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互聯:從自助設備SaaS系統+物聯網硬體切入線下無人零售市場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創業邦

從2010年開始,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為線上流量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隨後興起的行動支付,順勢成為了這波新增流量的超級入口。

與此同時,作為線下零售一個重要的業態,自助商用設備也迎來了改革良機,一個萬物互聯的物聯網設備時代呼之欲出。

創始人劉志棟便是該賽道上的一員。在他看來,中國的零售業態可以主要分為四個象限,線上有人零售,線上無人零售,線下有人零售,線下無人零售。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趣互聯,經授權使用

他介紹,過去的20多年裡,網際網路線上業務基本上已發展為巨頭林立的紅海市場,大顆粒市場基本被挖掘完畢。最近幾年,線下的商業機會也已被美團、大眾點評、餓了麼等公司搶佔,將線下如餐廳、藥店、影院、菜市場等有人零售部分的傳統業態轉化為線上數位化運營。

「未來線下無人零售是中國零售業態裡處於高速增長且未充分發展的版塊,設備即門店,設備即店員,隨著中國人力成本的升高,無人零售可以大大減少人力成本,在未來線下零售業態是藍海機會。」劉志棟表示。

當時的劉志棟正在廣東番禺創業,在洞察到遊藝設備廠商對於行動支付工具的迭代需求後,隨即便研發了業內首款網際網路行動支付投幣器——維碼器。主要通過將維碼器以「前裝」和「後裝」的形式植入遊藝設備,運營商便可實現對設備的遠程在線管理,提升運營效率。

「不同的設備其實底層的管理系統是類似的,正因於此,維碼器得以快速成長。」

這件事,他做了五年,一方面在技術維度縱向加深,另一方面,在兼容品類維度橫向擴張。

隨著市場競爭逐漸升溫,基於物聯網技術的無人值守、分時租賃模式與各零售服務行業的進一步結合,我國自助商業設備市場一路高歌猛進:共享經濟年均複合達77%,截止2019年底,全國各類自助、共享類終端設備超過600萬臺,市場規模超8.5萬億元。

乘著東風之便,他迅速制定策略,將業內頭部品牌奧付雲、維碼器戰略重組,於2018年成立了「趣互聯」,定位於一家線下無人零售自助商用設備的系統服務商,專注於為商用智能設備提供硬體+軟體解決方案,助力其實現物聯網化、智能化、行動支付化改造,助其實現降本提效。

作為B2B2C平臺,「趣互聯」既為B端自助設備生產商和運營商提供SaaS系統、行動支付、設備管理、營銷管理、運營增值、廣告業務、用戶導流等服務,還為C端用戶增添了在線支付、營銷互動、會員權益等功能。同時,「趣互聯」基於平臺龐大的億級用戶體量,還能為不同場景的設備廠商提供廣告招商服務和供應鏈金融服務。

趣互聯的聯創、副總裁兼首席品牌官潘欽介紹,國內自助設備領域的整體情況屬於螞蟻市場,從設備種類、分布城市和單一運營商所經營的設備數量來看,該領域有獨立系統研發能力的公司不到1%,例如街電、友寶、麼麼噠等有資本背景的運營商。

其餘99%的中小運營商往往在系統上有兩種選擇,一是找外包商研發,第二種是用趣互聯這樣免費成熟的系統。

第一種選擇有不少企業投入了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穩定性和工具豐富度問題一直是根本痛點。

「每次客戶提需求讓外包系統服務商改動,都要花費高昂成本,」一位剛放棄投入幾十萬開發系統而最終轉用趣互聯繫統的品牌商說:「趣互聯繫統穩定性、工具豐富度和背後變現資源遠超企業自己開發所能達到的高度,光是每周迭代的速度,就需要很大投入,所以,與其自主研發,不如使用趣互聯的免費提供的系統,節省了搭建IT部門或外包開發費,就可以專心在線下拓點和運維了。」

