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熊超談噪聲汙染侵權案

2021-01-09 中國環境

  施工爆破致娃娃魚養殖企業損失是一起典型的環境噪聲汙染侵權案件,有三點值得大家關注。

  判決:為何《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不能被直接適用?

  理論上,該案首先違反的是《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但遺憾的是並不能被直接適用。原因在於現行《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環境噪聲汙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並幹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這一噪聲汙染的界定方式將該法的保護範圍僅限於人身。同樣,如果有損失也僅限於人身方面損失。

  為解決噪聲汙染造成的財產損害情形,本案法官拋開了「環境噪聲汙染」這一狹隘概念,把環境噪聲汙染置於環境侵權這一更大概念之下,適用一般環境侵權原理來判決案件,這顯然是正確和合理的。

  但這是建立在法官自身主觀能動性之上的個體行為,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案件當事人的訴訟難度。為此,將噪聲汙染造成財產損害情形納入《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規制範圍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6年結案:有權威、有資質部門(或單位)的認定很關鍵

  從案件進程可看出,原告再次起訴內容還是當年起訴內容的延續,只是當時一審法院駁回了原告訴訟請求。理由是「未提供有權威的或相應資質的機構作出科學客觀的評估」。

  而第二次受理時,法院決定對現存200餘尾種鯢性腺發育受損是否與爆破施工造成的損害行為存在因果關係及損失數額再次進行鑑定,並得出2226083元的損失額。

  梳理可看出,本案的關鍵點在於是否有權威、有資質的部門(或單位)來認定因果關係及確定損害數額。因此我建議,未來可根據社會需要,制定政策引導培育一批具有實力和公信力的環境汙染侵權鑑定機構,其名錄由公共平臺向社會公開,避免案件曠日持久,甚至發展為信訪案件。

  建議:將噪聲汙染企業(或個人)納入強制責任保險體系

  本案中被告為國有控股大型企業,不存在無能力支付賠償損失款的問題。

  但現實中存在很多中小企業、甚至是個體經營者承包項目後,因施工作業中存在噪聲汙染導致他人財產損失,但由於自身財力有限無法償還跑路或破產,最終受害者不能拿到賠償。

  2013年2月21日,原環境保護部與中國保監會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在涉重金屬企業和石油化工等高環境風險行業推進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據悉,目前我國已在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了相關試點工作。

  當前,噪聲汙染投訴居高不下,呈上升趨勢。本人認為,可考慮將噪聲汙染企業(或個人)納入該保險體系之中,針對噪聲汙染高風險行業開發保險產品,排除相關企業的後顧之憂,也能給予受害人及時賠償,減少社會矛盾。

