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既有傳統國際貿易的基因,也帶有電子商務的新興血統。相較於傳統的國際貿易,跨境電商通常具有信息獲取成本降低、支付便捷等優勢;通過跨境電商這一載體,商品的跨境交易減少了大量的中間環節,提高了交易效率。相較於傳統外貿,跨境電商具有發貨頻次高、單次交易商品貨量很小、直接面對終端買家等特點。
作為跨境電商的頭部平臺,天貓國際實力不容忽視。以過去一個月有餘的雙11為例,從11月1日零點至11月11日24點,天貓總交易額為498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據天貓國際方面的數據顯示,今年"雙11"參與品牌25萬,參與商家500萬,折扣商品達到1600萬款,是去年的1.6倍。不斷刷新的銷售紀錄,折射出"尾款人"、"剁手黨"的巨大消費熱情和國內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同時,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也在激活全球活力,海外品牌在今年天貓雙11迎來"回血"機遇。
在全球疫情與世界經濟仍然面臨不確定性時,中國數字經濟活力與內需潛力吸引海外品牌加速入華,尋求新增長。今年雙11,天貓國際開啟的"雲出境購物季"共吸引了來自84個國家的26000多個進口品牌加入,為我國消費者帶來120萬款進口新品。包括杜拜駱駝奶在內,天貓國際承包了100多個海外農場、牧場、酒莊的全球產業帶商品,1000噸烏拉圭牛奶、260萬瓶法國葡萄酒、2000畝乳膠林、2噸馬來西亞燕窩在雙11以"承包價"惠及消費者。
海外品牌迎來爆發增長。天貓雙11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日中午12點,天貓國際進口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47.3%,其中180個海外品牌成交額過千萬,816個海外品牌成交額過百萬。
進口"數位化首店"、"新品"加速成長。天貓國際上,成交額過百萬的新品牌數同比增長92%,進口新品成交額同比增長88%。
疫情後進口消費場景發生變化,"對自己好一點"成進口消費新增長點。院線美容、明星品牌、男士美妝、進口酒水、進口羊奶粉迎來銷售爆發。數據顯示,"跨國SPA"體驗的院線面膜成交額同比增長350%,院線級美容儀成交額同比增長124%,82年拉菲以55000元的均價被秒光。
"疫情改變了全球消費市場格局,中國進口消費加速線上化,我們看到今年雙11全球商家都趕集天貓國際,豐富、優質的商品供給讓國人成為全世界最幸福的消費者。"天貓進出口事業群總裁劉鵬表示。
今年以來,中國進口消費持續加速線上化,以天貓國際為核心的阿里巴巴大進口業務穩步發展。第三屆進博會期間,阿里巴巴宣布完成5年2000億美元進口的第二年階段性目標的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