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中最舒服的關係是什麼?是你看到信息會回,他也不會因為你沒及時回覆信息胡思亂想,雙方都知道對方不會走。
這是一種確定感的存在。你們之間的親密關係在一種穩固,有安全感的健康狀態裡。
那麼戀愛中什麼時候開始對另一半有更多的期待呢?
是有不確定的東西產生時,你不確定他還愛你,你不確定自己的價值,你甚至開始輕視自己,情感的隔離讓你患得患失。
於是為了抵擋這部分的恐懼,於是你開啟了反向的自我防禦,一味的付出,總是原諒,放棄底線。
你以為這樣會填充不安全感的漏洞,恰恰相反,漏洞會越來越大,直至淹沒你自己。
表面看似是你想挽回這段愛,將兩人的感情重新置放在天平上,實則是你看輕自己,用退讓和包容作為砝碼來增加自我價值,以此來達到勢均力敵的狀態。
而這樣的方式最後的結果常常是讓人失望的。只會把對方越推越遠。
那麼我們為什麼對別人有過多的期待呢?這害怕失去,反向防禦開啟的背後,是我們對自己還沒有足夠的信任,於是將自己的依賴,命運都交給了別人。
不管是你一遍遍的追問,或者一次次的欺騙自己,感受不到愛,卻依然為對方找藉口,討好對方這都是對自己的不夠信任。
你不知道,你開始取悅他,不被認可,在他心中的位置可有可無的時候,你做什麼都是錯,甚至連呼吸也是錯。
於是你開始傷心,你怕他騙我,更怕他騙不了你,卻不怕自己騙自己。
可是錯的人就是錯的人,從來不會因為你能忍,或者多熬一點時間就變成對的人。
終於有一天,這些失望到達憤恨時,你才決定離開,而那些憤恨的前身正是期待糅合而成的。
其實對關係親密抱有期待本是人之常情,若你的期待已經到了不願意認清現實,不切實際的時候就只會傷人傷己。
所以傷害你的不是別人,而是你對別人過多的期待。
當你別人的期待越少,你便能過得越好。
《無聲告白》裡也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期待減少,是我們開始去信任自己,建立強大的內心,獨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成為人生的對手。直至成為你自己。
在這個階段,你內心強大,不再害怕孤獨,患得患失。你開始能夠更加坦然自信地面對一切。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