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鮮過後市場遇冷 無人零售如何才能接地氣?

2021-01-14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以智能化、無接觸為優勢的無人零售業態著實火了一把。但近日,有消費者發現部分無人超市、無人智能生鮮櫃先後關店撤櫃,到底是何原因?


  情況不樂觀 無人便利店撤店


  2020年12月29日,居住在河北石家莊的張女士發現,此前陳列在社區的無人智能生鮮櫃消失了。一個月前,鄰居們就發現無人智能生鮮櫃的蔬菜水果補給速度慢了,經常三四天看不到有新菜上架,當時她還以為這種現象只是暫時的。


  張女士回憶說,2019年這一新鮮事物剛在社區亮相時,居民們搶著來體驗,有時候買菜還得排隊。「無人智能生鮮櫃的回頭客,大概就剩下我們這些沒時間買菜的加班族了。」張女士說。記者走訪了其他社區投放的無人智能生鮮櫃運營情況,發現都不理想,要麼是門庭冷落,要麼生鮮櫃蕩然無存。


  2018年2月,河北叄陸伍集團在省博物院附近的36524便利店旁邊開設了一家無人智能便利店;當年12月,「京東X」無人超市在蜂巢購物中心負一層亮相,這兩家店營業僅半年多時間就悄然撤店了。


  消費體驗不便利 嘗鮮過後市場遇冷


  近年來,在新零售發展的大背景下,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新業態已在不少大中城市落地。在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進程中,將無人零售業態作為大力扶持的業態之一,鼓勵商貿流通企業創新消費場景,探索新興業態。


  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因為無接觸場景而受寵的「無人經濟」在服務業大顯身手,但為何有的無人智能生鮮櫃、無人智能便利店卻難以生存?


  手機掃碼或「刷臉」進店、自動識別結算和付款,無人智能便利店在初期確實讓人感到很新鮮,但是體驗卻沒有達到消費者的預期。


  「起初我覺得無人便利店挺好玩,但每次買東西還要掏出手機掃碼才能進店感覺挺麻煩。」消費者胡先生表示,現在都流行便捷舒適消費,可無人超市需要掃碼才能進店,反而增加了一道「門檻」。一些受訪的消費者還反饋說,購物或結算支付時如果遇到問題,無人超市沒人可以諮詢和幫助解決,只得放棄購買,並沒有想像的那麼便利。


  運營維護成本高昂 資本難以持續跟進


  「無人便利店智能硬體設備投資很大,而市民現在對無人超市的認可度還不太高,商品損耗率卻居高不下,經常丟貨。所以,集團決定暫停無人便利店計劃。」河北叄陸伍集團有關人士解釋說。


  河北麥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京強是石家莊市最早涉足無人智能生鮮櫃領域的經營者,談及停止運營的原因時,他表示,「生鮮櫃的技術尚不成熟,系統存在漏洞,經常出現丟東西的情況。再加上平臺電商的社區團購大幅度壓低蔬菜價格,這實在是競爭不過啊。」


  商界人士表示,無人超市看似在房租和人工方面具備一定成本優勢,但從實際情況看,整體運營成本很高。無人超市的貨物自動識別設備和運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建立起來的運營系統,前期都需要高昂的投入,後期的維護成本也不是小數。


  而居高的運營成本最終也會附加到商品售價之中。「以前這裡有無人雞蛋售賣機的時候,15枚雞蛋就賣22.8元,價格太高了。」石家莊裕翔園小區居民黃先生說。此前,田牛牧業根據不同消費群體,在石家莊市選擇了一些小區作為無人雞蛋售賣機的試點,但銷量佔比卻還不到石家莊市場總銷量的0.02%。


  《中國無人零售行業市場報告》調查顯示,無人商店機器易發生故障、用戶體驗感差、生鮮產品品質難以得到保障等問題不斷凸顯。「盲目燒錢擴張的無人零售項目無法取得場景貼合度、補貨成本、用戶貼合度等多方平衡,大規模融資難以持續。」有業內人士分析,資本和創業者此前盲目跟風布局,而忽視了零售的本質,當後來資本沒有跟進的時候,銷售遇到瓶頸,關店也成了不可避免的結局。


  找準適合的場景運營 無人零售市場大有可為


  新技術、新業態都有一個成長期。目前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仍然只是商業變革的試驗場。河北省商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曹潤亭表示,如果企業不具備自我造血能力,技術不過關、體驗不夠好、供應鏈低效等問題得不到解決和改善,商業模式再超前,也難逃倒閉的命運。


  有人退場,但是也有人在繼續進軍無人零售。2020年以來,很多社區出現的農夫山泉無人便民服務點,廣受社區居民歡迎。超市標配的無人自助收銀機,也大大節省了顧客排隊結算等候時間,顧客直接掃描商品條碼即可支付,省去款臺支付環節,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便利。迪卡儂賣場運用射頻識別技術開發的全自助無人收銀系統,使商品盤點效率提高了5倍。這些成功的無人業態,為經營者加快擴大市場規模,提高消費頻次提供了助力。


