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廟,感受傳承不變的儒家文化

2021-02-08 北京頭條
北京的國子監街是許多書生學子流連忘返的地方,其中北京孔廟就位於這裡。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建成(1306年)。歷代都曾經多次重修,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築。廟坐北朝南,仍保持元代風格。是當時皇帝祭祀孔子的場所。建築採取沿中軸線而建、左右對稱的中國傳統建築方式。體現著帝王對傳統儒學的尊崇。北京孔廟主體建築都覆以黃色琉璃瓦,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規制。整座孔廟建築布局科學,規模宏大,凸顯皇家氣派。北京孔廟與其他地方的不同,因為它有碑林,其實就是一部石刻的功名簿。元、明、清三代的讀書人,凡中了舉人的就在此立一塊石碑,「一舉成名天下聞」。先師門是孔廟的大門,兩側連接廟宇的外圍牆,猶如一座城門。進入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

大成門創建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五間,進深九檁,單簷歇山頂。整座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栩栩如生。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著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公元前8世紀周宣王時代的石鼓遺物刻制的,那難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詩意恐怕只有學識淵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

孔廟珍藏豐富古蹟眾多,而以石刻最為著稱。主要有進士題名碑、乾隆石鼓、十三經刻石以及明清石刻碑亭等。

孔廟御道兩側樹立了198塊元明清進士題名碑,裡面有很多讓我們家喻戶曉的人物,佇立在這裡成為一種榮耀激勵著後人,元明清算下來共有各科及第的進士有51624人。據說古代進京趕考的學子,到了京城,都會先到孔廟來祭拜祈禱自己的好運。在挺拔蒼翠的古柏中,有190多座十三經石碑排列其中,都是出於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手書,歷時12年,經過高級管員考校之後,再由8個能工巧匠組成碑刻小組,歷時一年,完成了石碑的刻制。如此的氣勢,甚至讓人感覺到了碑林。這些凝聚著孔孟之道的中國傳統文化石碑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全國第二景觀了。石碑上的文字一律為楷書,展現這中國古代歷史,哲學,詩詞等儒家經典。很多石碑上的自己已經模糊清淺了,是啊,時光飛逝,風吹雨蝕縱使深入石頭再深也會慢慢的模糊或消逝,但那綿延千年的精神,一直會傳承不變。

大成殿孔廟中路復原主要是中軸線上的大成門和大成殿。大成門古時又稱戟門,因門內左右列戟而得名。復原後使之名副其實,門內列戟二十四把,彰顯出孔廟的莊重和威嚴。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是國家祭祀孔子舉行典禮的場所。復原後殿內孔子、四配、十二哲的牌位描金,幔帳更新並修復了御題匾額。按照古代規制恢復以「太牢」祭祀孔子的各項陳設,其中祭祀禮樂器大部分是珍貴的文物原件。殿內莊嚴肅穆,讓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為了使觀眾對祭孔禮儀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殿內設置屏風式展版,介紹孔子、四配、十二哲以及祭祀的禮樂器等。

大成殿是從前舉行祭孔典禮的地方,是孔廟的主體建築。

第一進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籌備各項事宜的場所,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清洗和烹製。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建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後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大殿內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贊語,是珍貴的文物。

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後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大殿內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贊語,是珍貴的文物。

為了使遊客能更深入的了解孔子的一生,在孔廟兩側還設有《大哉孔子》展、孔廟歷史沿革展、和書法作品展。孔子周遊列國該館共有6個長期展,即4個基本展及2個復原展。其中基本展中,《大哉孔子》主要介紹孔子生平及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北京孔廟歷史沿革》細數了這裡在全國1300餘座孔廟中各類「之最」。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記錄下來,作成《論語》。朱熹言:天不生仲尼,萬古常如夜。這是對仲尼仁的深度認識!人性的光輝,自仲尼學說起而閃亮東方的夜空,照亮整個世界!

