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士兵長途奔襲千裡,那他們都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騙了

2020-12-14 騰訊網

古時戰事不斷,將軍帶著士卒們在前線打仗,部分負責運送糧草的士兵則提供後勤補給,在現今一些熱門的古裝電視劇中,士兵安紮營地,打仗時,吃的還是白米飯,然而真實歷史並非如此,那士兵吃的都是什麼?別再被電視劇騙了。

許多人都聽過「江山社稷」,「江山」指的是山川河流,也就是皇帝所統治的領土,「社稷」中「社」字在甲骨文與「土」字一樣,農作物等都是種植在土裡面,古人敬仰自然,視其為神,將祭土神叫「社」,「社」也喻指土神。

至於「稷」,在《說文》記載:「稷,齌(jì)也。五穀之長。」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了五穀的概念,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品種,「稷」喻指穀神;「社稷」也就是土神和穀神的合稱。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一頓不吃餓得慌」,古代的帝王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穀神,祈求國事太平,五穀豐登,後來「社稷」也就借指國家。

唐朝之前,「粟」都是主要的糧食作物,粟也就是小米,營養價值高,生長耐旱,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我國最早的酒也是用糧食釀造的,因此小米自然也就成為了軍隊的主食。

《管子·問》記載:「城粟軍糧,其可以行幾何年也。」通常家裡面做了飯,還要炒個菜,古代在軍隊中,就沒有人再負責炒菜了,快速填飽肚子才是首要的,負責做飯的人直接將蔬菜與小米混合在一起,煮熟了就行了。

但一直就這麼吃,士卒們也難以接受,古人又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搭配主食的調味品,那便是「醬」,據《周禮·膳夫》:「醬用百有二十甕。」

而這基本是士兵們戰事打完後放鬆下來才吃得到的美食,士兵長途奔襲千裡,時刻準備作戰時,最常吃的就是由小米做成的乾糧,相當與現今的壓縮餅乾,但味道遠遠沒有壓縮餅乾好。