  「找準適合的場景來運作無人零售,才能『接地氣』,受到消費者認可和歡迎。」業內人士認為,商業本質、用戶體驗才是無人零售未來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新技術與零售融合的趨勢不可逆轉,科技感的零售方式依然有廣闊空間,無人零售市場規模仍在發展。(焦莉莉)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部分無人便利店撤店 無人零售如何才能接地氣?
    無人零售如何才能接地氣?——探訪部分無人零售業態關店撤櫃現象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以智能化、不接觸為優勢的無人零售業態著實火了一把。  消費體驗不便利  嘗鮮過後市場遇冷  近年來,在新零售發展的大背景下,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新業態已在不少大中城市落地。
  • 深圳零售首開「鮮米現碾現吃」模式
    區別於目前市場上的陳米或者新陳米混搭出售的模式,鮮米現碾現吃的零售模式在深圳率先誕生。鮮米19秒自助碾磨,能提供更全面的營養和更好的口感南都記者在現場看到,無人碾米機遠遠一看,與地鐵裡常見的零食飲料販售機相似,靠近才發現有所不同。在三個「精度」中簡單勾選,一袋三口之家一餐食用的現碾大米即刻出袋。用時19秒,今年當季新採的糙米被碾磨成胚芽米和精白米。
  • 無人零售遊戲Game over?
    作為無人零售的鼻祖,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一定沒有想到,他以Amazon Go為依託推崇的無人零售,會在中國市場上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無人零售的蕭條似乎是在一夜之間降臨的,這與其2017年興起時的繁榮反差很大。彼時,儘管概念還不甚明晰,無人零售仍如旋風一般席捲著零售和投資界,成為繼共享單車之後的又一風口。
  • 廣州愛士多智能便利店收縮 無人零售熱潮降溫
    無人店遇冷  儘管i-store的官網顯示,其店內有WiFi設施、小吃零售吧、平臺和遊戲區、報紙和雜誌、電話和遊戲充值服務、列印服務、快遞服務,但是在呂小姐看來,這家i-store無人便利店在帶來很多新鮮體驗的同時,商品過於單一,主要賣水、啤酒等飲料以及一些生活用品,有時想買點米麵糧油都沒有,「關閉也許是遲早的事」。
  • 趣互聯:從自助設備SaaS系統+物聯網硬體切入線下無人零售市場
    與此同時,作為線下零售一個重要的業態,自助商用設備也迎來了改革良機,一個萬物互聯的物聯網設備時代呼之欲出。創始人劉志棟便是該賽道上的一員。在他看來,中國的零售業態可以主要分為四個象限,線上有人零售,線上無人零售,線下有人零售,線下無人零售。
  • 無人零售——瑞幸發展的第二曲線
    無人零售概念火熱的時候,無數人入局,而成功存活的人屈指可數,而瑞幸剛好就是涉足無人零售中的一位勝利者。那瑞幸是如何在激烈的戰場上利用無人零售,打開了發展路徑的第二條曲線呢?本文將為你揭曉答案。美東時間1月9日瑞幸咖啡(LK.US)以44.37美元收盤,較8個月前上市之時17美元的發行價上漲了161%,市值首次衝破百億美元。
  • 回顧2019 展望2020,熱度過後新零售夯實發展
    19年2月蘇寧收購萬達37家百貨公司在線上和線下的整個場景中構建百貨零售業態;同年3月寶潔退市,快消哀鳴;4月亞馬遜中國退出中國市場;5月瑞幸咖啡美國上市;6月德國零售巨頭ALDI落戶上海;7月「生鮮傳奇」完成數億元B+輪融;8月COSTCO(中文名:開市客)倉儲式會員超市首店落戶上海;9月阿里巴巴收購網易考拉;10月京喜上線;11月淘集集破產;12月生鮮電商宣布回歸;2020年1月瑞幸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
  • 停業消息不斷的無人零售 卻不斷有新店開張
    無人值守、「碼」上就走,大數據預測消費習慣、智能防盜識別系統……眾多新科技加持的無人零售在2017年閃亮登場。如今,兩年過去了,作為零售界的新寵,無人零售給外界的印象仍更多停留在技術層面。近段時間,還不斷傳出關張的消息。這個曾經的風口行業現狀如何,真的無人問津嗎?倒閉的背後是洗牌還是消亡?未來會走向哪裡?
  • 蘇寧易購Biu等無人店風靡市場 無人零售離購物中心還有多遠?
    無人零售風靡市場,但截至目前並未以單店進駐到購物中心中。上海市商業經濟學會會長齊曉齋對此認為,在技術逐步成熟的基礎上,選址已經上升為「無人便利店」發展瓶頸,尤其是「盒子類」無人便利店。此外,無人店缺乏服務,近期不可能取代「有人店」。
  • 新零售是什麼?後疫情時代的新零售企業如何應對?
    做好零售客戶群體行為研究,對客戶進行準確的分類,才能做好網上和網上業務的分類,從而達到目標。其二,企業應該全方位培育自身品牌,樹立企業形象。近年來,大部分百貨商店的商品力都比較弱,商品同質化嚴重仍是影響百貨零售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在新零售的背景下,一些傳統的百貨公司正在積極創建或加強自己的品牌。公司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建立一個清晰的品牌形象,同時提高毛利率和利潤。
