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阿僧祇劫其實就是指貪、瞋、痴

2021-03-02 妙法蓮華修習苑

三大阿僧祇劫其實就是指貪、瞋、痴

 

所以大慧菩薩最後說:令大眾皆離有無妄想,而能不歷僧祇證法身。所以,達摩大師講了一句話,我非常地認同,他說:一般人把這個修學佛道,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那麼久、那麼遠,這是不明佛意啊,不了解佛的意思,三大阿僧祇劫其實就是指貪、瞋、痴,斷了貪、瞋、痴的無明,這樣一下子就成佛了,所以,一般來講,不了解三大阿僧祇劫那是表法的,一般就說:哎呀,成佛要很久、很久...達摩大師說:聽了這一段讓人會退失道心,既然要那麼久遠才成佛,那我今天用功也沒什麼多大意思了,所以在《達摩血脈論》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啊,達摩大師,所以,那是表法的,三大阿僧祇劫,你只要斷貪,一大阿僧祇劫就沒了,你只要斷瞋恨心,二大阿僧祇劫就過了,你只要斷愚痴,三大阿僧祇劫就了了,就成佛了,所以貪、瞋、痴,表法的,就表三大阿僧祇劫,如果說成佛一定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達摩大師說:讓無量無邊的眾生不明佛意,退失道心,這樣,我還拼什麼,就三大阿僧祇劫,就做「萬睡爺」,吃飽就睡,這哪有辦法呢,欸!我們有希望,只要你斷,徹底地斷貪、瞋、痴,三大阿僧祇劫就過,欸!我覺得說,聽法就是有這個好處,在剎那間,喔!原來這佛意是如此的,哎呀,不可思議。---慧律法師楞伽經講座摘錄

視頻目錄(2019.11.03)

近期的目錄連結(2019.11.09)

慧律法師楞嚴經(全)

慧律法師楞伽經(全)

慧律法師六祖壇經(全)

慧律法師華嚴經一至四目錄

淨界法師法華經講記1-70(未完)

淨界法師楞嚴經要義(全 )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應用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全)

淨界法師唯識學概要(全)

淨界法師百法明門論直解(全)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01-68)全

慧律法師百法明門論表解(全 )

慧律法師金剛經講解(全)

慧律法師《唯識簡介》全

慧律法師佛學十四講表(全)

慧律法師圓覺經講座

慧律法師地藏經講記1--55(全)

宣化上人法華經(全)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全)

宣化上人金剛經(全)

宣化上人華嚴經01-388(全)

宣化上人普賢行願品(全)

短視頻目錄合集一(2018.07.01)

歷史文章閱選讀一

歷史文章閱選讀二

歷史文章閱選讀三

慧律法師《入佛正見》

元音老人楞嚴要解目錄

夢參老和尚地藏經淺全)

夢參老和尚佔察善惡業報經講記 全

夢參老法師法華經(全)

祖師大德悟道因緣集 連結

南禪七日視頻目錄(全)

淨空法師法華經大意目錄(全)

淨空法師楞嚴經講義 目錄

阿彌陀佛的故事十集連結

淨慧法師僧伽吒經(全)

