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方接盤中弘大廈背後:溢價10.5億與銀保監會3張罰單

2020-12-26 觀點地產網

觀點地產網 爛尾3年後,曾號稱北京CBD最後一席商務領地的中弘大廈終於成功易主。

接盤人並不陌生,是其最大的債權人——北京東富嘉吉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而東富嘉吉的背後,正是國內四大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中的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元退市股」中弘股份的重組與資產處置已前後進行了2年,傳聞經手人為中國華融及中金資本,而中弘亟待處置的三大資產之一即中弘大廈。

除本次拍賣之外,銀保監會近期對中國東方的3張罰單同樣關聯到了中弘股份。融資方與投資方,債務人與債權人,證人與被告……於錯綜複雜的市場信息和利益關係中,我們試圖拼接、還原事件的冰山一角。

買賣篇:中國東方溢價10.5億拍下中弘大廈

4月8日10點,北京植晟雲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中國東方)通過15輪競價,以33.12億元、溢價46.42%拍下北京中弘大廈,即北京市朝陽區慈雲寺危改小區二期(6號樓)部分房地產在建工程所有權及其分攤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商業、辦公、地下車庫、地下倉儲用途)。

據淘寶拍賣平臺顯示,參與競價的買家僅有2家,由M1691號競買人競得。交易結束後,市場、媒體紛紛追蹤這位神秘競買人,最終確定為北京植晟雲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植晟雲廈是一家年輕的公司,成立於2019年12月,控股股東為北京東富嘉吉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中弘大廈最大的「債主」,對應債務金額33.64億元。其中,債權本金25億元,利息(含罰息)及違約金8.64億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東富嘉吉是一隻基金,實控人還可以繼續穿透至東銀髮展(控股)有限公司,後者正是中國東方的核心境外平臺之一。

至此,可以為本次拍賣做出一個總結:中弘股份債權人暨四大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東方以與債務金額相近的競買報價即溢價10.5億元,拍下了北京中弘大廈。

雖然成交溢價率將近50%,但成交價與中弘大廈評估價格相差僅有0.8億元,實際溢價並不算高——因司法拍賣程序,中弘大廈起拍價打了7折:起拍價22.62億元,評估價32.31億元,評估平均單價為4.93萬元/平方米。

由此推算,本次成交平均單價實為5.06萬元/平方米,實際溢價率為2.64%。同時,中弘大廈工程欠款1.79億元,待投入1.4億元。

於拍賣前,多位業內人士曾指出,朝陽區寫字樓單價在8-10萬元/平方米,中弘大廈4.93萬元/平方米的評估價格實屬正常,可能考慮了比較多的歷史遺留問題。對於同樣被打了折扣的剩餘使用年限(商業24.86年、辦公及地下面積34.86年),戴德梁行北中國區研究部主管魏東指出,雖然土地使用年限對交易會產生影響,但是中弘大廈由債權人買下來,其後續操作更值得關注。

另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此前報導,北京中弘大廈當年對外散售、預售的53套房產共計1.3萬平方米,雖並未出在本次評估及拍賣範圍中,但競買人需完成包括上述53套房地產在內的整體在建工程全部續建工作、承擔相關續建成本;後續運營、銷售工作也因此存在一定難度。

對於中弘大廈的下一步安排,公開信息並不多,但以中國東方在不良資產處置及項目重組上的優勢和經驗來看,這也許是目前最適合中弘大廈的一個選項——自1999年成立以來,中國東方已累計管理銀行不良資產7500億元,回收現金1400餘億元,業務範圍從銀行拓展至資產管理、保險、證券、信託、普惠金融、信用評級和海外業務等。

至於為何以境外平臺東銀控股來操作本次交易,分析人士提出了諸多猜測:其一是因為東銀控股旗下東富嘉吉正是債權人之一,對於中弘大廈這筆資產甚是看中,在後續債務償還順序中也享有優先「還債」權益,將這筆資產拍下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其二是操作結構簡潔,不增添新的利益關係;此外,不排除憑藉境外平臺重組中弘資產、尋求引進外資或內外資合作的可能。

買與賣,都是生意,帳都要一本一本算。

融資篇:銀保監會罰單與隱秘交易關聯

除了廣受關注的司法拍賣之外,同時檢索「中國東方」與「中弘」還能看到不少關聯結果。

其中,同樣牽扯到了買賣雙方的便是銀保監會對中國東方開出的3張罰單,以及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張裁判文書。