唐宋時期,國家富強,軍隊的夥食中出現了燒餅,以及肉類,明朝時期,小麥非常受歡迎,出現了炒麵,炒麵是明軍的主食;抗美援朝時期,許多志願軍吃的也是這個,當時美軍吃的可是肉罐頭,在如此情況下,志願軍們始終堅守前線,最終獲得了勝利。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午餐肉罐頭,也沒有壓縮餅乾,那行軍打仗都吃些什麼?
    但說實話,跟我們日常現燒現吃的炒菜比起來,午餐肉、紅燒帶魚、四喜丸子之類的罐頭食品,吃起來味道都不算好,即使是什麼紅燒肉罐頭,也比不上家裡面「媽媽的味道」。畢竟嘛,這些軍糧是行軍打仗時用的,量大、耐放才最重要,口味什麼的都排在其次了。
  • 古代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士兵是什麼心情?真的必死無疑嗎?
    導語:古代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士兵是什麼心情?真的必死無疑嗎?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見將軍打仗的場景出現,他們帶領千軍萬馬,在戰場上英勇殺敵。雖然讓觀眾看了以後感覺很熱血,但真實的戰場實際上要比電視劇殘酷得多。
  • 古代大將為啥都有「啤酒肚」?真相是如何?別再被八塊腹肌迷惑了
    文 | 淺弋道歷史說起高大威猛的古代武將形象,大家看得最多的,應該是秦叔寶,尉遲恭,他們被當作門神,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每天進進出出,都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除了他們一身華麗的鎧甲,還有一個地方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他們的「啤酒肚」。古代行軍打仗不是應當十分艱苦嗎?為什麼他們會有大肚子呢?
  • 古代窮人一般都吃什麼?別被電視劇騙了,換作你可能堅持不了一天
    中國古代被稱為禮儀之邦,除了服飾、酒禮、喪葬,就連吃什麼都是一門文化,周公制定禮樂後,吃東西更有了嚴格的規定,作為天子,當然什麼都可以吃,天子以下的人,吃東西都要看身份地位。
  • 古代打仗時,士兵想家了怎麼辦?最後一種讓人羞恥
    在古代,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通訊技術的,現在的士兵們打仗還能通過各種科技手段向家中報平安,聊天等,但是在古代是沒有這個條件的。可別小看了士兵對家人的思念,古人出來當兵打仗為了什麼?一就是保家衛國,保護自己的家人,保護自己的國家;二就是立下戰功,升官發財或者是賺些錢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 古代士兵不打仗也吃飯,為何開戰後糧草就不夠了?懂得才是聰明人
    而人類參與的任何活動,都是要在滿足人體最低需求的情況下進行的。更何況是戰爭這樣高強度的活動。而最低生存需求是什麼呢?實際上就是我們人類每天必備的吃喝拉撒睡,戰爭還要加上一個兵器的補充。而這些保障士兵的最低生存需求的環節,就叫做後勤。後勤是戰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甚至極端一點說,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 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
    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在中國參軍的條件很高,除了證明是中國人身份之外,身高和體質必須達到入伍的需求,同時也有年齡的限制。否則就算一個人再怎麼想入伍,沒有達到所有必須條件是不可以成為一名軍人的。看過《我是特種兵》這部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入伍很困難,做特種兵更難。特種兵不僅要各種訓練出色,還要是全方位的人才,能文也要能武。
  • 古代有名的馬真的能夠一日奔跑千裡嗎
    以下是「一個螺絲起子」為大家講解的內容:在古代的歷史文獻或者今天的評書演義當中,常常能看到騎兵千裡奔襲的例子,那麼單獨的一匹馬是否真的能夠日行千裡、夜走八百呢?還是得來看看科學的數據。在這裡,我參考的是1988年,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編寫的《中國馬驢品種志》。
  • 二戰時各國士兵吃什麼?別人都是來打仗的,而義大利是來野餐的!
    二戰時各國士兵吃什麼?別人都是來打仗的,而義大利是來野餐的! 大家想必都知道,要打戰戰略物質必須先要跟上,一個部隊如果沒有糧食補給,先別說跟敵人作戰了,恐怕還沒到戰場上自己人就先餓死。戰略物質在整個戰鬥起著非常重要的因素,沒有任何人是不吃飯的。
  • 足球檔案:歷史世界足壇經典五十大長途奔襲系列(動圖GIF)
    ,可曾珍藏著一段千裡走單騎的回憶。他們奔襲如風,掠過草皮,驚豔了時光,也驚豔了記憶。提及世界足壇有非常熟悉的一條龍獨闖龍潭好戲,欣賞一段破密集防守的陣地攻堅不禁熱血沸騰而且委實不容易。列舉這些來自從中場過人式狂奔又好似一記敲山震虎似的進球更為大快人心。在歷史長河裡百看不厭的千裡走單騎進球並不是很少,但是能夠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奔襲並不多,想必長途奔襲的狂熱程度在足球領域裡獨佔鰲頭,非常具有影響力與參考價值。