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可是孔子是最悲慘的,死了幾千年都不安寧,不是有人踩他,就是有人遇到困難來拜他。北大教授李零寫過一本書《我讀論語--喪家狗》。裡面指出:「孔子並不是聖人。歷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著的孔子,既不是聖,也不是王,根本談不上什麼「內聖外王」。「若聖與仁,則吾豈敢」,這是明明白白寫在《論語》裡面的話(《述而》)。子貢說,孔子是「天縱之將聖」,當即被孔子否認(《子罕》)。孔子只是一個人,一個出身卑賤,「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一個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一個有道德學問卻無權無勢,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一個四處遊說,替統治者操心,與虎謀皮,拼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一個空懷周公之夢,夢想恢復西周盛世,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公元前 492年,60歲的孔子,顛顛簸簸,坐著馬車,來到鄭國的東門,有個擅長相面的專家,叫姑布子卿,給他相面。他說,孔子的上半身像堯、舜、禹,倒有點聖人氣象,但下半身像喪家狗,垂頭喪氣。孔子欣欣然地笑了,說:「講我的外形像誰,是小事。然而說我類似失去主人,到處流浪的狗,確實是這樣啊!確實是這樣啊!」。他承認自己是喪家狗。孔子失望於自己的祖國,徒興浮海居夷之嘆,可是遍幹諸侯,還是一無所獲,最後老死於魯國。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到了舊時期很多知識分子的宿命。 「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

孔廟院落的盡頭,有演員在這裡來表演祭祀大典,只可惜也許是遊客太少,我並沒有看到,想想表演的時候會是怎樣的一個場景呢,這裡排列著威嚴的倚仗和豪華的傘蓋,中鼓手注視著司儀的手勢,長號吹響,鐘鼓齊鳴,舞女翩翩起舞,衣帶莊重的帝王穩步的步入金磚鋪地的大成殿,向供奉著「大成至聖文宣王」的牌位鞠躬行禮...

時間已經過去2千多年了,孔子思想在我國的不同時期,也是有人讚揚,有人批評。褒也好,貶也罷,孔子作為中國先秦時期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對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影響重大,他的可貴精神是使中華民族生存至今的精神源泉。雖然如今的我們再也看不到百家爭鳴的盛況,但是中華文明得以延續,儒學功不可沒。何以讓中華民族復興,只有拾起我們的傳統文化。讓我們每一個心懷理想、對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的人都和孔子一樣堅持自己的理性並一直走下去吧!

小貼士:

1.交通:乘坐地鐵2號線或者5號線在雍和宮下車,從C口出,向南走,孔廟就在國子監街的馬路上。

2.飲食:在成賢街上有很多茶館和咖啡館,其風格和這條街一樣清雅淡遠,午後在這裡愜意的坐一坐,品一杯香茗,看一本好書,是非常愜意的事情了,其中街上的敘香齋是一家自助式的素食餐廳,客人之中還有很多外國人,菜品其實也已葷肉居多,在這裡用餐還能經常看到一些僧侶。

