水,是它們的交集。而平洲映月湖二期(甲申湧——西城湧、映月湖——孔溪湧)工程正在推進,已基本完成,準備投入使用;三山西江湧——社會主義河的連通項目正在由區鐵投公司實施;新石至沙園湧引水項目(從平洲水道)現正施工。
  • 浙江瑞安打造塘河十景 重現夢裡水鄉
    根據目前正在完善的《瑞安市溫瑞塘河及中塘河五年建設規劃》,塘河將以水為脈、以綠為核、以文為魂,重現夢裡水鄉。瑞安謀劃了「塘河十景」,這些景根據沿河鎮街不同風貌,進行規劃建設。如「明鏡水岸」以明鏡公園為核心,含納了「老門臺」遺蹟公園、聚星書院等景點,突顯以莘塍本土深厚人文底蘊為特色的水岸景觀;「綠汀環翠」則包括塘河文化博物館、汽車文化走廊等景點,成為體驗塘河文化、展現新興產業活力的綜合性休閒娛樂中心;「塘口懷古」是以塘口碼頭為中心,營造以榕亭、古渡為特色景觀元素的懷舊氛圍。瑞安的遠期目標是,要實現整個塘河從路上遊覽拓展到水上觀光,讓塘河成為瑞安最具標誌性的城市名片。
  • 僑鄉莆田重現「荔林水鄉」(組圖)
    莆田建成生態水系足有197公裡,重現「荔林水鄉」的僑鄉盛景。 鍾欣 攝  鋪開莆田水系發達的南北洋平原地圖,東圳水庫、延壽溪、木蘭溪……722名轄區行政領導出任這些水系的「河長」,直接推動河道環境、清源潔流和美化景觀各項治河事務,並納入市對縣的工作績效考評。荔林水鄉巨變帶來了鄉村振興。
  • 陝西安康:多措並舉精心呵護瀛湖一泓清水
    投資上億元清理3萬餘口養殖網箱瀛湖庫區是安康水電站大壩攔蓄漢江形成的西北五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也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承擔著丹江口水庫70%的供水量。據介紹,截止2017年11月網箱養殖清理整頓規範工程啟動前,瀛湖庫區核心區域涉及的漢濱區瀛湖、流水、洪山、雙龍、大竹園5個鎮共有網箱養殖戶468戶共31728口網箱,從業人員1708人,年產值3億元以上。而隨著當地養殖業飛速發展,瀛湖水質也受到了嚴重影響。瀛湖生態旅遊區旅遊管理局局長徐譜介紹瀛湖保護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