「趣互聯」目前已與各類設備運營商形成了標準化合作流程,從維碼器接入到SaaS系統部署,從裝機到上線運營的整個過程最快一周內便可落地,單個設備硬體改造成本僅需幾十元。

「如今軟體系統+硬體設備已經是自助商用設備的剛需,休閒設備如果不能接入物聯網,在市場上你基本賣不出去,」某休閒設備生產商合伙人說:「所以現在的設備系統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

從整個行業來看,行動裝置服務市場已稍顯擁擠,其中不乏騰訊、京東、螞蟻金服等網際網路巨頭。相比於友商,「趣互聯」在適配性方面競爭優勢突出。

據介紹,由於不同設備品類對智能化、物聯網化的需求不同,要求「趣互聯」必須具備更高適配能力。基於SaaS、PaaS雲平臺服務和適配300多種設備主板協議,該公司可在3~4天時間內快速對接設備廠商。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趣互聯,經授權使用

截至目前,「趣互聯」平臺上的數據已涵蓋包含售貨機、望遠鏡、娃娃機、按摩椅、扭蛋機、口紅機、充電樁、吸氧機等30餘種商用自助設備,累計為10萬多家註冊商戶提供綜合服務,2019年服務超2億人次,累計出貨設備量超過60萬臺,覆蓋全國600多個城市,憑藉直營投放、解決方案、流量運營、供應鏈服務等獲利方式,現階段,公司單日交易流水可超千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中國大陸地區撒網布局,「趣互聯」還已進入香港、臺灣、南北美洲、東南亞、南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數據顯示,未來3~5年,我國自助商用設備總市場投放體量將達到6000萬臺,與國內已經成熟的行動支付技術相比,海外市場行動支付普及率不高,增長潛力更為巨大。現在國外的企業也正在從中國成功的商業模式複製出海。

在劉志棟看來,伴隨著5G大規模商業化的到來,還將會催生出一大批新型自助商用設備,因此,如何快速利用高適配、成熟能變現的系統和優勢佔得市場先機,對於「趣互聯」是機遇也是挑戰。

