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報:堅守,只為一泓清水

2020-12-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43年來,福建省政和縣東平鎮界溪水庫巡查員楊秉才,始終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著界溪水庫優美的生態環境。

  1979年建成的界溪水庫,水域面積1030畝,蓄水量可達1500萬立方米。它是集灌溉、飲水、防洪、發電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庫,控制著26.4平方公裡的流域面積。東平鎮的一年四季,界溪水庫猶如一面鏡子,倒映著蔚藍的天空和蔥鬱的樹木。

  在這片水清景美的熱土上堅守了43年的楊秉才,從1977年開始就參與界溪水庫的建設,直到建成後也一直在這裡工作,對界溪水庫有著像家一樣的情感。

  313.45,313.47,313.48……楊秉才冒著大雨,每隔一個小時查看一次水位標尺。兩個小時過後,雨停了,水流緩了,他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每年汛期,早有準備的他總是提前讓電站發電,一方面讓水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騰出庫容,保護大壩安全。雨不分晝夜下,他不分晝夜守。每到晚上,他總是睡不著覺,常常從床上爬起來,冒著大雨到壩上走一圈,和值班人員一起查看壩肩、壩坡、壩腳是否會漏水,在壩上一呆就兩三個小時。沒有避雨的地方,就搭著雨衣靠在啟閉機房門口躲雨。汛期過後,同事總會發覺他本就瘦小的身形更加消瘦了。

  一天早晨,楊秉才像往常一樣繞著水庫巡查,突然發現水庫一隅有1000多隻鴨子在嬉戲。他愣了一下,大聲吼道:「誰這麼大膽在這裡放鴨!」要知道,界溪水庫每天給東平鎮提供1萬噸飲用水,供近2萬人飲用,這裡堅決不允許垂釣、遊泳、養魚、養鴨。警示牌豎立得如此醒目,竟然還有人在水庫放鴨,他立即對養鴨人進行了批評教育並當場驅走鴨子。

  界溪水庫周圍有600多畝的杉木、闊葉林。這些樹木在水庫的滋潤中、在時間的孕育裡茁壯成長。如今,樹木已經長成了東平鎮的「綠色金庫」,寧靜而美麗。

  東平鎮的道路兩旁有些樹木由於山體滑坡枯死,界溪有個村民想把枯樹砍回家當柴禾用。楊秉才看到後馬上上前制止,攔住了村民砍柴。村民埋怨他不講鄰裡之情。他說:「我擔心,一旦有村民開這個頭砍死樹,就會有一些村民順手牽羊偷砍活樹。我寧願得罪鄉鄰也要保護好這片樹林。」楊秉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著他的「綠色金庫」。

  2008年,界溪水庫改制成自收自支單位。同事們紛紛另尋出路,只剩楊秉才獨自一人看守著水庫,整整兩年沒拿過工資。朋友高薪邀請他做廚師,他不去;在漳州、福州、政和工作的三個兒子勸他到城市生活,他不去。他說:「水庫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水庫。」

