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一定要有家族觀念

2020-12-14 鳳兮鳳兮棲梧桐

家族對農村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辦紅白事都要依賴家族的的力量。其實城市有城市的好處,農村有農村的好處,單方面說哪個好,都是片面的。

經歷了這場戰疫(新冠肺炎),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或多或少的變化。就說婚姻,復工復產之後,有人離婚,有人復婚。有女同志說經過這場疫情,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是鬼。現在不說城市生活,只說農村。

經過了這場疫情,大家算是徹底改變了對農村的固有觀念,對呆在農村的朋友充滿了羨慕之情。在農村,不用呆在狹小的空間裡,還可以到院子裡透透氣。有那幾分地還可以種點菜,就算是買不到菜,也能吃到自己種的菜。

在農村,就算沒有口罩,也不用擔心,除了去大超市,基本沒有聚集的機會。

農村的好處當然是說不完的。

如果是要生活在農村,一定要有家族觀念。我說的這個家族觀念,不是說你們自己的小家庭,而是大家族。在農村是很注重這個的,如果是辦紅白事,整個家族的人都要來的。

在農村你過得幸福不幸福和你的家族和諧不和諧戚戚相關。每一個新結婚的家庭都是一張白紙。如果你這家族和諧,那麼相關成員家庭就很提攜新婚夫婦,只要見到了就會給予關懷和問候。久而久之,新媳婦就會感覺每個人都很友好,也就和這個大家族融為了一體。

相反,那些不和諧的家族,事就比較多了,就算是有明白人,一人的力量也是不能夠扭轉局面的。一次次協調矛盾不成,即使是有威望的人也不敢插手了。生活在這樣的家族,新婚家庭也就有不同的走向了。農村相親有個老習慣,打聽打聽。男方要打聽女方,女方也打聽男方。這也是以後家庭幸福的必要過程。

和諧的家族是不會輕易和別人鬧矛盾的,也不會害怕誰,也不會討好誰。就算是有矛盾,也會以合理的方式解決。

和諧的家族會促進整個村的和諧。和諧的村子,有哪個女孩子不願意嫁呢。

有的人說鄰裡和諧很重要,但鄰裡之間的關係是不穩定的,甚至會因為一句流言而彼此不順眼。家族關係就不一樣了,它是以血緣為紐帶的,血緣是事實存在的。整個家族裡的人,本出自家,所以你不能隨便罵家族內的任何一個人,而長輩是可以教訓小孩的。

血緣只是家族的紐帶,和諧不和諧還得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長輩三觀不正,怎麼讓晚輩信服,長輩起不到好的帶頭作用,何來晚輩的效仿,而新婚家庭的幸福又少了一層保障。

