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月22日,新華社貴州分社社長李銀一行到普定調研脫貧攻堅,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春耕備耕和復工復產工作。安順市委副書記、市長宋曉路,市政府秘書長鄭汝林,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梁正志,縣委副書記、縣長趙開運,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縣委宣傳部部長王道俊等有關市、縣領導陪同調研。
李銀一行先後到普定縣興中田壩韭黃基地、普定縣龍秀肉兔養殖場及普定縣水母河流域韭黃園區調研韭黃復工復產情況。並就普定縣產業結構調整及韭黃產業發展等的重點工作進行了採訪調研。
2018年,貴州省委提出「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普定縣在農村產業革命的大潮中,踐行「五步工作法」,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八要素」,韭黃種植從2017年的5000畝發展到現在的10萬畝,形成「一縣一業」主導產業發展格局,為脫貧摘帽和實現脫貧效果可持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走進普定縣興中田壩韭黃基地,調研組一行與正在務工的農戶及街道辦事處的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交談。
「興中田壩韭黃基地,佔地2300餘畝,普定堅持『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和『以產定搬、以崗定搬』原則,統一集中流轉土地建成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基地目前共吸納玉秀社區搬遷群眾300餘人長期穩定務工,有效保障了這一部分搬遷群眾的持續穩定增收問題。興中田壩韭黃基地採取『反租倒包』的方式,將田壩韭黃基地產業部分承包給搬遷群眾管理,由普定農投公司訂單收購」。玉秀街道辦事處主任劉宇介紹。
從興中田壩韭黃基地來到水母河流域韭黃園區,當看到普定的田間地頭到處是蔥綠的青韭菜和黑色套筒下金燦燦的韭黃,務工農戶正在井然有序地除草,一片繁忙勞作的景象時,李銀充分肯定了普定縣在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中取得的成效。
「普定縣水母河流域高效農業產業示範園區土地已全部進行流轉及翻耕,已種植韭黃10500畝,目前,園區已支付土地流轉費1450餘萬元,支付人工工資2350餘萬元;帶動農戶5526戶20077人,覆蓋貧困戶327戶958人,解決就業1000餘人」。化處鎮鎮長羅小東介紹。
「韭黃的收益怎麼樣、利益連接怎麼樣?李銀邊走邊看邊問。「目前來看,普定韭黃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浙江、廣州等地,產品銷路完全不成問題,現在,全國客商們都是主動找來要貨品。」化處鎮焦家村公司負責人張振剛說。
「韭黃種植區已劃分成了核心區、重點區、發展區,我們已經實現了訂單式生產,意向性出售,常年供貨不斷貨,產品可溯源。」化處鎮鎮長羅小東還表示,利益分配採取鎮、村和管理績效「六、二、二」與村級五股分紅(管理股、發展股、公益股、人頭股、土地股)模式相結合進行,最大限度覆蓋貧困群眾。
宋曉路在陪同調研時強調,普定縣要進一步延伸韭黃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進一步完善配套服務體系,搞好韭黃產品深加工,助推韭黃產業升級發展,將普定韭黃做成標準化、精品化、品牌化的產業;要進一步加大韭黃產品推廣,到市內其它縣區推廣建立韭黃種植示範基地,調動各方面資源力量推動韭黃出山,實現利益最大化,打通市場渠道,打響中國韭黃第一縣的普定韭黃品牌,全力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宋曉路對新華社長期以來對安順發展給予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說,希望新華社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安順發展,為安順發展多提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新華社的優勢,宣傳安順、報導安順、推介安順,為安順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提供有力輿論支持,更好地助力安順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
END
全媒體記者 |張文霞 張麗麗
原標題:《新華社貴州分社社長李銀一行到普定調研韭黃產業工作》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