  2013年,楊秉才退休了,政和縣水利局重聘他當起了界溪水庫巡查員。他二話沒說,一幹又是7年。

  楊秉才站在水庫邊,望著優美的環境:「水資源保護是造福子孫的事。大半輩子了,界溪水庫就像我的家,我會繼續保護好這一泓清水。」

責編:李姍 

相關焦點

  • 生命如一泓清水:是什麼樣的情感讓《朗讀者》為之感動?
    俞敏洪自己寫的一本書《生命如一泓清水》中有一節:「一堆散亂的磚頭」,是專門獻給已經去世的父親的。書中這樣寫道:「一塊磚頭沒有什麼用,一堆磚頭也沒有什麼用,如果沒有造房子的夢想,擁有天下所有的磚頭也只是佔據了一堆廢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夢想,而沒有磚頭,夢想也沒法實現。
  • 一泓清水潤沃野
    原標題:一泓清水潤沃野   「近年來,通過加強庫區生態管護、植樹造林、建設人工溼地、實施生態養魚、及時打撈漂浮物、強化日常監管等措施,巴圖灣水庫庫區森林覆蓋率持續提升
  • 雲南澄江:守護一泓清水 福澤一方沃土
    長久以來,澄江市18萬人口受其澤被,與這一泓湖水結下深深的情緣。作為我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撫仙湖儲水量達206.2億m⊃3;,佔雲南九大高原湖泊蓄水量的72.8%、全國淡水湖泊的9.16%,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水資源儲備地,被美譽為「玉溪的眼睛、雲南的名片、全國的財富」。
  • 為了一泓清水潤京津
    「督促鎮、村河長落實好責任,確保為密雲水庫輸入乾淨、放心的水源,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邢麗萍說。承德境內有灤河、潮河、遼河、大凌河四大水系,是京津的重要水源地。作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承德承擔著拱衛京津生態安全、送京津一泓清水的沉甸甸的政治責任。
  • 為何要過度消費丁真,留一泓清水不好嗎?
    「別人會普通話、會英語、會彈鋼琴,丁真只會放牛,這樣對他公平嗎?」被央視報導的四川理塘縣藏族小夥「丁真」,所在的文旅體投資公司不放人,公司負責人說的話比較實在,接地氣。別人都會流利的普通話,會英語,會彈鋼琴,他只會放牛,這樣對他是一種打擊,不公平。我們希望把丁真洪水式的流量變為水庫式的流量進行蓄水,而不是譁的一下流完,這樣對他不好,對理塘也不好。」其實,很贊同負責人的話,丁真的爆紅如果像一些網紅那樣去上綜藝,去選秀或者賣貨,那麼他所帶來的價值是無意義的,他就真正成為了一個消費品,最大的利益都讓後面的公司賺了。
  • 谷城:守護南河一泓清水
    南河鎮黨委書記吳威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為了這一泓碧水,要扛得住壓力,耐得住寂寞。」因為溝壑縱橫、路險田薄,南河鎮曾是穀城縣最貧困的鄉鎮之一。全縣37個省級貧困村中,南河鎮佔8席。前些年,眼看著兄弟鄉鎮很快跑到前面,有人想利用這一泓碧水賺「快」錢。
  • 張西陽|生命如一泓清水
    只記得他說完上面那番話後,將手裡用報紙包得方方正正的東西塞進我的懷裡,轉身走了。我抱著包得非常整齊的東西,愣在原地不能動彈,直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大門裡,才心情恍惚,腳步凌亂但雙臂緊緊抱著那包東西向學校走去。
  • 陝西安康:多措並舉精心呵護瀛湖一泓清水
    編者按: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陝西省委網信辦、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陝』耀小康路 放歌贊三秦」——第四屆「讓世界傾聽陝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旨在深度挖掘、全面展現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進程中湧現出的積極探索、先進人物、典型事跡,傳遞陝西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 為了一泓清水入黃河——山西堅決打贏汾河流域治理攻堅戰
    本文轉自【光明網】;【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光明日報記者 楊珏黃河流經山西,滋潤著這方表裡山河。她相信,這個淘氣的孩子正在慢慢長大,有一天會帶著一泓清水奔流而來。哭泣的汾河《山海經》載:「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千萬年來,汾河靜靜流淌著,從忻州山野,流過太原盆地,流過晉中平原,流過臨汾峽谷,流過河東溼地,流進黃河母親的懷抱。
  • 一泓清流潤萬家
    本報記者翟京元   2015年6月30日,這是一個值得新鄉人銘記的日子,隨著一泓丹江碧水順利切換,城市供水步入新的歷史時期。   水源切換前,我市的供水水源主要是黃河水和地下水,受季節變化影響,用水高峰經常發生爭水事件,還有在小浪底調沙時,還必須開啟備用井補充水源。
  • 一泓清水潤沃野 ——烏審旗無定河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綜述
