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一個國家,一個地方,我喜歡尋找當地文化和特色。
比如看城市建設、城市管理、交通運輸、飲食習慣、全國連鎖便利店品牌等等,還有最重要的當地人的人文素養。
當飛機飛行了四個多小時,降落在泰國帕提雅烏塔堡機場時,脫下高跟鞋換上鞋拖,穿上短褲和露臍裝,然後在嘴唇塗抹上鮮豔的口紅。這樣與日常生活完全脫節的行為,好像以「叛逆」的裝扮象徵著青春活力,來到陌生的城市,開啟新的度假模式。我喜歡這樣,像仙女的魔法,穿上灰姑娘的水晶鞋就可以變成公主,證明自己可以百變,不逾矩。
我的假期開始啦!
一出機場,身上還夾帶著中國北方的寒氣與迎面撲來的熱帶氣候混合,才真的感受到了異國風情。泰國我認為是一個特別傳統又特別開放的國家。傳統是因為這裡百分之九十五的民眾信奉佛教,他們有宗教信仰,因此能夠約束自己的言談舉止,每個人從出生都要佩戴佛牌,做義工,去寺院都要求著裝整齊,特別虔誠;開放是因為這裡是一個戒毒、戒賭、不戒色的地方,據說是法律外可以一夫多妻制。更為著名的是,提到泰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泰國人妖。這種在男人、女人之外的「第三種人」,在這個國家生存,不受歧視,並且國家感謝他們為本國的旅遊業所做出的貢獻,擁有平等的權利。
在泰國,汽車的方向盤在右邊,正好和國內相反。汽車很多都是日系,少量奔馳與寶馬,還有一些敦實的皮卡,在後面可以坐人。馬路乾淨整潔,但不是很寬闊,在曼谷有很多高架路。儘管路上人很多,但仍有坐在皮卡車後兜裡的人看到坐在大巴車上拍照的我,笑著跟我打招呼,很溫馨。我發現他們的車輛上沒有那種交警部門的保險年檢標示,車輛都比較乾淨。還有騎著摩的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戴著頭盔。如果是運貨的小車(類似小三輪),他們就會在摩的旁加一個類似小推車的東西,雖然佔空間,但行駛起來特別靈活。最為重要的是,儘管高峰期非常擁擠,但是這些行駛的大巴車、私家車、摩託車幾乎很少鳴笛催促別人,秩序井然。每到一個地方,我們的大巴車司機都要在單子上做好登記(幾點幾分到達哪裡。),確保安全,在曼谷市中心,他們的摩的跑起來馬達轟鳴,特別響亮,在繁華的商業街上來回穿行,跑的特別快,讓人聯想到「飛車黨」,所以外出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包包哦。
在這裡,有很多我們在超市裡經常購買的南方水果,比如榴槤、芒果、龍果、椰子、小香蕉、鳳梨、西瓜等水果。我們北方的水果像是蘋果、桃子,在這裡幾乎見不到,見到的話也是按個賣,一個蘋果聽說要在七八十塊錢人民幣,非常昂貴,物以稀為貴,這些水果一樣靠空運來到這裡。
在泰國,一年只有三個季節:熱季、雨季、涼季,現在正好屬於這裡的涼季,還不是非常熱,相比起國內的寒冷,氣溫真的非常舒適。所以他們室內的冷氣開的很足,習慣喝冰鎮的水和飲品。真可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他們非常愛戴和擁護他們的國王。所以在路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國王和王后的照片、畫像擺放在馬路中央,周圍布滿了金黃色的裝飾和鮮花。此次行程中,就去了大皇宮、玉佛寺和四面佛,了解泰國的宗教信仰文化。
路上,還有奔跑的公交車。一種是類似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種樣式的長途客車,非常簡易,好像還沒有窗戶。據說,這是國王為貧窮的子民所推出的福利,可以免費乘坐;另一種車體外表有裝飾,就比較時尚,據說票價也不是很貴。貧困家庭的孩子如果沒錢上學,還可以被送到佛學院免費讀書。在泰國,男性出家被認為一種驕傲,很有儀式感。出家那天,全家人都會邀請親朋好友前來送行。據說,男子的父母還會給出家的兒子磕三個頭,代表對信仰的尊重,對佛法的虔誠。這個是導遊介紹的,不知道對錯。
話說回來,泰國是資本主義國家,流行給小費。這點我比較頭疼。因為動不動就要給小費,我沒有這個習慣,要隨時準備大量的零錢(現在出門都使用網上支付)。第一天去,就要把當地地接導遊小費準備好。最後一天走,還要再給地接導遊的助理和開大巴車的司機小費。中間住酒店、坐船、看人妖表演、騎大象等等小費就不計其數。不過,有一件事對我感觸很深刻。最後一天,當一清早我們團隊趕飛機的時候,同行的一個美女把護照不小心落在了大巴車裡,辦理登機牌的時候才發現。我們都特別替她著急。領隊幫忙尋找,聯繫上了泰國大巴車司機。司機在車裡還真給找到了,又開車折返,返回到了機場,把護照送了回來。那個美女要給他小費表示感謝,可他說什麼也不肯收下!要知道,一本回國護照,又正值大使館春節放假,不是靠多少泰珠才能找回的,那人說什麼也不肯收下「感謝費」。對此,我對那個又黑又矮,在停車場休息時抽菸解乏的大巴司機肅然起敬。這或許是個個例,但也並非偶然。
這是我對此次出行總體見聞所學到的知識。隨後,我也會逐步把我在泰國研學觀察到的細節分享給大家。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圖文:姜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