先提銀保監會的3張罰單,這三張罰單均發布於2020年3月,分別由大連銀保監局、青島銀保監局開出,案由均涉及中弘系地產項目此前融資。

其中,大銀保監罰決字〔2020〕6號文件對中國東方遼寧省分公司罰款50萬元,案由為「非金收購項目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對收購債權真實性盡職調查不充分」;青銀保監罰決字〔2020〕3號、4號文件對中國東方山東省分公司罰款25萬元並給予當事人「警告」處分,案由分別為「向項目資本金未達標的房地產企業融資」及當事人對該筆融資承擔責任。

大連銀保監局的罰單正與中國東方收購北京中弘大廈債權相關:2016年底,中弘曾與大連銀行北京分行籤署委託貸款合同、獲得25億元貸款,期限3年、年利率9%。2018年後,該25億元借款多次逾期,成為不良債權,即東富嘉吉所持債權本金,疊加利息及罰金後攀升至33.64億元。

而青島銀保監局的兩張罰單則關聯到了濟南中弘廣場項目(前「啟德國際金融中心」),該項目為中弘系企業山東中弘置業有限公司持有,位於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北側、解放東路南側,業態涉及寫字樓、商業等,佔地面積168畝,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

彼時,威海銀行和中國東方通過信託計劃對該項目發放14.8億元信託貸款,其中,中國東方投資9.88億。自2018年一季度起,濟南中弘廣場項目貸款發生逾期,後同樣被司法拍賣,並二次流拍。

於中國東方,山東中弘只是債務人之一,不曾想在中弘股份資產處置時卻又牽連出了一筆隱秘的交易關係。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期披露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中國東方旗下東方邦信置業有限公司投融資部原副總監趙某因犯受賄罪,一審判決10年有期徒刑、罰款50萬元,同樣緣起濟南中弘廣場項目。

2017年,趙某任職東方邦信置業有限公司投融資部副總監,夥同他人為濟南中弘廣場項目、中昌海運項目融資提供幫助,索取或非法收受項目公司給予的好處費2124.62萬元。

其中,山東中弘以濟南中弘廣場項目房屋及土地使用權作抵押,向邦信置業融資14.82億元,即上述逾期的信託貸款。

在此過程中,趙某向山東中弘索賄,總金額為融資規模的1%,並提出參與該項目融資的人都能分到,由上海濤富公司作為第三方公司負責籤約並收取「財務顧問費」。最後,中弘控股陸續支付了1324.62萬元,趙某分得其中的285萬元。

至此,中弘旗下重點處置的三大資產已涉其二,除天津麗智置業有限公司旗下天津商業街項目的12.8億元債權及未被處置的北京像素項目所有權外,中弘待處置資產在融資活動中與中國東方都產生了關聯。

從融資方與投資方到債務人與債權人,再到證人與被告,中弘與中國東方利益關聯數年,糾葛待理清。而中國東方將如何盤活中弘大廈這筆不良資產,各路資本又將如何與之競逐,想必將會更加精彩。