相關焦點

  • 重建孔廟,弘揚儒家傳統文化
    寫在前面:儒家文化與孔廟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文化流派,為春秋時期孔子所創,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其核心是「仁」。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孔廟,則是紀念孔子,供後人祭祀孔子的廟宇式建築,被尊為中國最高級別的文化殿堂,其建築、碑刻、禮器、樂器以及祭祀禮儀、音樂、舞蹈等等都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國際地位越來越重要,文化大國的形象也越來越重要,孔廟的功能遠遠超出紀念性建築的本身含義,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
  • 走進山東曲阜孔廟建築群,觀賞「東方聖城」儒家文化的殿堂
    孔子在這裡創私人講學之風,遊走列國,講學傳播儒家文化,史稱他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遍及全國各地:孔子的哲學思想備受歷代帝王的大力推崇,在2400多年的漫長歷史歲月中,逐漸成為中國正統文化、傳統文化的基石,魯國也就成為曲阜歷史上黃金的輝煌時期:現今來曲阜者,大多是前來祭拜或觀瞻這裡最著名的孔廟、孔府和孔林,感悟和體會儒家思想和文化精髓。曲阜是孔子的故裡。
  • 展示中華文化傳承,南寧孔廟拍攝跨年祈福微電影《月夜·孔廟》
    臨近元旦,南寧孔廟博物館要搞「新意思」。12月13日,由該館主辦的公益微電影項目《月夜·孔廟》拍攝活動,在南寧孔廟進行。微電影拍攝現場。據悉,南寧孔廟將首次在元旦舉行大型跨年祈福,而這一微電影則將在跨年祈福活動上正式與大家見面。與此同時,南寧孔廟還計劃與曲阜孔廟等進行聯合祈福。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拍攝現場看到,導演組對場景進行了不同的設計,太極表演、漢服展示、詩書朗誦等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都有體現。
  • 臺灣孔廟那些事-中新網
    採訪地點:臺灣臺北、臺南  近年來,臺灣各地的孔廟,作為弘揚儒家思想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正成為大陸居民赴臺遊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全臺首學」臺南孔廟  12月22日清晨,臺南孔廟明倫堂前的空地上,一位白髮長者正誦讀《孟子》,聲如洪鐘。
  • 臺北孔廟祭孔樂舞團首次亮相曲阜孔廟
    臺北孔廟為傳承古禮雅樂舞文化,自2011年起招募雅樂舞義工團,每周末定時展演,藉此推廣傳統儒家風格禮樂舞,表達對至聖先師孔子的尊崇和敬意。雅樂舞承襲古代宮廷雅樂舞,演奏傳統八音樂器,舞姿莊重平和、典雅純樸。
  • 北京孔廟與國子監,中國最早的大學,中國三大孔廟之一
    國子監網絡配圖 來到北京怎能不去孔廟和國子監看看,帶著一顆赤誠的心緩緩進入。 北京的孔廟是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的中國第二大孔廟。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始建於元代,合於「左廟右學」的古制,分別作為皇帝祭祀孔子的場所和中央最高學府。
  • 2020年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廟舉行
    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誕辰日,全球各地的孔廟文廟都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禮敬先師,緬懷聖賢。中國孔子網、山東衛視聯手進行祭孔直播,並邀請中國實學會會長王傑教授作為嘉賓,解讀祭孔文化今天,值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1周年紀念日之際,中國孔子基金會聯合濟寧市文化傳承發展中心共同舉辦「共祭先師 傳新時代文明——全球祭孔網絡直播暨全球雲祭孔活動」。
  •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概述
    為全面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加快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發展,推進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建設,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及《關於大力推動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發展的意見》,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孔廟、國子監為中心的國學文化展示區。
  • 文昌旅遊線路二:宋氏祖居孔廟文化景點受捧[圖]
    文昌孔廟美景(泛旅雜誌供圖)  文昌是著名的「文化之鄉」,文化底蘊深厚。孔廟、宋氏祖居、張雲逸紀念館等文化類景點備受遊客青睞,遊客們探訪古蹟,品讀文昌深厚歷史人文,成為文昌航天文化之旅一大特色。  航天文化之旅行程推介之二:文昌航天育種基地—孔廟—張雲逸將軍紀念館—八門灣綠道(午餐:紅樹林漁家宴/鳳凰城大酒店/龍園大酒店)—宋氏祖居—龍樓航天風情小鎮(銅鼓嶺)—路觀建設中的航天發射場—(住宿天福雲龍灣度假村/東郊百萊瑪度假村/清瀾高龍灣各大酒店、晚餐:海鮮或文昌雞風味)  孔廟:多功能的文化平臺  文昌孔廟始建於北宋慶曆年間
  • 【華廣報導】臺北孔廟與上海孔廟「 儒行雙城」 2020年上海孔子文化節19日在兩地同時開幕