相關焦點

  • 貪瞋痴的根本原因!你可知道?
    「如釋迦因地,行菩薩道,積一大阿僧祇劫勤修,漸離女身」。
  • 三大阿僧祇劫,如何超越?
    問:三大阿僧祇劫,究竟是多長時間?答曰:迷則阿僧祇,悟則剎那間。何以故?劫,即糾結,累贅,障礙,煩惱。三大劫,即三大糾結,也就是貪劫、嗔劫、痴劫。阿僧祇,即無量無數。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無量無數的貪嗔痴。貪是一大劫,亦名一大結。貪劫之中,貪數無量,故稱貪阿僧祇劫,或雲貪無量劫。嗔是一大劫,亦名一大結。
  • 修行非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不,你想多了
    佛經上說,要成佛,從發願修行開始,需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功德圓滿成佛。02三大阿僧祇劫啥是阿僧祇劫呢?04三大阿僧祇劫的真意那麼,三大阿僧祇劫是怎麼回事?其實,在佛法中,有很多的教化方式是為了「表法」。
  • 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大劫」、「小劫」、「阿僧祇劫」指的是什麼?
    「劫」是佛教宇宙觀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概念,許多人往往都會將其誤以為是劫難的意思,其實「劫」是一個時間單位。在佛學中,形容極短的時間,往往會用「剎那」來形容,而形容極長的時間,則常常會用「劫」來描述。「成」指的是物質世界形成的階段;「住」指世界持續存在的階段;「壞」指世界崩壞的階段;「空」就是世界毀滅之後一無所有的階段。世界就這樣在不斷形成,又不斷毀滅的過程中周而復始地一直循環。一般認為只有「住劫」是有人類生存的時間。傳說在住劫中會有小三災,即饑饉、疾疫、刀兵。
  • 「三大阿僧祇劫」有多長?
    「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說明成佛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三大阿僧祇劫」到底有多久呢?在佛教的計時單位中,「剎那」是表示極短的時間,「劫」是表示極長的時間。劫又分為小劫、中劫、大劫三種。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一個大劫正好是世界經過了一次的成、住、壞、空。因此,當世界歷經三次成、住、壞、空,也就是經過三度大劫的時間,就是三大阿僧祇劫。
  • 貪瞋痴根子在哪裡?
    貪瞋痴根子在哪裡?根子在心裡有種子。拿痴呆來說,痴呆也滅不了貪瞋痴,如果這個人痴呆看好了,仍然有貪瞋痴。所以貪瞋痴不在痴呆裡邊,也不在痴呆外邊,在你心裡。一般說來,不是痴呆的人,有能力的聰明人,更容易發展貪瞋痴。所以我們還應該明白,貪瞋痴也不在聰明裡,也不聰明外,而在你心裡。咱們這顆心並不是今世才有的,從無始以來我們就有這顆心,否則怎麼會無始以來做老眾生呢?即使你人的身體毀滅了,下一世變成狗的身體了,貪瞋痴還在狗的心裡,所以貪瞋痴不根據你形象的變化而變化,哪怕同樣是人,也不根據你男的變女的,女的變男的,貪瞋痴總是存在。
  • 《淨土答疑-039》~三大阿僧祇劫,又指的是什麼呢?
    三大阿僧祇劫,又指的是什麼呢?它是怎麼算的呢?三大阿僧祇劫最主要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它是以大劫來當作算數方便,第一大劫所需要修學的內容,這個內容你修學滿足了,就說你已經超越第一大阿僧祇劫。那麼進入初住以後呢,次第修學上來,到達七住位不退,開始這樣子才能說是入第一大阿僧祇劫。因為接下來經文還有繼續講,經文前面我們知道說,退分是指七住以前,所以我們接下來就是用一個解釋,解釋前面經文的意思,也就是說,你要經歷第一大阿僧祇劫來超越三賢位。我們前面所舉的經文,是告訴我們說怎麼進入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道。
  • 貪瞋痴障礙修道(宣化上人)
    貪瞋痴障礙修道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宣化上人我們人在這世界上的時間求之不得,便生瞋恨心,輕者藏之於內,重者採取行動,或者鬥爭,或者戰爭。這樣一來,世界自然不平安。如果人人之心,清淨無染,慈悲用事,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這種思想,世界自然和平無戰爭。若要根本解決世界問題,就要從貪瞋痴三毒著手,設法令人不貪、不瞋、不痴。怎樣能做得到呢?
  • 貪瞋痴是一切惡果的罪魁禍首
    歡迎加入大悲禪寺微信號:dbcs777中國佛緣微信號:zgfy777
  • 釋迦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還是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
