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阿僧祇劫與即生成佛

2021-03-02 覺囊德賢精舍

問:佛陀在因地上經歷了漫長的菩薩道修行,才獲得了圓滿的智慧,並最終成就佛果。如果說密宗所說的「即身成佛」,成就的是佛果位上的佛陀,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只要通過觀想的力量,就可以取代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修行?

  

答:顯宗經典中確實有佛陀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而後成佛之記載,若就顯宗普遍觀點言之,極為鈍根之菩薩需經三十三阿僧祇劫而後成佛,即資糧道和加行道經過三大劫、十地中的每一地各經過三大劫;中根者需經七大阿僧祇劫而後成佛,即資糧道與加行道各經過兩大劫、見道經過一大劫、修道經過兩大劫;利根者則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後成佛。正如印度著名阿闍黎巴雪在其所著的《中觀寶燈論》中說所:「利根者經三大劫現前佛果,中根者經七大劫,鈍根者經三十三大劫。」

關於利根者所需的三大劫,《經莊嚴論》中云:「三大劫圓滿,修行趨究竟。」對此,《般若八千頌廣釋》中解釋道:「第一大劫從資糧道開始至一地之間圓滿;第二大劫從二地至七地之間圓滿;第三大劫從不動地至佛地之間圓滿。」而《菩薩地論》則云:「資糧加行一大劫,一至七地一大劫,三清淨地一大劫。」它們的意思是說,如同田地邊緣以內皆算田地一樣,一地已包括在資糧、加行道之一大劫中的說法,與《瑜伽師地論》中的意義相同。

以上所述乃針對一般狀況而言,其實不論顯宗密宗,除了承認三大阿僧祇劫成佛說以外,都或隱含或公開地同時承認、標榜即身成佛之說,只不過一為零散地見於各大經論,一為佛陀在有緣眾前做集中、詳細的明示,且具體指出種種即身成佛的方便法門。密宗中因依賴上師不共的傳承加持,且擁有多種多樣的觀想等方便法,又具體對應著某些密宗行者的根基,眾緣和合,即身成佛便不再是天方夜譚。況且從顯密公認的道理來看,所謂的幾大劫是根據修行者的根基而安立的,對利根者來說的三大劫成佛時間,也是依據他本人積累福德智慧這二資糧的時間長短而言的。既如此,那我們就不能否認,對某些根基的眾生來說,如果他能在瞬間就積聚起無數劫的資糧,那他當然就可以即身成佛,因成佛所需資糧已圓滿故。而顯密佛法無不承認,具有大心力者每一剎那中都可圓滿數劫資糧,因此並不需要像常人一般勤積三大劫資糧。如果說「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等華嚴境界,深刻地表達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大乘理念的話,那麼顯而易見的一個事實便是,有很多小乘修行人是根本無法理解到這一層次的。同樣,對於瞬間就能積累起無數劫資糧的說法,許多對顯密佛法所知甚少之人於此流露出相當程度的懷疑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

全知無垢光尊者曾說過:「心力大者,每一剎那便可圓滿無量資糧,(因而)連續修學積資迅速者一生可得解脫的說法是合理的。也就是說,獲得灌頂後修生圓二次第即是進入了小資糧道,之後若依靠大精進與大方便勤修,則即生便可獲得見道。獲得見道後無有生死故即生可以究竟修道,獲得菩提果。即獲得見道後若欲求,則七日也可以成就菩提。」此種說法並非密宗所獨具,顯宗同樣高舉七日成佛之說。《般若二萬頌》中云:「獲得現見諸法清淨法眼之大菩薩,若欲求正果,則七日亦可現前無上菩提圓滿佛果。」而在《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更直接宣說了八歲的龍女因獻上寶珠而剎那間成佛的事例。她不僅當下圓滿相好,且立刻前往南方無垢世界,直上寶座,為眾生宣說佛法。如果所有眾生都得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方能證悟菩提,那這龍女為何還要做如此示現呢?何況這一生的即身成就又焉知不是多生累劫積累後的一次頓悟。