    原標題:一泓清水潤沃野 ——烏審旗無定河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綜述   悠悠無定,因河而名。薩拉烏蘇,緣水而靈。  活水潤澤,草木青蔥。
  • 開陽:一泓清水惠民生
    「十三五」期間,開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水務工作,以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完善河流水庫防洪體系、保障群眾飲水安全為重點,加快水利建設,建強開陽的民生水利。  構皮灘電站建成後,清水江開陽段高峽出平湖,形成了具有優美湖光山色的開州湖。如今,風光美、水量豐、水質好的開州湖成為了黔中開陽的心肺。  水東硒州,詩畫開陽。
  • 夢裡水鄉瀦口溪:一泓清水激活鄉村經營
    綠水青山淌金銀一泓清水美化了村莊環境,也激發了村莊發展潛力。多家企業找上門來,瀦口溪村的村幹部們漸漸意識到,資源就是資本,開始以河流、房屋、土地等與企業合作,打開了鄉村經營新思路。好遊項目看中了瀦口溪村的山水資源,拿下685畝地,投資1.49億元計劃建設集國防研學親子、水上休閒運動、房車露營基地、農業觀光體驗為一體的休閒運動旅遊景區。
  • 「網絡中國節」搭載數位音樂 中秋推廣曲《月色一泓》發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 「天下人共賞月色,我舉頭遙望,滿月一輪照亮家國……」中秋將至,「網絡中國節·中秋」節日文化展示活動日前在北京坊舉辦,並於現場發布了網絡中國節·中秋原創推廣曲《月色一泓》,由酷狗音樂人柏凝獻唱。
  • 汾河治水:從「頭痛醫頭」到「整體把脈」,保一泓清水入黃河
    汾河入黃口,遠處寫著「一泓清水入黃河」。袁進說,直至2008年山西省開始試運行「千裡汾河清水複流工程」後,汾河才逐步實現不斷流。據統計,從2017年至今,汾河累計調引黃河水11.46億立方米。「缺水是汾河流域最根本的生態問題。」袁進稱,由於水資源總量有限,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生活用水、生態用水需要科學分配,過去傾向於優先保證生產生活用水,而近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生態基流穩定的重要性。
  • 遼寧朝陽公安:清澈的愛,只為中國!一路堅守,只為平安!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那是英雄對祖國最深情的告白。在遼寧朝陽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同樣有一群默默無聞的人民衛士,數十年如一日,他們執著地堅守在三燕大地南北東西的各個角落。接下來,就請跟隨小編一起走近五個偏遠農村派出所,看一看那些「堅守者」如何以人民為中心,以奮鬥為半徑,為朝陽畫出一個偌大的「平安圓」。▼
  • 一泓「新渠」潤心田!
    一泓「新渠」潤心田!他既是知識的傳播者,又是教育的鋪路石,他沒有豪言壯語,也不曾驚天動地,卻始終堅守在老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執教三十年來,他一直把「學生大於天」的理念貫穿在教學事業中,他,就是高安中學物理教師盧新渠。
  • 「一泓熱海」 夢幻騰衝
    人民網騰衝12月15日電(蘇纓翔)雲南騰衝是中國三大地熱區之一,地熱溫度之高,蒸汽之盛,水熱活動之強烈為國內罕見。境內有沸泉,氣泉,噴泉,溫泉群88處,其景觀,水溫,湧出量全縣之冠,有「一泓熱海」之美譽,為國家級地熱火山風景名勝區中最重要的景點之一。 熱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滾鍋」,其直徑超過3米,水深1.5米,水溫達96.6℃,晝夜翻滾沸騰,四季熱氣蒸騰。
  • 愛之沉,一生盡付一泓碧波
    光禿禿的石頭山漸漸披上了新綠,只是原來留守水庫的9個人只剩下他一人。獨自面對幽深的水庫,王忠啟並沒有感到孤獨,親手種植的13萬株樹木是他最親近的人,那鬱鬱蔥蔥的山林裡,有他青春的夢想和拼搏的汗水。王忠啟把這片樹林看得比自己都重要。大媽放牛時,黃牛咬壞了5棵樹苗,他找上門讓賠償。「你這人怎麼有點『苕』?我可是你親大媽!」
  • 情在「一泓清水」 書寫「奮進之筆」
    學校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區域環境保護為契機,發揮在維護水質和生態安全方面天然的地域和人才優勢,促進「產、學、研、用」相結合,積極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安全及水源區生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與技術支撐,不但有效維護了水源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有力促進了學校綜合實力提升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進一步優化了研究生培養條件和環境,提高了研究生培養質量,實現了教學和實踐雙向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