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裡周春紅其實知道哪些秘密?
最近正在熱播的《隱秘的角落》,從多個角度為我們展現了張東升和朱朝陽不同黑化的過程和殺人手段,不得不說,朱朝陽其手段過於高明,張東升最終也淪為他借刀殺人的工具。
然而在這部劇中母親周春紅其實才是最明白的人,劇中很多細節都表明了她其實知道朱朝陽很多秘密,只是很遺憾,母子之間太缺乏信任,才讓彼此心照不宣。
朱朝陽的母親周春紅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的並不重要。在老師向周春紅表明孩子不合群的時候,她覺得絲毫沒有任何問題,學校就是學習的,交朋友那是到了社會上才做的事情。而對於孩子的變化,她也是不願意承認的,直到一些事情的發生,讓她不得已面對現實。
其實有五點都已經證明周春紅髮現了兒子的變化和秘密。
首先第一點是朱晶晶死了之後,警察找朱朝陽來問話,朱朝陽當時也沒想到母親會突然回來,還帶了警察。而當時三個小夥伴還在一起吃飯,情急之下,朱朝陽只來得及收拾碗筷,而桌子上的兩個杯子卻格外引人注目。
當時周春紅就已經發現了事情可能不對,畢竟這麼多年,兒子吃飯的習慣她不可能不了解,突然多出的兩個杯子恰恰證明了朱朝陽有事情瞞著她。
第二點則是洗澡拿泳鏡的事情。
因為朱朝陽非常喜歡遊泳,但其實我們發現在朱晶晶還沒死之前,朱永平只帶兒子去過商城,很明顯是有段時間沒見面了。而在朱晶晶死後,朱永平因為只剩下這麼一個兒子,對於他的喜好自然是非常上心,於是送給了兒子一副泳鏡,並且經常帶著他去遊泳館。
而朱朝陽拿回家在浴缸裡自己練習,自然引起了母親張春紅的好奇,洗個澡都能那麼久,朱朝陽究竟在做什麼?敲開門之後,朱朝陽則表示沒什麼,但張春紅注意到了泳鏡,朱朝陽明顯是下意識的藏著泳鏡,其實這件事情並不複雜,就是簡單的學習潛水,周春紅即使心中難過也不會說什麼。
只是朱朝陽在面對媽媽不喜歡的事情選擇隱瞞,這樣的舉動不免讓周春紅傷心,同時也能感覺到孩子已經學會有事情瞞著自己。
第三點則是朱朝陽被王立綁架到水庫,最終選擇撒謊的事情。
不管是誰,在面對孩子被人綁架差點死亡,哪個母親都會被嚇得半死。而對於周春紅來說能讓自己依賴的人只有警察,如果沒有警察的庇護,那朱朝陽勢必還會遭到王立王瑤姐弟的襲擊,這樣的事情她絕對不允許發生。
但是在警察來了之後,朱朝陽卻選擇了撒謊,這讓周春紅非常不理解,而且朱朝陽在撒謊的時候是那樣的淡定和坦然。這也讓周春紅感受到自己優秀的兒子都能對警察撒謊,而且面不改色,那對於自己呢?這時候已經很明顯的感覺朱朝陽變了。
第四點則是張東升殺死朱永平和王瑤的時候。
當時現場只剩下朱朝陽一個人,嚴良和張東升不知所終,朱永平夫婦慘死。急忙趕來的周春紅,第一時間看到兒子自然是擔心不已,但在看到朱朝陽不斷搓手,她肯定也感受到了什麼。不然也不會詢問你讓媽媽看看你手怎麼了。
第五點則是在最後朱朝陽高興的給媽媽說自己又拿了第一名。
張春紅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只要兒子學習好,什麼都可以,朱朝陽能夠再拿第一,如果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周春紅肯定會非常開心。
但她並沒有表露出開心,反而是默默地不說話,面部表情也看不出她的變化。但很明顯的能表達出,她已經猜測到很多事情都和兒子有關,但即使這樣,自己也不能說什麼,這樣的氛圍實在是讓人難受。
朱朝陽:我媽才是最可怕的人
熱播劇《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的黑化來得猝不及防,細節處透露的陰暗直搗人心,一個年僅初二,不過十幾歲的孩子,心思縝密程度讓人不寒而慄。是什麼讓這個舞勺之年,本該野蠻生長的男孩性格如此深沉?我們不得不想到朱朝陽背後的「推手」——母親周春紅。