    臺北市的兩位嘉賓在臺北孔廟分會場通過視頻在開幕儀式上致辭,上海市嘉定區負責人在嘉定孔廟主會場發表開幕致辭。開幕活動通過新浪現場直播的方式向臺北進行全程線上直播,並進行實時互動,發布兩地孔廟形象宣傳片,共同宣揚和傳承儒家文化。開幕式將分為序和三個篇章,序曲開場舞體現迎賓之意。
  • 儒家祖師孔聖!孔廟!仁義忠恕!
    意思是文化知識在自己手裡。一、孔廟地址曲阜孔廟(Temple of Confucius, Qufu),又稱「闕裡至聖廟」,位於曲阜市中心鼓樓西側300米處,是祭祀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始建於魯哀公十七年(前478年),歷代增修擴建。
  • 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感受孔子文化的薰陶
    #孔子#山東曲阜,作為孔子之鄉,是東方傳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孔子遺風,並不是因為在城市角落書寫的孔子語錄或與孔子息息相關的建築,而是從當地人的言談、神情就能看出濃鬱的文化氣息,那裡的人與人之間都是很謙和,聽不到大聲叫賣,更不用說當街對罵了,甚至更看不到年輕戀人之間親暱的行為舉止,孔子之風山真是隨處可見。
  • 大學生探訪慈城孔廟學宮 感受儒學文化
    這個暑假,中國礦業大學泱泱文化實踐團東部分隊來到寧波,一組4人探訪慈城孔廟學宮。另外一組5人則前往山東曲阜孔府、孔廟,進行儒學文化比較研究。 在寧波慈城孔廟學宮,大學生一同觀賞景點,拍攝照片,採訪遊客,還在景區內向遊客發放調查問卷,回去後進行分析整理。古樹青階,儒學文化氛圍濃鬱,景區內無處不透露出傳統文化的氣息。慈城孔廟學宮。
  • 探訪海南文昌孔廟:一座不開大門的孔廟
    遊客遊覽文昌孔廟。凌楠 攝中新網文昌9月20日電 (凌楠)9月19日,「服務自貿港,文化興文昌」海南文昌融媒體行採訪團走進文昌孔廟、溪北書院,感受文昌深厚的文化底蘊。孔廟的主要建築多為明清兩代建造,建築風格也基本上保存著兩個時代的風格。文昌,自古以來以崇文重教、人才輩出而聞名,舊時更是有著「一裡三進士」的美譽。文昌孔廟既是文昌古代教育的搖籃,也是近代文昌教育的發祥地,是代表文昌歷史文化的標誌性古建築群,在傳承歷史文化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現著文昌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文昌孔廟門口。
  • 奈古山下祭孔大典 威海孔廟揭面紗
    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示範基地(威海基地)、中國孔廟保護協會(威海分會)、儒學文化(中國)研究促進學院同時落戶孔廟。隨後,百名小學生齊誦論語,朗朗之聲震撼人心,現場齊沐經典。   「啟戶!」隨著一聲節奏緩慢而又洪亮的聲音,一通鼓聲,九聲鐘響,三聲號鳴,威高孔廟祭孔大典正式開始。頭戴梁冠、身著祭服、手持樂羽的36名舞生,伴隨雅樂齊跳傳統「六佾舞」。
  • 儒家網 | ​2020全球祭孔圖集
    北京孔廟:首都各界志士仁人代表,匯集北京孔廟行釋奠禮,致祭於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祭孔大典由迎神、讀祝、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送神、望燎等環節組成,嘉賓肅然而立,現場莊嚴肅穆。豐基鄉校原來位於金溪洞林室西側山谷內,1542年(朝鮮中宗37年)郡守朱世峰將鄉校遷至此處(慶尚北道榮州市豐基邑校村裡147-1),1985年10月15日被指定為慶尚北道有形文化遺產第211號。豐基鄉校一直以來供奉賢儒牌位,教育和教化當地居建,並致力於向社會傳播儒家精神。
  • 華北之北京「北京孔廟大成殿聯」
    /02/ 北京孔廟大成殿景點簡介 北京孔廟,位於北京東城區成賢街,國子監的東側,又名「先師廟」,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坐北朝南,面積2.2萬平方米,古建築面積約有7400平方米,有房屋286間。
  • 遂溪孔子文化城,全國四大孔廟之一!
    遂溪孔子文化城位於遂溪縣城西南方向,仁濟門面向207國道,整個文化城分三期打造,第一期1300畝,第二期1600畝,第三期1500畝。景區由「孔、古、石、水、綠「五個元素組成,分為孔廟區、文昌閣區、水體遊樂區、森林休閒區、百花山區、商業區、文娛體育區、兒童遊樂區、南門區、東門區等十個區域。
  • 孔廟學宮,中華文化的聖地,被稱海寧的文化地標
    此次鹽官之旅,我便有幸邂逅了孔廟學宮,被譽為「中華文化聖地」的它,是走進孔子的第一課。孔廟學宮,顧名思義,是一座為紀念偉大教育家孔子而建造的祠廟建築。關於孔廟學宮的建造,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此後歷經五十餘次重建、重修和擴建,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孔廟學宮,正是在其原址上重建而成,來到這裡,除了領略孔廟如今的風採,還能看到孔廟學宮鋪地遺址,感受滄海桑田。
  • 北京孔廟
    北京孔廟大成殿國子監闢雍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位於北京東城區國子監街北側,由國子監和孔廟兩座古建築群構成。國子監創建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大德十年(1306年)增建,至大元年(1308年)建成;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國子監於1961年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孔廟於1988年成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子監建築群坐北朝南,現存三進院落,佔地面積290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