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員工請了整月的事假,當月沒有工資,單位怎麼繳納社保?大部分人都有請事假的經歷,這個問題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也很常見。實際上:只要你弄清楚國家關於事假、社保的相關規定,靈活運用,就不會出問題了。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計算事假工資?
導致不明白事假工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
1. 公司負責薪酬計算的工作人員不懂政策。
2. 公司薪酬計算的工作人員沒有給職工講清楚。
3. 職工自己沒有聽明白。
實際上:主要問題還是出在了負責薪酬計算的工作人員身上。其實:關於事假工資和社保繳納等問題,國家有明確的規定和指導意見,但有些公司的人事工作人員由於不懂政策,僅憑個人喜好辦事,才會造成這樣的問題。從而導致很多請事假的員工也經常摸不著頭腦,一是不知道人事是怎麼扣減的工資,二是擔心公司會不會給停繳社保。
二、如何計算事假工資,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事假:事假就是因個人原因請的假,一般以私事休假為主。
2.然後,要搞清楚事假的特點:事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屬於無薪假。因為請事假的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所以公司在職工事假期間,停發對應休假天數的薪酬類工資。
3.最後,要搞清楚事假工資的限制條件:主要有兩個限制條件。
(1)事假期間,只要沒有出現解除(中止)勞動關係或者辦理中止社保手續,事假期間的社保費用是必須要繳納的。公司要正常繳納統籌部分的社保費用,同時要在職工的應發工資中,為職工代扣代繳社保。
文件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六十條: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2)事假期間,公司應正常扣減對應休假天數的工資。如果非全月事假,一般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超出部分遞延至下月工資中繼續扣除,直至扣完為止。如果是全月事假,則至少要保證應發工資足夠支付個人社保費用。
文件依據:原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事假工資計算標準:應發工資=月工資÷當月實際計薪天數×(當月實際出勤天數+當月法定節假日)
1.全月事假,即實際出勤天數為0天,應發工資=社保公積金等費用,實發工資可以為0元。公司要確保應發工資滿足代扣代繳的社保費用,否則就會造成個人社保費用斷繳。
2.如果該職工家庭平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那麼,還應確保實發工資不低於當地的低保,以保障職工的正常生活。這部分費用先由企業墊付,待職工上班以後,在後續工資發放月份進行扣減。
總之,無論怎麼計算,職工社保是一定要繳納的。
三、事假工資扣得太多,怎麼辦?
1.用加班天數來抵消事假天數。這是比較簡單、性價比最高的抵消方式。
2.用帶薪休假天數來抵消事假天數。因為帶薪休假有工作年限要求,最少5天,最多15天,並不是所有的事假都可以用帶薪年假抵消。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4號)第四條規定: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3.如果同時符合事假和病假要求,一定要優先休病假,後休事假。病假工資一般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而事假是沒有。
寫在最後:
回到今天的問題:全月事假,當月沒有工資,社保怎麼辦?
1.實際上:全月事假,當月應該有應發工資,可以沒有實發工資。社保中的企業統籌部分,企業應正常繳納;個人部分,應先由企業先墊付,代扣代繳個人部分,然後遞延至以後月份,從個人的應發工資中進行扣減。
2.企業的薪酬管理工作人員應該搞清楚事假和社保有關政策,不能在涉及職工和公司問題上拍腦門,隨意計算事假工資。如果不繳納社保費用,不但給個人造成斷繳,還會給公司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有的單位在法定節假日期間,強制安排職工上班,一旦請假,扣除三倍工資。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