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絕垃圾混裝混運,讓垃圾分類「有始有終」
杭+新聞 對杭州市民而言,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已經逐步入腦入心,但丟完垃圾後,混裝混運的現象卻時有發生,明明在家分好了類的垃圾,最後卻被混裝混運,一車拉走。對此,有市民發出疑問:「既然最後是混裝混運,那麼我們在家裡垃圾分類有什麼意義呢?」
-
國家發改委談垃圾分類 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後混、混裝混運」
國家發改委談垃圾分類 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後混、混裝混運」 2020-12-16 16:44:07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姜慧梓> | 字號:A+ | A- 【國家發改委談垃圾分類】在國家發改委12月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孟瑋表示,下一步將設置簡便易行的垃圾分類投放裝置,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後混、混裝混運」。
-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元?北京垃圾分類問題答疑解惑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 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你是否還有不少疑惑:「生活垃圾分4類,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嗎」「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就罰200元?」 針對這些疑問,新京報記者梳理了北京市城管委等相關部門發布的信息,帶來20個你最關心問題的權威解答。
-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
A:新條例要求,收集、運輸生活垃圾的單位須將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至集中收集設施,或者分類運送至符合規定的轉運、處理設施,不得混裝混運,不得隨意傾倒、丟棄、遺撒、堆放。 目前居民產生的每一類生活垃圾,都要求由專門的運輸車輛進行收運。
-
北京垃圾強制分類正式實施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什麼意思?垃圾分類...
原標題:北京推行垃圾強制分類人民日報北京5月1日電(記者朱競若、賀勇)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5月1日正式施行,與以往顯著不同的是,《條例》對個人生活垃圾分類由倡導性上升為義務性條款,並明確了對生活垃圾混投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的處罰措施。這意味著北京的垃圾分類從此步入強制時代。
-
垃圾分類「動真格」!城市管理部門該如何有效監管?
201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2020年底前,在重點城市的城區範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2018年1月,住建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進北京、上海等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計劃形成若干垃圾分類示範片區。2019年7月1日,上海市實行強制垃圾分類,標誌中國垃圾分類正式進入全面推行階段。
-
生活垃圾分類進展如何
當前,距離截止時間已不足一月,各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進展如何?面臨哪些問題?下一步將怎樣推進?在北京市通州區的一個小區內,一排排電子垃圾桶整齊排列,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標識,以及每一類別的具體明細,都寫得清清楚楚。而且,小區內的每一個垃圾投放處,都有垃圾分類志願者在做分類引導。
-
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你是否還有不少疑惑:「生活垃圾分4類,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嗎」「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就罰200元?」 針對這些疑問,新京報記者梳理了北京市城管委等相關部門發布的信息,帶來20個你最關心問題的權威解答。
-
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新時尚——上海推進生活垃圾...
(二)注重體系推進,加快全程體系建設早期垃圾分類推進通常以居住區試點為主,前端雖進行分類投放,但後續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環節並未配套建立。這種模式下的垃圾分類往往流於形式、浮於表面,其所伴生的混裝、混運、混處問題將隨著垃圾分類的深化和覆蓋面擴大日益突出,極大程度挫傷廣大市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
垃圾分類要打好全民戰持久戰陣地戰
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也是一項事關千家萬戶的艱巨任務。近年來,我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全國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但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不少地區垃圾分類的深入性、全面性和持久性還不夠,有些地區垃圾分類進展較為遲緩,效果難盡人意。推行垃圾分類,依然任重道遠。
-
北京首批154個垃圾分類示範小區亮相,評選有這5大標準
154個小區、20個村滿足了「黨建引領作用好、分類設施規範、桶前值守到位、分類成效顯著和居民滿意度高」這5個標準,確定成為2020年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據了解,示範小區所在的社區將組織居民代表交流垃圾分類的經驗做法、好人好事等。示範小區所在的街道,將組織轄區內的其他小區,到示範小區進行現場觀摩,學習垃圾分類的有效做法。
-
北京垃圾分類實施7個月 立案查處違法行為28840起
截至11月底,北京市城管執法部門共檢查生活垃圾分類主體責任單位52.74萬家次,共發現問題1.79萬家次,存在問題率為3.40%;立案查處涉及生活垃圾的違法行為28840起。 12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舉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溫天武透露了以上數據。
-
大數據智能技術能否借垃圾分類一雙「慧眼」?
7月1日起,上海市將正式實施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規定,個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後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而且違規行為還將會列入徵信系統,「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從天而降。上海市民尚在驚愕中,北京等另外45個城市的垃圾分類政策已然在路上。
-
濟南明年5月1日垃圾分類就要「動真格」了 四色垃圾桶你會區分嗎?
在分類收集與運輸篇章中,對城市管理部門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運輸體系方面作出規定,明確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應當分類收集、分類運輸,部門可以通過招標等方式選擇具備條件的單位進行生活垃圾收集、運輸,並向社會公示。
-
@湛江人 2021年1月1日起,扔垃圾不分類,個人最高罰款500元!
廣東加大垃圾分類違法行為處罰力度2021年1月1日起未按分類規定投放生活垃圾單位最高可罰50萬元個人最高可罰500元12月23日混合運輸已分類垃圾最高或罰50萬發布會上,省人大環境資源委主任委員蘇一凡介紹,針對目前垃圾分類面臨的問題,《條例》修訂注重總結廣東經驗,壓實分類投放主體責任,規定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家庭和個人應當依法履行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投放義務。同時,健全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全鏈條管理責任,統籌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
-
生活垃圾分類專項執法力度大 發出個人現場處罰決定書14份
為進一步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實,加強《銅陵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推廣宣傳,2020年10月1起,市城管執法局在全市範圍內集中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生活垃圾分類專項執法行動。3個月以來,城管執法部門重點對賓館、飯店、餐飲、農貿市場、居民小區等重點區域展開執法檢查。
-
強化分類意識 涵養生活文明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了很多年,記者也跟蹤採訪了很多年,卻一直困惑於生活垃圾分類見效難、持久更難之局如何破解。此次蹲點採訪,記者欣喜地發現,上海對垃圾分類已有了制勝之道。今年2月19日,上海市人大公布《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地方立法級別從政府規章升級到地方法規,效力得到提升。《條例》規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如個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儘管目前還有很多人對處罰是否能執行、分類是否能徹底心存疑慮,但市民還是看到了上海「將生活垃圾分類進行到底」的決心。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執法半年 5546起案件被查處
從查處案件類型分析,其中未分類投放案件3265起(佔案件總數58.9%);未設置分類容器案件2054起(37.0%);混裝混運案件100起(1.8%);隨意堆放生活垃圾案件70起(1.3%);未按規定申報生活垃圾案件45起(0.8%);擅自從事生活垃圾經營性收運案件9起(0.1%);生活垃圾收運單位未建立臺帳案件1起,收運單位未清晰標示所運輸生活垃圾類別案件1起,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企業不履行義務案件
-
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一周年 已覆蓋青島5551個小區
一年來,青島市圍繞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在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建設上精心施策、下苦功夫,截至目前,市區76個街道、724個社區的5551個小區和2268個公共機構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省內率先、國內領先實現全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
人臉識別、積分換購 「網際網路+」模式助推北京垃圾分類升級
堅持依法治廢,推進首都超大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年後,北京生活垃圾分類的大幕重啟。隨著《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發布,垃圾分類管理、處罰有法可依。從2017年開始,北京市對生活垃圾產生、收運和處置單位開展執法檢查,檢查企事業單位34.6萬家,立案處罰1.34萬起,罰款15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