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守護南河一泓清水

2020-12-14 身邊24小時

湖北省穀城縣南河鎮,境內群山疊翠、石奇洞幽,因秀美南河穿境而過得名。

南河鎮黨委書記吳威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為了這一泓碧水,要扛得住壓力,耐得住寂寞。」

因為溝壑縱橫、路險田薄,南河鎮曾是穀城縣最貧困的鄉鎮之一。全縣37個省級貧困村中,南河鎮佔8席。

前些年,眼看著兄弟鄉鎮很快跑到前面,有人想利用這一泓碧水賺「快」錢。有餐飲企業提出,投資引進遊艇,打造南河「水上餐廳」;有企業提出,建設水產養殖基地……

「我們想讓老百姓快速致富,但危害環境的事不能幹。」吳威說,鎮黨委成員統一認識,有損環境的項目,一概拒之門外。

鎮黨政辦粗略統計,2015年至今,拒絕的項目超過40個,拒絕的投資總額超過1億元。

南河鎮還依法拆除圍網養殖水域4萬餘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築1萬餘平方米。

「阻力大,老百姓質疑的意見大。」吳威說,鎮裡多次組織群眾代表,到浙江莫幹山、河南重渡溝、十堰櫻桃溝等地,親身感受差距,看見人家優美的人居環境、舒暢的生活狀態,群眾慢慢釋懷了。

在吳威的辦公桌上,有一本厚約3釐米的《南河鎮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銅版紙的材質,已被翻得皺皺巴巴。「全鎮19個村都編制《美麗鄉村建設發展規劃》,7個旅遊重點村編制《村級旅遊發展詳規》。規劃中,生態環境保護必須擺在前面。」

2017年以來,該鎮通過爭取項目資金、整合扶貧資金等方式,投資8000餘萬元提升鄉村旅遊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曾經的「光灰大道」變成漆黑的瀝青路,曾經的土坯房改建為白牆灰瓦小洋樓,千餘個旱廁變為水衝式旅遊公廁。

南河旅遊得到快速發展。2019年,南河鎮共接待遊客4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億元,佔全鎮GDP的15.5%;全鎮從事旅遊業或配套服務產業的人員達到3350人,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983元。

從鎮區乘船行駛20分鐘,可抵達南河古龍灘山莊。山莊負責人石燕介紹:「現在節假日的入住率能超過50%,夏季避暑遊更為火爆。」

今年以來,南河攝影節、帳篷節、旗袍節、美食節等活動舉行,古農具模型、金絲皇菊、羊肚菌等一大批土特產品備受青睞。村民馮天明說:「現在明白了,環境好,日子才能真正好。」