    釋迦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還是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問:釋迦牟尼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還是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呢?答:凡是問到諸佛、古佛怎麼成佛的,這都是諸佛的境界。經中所說都不一樣。凡夫要去講佛的境界,像個生來的盲人一樣,毫無辦法。不過既然問到,也就鸚鵡學舌,依據經典表達自己粗淺的認識。
  • 不想經歷漫長的三大阿僧祇劫行不行?並非密宗獨有,即身成佛的N多依據!
    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只要通過觀想的力量,就可以取代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修行?答:從公認的道理來看,所謂的幾大劫是根據修行者的根基而安立的,對利根者來說的三大劫成佛時間,也是依據他本人積累福德智慧這二資糧的時間長短而言的。
  • 三大阿僧祇劫與即生成佛
    如果說密宗所說的「即身成佛」,成就的是佛果位上的佛陀,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只要通過觀想的力量,就可以取代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修行?  答:顯宗經典中確實有佛陀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而後成佛之記載,若就顯宗普遍觀點言之,極為鈍根之菩薩需經三十三阿僧祇劫而後成佛,即資糧道和加行道經過三大劫、十地中的每一地各經過三大劫;中根者需經七大阿僧祇劫而後成佛,即資糧道與加行道各經過兩大劫、見道經過一大劫、修道經過兩大劫;利根者則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後成佛。
  • 即身成就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
  • 這一念就超過了三大阿僧祇劫!
    「統百行以無遺」,「統」就是統領、統帥,「百行」就是一切行業,我們講「百家姓」,不代表一百,「百行」就是一切行業,沒有一個遺漏在外,當然就成了無量善根福德因緣。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該之。
  • 三大阿僧祇劫是什麼概念
    三大阿僧祇劫到底是什麼概念?是多長的時間呢?我們常常聽到這個「劫」,或者是「劫數」。在這裡,「劫」是就時間來講的,而且不是我們世間所講的日、月、年,而是遠遠超越我們所能想像的時間,這個必須要用電腦來計算,這個「劫」的時間非常的長。釋迦牟尼佛有時候用「磐石劫」來譬喻,有時候用「芥子劫」來譬喻,有時候則以「增減劫」來說明。「增減劫」就是增劫跟減劫。什麼叫增劫?什麼叫減劫?
  • 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多久?
    所謂的「佛寶」就是指菩薩曾在三大無量數劫(阿僧祇劫)當中,證悟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得到般若實相智慧之後,能夠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萬行圓滿
  • 佛教:降三世明王,乃東方阿閦佛之憤怒身,降服貪瞋痴三毒與三界
    四、二手結大印:表不二義,指無明法性不二,行者本尊不二。以法性害無明,以慈悲法幢降伏三世無明邪地諸魔,然而無明法性原是一如故,又左風是行者之息風,右風是本尊之息風,二小指相鉤是行者本尊不二之義,二風是而二之義,此根 本大印即是不二法性之即身成佛印。亦表無始以來即以此身降伏諸魔之義。五、第二手左鈴右杵:表金剛薩埵說法利生義,金剛薩埵是其本地。
  • 意識到貪嗔痴,自己都佔了,真的是要勤修戒定慧
    貪嗔痴,我佔全了。那個房間裡的妖怪是小我,是她,就是我自己。請問你是北齊密探嗎?這麼多年了,我才發現。偽裝的真好。勤修戒定慧。「關於「戒定慧」:定與慧如同燈與光的關係,一個是體,一個是用,是不二的。當我們內心沒有煩惱的心理時,就是戒。如如不動,就是定。當我們去做利益眾生之事,就會產生慧。
  • 成佛需要修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阿僧祗劫」到底是什麼?
    其實我們無需考究一劫到底是 多少年或多少世紀,只需要理解為一段長到不能計算的時 間單位。 阿僧祗,是梵文asamkya的譯音。是無量數、無央數的意 思。無央數,即是無中央數。例如: 7的中央數是4。(1, 2, 3, 4, 5, 6, 7) 5的中央數是3。(1, 2, 3, 4, 5) 無量數是極長至計算不到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