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 | 汲水、取柴、燒水、點茶,供佛,施人,亦自飲;立花又焚香,此過程中,學習行禮、寒暄之法。拂曉可茶事、晨可茶事、正午可茶事、晚間可茶事、臨時可茶事,月下可茶事,花下可茶事,賞雪亦可茶事。追求和敬清寂,珍惜一期一會,體悟獨坐觀念,茶與禪的融匯貫通,亦是修煉身心之道了。
茶器準備。
茶事因為是極鄭重的事,故事前要做極細緻的準備。
水屋是茶室一側專闢的小間,用以存放茶器、潔具之類。購置的茶具實現在此放置妥當。
初座迎客。
茶事開始前,主人必先在茶室的格子門外跪迎賓客。一般來說,第一位進入茶室的客人是正客,最為尊貴。茶事分初座、後座兩段,中間要到茶庭休息一陣,謂之中立。
進入茶室之前,要在茶室門外用長柄水瓢淨手、漱口,洗去凡塵,且將一方潔淨的手絹放入懷中。茶室的門,一般極為低矮,地位再不凡的人,也要低頭。
進入茶室後,主人與客人寒暄、問候。
食物的排定、準備。
正式的茶事長達三四小時,需要準備一些茶食,在初座、中立期間供客人享用。事實上,有些大型的茶室完全就變成大型的宴會了。
炭手前即茶事中往風爐裡添炭的技法,為茶道過程中的重要表演環節。一次茶事,要添三次炭,謂之「三炭」,即初炭、後炭、立炭。
會席圖。
此蓋初座時,在初炭之後,主人端上茶食,即所謂懷石料理,請客人享用的情形。
中立休息。
初座之後,客人到茶室外之茶庭休息,等待進入「後座」階段,那才是茶事最隆重的階段。
插花也是茶室和茶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後座開始,客人重新就座。此圖為通知客人就座的情形。
此圖為處理用完之物,包括洗手、洗器後的水。
後座之最隆重儀式是為客人點濃茶,此過程中,點茶、奉茶、飲茶各步驟,都極講究。
濃茶之後,添炭,再點薄茶。茶室的面積在四疊半以上的,稱為「廣間」;四疊半以下的,稱為「小間」。
薄茶之後,茶事完畢。即要與客人道別。恭送客人回家。
——————————————————
附錄:
日本茶道,與中國茶藝、朝鮮茶禮共為東方茶文化的主要類型。
茶道代表一種藝術生活,集中了茶藝、書畫、花道、香道、禪的藝術形式,是屬於美學、心學層面的生活之道。
同時,茶道有「一期一會」的說法。指的是「此會今生不再有,要珍惜分分秒秒,事事物物,竭盡全力對對方最好」。它是增加人們之間感情的一種極好的交流方式。
如今日本此「道」中人達1000萬,將近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人們喜歡茶道這種禮儀學習方式、精神修養方式。
茶室
茶室一般名為「××庵」,顯得很典雅。空間不大,結構緊湊。
茶室以「四疊半」(約合9㎡)大的茶室居多,小於四疊半的稱「小間」,大於四疊半的稱「廣間」。
茶室內會掛一幅古樸的書畫,再配上插花裝飾。
茶道基本程序
日本茶道品茶分「輪飲」和「單飲」。輪飲是客人輪流品嘗一碗茶,單飲是賓客每人單獨一碗茶。
1)茶室外備有裝著清水的臉盆,客人入室前先要洗手漱口,以示清淨。
2)進入茶室後,賓主相互鞠躬,主人稱謝光臨,客人感謝盛情邀請。
3)獻茶前先上點心(菓子),以解茶的苦澀味。有的還要吃豐盛的「懷石料理」和喝酒。
4)然後,主人開始忙於生火煮水衝茶, 客人可以觀賞茶室內的書畫和插花藝術等。
5)獻茶的禮儀很講究:茶主人跪著,以齊眉架式,呈獻茶水。賓客則叩頭謝茶、接茶,主人亦須叩頭答拜、回禮。
6)待客人品飲完畢,主人便請大家玩賞精美茶具。
7)儀式結束,客人們就鞠躬告辭,主人復跪坐門側送客。
整個過程數小時,都洋溢「四規」精神。
點炭
先往地爐裡撒一層溼潤的茶灰,撒灰的次數、動作與方位都有講究。
然後開始點炭,選用的是精緻潔淨的炭精,主人遵照一定的順序與位置,將炭一件一件地放進爐裡。主人會一再地用羽帚清掃地爐。主人還會往爐裡放進一些薰香。客人們就在爐子旁邊,靜靜地欣賞主人的莊重而優雅的表演。
煮水
千利休說過:「茶道無他事,只是煮水、泡茶和品嘗而已。」這一方面說明禪如茶,簡潔明了。也說明煮水是茶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當地爐的水燒沸時,寂靜的茶室裡只有開水滾動的聲音。茶人會把這聲音想像成松風之聲,營造一種悠遠的心境。
沏茶
擦拭好茶具後,主人從茶罐裡取茶末二三勺,置入碗中,注入已燒開的水,再用茶筅攪拌成泡沫狀。主人的動作要敏捷規範,既要有舞蹈般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準確到位。
敬茶
敬茶時必定體現一個「敬」字。
1)主人以左手掌託碗,右手五指持碗沿,輕輕將茶碗轉兩下,將碗上花紋圖案對向客人,然後跪地後舉茶齊眉,恭送至客人面前。
2)客人接茶後,輕輕轉上兩圈,將碗上花紋圖案對向獻茶人,然後也須舉碗至額,以示感謝。
3)然後放下碗,現又重新舉起,這時就可以開始品味了。飲時要使茶湯在舌間滾動,吸啜有聲,表示稱譽,並說一些吉利話和客套話。一人飲後,傳與下一人,最後茶碗傳回主人。
抹茶
抹茶是一種青綠的茶葉粉末,這種吃法也名「末茶」,起於唐代。南宋時,經聖一禪師、大應禪師傳入日本。
茶道多用抹茶,衝泡時濃如豆羹,用茶道用的刷子攪拌,直到生出大量泡沫。最後把它們分別傾入各個碗中,依次遞給客人飲用。
抹茶可謂「色、香、味俱全」,代表著一種精緻高雅的生活。
「四規」與「七則」
四規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
完成了現在的茶道之原型的千利休,根據自己的心得,總結出了「四規七則」的規範。
和…彼此和氣
敬…彼此尊敬
清…清心
寂…佛教不動意境
「清、寂」也有「茶室、茶庭保持清、寂、雅」的意思。
七則
1、提前備好茶,2、提前放好炭,3、茶室應冬暖夏涼,4、室內插花保持自然美,5、遵守時間,6、備好雨具,7、時刻把客人放在心上。
茶道器具
日本對茶道器具極為講究,茶具是茶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的茶道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還有「和物」與唐物﹑高麗物之區別。戰國時代,就把來自中國的茶具視為寶物,如果獎賞給立功的武士一個茶罐,武士就會欣喜得如同獲得了一座城池。
茶道器具包括:茶碗 、袱紗、釜、風爐先、柄杓、水指、水注薬缶、茶筅、茶巾、茶器 、茶入、棗、茶杓、蓋置、建水、懷紙、香合、掛物、花入(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