過去的五年裡,趣互聯在競爭激烈的賽道裡快速成長,2019年,趣互聯憑一己之力已實現盈虧平衡。這在業內人看來匪夷所思。

「比起花錢燒市場,我們更懂自助設備無人零售的打法:輕模式,重運營,離錢近,深賦能,打造線下無人零售的基礎設施,足以體現了公司的商業化優勢。」劉志棟說。

本文文章頭圖來源於壹圖網,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自助設備迎來業態升級,趣互聯搶灘物聯網時代創新新零售模式
    娃娃機火爆的背後,是物聯網時代下中國城市零售業態的快速升級。廣州趣互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趣互聯),通過「物聯網+行動支付+大數據」的創新服務模式,進入了無人自助設備服務商行業的前列。誰助娃娃機「捲土重來」?目前,市面上對傳統投幣抓娃娃機的改造升級,主要是為娃娃機提供「行動支付盒子+SaaS」管理系統。
  • 趣互聯1周年:堅定不移地實現打造自助設備生態圈目標
    軟硬體結合,打造新零售自助生態圈與眾多提供自助設備的廠商不同,趣互聯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涵蓋市面上絕大部分自助設備。作為B2B2C平臺,趣互聯既為B端自助設備生產商和運營商提供SaaS系統、行動支付、營銷管理、運營增值、廣告業務、用戶導流等服務,也為C端用戶實現了在線支付、營銷互動、會員權益等功能,這些都需要強大的軟硬體支持。
  • 趣互聯亮相CCP用科技賦能自助設備打造流量聚合平臺
    本屆CCP以「融合創新,自助科技」為主題,匯聚了世界各地的行業專家及知名企業。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都已成為科技時髦詞彙,智能商業已經成為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如何賦能自助設備?讓設備智能化並且升級商業模式,都是本次展會的主題。 趣互聯攜手維碼器、奧付雲、科碟網絡旗下三大品牌打造出自助設備線下流量聚合場景。
  • 從60萬臺到1000萬臺的「雄心」,泛自助設備流量聚合平臺欲融資6000...
    從60萬臺到1000萬臺的「雄心」,泛自助設備流量聚合平臺欲融資6000萬元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19-02-22 趣互聯項目介紹推薦:娃娃機、口紅機、自助按摩椅、自動售賣機……物聯網時代下,中國城市零售業態正在快速升級中
  • 以軟硬一體化SaaS平臺技術切入 —— 奧付雲瞄準的是所有自助設備...
    近年發現自助無人設備興起,因此成立子公司奧付雲,服務包括遊藝設備、洗衣機、按摩椅、充電樁在內的一切無人設備。根據奧付雲提供的數據,在他們目前覆蓋的萬臺設備中,娃娃機和兌幣機的數量仍是最多的,佔 70%,這一點不難理解,在所有自助設備中,娃娃機的存量市場最大(150-200 萬臺),並且行業較傳統,更需要第三方服務來提升運營效率。不過,周佳鑫介紹,隨著機智雲把無人設備類客戶轉移給奧付雲,後者服務設備的數量和類別都將擴大。
  • 搶佔信息科技制高點,巨頭瞄向系統加速物聯網落地
    諸如PC網際網路時代下的Win系統,移動網際網路下安卓和iOS兩大作業系統。如今,因百億設備連接至網絡,推動信息科技進入萬物互聯時代,特別在5G技術發展下,到2025年,全球將有超過300億的物聯網連接。需要指出的是,海量智能設備,部署在世界每個角落,且這些智能設備碎片化和多樣化。故此,萬物互聯時代,晶片和作業系統不像PC和移動互聯那樣固定,需要適用於各細分領域、各種智能設備的晶片和系統,這是物聯網應用落地關鍵所在。
  • 邁哈特獲智雲寰球A輪投資撬動智能硬體萬億級零售市場
    近日,中國領先的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研發公司北京智雲寰球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繼投資數千萬元人民幣入資中國知名大健康企業智數大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後,北京智雲寰球物聯網科技以億元市值的估值入資邁哈特(北京)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至此北京邁哈特完成了A輪融資計劃並將攜手北京智雲寰球物聯網科技共同建立基於邁哈特品牌和服務體系的物聯網智能硬體產品零售體系。
  • 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神奇「蜘蛛俠」,織「網」聯萬物
    物聯網,能讓普通物體接入網際網路實現互聯互通。藉助它,技術人員可以讓商店實現無人值守;可同時控制千架無人機做空中燈光秀;還可以遠程為病人進行手術。今年4月,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被人社部等三部門列為13個新職業之一。他們就像神奇的「蜘蛛俠」,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物物相聯」,這一職業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較大便利。
  • 物聯網4個領域的PaaS平臺大盤點 - 物聯網_CIO時代網 - CIO時代...
    在數位化轉型、智能製造的的大背景下,物聯網站在了時代的風口。晶片、傳感器、模組、網路、平臺、終端設備、系統集成、應用服務等整個產業鏈不斷擴大。而素有物聯網「戰略要塞」之稱的物聯網平臺,也正成為各環節參與方必爭之地。
