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女士周末在網上給全家點了外賣,吃飽沒一會兒,她肚子突然絞痛,連後背也跟著痛,額頭上痛出了一層冷汗。
她老公還以為是她把胃吃壞了,趕緊開車去醫院了。
醫生檢查發現她臉和眼睛發黃,還發燒到39度。墨菲徵呈陽性,應該是急性膽囊炎。
右上腹疼痛是膽囊炎的主要症狀,從最初的右上腹隱痛不適,逐漸發展為陣發性絞痛。膽絞痛,是膽囊炎發作時的典型症狀,常發生於飲食油膩,飽餐後。
疼痛還會蔓延到肩背,引起右肩、背部疼痛;劇烈發作時,甚至出現噁心嘔吐。有些膽囊炎患者還會出現黃疸、發熱等症狀,比方說胡女士。
正常人在肝臟分泌膽汁後,有一部分膽汁儲存在膽囊中並進一步濃縮,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膽汁就會釋放出來,這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都有重要作用。
醫生叮囑她不要亂服止痛片或退燒藥,之前已經給靜脈注射過抗生素啥的,暫時還不能吃東西。等不疼了、也不吐了,才能少吃點低脂低膽固醇、有糖的流食,像米湯、藕粉、豆漿、果汁等都行。
膽囊炎女人的發病率比男人高很多,患上膽囊炎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如何治療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前面胡女士確診醫生的做法大家也看到了;急性期沒能治癒就會發展成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患者可以採用保守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由於膽囊慢性病變,多數伴有膽囊結石,只有少數是非膽石性慢性膽囊炎。
通常傾向於手術切除膽囊,特別是合併心臟病、糖尿病的患者更應積極手術治療。如果患者不同意手術或症狀較輕而未反覆發作者,可採用內科保守治療。
醫生會使用藥物促進膽汁分泌,抑制膽結石形成,如熊去氧膽酸、阿嗪米特等。如腹痛較輕,可口服紅黴素、氟哌酸等抗炎藥物。
此外,還可以吃一些消炎利膽的藥,比如能抗菌、消炎、利膽的藏茵陳膠囊。並有清熱解毒、舒肝利膽、退黃的功效。對慢性膽囊炎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可減輕膽汁淤積,消除結合性膽汁酸,抗炎抗菌。
慢性膽囊炎患者平日應選用低脂、低膽固醇食物。
每日攝入脂肪約控制在20~30g;
每日攝入膽固醇量不超過300mg,白斬雞、清蒸魚等可以吃,但不能沾如內臟、蛋黃、魚子、肥肉、動物油等高膽固醇食物;
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50~70g;
每日飲水量需1500~2000ml;
油膩、辛辣、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都要忌口;
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主要來源而且容易消化,利用率高,患者可以少食多餐。
雖然這是針對此病最合理的飲食,有慢性膽囊炎的患者最好嚴格遵守;但是日常生活中也不用太死板,正常人靈活性地隔一段日子少吃點炸雞、薯條嘗嘗鮮其實無傷大雅。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