密宗是依靠諸多甚深方便獲得見道的,既得見道,當能七日成佛;至於見道之前,顯宗密宗在精進及方便上實有種種差別。但見道之後,修學顯宗的極利根之菩薩與趨入密宗之持明者在證果的時間先後上並無差別。若能靜心思維,現實生活中這方面的事例也可為大家理解所謂的即身成佛提供註腳。比如擁有大智慧的人士,如果又能具備大精進、大善巧方便,此種人當然可以成辦那些智力平庸、懶散懈怠又乏少方便法門的凡夫所不可能完成的各項任務與工作。並且從究竟角度來說,我們所說的成佛並非是指成就一個外在於我們的「佛」,而是指自性本具的佛性被我們自身再度認識到而已。解脫不是從此岸渡到彼岸,它的真正意義是說我們應把蒙蔽在本來光明的心性上的汙垢清除掉,絕不是指所有欲求解脫之人都必須奮力藉助於外在的「槳」,然後趨向一個非內在於眾生心地中的目的地。既然大乘所有宗派都承認眾生本具萬德,那麼眾生在各自的自家寶藏中探尋到一些不可思議的成佛捷徑也就無甚可值得大驚小怪的地方了。

況且對三大阿僧祇劫也不能只做單向度的唯一、刻板理解,佛陀在《解脫經》中就說過:「所謂的無數大劫(阿僧祇劫)是對眾生各不相同之無量界、根、信解而言。」正是因為眾生的根基千差萬別,為接引這些根基各不相同之眾生,釋迦牟尼佛才開顯出三乘佛法及無量法門。儘管「條條大路通長安」,最終都能依憑各自因緣抵達目的地,但在顯現上肯定有個你前我後、你快我慢的問題。對密法的修行者而言,根基除了指通常所說的「慧根」外,更特別強調「信根」、「精進根」,經常說到的利根者也即是指具備了大信念、大精進力的人。對先天就具足這些條件的人來說,若還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這樣的說法也未免有些太過教條。《俱舍論》就此問題闡述道:「有者天生之種姓,有者修學而成也。」《解深密經》也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有者自性利根眾,有者鈍根而安住。」《普作續》則云:「人天諸眾異根基,有為天生利根者,有為修學之根基。」《等合續》中同樣表述道:「眾生有本來的利根和其餘根基。」……正因為顯密經論皆共同承認眾生根基不同,因而修行時間也各異,所以我們對三大阿僧祇劫的理解才不應該固守一種見解。比如達摩祖師在《破相論》中,就將三大阿僧祇劫解釋為三大恆沙毒惡之心。他就是從另外一種角度,也即是從眾生的惡劣分別念的角度看待這三阿僧祇劫的。既如此,只要能當下勘破妄心、妄念的虛幻不實、毫無自性可言的本質,那又何勞歷經無數劫的時間去向外趨馳、頭上安頭呢?故《金剛頂五種密經》中云:「於顯教修行,須經三大阿僧祇劫,然後證果……若依密教,則由加持威力故,於須臾頃,當證無量三昧耶,無量陀羅尼門。」其實不光是密教修行者可於須臾頃頓悟諸法實相,禪宗不也同樣強調當下見性嗎?原因就在於禪宗行者並非是從具體的數字概念去理解所謂的「劫」,在他們眼中,無數的「劫」即是無數的惡劣分別念,只要探本溯源到分別心的本質也就斬斷了長劫輪迴之根。故而我們在看待三阿僧祇劫時也應持有通融、全面的觀點,畢竟在世間法裡面,我們都既擁有針對智障兒童的特殊教育體系,又擁有允許破格選拔天才少年進入各類大學的考試、教育制度。因之對密宗倡導的即身成佛說同樣應抱有一種寬容、理解的態度,因為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即是,有非常多的密宗修行人已經通過密法的修持而即身成就了。翻開密宗各大教派的歷史,這樣的成就者實在是不可勝數。我們如果既不能從經論當中找到否認即身成佛說的理論依據,又還要漠視大量活生生的事實,那就未免被偏見、成見所困了。

大家若能理解釋迦牟尼佛在不同眾生前的不同說法方式,若能直探顯宗經論中很多以隱秘方式講述密法的地方、內容,若能全面理解很多經論的深意而非單從字面上讀解,那麼很多無謂的爭論都可以煙消雲散。以下列顯宗經論為例,從中就可清楚地看出顯宗對即身成佛說的讚許、褒揚以及理論支持。

《摩訶止觀》有云:「利根者圓教下一生頓超十地。」《宗鏡錄》云:「一念成佛。」《頓悟入道要門論》中說:「若悟道,現前身便解脫。」《楞嚴經》則說:「不歷僧祇獲法身。」……

總之,了解每一眾生根基及得度因緣的佛陀,在已於無量劫中積累了廣大資糧的大乘一般根基眾生面前,示現了三阿僧祇劫成道之相;而在不共同的密法根基者前,又示現了於極短之時日內成佛之相。因密法保密規則所限,記載這些事例的續部經論不得在未經灌頂者前公開,故此處也只能割愛不宣。