在劇中,周春紅的第一次出場就令人印象深刻。家長會後,班主任留下周春紅,並向她表示,朱朝陽雖然成績好,但在性格以及人際交往中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希望家長能夠引起重視,但周春紅的回答卻是:「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我反而擔心朝陽和一些壞小孩玩,耽誤學習,其他同學對朝陽的議論,也只是因為嫉妒朱朝陽的學習成績好」。畢竟「學生要以學習為主,其他的都不重要」,這是家長們朗朗上口的言論。
在接下來的劇情中,我們知道,周春紅其實過的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心力交瘁。與前夫離婚後獨自一人帶著孩子長大,用微弱的力量維持著自己與兒子的生活,路途遙遠也要趕回家,只為給兒子做上一頓飯。
她壓抑自己的感情,即便與同單位的馬主任情投意合,但為了兒子,也不願更近一步,寧可保持著地下戀的關係。因為在她心裡,她首先是一個母親,其次才是她自己。
對這樣一個母親,我不知除了「不容易」,還應該用什麼詞彙來形容她。母之愛子,天性使然。生活中的媽媽們,總是給將自己全部奉獻給孩子,用愛的名義將孩子牢牢綁住,然後在愛中自我放棄。
漸漸變得眼裡只有孩子,所以她們要求被給予的回報就是「全面控制」。在劇中,周春紅對兒子的控制欲是超出常理的,她需要了解兒子的一舉一動、每一分錢的去向,甚至警惕兒子與前夫的接觸,兒子與前夫外出歸來後,她是不悅的,心中是潛藏著嫉妒的。而這些情緒的徹底爆發,就來源於對兒子百分百掌控力的挑戰。
「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這本是一句玩笑話,但卻赤裸裸的體現了母愛的偏激。有些愛,無論你是否需要,她都會一股腦的向你傾倒,將你掩埋其中。當施予者沉浸在自我感動中時,便會形成一個怪圈:「我對你這麼好你為什麼不聽我的?」「我把能給你的都給你了,你為什麼還不滿足?」「一直是我在照顧你,為什麼你總要和我作對?」
隨之也就出現了如影片中的極端現象,朱朝陽只是此刻不想喝牛奶,就引發了母親暴怒,一把扯掉兒子的耳機「你是在怪媽媽沒有照顧好你麼?如果你爸爸是個負責任的男人,當初不拋下我們,今天的事就不會發生」。
又如朝陽喝完牛奶後,周春紅想要幫兒子擦嘴,兒子稍微躲避一下,媽媽瞬間情緒失控,面目猙獰的伸出雙手蹂躪兒子的臉。
我們常說,愛是理解和包容,不是掌控。無論孩子是否需要,母親都強行把自己的愛強加給孩子,回過頭來抱怨孩子的不懂事,這種愛是畸形的,會壓到孩子無法喘息,只想逃離,到頭來,不合時宜的愛成了一種負擔。
周春紅的扮演者劉琳老師,27日在社交平臺發布一封給「周春紅」的手寫信,向劇中的角色告別。她寫道:當你放下以愛的名義和重負,充滿生命力地回到孩子身邊,你會欣喜地看見他明亮的眼神、燦爛的笑容……
每一個母親,對孩子都有無盡的愛,但這種愛不應是強行的,單方面的,而是有回應的。正如劉琳老師在信中所說的,放下以愛的名義和重負,才是最和諧的親子關係。
愛孩子,不是丟掉自己
首先做一個好的自己,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母親。母愛不應是一味的向他人付出,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與喜好。
你的氣場影響身邊的人
正如劇中的朱朝陽,在他身上,我們察覺到不屬於他這個年齡的壓抑,無論是性格還是生活,都沉悶得過分。這種情緒正是周春紅帶給他的,每天沉浸在前夫的背叛中苦大仇深,讓家庭氛圍低沉,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朱朝陽自然很難陽光開朗起來。
相比這種壓抑,現實中還有一類父母,在遇到這類問題時進行反覆的訴說與抱怨,無論身邊的人是否想要聽,即使這種方法對於排解憂愁毫無作用,他只管自顧的說,而這就是孩子情緒暴躁的源頭。
雖然是電視劇,但卻真真切切的表現了很多家庭都存在的矛盾,愛不是100%的掌控,愛需要空間,需要理解,需要包容,也需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