相關焦點

  • 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院院長一行訪問人民大學
    6月22日上午,法學院院長韓大元教授在明德法學樓205貴賓室會見了美國喬治城大學代表團。代表團成員包括美國喬治城大學常務副校長、法學院院長William M. Treanor教授,喬治城大學法律中心James Feinerman教授,喬治城大學中國聯絡處主任劉佩女士。
  • 大連全面整治文化娛樂場所噪聲汙染擾民
    央廣網大連5月22日消息(記者張四清通訊員巴家偉)為全面整治文化娛樂場所噪聲汙染擾民問題,大連市文廣局根據中央環保督察大連市工作領導小組通知要求,迅速制定了《大連市文化娛樂場所噪聲汙染擾民集中整治專項行動方案》,第一時間牽頭對相關工作進行細緻周密部署。
  • 敘州區中高考噪聲嚴控期來了,遇噪聲汙染可電話投訴!
    宜賓市敘州區人民政府 關於2020年高、中考期間禁噪管理的 通 告 2020年高、中考即將來臨,為給我區全體考生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考試和休息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
  • 噪聲汙染歸誰管
    問題:鄰居裝修、跳廣場舞、家裡K歌……這些噪聲汙染經常影響我們的生活,物業該不該管? 解讀:《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相關行為應當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對於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業主應當依法予以配合。
  • 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江山:政府發放消費券應更注重維護競爭...
    日前,合肥、南京、濟南、杭州、深圳、廣西等地先後宣布發放消費,以刺激消費,助力經濟復甦。有的地方政府指定單一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發放消費券,引發法律界關注。比如杭州發放16.8億元消費券,消費者只有通過支付寶消費才能直接抵扣;南京、廣西也是地方政府聯合阿里巴巴、支付寶獨家發放消費券。
  • 天津市法學會環資法分會2020年年會暨民法典與環境汙染生態破壞...
    本站訊(通訊員 郭金石 攝影 李澤鵬 )2020年6月7日,為紀念第49個「世界環境日」,由天津市法學會環境與資源法分會(以下簡稱「環資法分會」)、天津大學法學院、天津大學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環境損害司法鑑定研究基地(天津大學)共同主辦的天津市法學會環資法分會2020年年會暨民法典與環境汙染生態破壞責任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 5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情況出爐 噪聲汙染投訴最多
    噪聲汙染問題最突出   從汙染類型來看,5月噪聲汙染舉報較多,佔舉報總量的60.1%,其次為大氣汙染舉報,佔55.1%,水汙染、固廢汙染、生態破壞和輻射汙染舉報分別佔14.8%   大氣汙染舉報中,反映惡臭/異味的舉報最多,佔涉氣舉報的39.4%,其次為反映煙粉塵汙染的舉報,佔28.5%。噪聲汙染舉報中,反映工業噪聲汙染的舉報最多,佔噪聲舉報的57.3%,其次為反映建設施工噪聲汙染的舉報,佔32.1%。水汙染舉報中,反映生活汙水汙染的舉報最多,佔涉水舉報的43.9%,其次為反映工業廢水汙染的舉報,佔23.7%。
  • 富利建設福州環境噪聲汙染遭處罰 為保利地產子公司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2日訊 (記者 張海蛟) 近日,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政府網站公開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福州市鼓樓區城市綜合執法局對富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利建設」)罰款3000元,其違法行為類型為建築工地在限制時間內擅自進行產生環境噪聲汙染作業。
  • 湖北省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順利舉行
    11月29日,湖北省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報告廳順利舉行。本次會議由湖北省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主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承辦,來自湖北省各高等院校、政法部門以及婦女聯合會的眾多代表出席本次會議。
  • 吉林大學法學院與海南大學法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1月28日,吉林大學法學院與海南大學法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在海南大學法學院舉行。   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何志鵬、院長助理於冰,海南大學法學院院長王琦、黨委書記葉英萍、副院長閻二鵬、鄧和軍以及分管行政、教務、學生的老師出席籤約儀式。
  • 上海崇明法院與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召開「深化院校合作交流 創新...
    9月18日上午,上海崇明法院與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共同召開「深化院校合作交流 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座談會。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助理鄭少華,法學院院長宋曉燕、黨委書記楊樂、副院長葛偉軍和部分教師、在讀研究生,崇明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朱丹,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朱浩傑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部分青年法官參加會議。會議由朱浩傑主任主持。
  • 山東廣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因進行產生噪聲汙染...
    山東廣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因進行產生噪聲汙染的夜間建築施工作業被處罰! 9月22日,泰安市城市管理局發布了一則企業行政處罰公示,其中,山東廣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因在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進行產生噪聲汙染的夜間建築施工作業
  • 11月四川「12369」街道環保舉報958件 工業噪聲汙染是重點
    從汙染類型看,反映噪聲和大氣汙染問題數較多,分別佔汙染舉報總量的37.4%、36.0%;反映水、固廢汙染、輻射及其他問題數分別佔9.9%、7.9%、8.8%。其中,反映固廢、噪聲、大氣、水汙染、輻射及其他問題數環比分別上升55.6%、50.9%、36.7%、31.9%、72.8%。
  • 遇到噪聲汙染,市民可打這幾個電話舉報
    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衝 實習生 謝鵬/文 鄧萬裡圖對噪聲汙染,很多市民很煩惱。鄭州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印發通知,對噪聲汙染再次「說不」,同時對噪聲汙染的管理防治主體、違法違規情形等再次明確。建築、交通、生活噪聲汙染,由這幾個部門管來自鄭州市生態環境局的消息,近日,鄭州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我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監督管理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對噪聲汙染監測劃分、管理防治、投訴處理等工作進行明確要求。
  • 名校名院,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法商(經)融合教育!
    上海財經大學法科教育肇始於其前身國立東南大學分設上海商科大學及國立上海商學院。彼時按民國大學建制,商科(經濟)與法科皆授法學學位。國立上海商學院期間,設置民法、公司法、票據法、銀行法、海商法等課程,遂成法商(經)融合之教育傳統。
  • 四川大學法學院簡介
    四川大學法學院有悠久的歷史,1906年,四川總督錫良在原「課吏館」(又名仕學館)的基礎上創辦四川法政學堂,成為我院的前身。1933年國立四川大學下設文學院、理學院和法學院,法學院包括法律系、政治系和經濟系。其間法學院學生包括當時司法行政部為專門培訓法官而委託籌辦的司法組在內,共達一千人。
  • 因噪聲汙染、佔用消防通道等 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被罰
    魯網7月28日訊 近日,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因夜間施工,噪聲汙染、在建工地現場消防車通道佔用,室內室外消火栓設置不符合要求等問題,受到三起行政處罰。濟歷城綜執處字2020第06076號顯示,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因夜間施工,噪聲汙染,濟南市歷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依據《山東省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條例》第37條,對其作出罰款1萬元的處罰。處罰決定日期為2020年7月24日。
  •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召開「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一帶一路』建設...
    11月23日,「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法律問題」學術研討會在法學院106會議室舉行。會議由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一帶一路」法律研究中心主辦,由該研究中心主任高華副教授主持,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教授左海聰、重慶大學法學院教授曾文革、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漆彤,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姜芳、副院長教授徐軍華、國際法教研室教授鄧烈及部分學生參加了本次會議。
  • 「五院四系」武漢大學法學院
    2017年武漢大學法學學科順利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在歷次國內法學學科評估中均名列前茅,根據2019年度QS全球法學院排名,武漢大學法學學科位列全球第50-100位,具有很高的國際聲譽和國際影響力,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法學院之一,被譽為「珞珈山上的王牌軍」武漢大學法學院是全國首批獲準在法學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 噪聲汙染、產權界定和科斯定理的應用界限
    汪丁丁  讀者從這篇報導中可以感受到,在這個特定社會裡出現的噪聲汙染問題,似乎超出了經濟學家通常討論的科斯定理的應用範圍,例如所謂「麻將與腐敗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