總而言之,家族的和諧能夠促進家庭幸福,家庭幸福能夠促進鄰裡和諧,鄰裡和諧能夠促進整個村莊村民和諧,整個村莊和諧反過來又能促進村民和諧,這樣家庭幸福才會不斷傳遞。

所以,在農村你過得幸福不幸福和家族和諧不和諧是戚戚相關的,如果生活在農村,一定要促進你家族的和諧。

相關焦點

  • 新農村要有新觀念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而在新農村建設中,不僅要改善人居環境、抓好生產發展,還要改善精神風貌、抓好鄉風文明,讓農民群眾不僅有新生活,還要有新觀念,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 農村家族中叔大還是舅大?這個問題有誤!我們要明白族和戚的區別
    因為舅舅根本不屬於自己這個家族,所以我們不能去這樣對比。當我們一定要對比時,我們首先得弄清楚家族指的是什麼,然後再說一下叔叔和舅舅的區別。一、族和戚的區別從周朝開始,古代中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商朝尊玄鳥,也就是燕子,其實他們認為是鳳,也就是說,他們以母係為重。
  • 世家聯姻、貴族壟斷,從《世說新語》來看魏晉家族觀念
    一、 關於家族觀念1.家族觀念的定義要想看清《世說新語》中蘊含著魏晉世人的家族觀念,首先要明確家族觀念的定義,任何理論都是具有邏輯關係的概念體系,家族觀念的定義離不開對家族的定義,所謂家族就是以婚姻和血緣關係結成的人的集合, 是社會的基本單位。
  • 農村笑絕戶可憐,去世連摔盆的人都沒有,這種習俗和觀念早該摒棄
    但在以前傳統觀念下的農村則是覺得,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人家就是絕戶,而且很多村會將這些人家劃為五保戶,在村裡能得到一些補貼。現在農村的觀念覺得,其實女兒也很好,女兒更貼心,如果花費精力讓這些女孩接受好的教育,教她們做人,孝順父母,其實與那些有兒子的人家生活也沒有什麼差別。
  • 農村大學生考上大學就一定有前途嗎?必須要直面這些問題
    農村的孩子及生活環境在農村,父母長輩以及身邊的人,大部分都是農民出身,對職業規劃以及人生規劃並沒有什麼概念。所以對自己學所學的專業,以及將來能從事職業一些人生相對來說沒有有清晰的目標。只是抱著手機的觀念,讀書就可以成才,如果真是有這樣的觀念,那是很危險的,也是很偏執的。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觀與社會有一個全面的系統性的了解,跳出自信認知範圍,包括之前父輩們和周邊人的認知局限性。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什麼意思,這種觀念你贊同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農老頭頻道》,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什麼意思,這種觀念你贊同嗎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都知道老人經常說一些老話。因為在以前那個年代,科技信息都不是很發達,我們每天除了下地幹活,就是大家圍在一起嘮嘮家常。有很多老話都是在以前的那個年代流傳下來的。
  • 名門修譜:宗族和家族,差別有多大?
    家族宗族是新中國成立以前農村社會最主要的組織單位之一,時至今日宗族的影響依然隨處可見。宗族作為基層社會裡一股強大的勢力,到底該如何來解讀「宗族」的含義?很多人卻並不知其所以然。宗族最開始可以追溯到宋明清時期,在當時,城鎮農村還沒有區分得太明顯,但是很多人還是以務農為生,絕大多數人居住的還是比較偏遠。況且那個年代的交通並不發達,一個州縣官想要管理好自己轄區的普通百姓,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的。因此宗族系統也就在這個時候產生,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 這6種癌症有家族聚集性!家裡有人患癌,一定要小心!
    重慶市腫瘤醫院腫瘤學實驗室副主任易琳2018年1月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腫瘤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易感性疾病,往往存在家族聚集的現象。①如果你家人中有人患癌,那麼這篇文章你一定要好好看看!癌症確實存有家族遺傳聚集現象!就拿我們熟知的歌手梅豔芳來說,她2003年不幸因宮頸癌去世。
  • 農村諺語:「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究竟有無道理?
    「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這是一句農村俗語,該諺語淺顯易懂,無非說明兩點:第一句說的是要倡導人們養成節約不浪費的好習慣,第二句反應的是農村女孩的一種擇偶標準,第一句認可,第二句未免太自私並不認同。
  • 家族觀念極強的女人遇上單親男,吃頓飯比丟了工作更重要?
    兩個人的生活習慣,忍忍就過去,但是一旦牽扯到雙方的家庭,家庭的習俗和觀念,生活不再是柴米油鹽的問題,種種的不協調帶來的麻煩也接踵而來。說起家族,很多人都認為都是富有人家的才會用到的詞語,然而近幾年來,家族這個詞語常被提起,幾個親戚聚一起就算是家族聚會。然而當一個單親男遇上一個家族觀念極強的女人,會發生什麼樣的矛盾?