  • 敵軍梯子都搭上城門口了,守城士兵為什麼還不敢推?他們在等什麼?
    從古代開始就有戰爭,而古代的戰爭用的兵器和戰術都是比較原始,從各方面來說都是比較落後,但是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時候的技術以及教育處於比較原始的,人類只能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發明兵器,並且和一些有勇有謀的軍臣計劃戰術。
  • 「小二,上兩斤牛肉」,古人吃肉真這樣隨意嗎?別再被電視劇騙了
    但是真正的古代社會的肉並沒有那樣隨便,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它們可不是想吃就能吃的。在古代的肉一般只包括六種,那就是馬牛羊豬狗雞,這六種的地位也是由高到低,馬就不必多說,那時候的馬是人們出行以及作戰時的坐騎,是不被允許屠殺的。而牛羊的地位也很高,《禮記》中有很多關於牛羊的記載。
  • 真實戰場上,被子彈擊中到底什麼感覺?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
    導語:真實戰場上,被子彈擊中到底什麼感覺?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環境中的我們,很難想像到被子彈擊中是什麼感覺,痛肯定是難免的,被針頭打一針或被石頭砸中,都能引起身體的不同級別的痛感。然而子彈的威力可不同這些小東西,它是直接射穿身體的,輕則危及生命,重則當場斃命。
  • 二戰期間,各參戰國士兵打仗時都吃什麼?中國的看起來最心酸
    二戰期間,各參戰國士兵打仗時都吃什麼?中國的看起來最心酸 二戰是人類史上消耗最大的一場戰爭,對於各個參戰國的國力都是極大的挑戰,當然習慣上把義大利剔除。難怪有人說,第四次世界大戰將回到冷兵器時代,沒錢真的打不起仗呀。今天來看一下二戰時各國的士兵的夥食,中國的夥食排在最後。
  • 古代士兵的夥食如何?
    無論何時何地,士兵只有吃好睡好,才有能力穿戴沉重的裝備行軍作戰。中國雖然是烹飪大國,但那些花樣繁多的菜餚都是富裕及貴族家庭的專利,普通士兵是享受不到的,軍營裡的夥食就是2個字「單調」。現在我們來說說那些乏味的軍營飲食。中國漢族的遠祖是半遊牧半漁獵民族,但是自從他們從甘肅青海進入中原內地後,人口逐漸增多,開始發展出原始農業。在商朝田獵是軍糧的一個主要來源。
  • 還記得那次長途奔襲嗎?孫興慜獲普斯卡什獎提名
    在上賽季英超聯賽第16輪熱刺主場5:0大勝伯恩利的比賽中,孫興慜打入了一記令人稱奇的長途奔襲比賽第31分鐘,孫興慜在一次反擊當中千裡走單騎,從後場啟動的他長途奔襲約70米,完成一條龍破門。包括門將在內,伯恩利共有9名球員參與到這次防守中,但無人能夠阻擋孫興慜得分。
  • 古代打仗時將軍騎馬,士兵在後面追著跑,他們不累嗎?
    ,我們會發現,士兵們出去打仗,總司令是騎馬的,後面的大部分士兵都拿著刀槍,背著箭,一直在追。劊礩夓艕昁匿啟掮竄靦伄唿諥蝚酓鰘偑瞀簀狧崬嫗蘷鸜豑聜冟梍婄門蓨綎渷乆鶙棆翈夓婥督槐罛奩刋怏孌骰牁卶摜如果是在打仗的時候,就更不需要追了,一般來說戰場範圍都不會好大,兩軍開戰,很快就能打上。
  • 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
    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在抗日神劇中會出現這樣一個鏡頭:戰士們手上都拿著大砍刀衝刺,砍向手裡拿著刺刀的日軍士兵,最後的結果是大砍刀獲得了勝利,這會讓觀眾認為砍刀具備了強大的功能,似乎是很厲害。那麼在真實的戰場中的情況又變得如何呢?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現實,大砍刀能劈斷日本刺刀的可能性很小。不要再被電視劇給騙了。
  • 古代窮人平時都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你或許堅持不了一天
    古代人都吃什麼,可能大家都會想到古裝劇裡面的各種食物盛宴的場面,比如慈禧、乾隆、康熙他們吃的「滿漢全席」,那叫一個美味啊,看得吃貨觀眾們個個都開始流起口水來。古代一兩銀子對窮人是一筆巨款了,一兩銀子可以換成1000個銅板,而古代窮人每頓飯花的錢最多也就是幾個銅板的錢,所以賈府裡吃的這種一個雞蛋就要一兩銀子的飯菜,古代窮人肯定是吃不起的。那麼,古代窮人都吃什麼呢?別再被古裝劇誤導了,如果穿越回古代,這種生活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下去。
  • 開啟黑暗料理模式:古代軍隊行軍打仗吃什麼?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熟悉,江東孫權以稻米為軍糧,諸葛亮、曹操打仗,圍繞小麥等軍糧屢出奇謀。有種說法,諸葛亮南徵時,殺人過多,怨氣衝天,於是用麵粉做成人頭形狀,代替真的人頭獻祭,稱為饅頭,以後漸漸成為軍糧開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