  • 疫情過後,加盟社區無人果蔬售賣機項目,能不能賺錢?
    這次疫情把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其中「無接觸服務」成為最熱門的一個關鍵詞,而「無人果蔬售賣機」也因此有了生存的土壤,這也讓我想到了年初大張旗鼓的宣布要進入無人新零售領域的瑞幸咖啡!開門見山,我的看法是——這個項目可以做,但普通人做不了!為什麼普通人做不了?
  • 亞馬遜「Plus版無人超市」來了! 新冠疫情下,無人零售商店能否升級...
    無人零售與無人超市參與者早在2017年,無人零售就火了半邊天。當年6月份繽果盒子落地上海,「無人超市」似乎一夜之間成為了市場追逐的「新風口」,小麥鋪便利店、小e微店、怡食盒子、F5未來商店、Easy Go、Take Go、便利蜂、函數空間(Fxbox)等一批無人零售企業像雨後春筍般湧現。
  • 每日優鮮如何借力騰訊智慧零售,拿下千億市場背後的三座大山?
    而想到精準觸達轉化這些人群,必需通過智慧營銷才能徹底做到。據騰訊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副總經理田江雪透露,通過幫助每日優鮮進行朋友圈社交廣告精準投放,優化了其與用戶的直聯效率,使拉新成本降低30%,新客轉化率提升112%。
  • 實體店新零售如何弄好,如何完成轉型?
    新零售實體店的定位必須先清楚「消費者是誰」「從那種角度切入」,實踐那樣的「消費價值觀」,展現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模式?可市面中的店這麼多,也不缺乏你這一家,那麼你的店憑什麼存在?消費者為何要到你的店消費?你的店有那樣的特徵與優勢呢?這些問題務必思考明確,這就是「以消費者為核心」的題中之義。
  • 瑞幸咖啡再切入無人零售概念 CEO稱布點暫無上限
    瑞幸咖啡希望藉助無人零售實現和現有門店形成互補,進一步提升網點布局密度,同時更接近用戶把咖啡消費需求攔截在源頭。而無人零售戰略的推出,瑞幸從咖啡新零售企業轉向新零售平臺的戰略也隨之明確。而當天最重頭的,則是新公布的瑞幸咖啡無人零售戰略,以及兩款終端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貨機「瑞划算」,後者主要出售瑞幸咖啡的自有產品和採購的第三方產品,前者的無人咖啡機則備受市場關注。
  • 為什麼無人貨架大崩盤,對新零售是一件好事?
    阿里、騰訊這些巨頭,說的是他們和線下頭部商家們的戰略聯姻,阿里和百聯、銀泰,騰訊和永輝、海瀾之家……如果一定要延伸一個品類的話,那就是生鮮電商,從盒馬到超級物種到7fresh,算是新的零售業態吧。投資人們說的新零售,大多都是共享無人們換個包裝,比如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當然還有一些可以從理念上說算是新零售的品牌,三隻松鼠、連咖啡、優衣庫、喜茶,等等。
  • luckin coffee進軍無人零售 無人咖啡機與無人售賣機為人們提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luckin coffee進軍無人零售,無人咖啡機與無人售賣機為人們提供便捷服務 luckin coffee自上市以來就備受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在以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品牌價值為消費者帶來品質體驗的同時,luckin coffee還在不斷地創新與研發,正在致力於構建集合自有流
  • 疫情過後的消費市場洞察
    鮑躍忠新零售論壇--疫情過後的消費市場洞察 我也問了他國內、國際市場的情況,他說國際市場基本上就瞎了,但國內市場6月中旬之前不錯,但7月份以後突然間有些困難。 4、5兩個月,我們銷售向好,可能得益於天氣,得益於變化,得益於疫情之後人的放鬆。
  • 上市8個月後 瑞幸咖啡涉足無人零售
    賣周邊、賣零食、賣餐食……以小藍杯咖啡起家的瑞幸咖啡似乎已不滿足於賣咖啡,踏入了無人零售領域。1月8日,瑞幸咖啡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未來將在寫字樓、校園、機場、車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社區等各類場所覆蓋。  目前,「瑞即購」無人咖啡機已經在一些寫字樓裡完成投放。
  • 24小時營業的自動「賣菜機」來了 你會嘗鮮嗎?
    無需去市場和超市,市民只需拿出手機掃碼便可隨心挑選各類心儀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最近,中心市區的一些小區內,就出現了這樣的24小時智能無人果蔬店。「智慧+科技」的新零售模式,吸引了一些市民前往「嘗鮮」。 居民 家門口隨時買菜很方便 30歲的小吳,是東海泰禾首璽小區的居民,平時經常加班,午飯靠外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