【來源:學習強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雲南澄江:守護一泓清水 福澤一方沃土
    為了守護好撫仙湖生態,多年來,澄江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嚴格按照「保護第一、治理為要、科學規劃、綠色發展」的思路,堅持「生態立市」發展戰略,舉全市之力打好撫仙湖碧水保衛戰,全面推進山湖同保、水湖共治、產湖俱興、城湖相融、人湖和諧。
  • 一泓清水潤沃野
    原標題:一泓清水潤沃野   「近年來,通過加強庫區生態管護、植樹造林、建設人工溼地、實施生態養魚、及時打撈漂浮物、強化日常監管等措施,巴圖灣水庫庫區森林覆蓋率持續提升
  • 為了一泓清水潤京津
    承德市紀委監委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強有力的治理,確保各縣(市、區)、相關職能部門切實履行打造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的政治責任,用鐵的紀律守護綠水青山。這是生態修復後的小灤河草豐水美。潮河,是北京最大的飲用水水源供應地——密雲水庫的重要水源,主流發源於黃旗鎮,縣內流域面積3359.8平方公裡,涵蓋6鎮5鄉,經灤平縣後注入密雲水庫。不定期到潮河流經的自然村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是邢麗萍開展日常監督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 一泓清水潤沃野 ——烏審旗無定河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綜述
    原標題:一泓清水潤沃野 ——烏審旗無定河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綜述   悠悠無定,因河而名。薩拉烏蘇,緣水而靈。  活水潤澤,草木青蔥。
  • 孝婦河「一泓清水還復來」!
    ,孝婦河的水質有了顯著的提升。鳳頭鸊鷉出現在孝婦河水面上,說明這裡的水質有了顯著提升。孝婦河整治完之後,整條河煥發出了另一種模樣,以前在孝婦河,從沒有見過這麼多鳥類,像各種鷺類、野鴨類、水禽都很多。孝婦河成為周邊居民,特別是喜歡拍鳥群眾的一個良好休閒場所。」
  • 為了一泓清水入黃河——山西堅決打贏汾河流域治理攻堅戰
    她相信,這個淘氣的孩子正在慢慢長大,有一天會帶著一泓清水奔流而來。哭泣的汾河《山海經》載:「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千萬年來,汾河靜靜流淌著,從忻州山野,流過太原盆地,流過晉中平原,流過臨汾峽谷,流過河東溼地,流進黃河母親的懷抱。
  • 中國水利報:堅守,只為一泓清水
    楊秉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著他的「綠色金庫」。  2008年,界溪水庫改制成自收自支單位。同事們紛紛另尋出路,只剩楊秉才獨自一人看守著水庫,整整兩年沒拿過工資。朋友高薪邀請他做廚師,他不去;在漳州、福州、政和工作的三個兒子勸他到城市生活,他不去。他說:「水庫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水庫。」
  • 生命如一泓清水:是什麼樣的情感讓《朗讀者》為之感動?
    俞敏洪自己寫的一本書《生命如一泓清水》中有一節:「一堆散亂的磚頭」,是專門獻給已經去世的父親的。書中這樣寫道:「一塊磚頭沒有什麼用,一堆磚頭也沒有什麼用,如果沒有造房子的夢想,擁有天下所有的磚頭也只是佔據了一堆廢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夢想,而沒有磚頭,夢想也沒法實現。
  • 守護「一泓清水」,潤澤綠色石景山
    按照「查、測、溯、治、管」思路及分類分級管控要求,開展全區入河排汙口整治,區生態環境局、區水務局聯合加強河道巡查力度,直排入河汙染源動態「清零」,確保對入河排汙口形成有效監管。完善水環境管理機制實施排汙許可管理。對轄區固定汙染源實施「一證式」管理,強化涉水汙染企業證後監管。強化環境執法。
  • 彎腰超過10萬次,她用一雙手守護一河清水
    彎腰超過10萬次,她用一雙手守護一河清水 央視網消息: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每一天,她都會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在家附近的河邊忙碌起來。只不過,目的不是幹農活,而是撿垃圾。
  • 「抖氣河」上的「清道夫」 16載春秋守護一泓清泉
    呼兵鎖,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人,是一名「抖氣河」上的「清道夫」,用16載春秋守護著一泓清泉。圖為呼兵鎖在打撈漂浮物。新華網 發(劉亮亮 攝)12345678下一頁 12345678下一頁 清河,被當地老百姓稱為「抖氣河」,發源於柳林泉。柳林泉年湧水量達1.07億立方米。
  • 16載春秋守護一泓清泉
    他是「抖氣河」上的「清道夫」,用16載春秋守護著一泓清泉。今年63歲的呼兵鎖是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人,自幼在黃河邊長大的他因熟識水性,成了柳林縣河道開發中心的一名河道保潔員。從2004年開始,老呼每天都撐著一葉扁舟在「抖氣河」上打撈漂浮物、清洗橡膠壩,過上了「水上漂」的日子。「抖氣河」又名清河,因發源於柳林泉而得名。
  • 張西陽|生命如一泓清水
    當我們的書信剛剛來往稠密時,當他的最後一封信說,他喜歡我,他要等我長大時,當我們剛開始編織愛情的美夢時,廣播裡突然傳來天崩地裂的噩耗,這聲晴天霹雷將我們生命裡的那泓清水攪成了泥漿。唐山大地震後,程剛消失得無影無蹤,連同他的家人在世間沒留下一絲一毫的信息。
  • 這場重磅會議帶你回憶谷城的2020年!
    穀城縣委書記伍義兵代表中共穀城縣第十四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把握機遇 乘勢而上 全面開啟谷城「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徵程谷城的2020年是這樣的!容缺審批、送證上門等服務廣泛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區域性統一評價、工業項目先建後驗等舉措惠及更多企業全方位服務市場主體,建立「五個一」服務機制,推行「三辦」社會事業18825戶48696人脫貧連續4年被評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先進集體」趙灣鄉莫家河安置區入選全國
  • 一泓清流潤萬家
    本報記者翟京元   2015年6月30日,這是一個值得新鄉人銘記的日子,隨著一泓丹江碧水順利切換,城市供水步入新的歷史時期。   水源切換前,我市的供水水源主要是黃河水和地下水,受季節變化影響,用水高峰經常發生爭水事件,還有在小浪底調沙時,還必須開啟備用井補充水源。
  • 開陽:一泓清水惠民生
    如今,開陽縣北部三鄉鎮的群眾,在家擰開水龍頭,清水汩汩流,家家戶戶都喝上了放心水,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十三五」期間,開陽縣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助推脫貧攻堅讓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解決了全縣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那卡河、白安河、馬落橋等骨幹水源工程建設。開工建設了三岔河、杉木林、三口河、詹家灣、毛竹林、山口河等6座骨幹水源工程。
  • 清水河畔,半卷山水一卷畫
    歷盡劫波,歸來仍是一河清水    一場細雨過後,清水河發源地固原市原州區開城鎮黑刺溝村霧靄蒙蒙,青山忽隱忽現,倒映在黑刺溝水庫碧翠如玉的水面上,一泓清溪順著山勢蜿蜒而下,撞擊在鵝卵石上叮咚作響。    「涵養林伴著雨水成長,溝壑裡的滲水悄然增多,水庫蓄水量不斷增加。」
  • 歌曲《探清水河》是什麼意思
    歌曲《探清水河》是什麼意思?《趁著》夕陽尚未離開山崗,他們還記得那個少年《曾經》說丫頭是他的另一雙眼睛,天明哥哥和丫頭都記得那首歌《探清水河》,他從籍無名唱到五彩繽紛經過六年的漂泊,十九歲的張磊經過長時間的漂泊後回到了德雲社28歲的張雲雷為12歲的辮子實現了相聲夢想,為十九歲張磊實現了音樂夢想。
  • 守護一江清水永續北上——記南水北調中的「漢中力量」
    一江清水送北京喲,南水北調浪花飛……」一曲婉轉動聽的《南水北調歌》,抒發著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陝西人民的心聲。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五年多來,陝西1423億立方米清水匯入丹江口水庫,其中漢中佔比高達27%。
  • 南河水質從Ⅲ類提升為Ⅰ類
    ◆張厚美 唐彪談起四川省廣元市南河的前後變化,家住利州區南河街道鄭州路65歲的羅銀生直言:「現在南河水清岸綠,環境真的可以了。我前5年繞著河邊走,後5年靠著河邊走。」從「繞」到「靠」,羅銀生10年來散步線路的變化,折射出的是南河水質10年治理實現的「三級跳」。據生態環境部國家水質自動綜合監管平臺發布的地表水水質實時數據顯示,目前南河水質持續穩定為I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