  • 農村辦的「喜喪」是何意思,國家要取消,盡孝方式換一換吧!
    農村辦的「喜喪」是何意思,國家要取消,盡孝方式換一換吧!相信生活在農村或者看過古裝和鄉村電視劇的朋友都知道,至今為止在農村依然流行土葬,所以說要想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禮儀制度,就要回農村,畢竟在這裡我們才能看到保存最完整的風俗習慣。
  • 人,要有等待的觀念!
    重建家風有三個環節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它們環環相扣。這三個我們其實都很熟悉。第一個就是修身;第二個是齊家;第三個是傳承。「修」就是修正,我們多少也有一些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所以要修一修,讓它更正。《大學》中有句話很多人會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無論是天子還是平民百姓,都必須要以修身為根本。這就告訴我們齊家、治國、平天下不是本,如果本做不好的話,後面的都是空談。修身做好,齊家才有可能做好,然後才有本事治國,最後才能平天下。
  • 再造農村,毛主席最偉大的功績之一
    這一問題仁者見仁,但在我看來—再造農村—一定是有力的候選者。他對中國鄉村傳統的社會格局進行了改造,使中央政府第一次能夠真正掌控全國的神經末梢,這對中國革命的勝利、及至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型、現代化都意義重大。
  • 農村俗語「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是啥意思?指哪三種樹?
    因此關於種樹,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說法,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1、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家門前,種上石榴、桂花樹、柿子樹,可以讓家族興旺、世世代代富足,當然這也是種祈福的說法,這裡「富三世」,不是實指三代人,而是泛老「世世代代」之意。那麼為什麼是這三種樹呢?
  • 打掉農村涉黑組織1198個,農村黑惡勢力基本肅清
    為維持「家族統治」,石鳳剛通過各種手段安排大學剛畢業的兒子石陽加入黨組織,並將其安插為村「兩委」委員。三年來,一大批像石鳳剛這樣橫行鄉裡、欺壓百姓的「南霸天」「北霸天」受到依法嚴懲,農村黑惡勢力基本肅清,清除「村霸」顯現多重積極效應。
  • 農村被寄予厚望的80後,轉眼40了,經濟、家庭一團亂麻,有你嗎?
    農村常言道「頭30年看父敬子,後30年看子敬父」,意思也簡單明白,其實就是家族的更迭和傳承,這跟農民內心深處的家庭觀念也相符,不過截止到70後開始,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那時候農村的老人對70後的期盼就是能吃飽飯,別餓肚子。
  • 在農村,孩子為什麼不能隨母姓?族譜裡寫得明明白白,你敢違背嗎
    在農村,孩子出生是不能隨母姓的,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真正原因。現在農村很多年輕人都會進城打工,時間久了,思想觀念也會慢慢改變,比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等。有些優秀的農村小夥子還可能娶上城裡的媳婦。而城裡的媳婦思想觀念會更開放,結婚生子後可能就會提出孩子要隨母姓的問題,況且現在城市獨生子女比較多,娘家也會有這方面的考慮。那麼孩子到底能不能隨母姓呢?現實中,農村會允許自己的族人改隨母姓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 肖唐鏢 | 當前中國農村宗族及其與鄉村治理的關係
    劉朝暉對廈門市新江村的調查顯示,該村邱氏新修有族譜,並有11人組成的宗族管理機構——理事會。在湖北省,按孫秋雲對鄂西土家族地區宗族情況的調查,解放前該地區宗族組織健全,活動盛行,「其宗族和家族意識經過解放後近四十年的打擊和壓抑,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淡化,但並沒有泯滅」。該地區一些大姓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修譜活動,90年代個別新宗族組織得以成立。
  • 全國累計打掉農村涉黑組織1198個 農村黑惡勢力基本肅清,基層選舉...
    為維持「家族統治」,石鳳剛通過各種手段安排大學剛畢業的兒子石陽加入黨組織,並將其安插為村「兩委」委員。 三年來,一大批像石鳳剛這樣橫行鄉裡、欺壓百姓的「南霸天」「北霸天」受到依法嚴懲,農村黑惡勢力基本肅清,清除「村霸」顯現多重積極效應。
  • 在農村爹親叔大,娘親舅大,你認為到底是叔叔親還是舅舅親
    在農村爺親叔大,娘親舅大,到底是叔叔親還是舅舅親?其實從血緣來說,叔叔和舅舅都是一樣親,你身上流著你母親家族一半的血統,流著你父親家族一半的血統。要是想一定要分個遠近,那只能說是誰富誰親,你富了妮叔叔舅舅給你都親,你要窮了可能都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