以要言之,顯密在看待成佛時間之長短這一問題上實無多少本質差別,若能融通二宗,對此問題自不難圓融觀之;若不能通達顯密甚深意義,那就只能觀二派觀點似水火一般難以相融。大家如果都能深入顯密經藏,則到時自會領略到二者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特點。所以少進行一些不明所以的宗派主義之爭,多深入顯密經藏才是一個佛教徒應盡的職責與義務。


度母上師微信號:dmsswx


相關焦點

  • 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多久?
    所謂的「佛寶」就是指菩薩曾在三大無量數劫(阿僧祇劫)當中,證悟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得到般若實相智慧之後,能夠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萬行圓滿
  • 三大阿僧祇劫,如何超越?
    QQ群:悟心禪院75872451佛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而成的。這話的確不錯,一切聖賢,一切覺者,皆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而成的。然而,切不要誤解了這個「三大阿僧祇劫」,以為三大阿僧祇劫,是個無量億萬年的時間。無量億萬年的時間,是個遙遙無期的時間,是個永無盡頭的時間。既然是個遙遙無期的時間,那麼,成佛也就成了遙遙無期的事。既然是遙遙無期的事,那就是永遠不可能的事。
  • 三大阿僧祇劫是什麼概念
    三大阿僧祇劫到底是什麼概念?是多長的時間呢?我們常常聽到這個「劫」,或者是「劫數」。在這裡,「劫」是就時間來講的,而且不是我們世間所講的日、月、年,而是遠遠超越我們所能想像的時間,這個必須要用電腦來計算,這個「劫」的時間非常的長。釋迦牟尼佛有時候用「磐石劫」來譬喻,有時候用「芥子劫」來譬喻,有時候則以「增減劫」來說明。「增減劫」就是增劫跟減劫。什麼叫增劫?什麼叫減劫?
  • 《淨土答疑-039》~三大阿僧祇劫,又指的是什麼呢?
    三大阿僧祇劫,又指的是什麼呢?它是怎麼算的呢?三大阿僧祇劫最主要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它是以大劫來當作算數方便,第一大劫所需要修學的內容,這個內容你修學滿足了,就說你已經超越第一大阿僧祇劫。那麼從內容來看待時間、時節,這樣子我們就能夠容易了解說,到底信佛到成佛所說的三大阿僧祇劫,到底是什麼意義。那麼現在說的是,前面的第一大阿僧祇劫。那麼第一大阿僧祇劫,入地以後要修的內容是,入地以後到七地,從初地到七地,要進入八地才叫作超越第二大阿僧祇劫。
  • 即身成就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
  • 修行非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不,你想多了
    佛經上說,要成佛,從發願修行開始,需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功德圓滿成佛。02三大阿僧祇劫啥是阿僧祇劫呢?04三大阿僧祇劫的真意那麼,三大阿僧祇劫是怎麼回事?其實,在佛法中,有很多的教化方式是為了「表法」。
  • 釋迦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還是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
    釋迦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還是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問:釋迦牟尼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還是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呢?答:凡是問到諸佛、古佛怎麼成佛的,這都是諸佛的境界。經中所說都不一樣。凡夫要去講佛的境界,像個生來的盲人一樣,毫無辦法。不過既然問到,也就鸚鵡學舌,依據經典表達自己粗淺的認識。
  • 不想經歷漫長的三大阿僧祇劫行不行?並非密宗獨有,即身成佛的N多依據!
    《楞嚴經》則說:「不歷僧祇獲法身。」而顯密佛法無不承認,具有大心力者每一剎那中都可圓滿數劫資糧,因此並不需要像常人一般勤積三大劫資糧。如果說「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 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大劫」、「小劫」、「阿僧祇劫」指的是什麼?
    增減劫:佛教認為人的壽命一開始的時候有八萬四千歲(另有說法為八萬歲,亦有說法是四萬歲,這裡以八萬四千歲為標準計算),每過一百年減少一歲,一直減到人的壽命只有十年為止,這個過程稱為減劫。一個減劫即是半個小劫的時間,大概為(84000-10)x 100 = 839萬9000年。
  • 三大阿僧祇劫其實就是指貪、瞋、痴
    三大阿僧祇劫其實就是指貪、瞋、痴 所以大慧菩薩最後說:令大眾皆離有無妄想,而能不歷僧祇證法身
  • 這一念就超過了三大阿僧祇劫!
    下面還是蓮池大師所講的,非常優美:  修行成佛,從初發心,即使生生不退,通常也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然後還要百劫種相好,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最後圓滿成佛。但是,如果念佛呢?「越三祇」,超越三大阿僧祇劫,在一念當中就超越了。
