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教育報記者 羅小春 文/圖
新時代校長的責任和擔當
是什麼?
要如何奔向2035、實現教育使命?
臺江區副區長汪映霞表示,「十四五」即將開局,臺江區將進一步加大培養力度,全力為名校長的成長開墾新天地,創造新平臺,努力打造本土教育家,充分發揮名校長示範、引領、輻射、指導的作用,推動一線教師成長。
汪映霞說,在奔向2035的新長徵路上,希望校長們要有新的責任與擔當:
希望校長們做有目標的教育人,讓學校這個生命體保持健康與活力;
希望校長們做有能力的教育人,能夠不斷學習,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和品質,滿足每個受教育者接受「好教育」的需求;
希望校長們做有情懷的教育人,能夠堅定信念,讓孩子們用知識改變命運,讓更多的孩子因大家的存在而幸福。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臺江區大力實施名校長、名師、名教研員培養的「三名工程」,舉辦區校長提高培訓班,對全區中小學校長進行全員提高培訓;推薦名優校長參加省、市高級研修培訓;組織校長到省內外高校、教育發達地區參觀學習。
目前,臺江區已認定省名校長1名。「十三五」期間,考核確認省名校長培養人選1名、省名校長後備人選培訓對象共12名。
臺江區教育局局長楊強表示,本次論壇的舉辦是臺江區教育系統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一次創新,通過黃教授的精彩講授和校長們對教育教學熱點難點問題的探討和交流,有效促進了校(園)長們的學習,引發了大家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思考。希望大家能夠將今天的成果帶回學校去消化吸收,合理運用,在推動自身現代教育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時,有力推動臺江區教育工作快速健康發展。
楊強說,接下來,臺江區將努力培育教育家型校長,打造臺江區名校長品牌,帶動和引領臺江區校(園)長隊伍建設,為臺江區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希望大家能夠凝聚共識,大力推進「教育名家」培養行動計劃,切實提升校(園)長學校治理能力,明確新定位、引領新方向、開闢新境界,以昂揚向上的精氣神,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
據了解
此次論壇共有7位校長登臺演講
教育部校長國培專家黃家驊教授
作主旨報告《新時代校長的站位與修煉》
帶領大家碰撞智慧和思想
一起來看看看論壇的具體內容——
1、主旨報告
黃家驊教授在主旨報告中著重闡述了4.0時代的學校辦學理念,指出校長育人的講臺在校園:
有校有園
園校相濟
校則矯正
園以修心
校長應該有言教、身教、境教,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並行,才能獲得教書育人的最大成效。
他從新科技賦能、人的重塑和教育創新三個方面描繪了2035藍圖,認為學校要重構,鼓勵校長們創新。
黃教授說,新科技對師生關係和教育倫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正確處理人機關係、如何劃分人機協同系統中的權限與責任、如何適應新的師生身份、如何構建一套新型教育倫理,都需要教育創新。
2、校(園)長主題演講
★福州第十五中學校長 蔡隆
★演講主題:《正能教育——奔向2035的中學教育教學現代化》
蔡隆校長認為,將「正能教育」這一辦學理念與《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融合思考,可以讓學校教育教學相輔相成,成為正能量的「釋放源」。
他表示,教師上課要從課程定位上,緊扣意識形態,凝聚正能量;從教學內容上,利用課程資源,培育正能量;從教學主導上看,教師身正育人,提升正能量;挖掘學生的潛能,尊重差異,讓學生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張揚;實施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走多樣化辦學,讓藝術教育尤其是美術教育成效更加突顯,形成特色的辦學模式和特色的辦學之路。
★福州市臺江第四中心小學校長 潘佳娜
★演講主題:《秉「尚美」之情 塑新時代教育》
潘佳娜校長表示,《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
臺四小作為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要在堅守百年老校優良辦學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創新。近年來,該校黨政班子努力構建美育教育體系、打造智美課堂,走出了「尚美教育」辦學之路。
★福州市臺江第三中心小學校長 鄭東秀
★演講主題:《雙智奠基 五育融通》
鄭東秀校長表示,潛心學習《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這份文件後,站在新高度去審視「立德樹人」,人的「融合發展」正成為一種文化生態,說到底最後都落實到 「人」的全面發展、終身學習上。
臺三小在智慧教學、國球運動、版畫特色上都積澱了一系列榮譽與辦學特色。現階段,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將提出從智慧校園到智元教育的跨越發展的願景——以多元智能為要,育人智慧為始,信息化人工智慧為基的教育,即「雙智奠基,五育融通」的智元教育辦學理念。
★福州第三十六中學校長 錢江
★演講主題:《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為教育現代化育人》
錢江校長表示,從《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深刻感悟到,愛國主義確保了教育的根本方向,也決定了個體發展的方向。堅定踐行愛國主義教育,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輸送人才的前提。
新時代下教育願景是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以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紮根人民,立志奉獻國家,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生能以此為信仰,獲得力量與幸福感。
★福州市臺江第三中心小學鰲峰分校校長 戴金藝
★演講主題:《以德為先,以和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一一新時代德育教育的實踐與展望》
戴金藝校長認為,新時代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培養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學校實施以傳統「和」,現代「和」,國際「和」素養為主軸的「三和」教育體系,發展立足當下與著眼未來相結合,面向國際與傳承傳統相結合,發展全體與關注個體相結合的學校現代化發展之路。
她希望,將學校打造成為「五和校園」:培植「和諧團隊」;塑造「和雅教師」;構建「和潤課堂」;培育「和樂少年」;打造「和美校園」。
★福州市臺江區洋中幼兒園園長 陳奮錚
★演講主題:《面向2035辦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陳奮錚園長表示,構建「智慧型」園所管理,要讓人工智慧服務教師,通過建設包括圖片庫、教具庫、教案庫、資料庫、課件庫、講座庫、3D玩具列印庫等在內的學前教育信息資料庫;課件一鍵自由轉換 「一變五」;同時也讓人工智慧服務兒童,提供精準推送教育服務,搭建生動、逼真的互動遊戲場景,發展智能學習、交互式學習。她希望,在高質量真遊戲中培養,在高品質生活中培育「未來型」素養兒童。
★福州市寧化小學校長 洪麗玲
★演講主題:《以「成全」之心 賦能未來教育》
洪麗玲校長從學校實踐層面分享了如何以面向未來的姿態,開啟寧小發展模式。她表示,要用未來的眼光定義學校和以兒童發展的需求開發課程體系。
洪麗玲校長從寧化小學實際出發,提煉出了「成全教育」的辦學理念。她認為,「成」是自然天成,是順勢而成;「全」是人格的完善,個體的健全。
(部分圖片由臺江區教育局提供)
編輯 / 製作:羅菊熙
海峽教育報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源:海峽教育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