  • 安富利與英飛凌攜手賦能物聯網設備與雲的安全連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1/420680.htm隨著物聯網時代的來臨,聯網設備的數量成倍增長,數據的傳輸也更加方便、迅捷,與此同時,系統的安全性以及周邊設備身份識別的重要性也愈發引人注目。
  • 以軟硬一體化SaaS平臺技術切入,奧付雲瞄準的是所有自助設備的運營...
    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和物聯網概念的興起,自助設備行業迎來新的機會點。上個月,我們選擇了無人設備裡最傳統、也最有趣的娃娃機行業進行了系列報導,其中一篇梳理了娃娃機行業內的公司。有一類公司本身不參與娃娃機運營,而是通過開發生產硬體和 SaaS 系統,為娃娃機運營商提供行動支付、後臺管理等第三方服務。
  • 更快、更高、更好,M2M物聯網硬體發展的歷史必然
    新型技術的普及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物聯網的建設。從廣義的角度上講,物聯網(IoT)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設備與網際網路相連接,進行設備間的直接信息交換、通信和數據處理,實現智能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等功能。
  • 邁哈特麻雀聯盟發力智能硬體新零售打造沉浸體驗式銷售體系
    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較好的產品才能擁有穩定且不斷增長的用戶群北京邁哈特和智雲寰球總經理丁大勇認為,馬雲等電商巨頭都認為傳統的零售模式將會被顛覆,但是他們也不知道盒馬生鮮這樣的技術驅動型的模式是否能真正取代傳統模式。因為不管是盒馬生鮮、京東無人店亦或便利蜂等都是從標品銷售的角度用邊際成本很低的設備和算法去替代人工。
  • 停業消息不斷的無人零售 卻不斷有新店開張
    此外,無人零售店本身的技術問題有時也給消費者帶來不好的消費體驗。上述寧波首家無人零售店的老闆表示,曾有一次系統延遲了更新時間,凌晨3點,機器怎麼都沒反應,把消費者給困在店裡了。對此,山東財經大學市場營銷系副教授劉俠表示,無人零售現在有很多問題和劣勢,雖然人工成本降低,但是必然會帶來運營成本的增加。
  • 嘗鮮過後市場遇冷 無人零售如何才能接地氣?
    消費體驗不便利 嘗鮮過後市場遇冷  近年來,在新零售發展的大背景下,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新業態已在不少大中城市落地。在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進程中,將無人零售業態作為大力扶持的業態之一,鼓勵商貿流通企業創新消費場景,探索新興業態。
  • 物聯網架構超強解讀
    物聯網(IOT)由國際電信聯盟(ITU)的定義為:通過二維碼讀取設備、射頻識別裝置(RFID)、紅外線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和雷射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
  • 連結物理世界可信數據 IoTeX 如何搭建物聯網版 ChainLink
    作為一個中間件,ChainLink 旨在組建一個去中心化的線上預言機網絡,做法是使用 API 橋接鏈上和鏈下兩個環境,通過獲取以太坊、比特幣和 Hyperledger 等鏈上資源,並通過 API 將其連接到鏈下資源,如市場數據、銀行帳單、零售帳單、其他區塊鏈系統和任何存在的 Web 接口等。
  • 【深度】無人便利店,未來在哪?
    無人貨架作為辦公消費場景的流量入口,在當下網際網路線上流量高昂的時代,的確是完美的線下場景。但是快消零售的本質,對商家而言就是效率(坪效、人效、商品周轉效率等)。無人貨架的供應與補貨效率低下,給消費者帶來的是沒有「鮮度」的感覺,失去「復購」的欲望。
  • 頭豹專訪幾米物聯丨CMO彭瓊:定位技術賦能物聯網
    正如對話所描述的,中國物聯網市場正成為全球物聯網市場中最大的黑馬,現階段物聯網的應用主要集中於感知層(傳感器收集設備性能數據和環境數據,或在靠近設備的近距離網絡中進行初步分析)和傳輸層(通過某種形式的網絡將數據傳遞給企業或雲平臺)。其中,位置信息的獲取、處理和應用已經成為物聯網多個細分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位置信息已為多個應用場景創造至少30%的經濟價值或降低至多80%的管理成本。
  • 物聯網風口來了!銳成芯微向建軍:2020年物聯網IP需求暴增10倍
    向建軍指出,銳成芯微從所服務的企業中來看,今年物聯網需求量大概是去年的10倍。同時,汽車電子、醫療、5G等多個領域也都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醫療市場同樣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數據,預計到2023年,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在便攜醫療電子設備中,預計家庭診斷市場將佔50%左右,在剩下的50%中,影像產品佔25%,其他診斷或治療電子產品佔25%。5G提高了傳輸能力,使萬物互聯,觸發了物聯網的高速發展,將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