相關焦點

  • 爛尾三年終「回魂」 北京中弘大廈重生往事
    在朝陽路落寞佇立多年,北京著名爛尾盤中弘大廈終迎接盤者。  4月8日,中弘大廈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拍賣,起拍價22.6億元,經過15輪競價,最終由北京植晟雲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33.12億拿下,溢價10.5億元,成交均價50538元/平方米。
  • 銀行也有人嚴格監管,銀保監會2億巨額罰款,21張罰單開給了哪家銀行
    2021年伊始,銀保監會就開開出了一大巨額罰單,銀行業嚴格監管其實已是常態,高規格處罰更是經常有。 巨額罰單又來了 2021年1月8日,銀保監會一口氣開出21張罰單,這也是今天開出的第一批罰單。
  • 銀保監會:「2021罰單」已發23張 銀行業合計13張
    (原標題:銀保監會:「2021罰單」已發23張 銀行業合計13張)1月13日,資本邦了解到,自2020年以來,市場多家機構因信貸管控不審慎被銀保監會處罰,其中尤以銀行業為「重災區」。
  • 光大銀行2020年收到銀保監會34張罰單 合計罰沒1349.53萬元
    記者 李娜 實習記者 閆佳佳 報導  1月5日,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大銀行")因未經行政許可終止分支機構,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五條,遭銀保監會罰款90萬元。
  • ...局開出15張銀行業罰單:青島農商行被開3張罰單 中國民生銀行...
    其中中國民生銀行拿到了最大罰單,一次性罰沒712.6萬元。青島農商銀行在貸款業務方面也是屢次被罰。綜合來看,罰款最多的領域集中在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可見監管部門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再次升級。青島農商行領3張罰單今年3月,青島農商銀行登陸A股市場。4月4日,在青島銀保監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中,青島農商行赫然在榜。
  • 財聯社保險早會(10月15日|民生人壽|保險|銀保監會|中銀三星人壽|...
    :保險機構累計為貧困地區提供風險保障超過100萬億元三季度保險機構領罰單超300張 營銷宣傳違規頻現機構要聞大童保險服務董事長蔣銘:中介的未來在於服務5個月內民生人壽兩筆股權遭拍賣,連續10年盈利或仍難提振投資者信心中銀三星人壽8億增資計劃落地國華人壽重啟保險資管設立計劃 預估6年可賺超
  • ...證券報精華摘要:銀保監會年內開出罰單2258張 警示市場勿忘規則
    銀保監會年內開出罰單2258張 警示市場勿忘規則主持人陳煒:今年以來,國務院金融委多次明確嚴打資本市場造假行為,保護投資者利益。監管部門持續強化從嚴監管、提升懲罰力度、增強中介市場自律,對資本市場打假持續升級。今日,本報梳理今年以來證監系統、銀保監會系統開出的罰單內容,進行相關採訪和解讀。
  • 銀保監會1天開21張罰單,國開行、工行等機構合計被罰近2億
    開年銀保監會首批罰單出爐,處罰金額合計1.995億元。1月8日,銀保監會公示了一批行政處罰決定公示,共計21張,對近期一系列違法違規案件進行嚴肅查處,對國家開發銀行、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銀租賃」)、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郵儲銀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城城資管」)、長城新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天津信託領業內新年首張罰單 上海上實接盤後未及時公告高管變動
    來源:財經網原標題:天津信託領到業內新年首張罰單 上海上實「接盤」後未及時公告高管變動財經網資本市場1月6日訊 2021年信託業第一張罰單「落戶」天津信託,公司被罰20萬。1月6日,中國銀保監會網站公布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天津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津銀保監罰決字〔2020〕103號)顯示,天津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因未經核准提前履行高管職責,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20萬元。據銀保監會官網,天津銀保監局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處罰依據是《信託公司管理辦法》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條、第四十六條。
  • 銀保監會開出今年最大罰單!中國信達被罰910萬元
    據中國銀保監會官網披露,近日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及3項違規事項,被罰款合計910萬元,這3項違規事項包括資產收購不審慎、違規收購非金融機構正常資產、通過內部交易掩蓋風險。該處罰決定由中國銀保監會做出,是今年以來銀保監會開出的最大一筆罰單。據公開信息,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4月,法定代表人為張子艾,註冊資本約381.6億人民幣,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收購、受託經營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破產管理等。
