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瞋痴是一切惡果的罪魁禍首

2021-03-02 大悲禪寺

歡迎加入

大悲禪寺微信號:dbcs777

中國佛緣微信號:zgfy777

淨空法師微信號:jkfs777

一滴水可以蕩漾整個湖面,一篇文章分享可以觸動整個心靈。

感恩您的轉發

佛教認為「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貪瞋痴是人類迷惑不悟的根源,是造成一切惡果的罪魁禍首。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貪婪和執著,滋生出種種有違規律、不擇手段的不當行為,不當行為的積聚,因此而形成「共業」。

金融危機來了,世界因此陷入一片恐慌,人心因此而變得躁動不安,社會因此而趨於蕭條。猛然間,人們發現,世界的繁華竟是如此脆弱,人們的信心竟是如此不堪一擊,金錢和財富竟是如此虛幻不實。這正應了佛教所講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的道理。

美國人查爾斯.R.莫裡斯(Charles R.Morris)在《金錢·貪婪·欲望——金融危機的起因》(美國金融史話譯叢)一書中,通過對一條街——華爾街的變遷,一個國——美國的行業壟斷,一個領域——金融領域產生動蕩的起因的分析,講述了美國金融發展史長河中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剖析了人對金錢的貪婪和欲望。作品對由金錢引起的貪婪和欲望有著獨到而精闢的見解,這與佛教的相關思想不謀而合。

佛教認為「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貪瞋痴是人類迷惑不悟的根源,是造成一切惡果的罪魁禍首。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貪婪和執著,滋生出種種有違規律、不擇手段的不當行為,不當行為的積聚,因此而形成「共業」。共業,是人類的共同感召,例如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各種災難的頻繁發生;對世界資源的掠奪,導致戰火蔓延;對霸權主義的推崇和嚮往,導致世界的紛爭不斷,如此等等,無一不是人類的貪瞋痴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佛教講緣起法,善緣聚則善業生,惡緣聚則惡業生。就金融危機而言,大家一味追逐眼前的經濟利益,不顧實際地無節制地透支未來的金錢,吹出一時性的繁華泡沫。最終泡沫一旦破滅,表面的繁華頃刻間便會灰飛煙滅,一切回歸本來的面目,甚至由於人們的透支還得償還前債。加之,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世界各國勢必也因此而受牽連。就經濟全球化而言,沒有經濟全球化,一國的經濟不能融入世界,難以飛速發展;有了經濟全球化,加深了彼此之間的關聯,世界經濟能夠一榮俱榮。

可是有了經濟全球化,也極有可能導致世界經濟的集體崩潰。原本是美國人的事情,卻導致世界各國遭受牽連,似乎罪責在於美國,可是用佛教的緣起觀念進行分析,當美國金融泡沫呈現時,全球化背景下的各國經濟也因此而受益不少,因此從因果的角度來說,福禍相倚,因果必然,絲毫不爽。

佛經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或許對我們會有一些啟迪:

波斯匿王因為貪吃導致身體一天天發胖,造成行動困難,氣喘籲籲。他憂心忡忡地來請教佛陀,有什麼減肥的妙方。波斯匿王神情憂慮地對佛陀說:「佛陀!我因為受不了美食的誘惑,飲食過量,結果越來越胖,令人非常煩惱。」佛陀憐憫地說:「國王啊!你為什麼貪念這麼強,難道沒想過要制止嗎?」 波斯匿王皺著眉頭:「有啊!曾經試過,但是還是抗拒不了想吃的欲望,怎麼辦呢?」 佛陀微笑道:「想得到不該得的東西就叫做貪。貪心的人終日追逐財、色、名、食、睡等五欲,不知道要適可而止,必然會造出種種罪業,傷害別人,使自己遭受業報的痛苦。要消除這種煩惱,應該去除貪求的心,飲食節量,自然能夠身體健康。」

波斯匿王恍然大悟,欣喜地說:「痛苦和煩惱原來是因為貪慾太多,貪念真是害人不淺!」

貪瞋痴為三毒,是一切煩惱的根本來源,貪求無厭,不能遂意就生起瞋恨,瞋心障礙智慧,顛倒造作,就是愚痴。人的欲望永無止境,福報終有享盡的時候。聯想起我們眼前的金融危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對金錢的追逐本該適度,應該順應經濟規律而行,不可以人為地去改變。

力薦熱門經典公眾帳號:

淨空法師微信號:jkfs777

中國佛緣微信號:zgfy777

相關焦點

  • 貪瞋痴根子在哪裡?
    貪瞋痴根子在哪裡?根子在心裡有種子。拿痴呆來說,痴呆也滅不了貪瞋痴,如果這個人痴呆看好了,仍然有貪瞋痴。所以貪瞋痴不在痴呆裡邊,也不在痴呆外邊,在你心裡。一般說來,不是痴呆的人,有能力的聰明人,更容易發展貪瞋痴。所以我們還應該明白,貪瞋痴也不在聰明裡,也不聰明外,而在你心裡。咱們這顆心並不是今世才有的,從無始以來我們就有這顆心,否則怎麼會無始以來做老眾生呢?即使你人的身體毀滅了,下一世變成狗的身體了,貪瞋痴還在狗的心裡,所以貪瞋痴不根據你形象的變化而變化,哪怕同樣是人,也不根據你男的變女的,女的變男的,貪瞋痴總是存在。
  • 貪瞋痴障礙修道(宣化上人)
    貪瞋痴障礙修道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宣化上人我們人在這世界上的時間可是人人放不下,執東著西,覺得世界的一切是真諦,所以爭名奪利,勾心鬥角,在名利上徘徊,為名利盡做些違背良心的顛倒事。到後來的結果,為名者死在名上,為利者死在利上。一生你爭我奪,在名利上顛顛倒倒,究竟為什麼?因為不認識貪瞋痴是三毒。這三毒比毒藥還要毒十分。
  • 貪瞋痴的根本原因!你可知道?
    我們也很難得,幾十年的工夫才發現,知道佛經上常講的貪瞋痴三毒。我這個發現是從唯識裡頭發現的,那就是一念迷失自性之後,極快速的時間,性德變成阿賴耶,阿賴耶由業相變成轉相,轉相變成境界相,可以說是剎那之間完成的。轉相就是第七識,第七識是什麼東西?是四大煩惱糾纏在一起變現出來,叫末那識。
  • 三大阿僧祇劫其實就是指貪、瞋、痴
    三大阿僧祇劫其實就是指貪、瞋、痴 所以大慧菩薩最後說:令大眾皆離有無妄想,而能不歷僧祇證法身
  • 佛教:降三世明王,乃東方阿閦佛之憤怒身,降服貪瞋痴三毒與三界
    十、色身青玄:表無始以來,無漏降三世的本有修生隨緣的大悲之德,秘義說南閻浮 提草木乃至大海水,及人之髮眉等之青,亦隨緣大悲之色故,一切有情非情皆悉此尊之大悲者也。降三世明王又稱月黶尊、勝三世、三世勝、降三世金剛菩薩。為密教五大明王之一,即五部中金剛部之教令輪身,配置於東方,密號最勝金剛。相傳因此尊降服貪瞋痴三毒與三界,故稱降三世。
  • 意識到貪嗔痴,自己都佔了,真的是要勤修戒定慧
    貪嗔痴,我佔全了。那個房間裡的妖怪是小我,是她,就是我自己。請問你是北齊密探嗎?這麼多年了,我才發現。偽裝的真好。勤修戒定慧。「關於「戒定慧」:定與慧如同燈與光的關係,一個是體,一個是用,是不二的。當我們內心沒有煩惱的心理時,就是戒。如如不動,就是定。當我們去做利益眾生之事,就會產生慧。
  • 星雲大師:一切煩惱的根源都是「貪嗔痴」,用這三個字可以化解
    現在的很多人,「貪嗔痴」之心很重,因此煩惱障也重。一切的煩惱障,都是因為「我執」造成的。雖然現代人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但是依舊煩惱和困惑不斷,精神壓力很大,身心傷害。如何消除煩惱,戒掉「煩惱障」呢?六祖慧能禪師和星雲大師都為人們開出了同樣的三字「妙方」。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佛教:貪嗔痴有一樣,都不能除煩惱
    欲動,則心動;心動,自然煩惱叢生,貪嗔痴三毒是一切煩惱的總根子,我們不管有多少煩惱,不管有多少苦難,都是由貪嗔痴所產生,貪嗔痴就是我們眾生迷惑的根本,放下貪嗔痴,就能得當下自在了。貪,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嗔,是對於討厭的過分偏執;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佛學上的貪是指有求心,即六欲,它緣起於六識,嗔是指不平心,即七情,它緣起於五蘊,而成的第七識——思維意識。
  • ​往生咒---功德利益《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現世能夠所求滿願,不為一切鬼神所搗亂。如果這個咒念到二十萬遍,就能感得菩提心的芽生長出來。如果念到三十萬遍,就能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所以這個咒的功德還很大了。那麼這個【拔一切業障根本】,就是持這個咒能夠滅一切罪。業障,一般我們講業障,障有三障:報障,業障,煩惱障。