  • 「三大阿僧祇劫」有多長?
    「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說明成佛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三大阿僧祇劫」到底有多久呢?在佛教的計時單位中,「剎那」是表示極短的時間,「劫」是表示極長的時間。劫又分為小劫、中劫、大劫三種。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一個大劫正好是世界經過了一次的成、住、壞、空。因此,當世界歷經三次成、住、壞、空,也就是經過三度大劫的時間,就是三大阿僧祇劫。
  • 成佛需要修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阿僧祗劫」到底是什麼?
    劫,是梵文kalpa的譯音。有譯為劫波,簡稱為劫。意譯分別時分、分別時節、長時、大時、時。這個詞容易被人誤 會「劫」是中文原有「劫難」的意思,但這只是梵文的譯 音,並沒有劫難的意思。無央數,即是無中央數。例如: 7的中央數是4。(1, 2, 3, 4, 5, 6, 7) 5的中央數是3。(1, 2, 3, 4, 5) 無量數是極長至計算不到的數量。無央數是因為不知道總 數量多少,所以計算不到中央數是多少。阿僧祗劫的「僧」字一般廣東人讀作「增」,但這個字是梵 文asamkya的音譯。因此讀作「生」字比較正確。
  • 釋迦牟尼佛說,靠自力修行成佛究竟要多長時間,和念佛沒法比
    來到菩提樹下,經過七天七夜證悟成佛。這乍一看來,釋迦牟尼佛是一生成佛,其實他就像彌勒菩薩一樣。在沒出生之前,也是在兜率陀天內院作為一生補處菩薩。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此生前,已經修行很多世。釋迦牟尼佛說過,一個普通人也就是凡夫從初發心到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而且成佛後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來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 三大阿僧袛劫修行方得成就,其實就是方便說法,因為時間就是空相
    已經「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因為除了這個地方,又經歷的時間很長;又到其他的國土,很多的國土再去利益眾生,再去教化其他的眾生,可見這樣的時間又是多長了。有來、有去,因緣具足就來了,因緣結束就去了,再等待因緣再來,來去無不都是現事相在人間。是這念不生不滅的本性,這初心本性,來回當中,生的現跡、最後的涅槃,這也經過了無數劫。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3)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
    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儘是微塵。  然而,善男子!我實實在在成佛以來,一直到現在,已經有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中國的計數,十千為萬、十萬為億、十億為兆、十兆為京、十京為垓、十垓為秭、十秭為穰、十穰為溝、十溝為澗、十澗為正、十正為載、載天地不能載)。並不是現在才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譬如有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無量數)那樣多的三千大世界。
  • 釋迦牟尼佛告訴大眾:我成佛以來,已經過無數量那麼多的大劫了 | 妙法蓮華經淺釋
    你們現在要清淨其心,收攝你的身心──也就是不要打妄想,不要生出一種疲倦來;聽經的時候,要生出一種恭恭敬敬的心!最要緊的,你要相信,又要明白如來誠諦之語;如來所說的話,都是實實在在的,一點假的話也沒有。佛告訴大家完了之後,大約就是看見法會裡邊,有人打妄想,心還沒有回來,所以沒有聽仔細。打什麼妄想呢?或者還想:「佛什麼時候講呢?」
  • 正信正行丨 「劫」是什麼意思?
    佛經上所稱的劫,如不標明中劫或小劫,通常是指大劫而言。在三界的眾生,未了生死之前,最短的壽命短到即生即死,最長的壽命是修四空定的無色界眾生,最長的有想無想天壽命長到八萬四千大劫,他們的生命,相當於地球的八萬四千次生滅的過程,所以在他們自以為已經是不生不死,其實,八萬四千大劫終了,仍然要接受生死,在佛眼看來,八萬四千大劫,也僅剎那之間的時光而已,唯有修持解脫道,空去了『我』,才入涅槃──不生不死的境界。
  •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地藏菩薩聖誕紀念日
    佛在經中稱揚讚嘆地藏菩薩為度眾生,久遠劫來發弘誓願、非凡之舉,並介紹地藏菩薩在過去因地修行及多世輪迴中,留下的本生事跡——許多地藏菩薩捨身救母的故事,因此,本經也被尊為佛經中的孝經。地藏菩薩在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曾是一位婆羅門女,她的母親不信三寶常行邪道,死後墮入地獄。婆羅門女知道母親的必然果報,所以變賣家產為母親布施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