  • 2億巨額罰款!銀保監會罕見重罰,一口氣開出21張罰單!7大金融機構在列,這些業務成重災區
    新年伊始,銀保監會就開出一批大罰單,嚴監管重處罰成為常態。1月8日,銀保監會一口氣開出21張罰單,對7家金融機構共計處罰1.995億元。這7家機構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下簡稱國開行)、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銀租賃)、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郵儲銀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長城新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華西銀行)。
  • 中信銀行被銀保監會立案 近4年收各項罰單1.2億 深陷「池子」如何...
    原標題:中信銀行被銀保監會立案 近4年收各項罰單1.2億 深陷「池子」如何自拔 來源:商學院被銀保監會立案,近4年收各項罰單1.2億,深陷「池子」如何自拔脫口秀演員池子舉報中信銀行(601998.SH)未經授權向第三方提供其「個人流水」一事持續發酵。日前,監管採取了最新的行動。
  • 中弘大廈33億拍賣,老闆負債700億公司破產,曾花1億為女星買古董
    位於北京東四環的CBD地標建築中弘大廈在爛尾3年之後終於找到了歸宿。4月8日上午,經過兩位買家15次加價爭奪,北京中弘大廈以33.12億元被北京植晟雲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競得,成交價比底價高出10.5億元,溢價率約46.42%。
  • 房企觀察|「賭徒」王永紅沉浮記:中弘大廈終被賣 從坐擁百億到千金...
    與中弘大廈的新主人相比,曾經中弘大廈的主人,那個「豪賭」成功、坐擁百億財富的贏家——王永紅,也再次成為焦點。事實上,中弘大廈從萬眾矚目到眾人唏噓,何嘗不是王永紅的起伏人生。從起初的蓄勢待發、一炮而紅,到貪婪地攫取、入魔般地豪賭,再到最終千金散盡。從某種意義來講,他的故事是「精彩」的。【版權聲明】本文在騰訊新聞獨家首發,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銀保監會再開巨額罰單,5家金融機構合計被罰3.2億元;鼎誠人壽註冊...
    銀保監會再開巨額罰單,5家金融機構合計被罰3.2億元 9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行政處罰信息,民生銀行、浙商銀行其中,原第一大股東出資1.875億元,持股比例保持25%不變,成為並列第一大股東;香江金控和柏霖資產分別出資2.5億元,持股比例分別由20%升至25%;深圳樂安居出資0.63億元,持股比例由11%降至10%,其餘兩家股東深圳市國展投資和上海冠浦房地產未參與增資,持股比例分別降至8.75%和6.25%,無新增股東。
  • 銀保監會開重磅罰單:六大行、中信、光大合計被罰1970萬
    銀保監會開出重磅級罰單,工農中建交、郵儲、中信、光大等銀行合計被罰1970萬元。5月9日晚間,銀保監會披露的多張罰單顯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8家銀行因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均領到數百萬元級別罰單。作出這一處罰的時間為4月20日。
  • 數說一季度保險監管:人保壽領超300萬大額罰單,地方罰單合計254張
    2020年1號罰單則落到人保壽險身上,3月18日,銀保監會披露罰單,直指人保壽險存在的電銷、網銷業務欺騙投保人;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保險費率;提供、編制虛假報告、文件、資料等問題。問題暴露背後,銀保監會還指出,人保壽險多下級機構存在相關問題,體現其問題的普遍性、持續性,反映總公司對下級機構制度執行及落實情況的不重視、不作為,且在公司整改後仍存在問題,也反映人保壽險整改走形式、效果差。考量之下,人保壽險及涉事電銷中心合計被罰215萬元,相關責任人被罰123萬元,而這也是保險監管系統少見的大額罰單。
  • 銀行業前11月罰金破10億 近4成百萬級罰單涉房地產金融
    《經濟參考報》記者據銀保監會官網統計,截至11月末(以罰單披露時間計),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各類型銀行業機構(不含個人)已累計開出罰單近2000張,罰金金額已突破10億元,遠超去年全年。其中過億罰單兩張,超千萬罰單12張,百萬級罰單數量超過百張,與去年同期相比近乎翻倍。 在「嚴防資金空轉套利」的監管基調下,今年以來,銀行低利率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罰單明顯增多。
  • 中國平安36%業務急需整頓:平安財險2020年四季度吃13張監管「罰單」
    《電鰻快報》研究發現,平安財險在2020年四季度收到中國銀保監會的13張行政處罰罰單,其中,貴州、湖南、北京是重災區。此外,平安財險和其最重要的車險業務,投訴量均排名行業第二。佔比36%業務板塊「集中」收監管「罰單」根據中國平安公開披露信息,2020年1-11月份,平安財險實現原保費收入2624.4872億元,為中國平安保險業務的第二大控股子公司。
  • 稀缺品到爛尾樓 北京中弘大廈遭拍賣與王永紅悲喜人生
    曾幾何時,這棟位於朝陽路與慈雲寺橋交叉口西南角的寫字樓被冠以「稀缺品」、「商業傳奇」、「最受投資者青睞的投資品「等稱號,但經歷了四年的停工與爛尾後,中弘大廈最終被擺上了拍賣桌。根據阿里拍賣網3月9日消息,北京中弘大廈將於4月7日至4月8日進行公開拍賣,評估價32.32億元,起拍價22.6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