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節目中高曉松被要求推薦一本書,而他卻說自己很少給別人推薦,一番思索之後他吐出一個書名:這本極好、極好!
高圓圓曾經也讀過這本書,她說自己本來就很怕歷史,但是讀了這本書的第一章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餘華讀完這本書表示仿佛遇到了「速效強心丸」,感受到那種久違的感動。這本書就是傳記之王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
《人類群星閃耀時》這部作品是茨威格最出名的作品,在世界文學上都佔有一席之地,共收入了14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有一個主角,包括列寧、拿破崙、等等。茨威格用他一生的智力生動記錄了那些改變世界的人是如何成功和失敗的,其哲理不可為不深。
茨威格曾說: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些巨大轉變的見證人,都是迫不得已變成了見證人。對我們這代人來說,我們不存在任何逃避,不能像我們先輩那樣置身事外;由於時間同步的新機制,我們始終和時代戚戚相關。
當你閱讀這本書時,你的注意力會被完全吸入到書中人物故事中,你的思緒會不斷運轉逐漸深入,你會猜測人物的結果、世界的規則、作者的用意,同時你還會對比自己的人生,你會百分百注重眼前的文字,從而進入一種「心流」的狀態,忘記時間、忘記身邊的一切,這個階段的你如火箭升空般迅速成長,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
《人類群星閃耀時》會拓寬讀者的思維界限,認識到非同以往的道理,讀過這本書的人都能掌握到一定的智慧。你有這樣的經歷嗎?跟愛讀書的人聊天,會讓人感到害怕,和他們交流你就像是一個透明人,說出的東西沒有深度,蒼白的知識儲存無法隱藏。
和他們比起來,我們沒有認清這個世界和成功的本質邏輯,從而與他們之間的距離越差越大,逐漸淪為別人的墊腳石。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給茨威格寫過一封信表達崇拜:感謝您的慷慨,我現在幾乎拜讀了您的所有大作。關於人和命運的各種描繪,我不由自主的想說,我覺得它們之中沒有一部像最近這本令人信服,感人至深。
1942年,著名作家茨威格因猶太血統已被祖國放逐9年,週遊世界結交貴族,卻因不能回國痛苦不堪,和妻子在旅館內服毒自盡。
茨威格1881年出生於一個猶太富商家庭,早年通讀哲學、文學等領域,獲得博士學位。誰知戰爭爆發後,茨威格對戰爭有非常強烈的懷疑態度,很長時間內都站在主和的立場上,而事情並沒有朝著他希望的方向發展。
後來茨威格因為猶太人的身份被列入黑名單,作品也被盡數銷毀。無奈從1934年起茨威格就被流放到海外,去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最後在巴西定居。
這期間茨威格因為自己的聲譽受到各國貴族的優待,生活也算富裕,但精神上的折磨一直困擾茨威格,在流亡的9年裡在無數次的絕望中隱忍墮淚。
最後在無盡的痛苦中茨威格和妻子選擇結束此生。茨威格說:「我的母語世界已經沉淪,我的精神家園歐洲亦已自取滅亡」。其結局令人悲慟不已,他在遺書上寫下這句話,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成就和名譽而放棄自己的祖國,但身為個人他在時代之下又能有什麼樣的選擇。
正如一句話所言: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值稱量愈宏,則其受之苦愈深。
茨威格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他最出名的作品恐怕就是《人類群星閃耀時》,在閱讀時我不停地問自己:從他的作品中所能得到的智慧是什麼?他的作品與我有何關係?我能擁有人格的成長嗎?我能獲得精神富足嗎?
經過不斷的思索,我的思維深度和人格都得到了極大的增長,茨威格的作品無論是從歷史、科技、人物、成就、命運,每一個主題都有出色的人物故事刻畫與經過,茨威格讓我們與真實的歷史人物之間有一個溝通的橋梁。
茨威格的寫作方法與其他作家不同,無論是小說還是人物傳記茨威格都喜歡從人物主觀的視角來進行故事推進,而不是從客觀的角度進行描寫。
茨威格被稱為世界級的傳記作家,20世紀時他是最受歡迎的、翻譯次數最多的作家,而《人類群星閃耀時》出版當年就成為歐洲所有學校的必讀書,在我國的教材中也收錄了其中的幾個章節,由此可見茨威格的藝術造就之高。
你無法想像在閱讀時會處於一種怎樣的狀態,血脈噴張,慷慨激昂的狀態。茨威格用他深邃的洞察力為讀者展現了不同以往的名人傳,傳播你偉大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