  • 淨空法師:【常行六波羅,才能度貪瞋痴】
    諸佛如來,十方三世一切菩薩修行證果,沒有例外,都是以大悲心為體,學佛如果沒有大悲心就不能成就。 大悲心是什麼心?憐憫一切眾生的心。這個心真正生起來,學佛功夫就得力,這是真心。 我們必須曉得,六道眾生用妄心,妄心跟真心不相應,妄心學佛不可能有一個成就,妄心學佛還是在六道輪迴,決定出不了,不能不知道。
  • 貪瞋痴慢疑,是一切病因|淨空老和尚開示
    佛告訴我們,貪瞋痴慢疑這五毒,自性裡頭沒有,真心裏面沒有,這東西從哪裡來的?迷失了自性,從妄想裡面變現出來。幾時變現出來的?大乘經上常說,從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是阿賴耶,無明是迷,迷了以後從真心裡起一個妄心,妄心裏面就有這些毒素,這些毒素是從迷來的。它的體是性德,性德迷了就變成病毒的細胞,變成病毒的種子。
  • 瞋恨心很重怎麼辦
    瞋恨心很重怎麼辦問:我瞋恨心很強,因為念佛不得力,壓不住,怎麼辦? 答:「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意念造了很多罪業。人呢,都是貪瞋痴的眾生,有的人貪心重一些,有的人瞋心重一些,各有不同。這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解決的,我所講的也是文字上的,供你參考。 第一,要認識到瞋心是很苦的,會增長我們的業障。
  • 元音老人|如何消除貪瞋痴慢疑 ?
    以思惑為思維世間虛妄之物而起之事惑,其性鈍昧,有貪、瞋、痴、慢、疑五惑之分,故不易頓除。見惑、思惑不除,生死輪迴不能了。所以要消除這身、邊、邪、取、戒與貪、瞋、痴、慢、疑十惑,先要明白本性,開大悟。深知事物皆幻,都不可得,徹見這一念斷處,了了分明的靈知之性,就是我人的本性。
  • 瞋恨,會使我們失去理智
    佛法認為,「貪、瞋、痴」是我們人類的三種根本煩惱,稱為三毒。
  • 47.這世間的眾生,都有瞋恨恚怒的心.為什麼?【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在這個時候,這位毗樓博叉龍王,(龍屬於西方廣目天王所管轄)承仗諸佛大威神力所加被,能普徧觀察一切龍類的眾生,而去頌讚嘆佛的功德。這種神通妙用是變化無窮,能徧滿了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國土裡。【娑竭如是觀於佛】:這位娑竭羅龍王,他明白佛有這種的境界,這種的三昧。
  • 超5成中國家庭存款為0 佛說:消費成癮是貪嗔痴
    這種消費成癮在佛弟子之中甚為反感,貪嗔痴是被稱為三毒。「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心裡無主,便妄念散生。眾生不乏慧根,但真正能管住嘴不亂吃,管住手不隨意買買買,管住腳不隨意亂跑的……可以說少之又少。貪、嗔、痴為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 陳劍鍠:貪嗔痴,就是佛教裡面的三毒
    他說,我們不斷地在積累貪嗔痴,我們因貪而起嗔;貪不得我生氣;貪到了怕失去,也生氣;所以貪接著而來就是嗔,因嗔產生無明,這就是佛教裡面講的三毒。其實這就是我們娑婆世界所處的環境。以下為視頻:以下是文字實錄: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科學界或是很多科學家在談的問題,尤其現在流行到量子力學。
  • 論地獄三條根,貪嗔痴的可怕
    身業有殺盜淫妄酒;口業有四:兩舌,惡口,妄語,綺語;意業就是貪嗔痴的習氣。其實身如果沒有意識參與,也不成為業,口業也是如此,必先有一意念起,而轉為語言和行動發生。所以意業最厲害,他是頭,也即我們的第六意識心。成地獄業主要是這貪嗔痴的功勞,所以擒賊先擒王,看好這個意識心最重要。修行中一般也是修這個心。
  • 動瞋恨心,就把前面累積的功德全燒光了
    有許多人不聽法,不了解,就會想不通啊:我做了那麼多功德,為什麼我還是一切不順利啊?我還是障礙很多?他想不通,有時候跟同參道友訴訴苦,聽來聽去,聽到的全是,「你業障啊。」他說:「我今世也沒有造什麼惡業。」「前世業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