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2日12時51分訊(通訊員 代莉)12月20日凌晨,重慶市墊江扶貧群裡突然驚聞一個噩耗:「裴興鎮高石村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夏強同志,於2020年12月20日凌晨因心臟驟停,與世長辭,年僅46歲。」
消息傳來,群裡瞬間就炸開了鍋,大家都表示難以置信。
「怎麼可能呢,前天我還和他打電話聯繫工作,這才不過一兩天!」
「一名優秀的好幹部,太突然,令人窒息、太難過,太多不舍!」……
突發疾病,46歲的扶貧幹部倒下了
然而說起夏強的突然離去,他的工作搭檔,裴興鎮高石村扶貧駐村工作隊副隊長郭敘偉仍然是感慨萬千。
「為了迎接市級和國家脫貧攻堅考核驗收,也為了切切實實解決村民們在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讓大家過上好日子,夏書記帶著我們,已經連續三周堅守崗位。」郭敘偉告訴筆者,12月18日下午,夏強就說他身體有些不舒服,但依然堅持忙完手中的工作才和大家一起回城,一路上大家還又說又笑,「國檢大考」即將結束,大家也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休息一下了。
「雖然很疲累,再加上身體上的不適,讓夏書記看上去有些憔悴,但他因為圓滿完成這個階段的工作還很開心,沒想到第二天就出事了。」郭敘偉說,第二天早上起床,夏強就覺得胸悶加重,心臟也不舒服,妻子立刻帶著他到醫院檢查。
據郭敘偉介紹,因為夏強原本就有高血壓,長期服藥。平時偶有聽他說胸悶,大家建議他到主城大醫院作詳細檢查,妻子也讓他請假,夏強卻說:「莫添亂,現在正是脫貧攻堅總攻決戰打大仗的時候,不能拖後腿,等脫貧攻堅結束了再去。」
入院當天下午,陪同的家人們都不放心,建議夏強轉到重慶檢查治療,但放不下工作的他仍然堅持說:「我沒有感覺很難受,星期一還要上班,去重慶太耽誤時間了。」
到了晚上11點多,夏強的病情突然加重,疼痛不止,第二天凌晨1點多,傳來他心臟驟停的消息。雖然醫護人員們全力搶救,仍然沒有救回這個年輕的生命。
萬般不舍,受助群眾自發送行
夏強突然病逝的消息,在12月20日凌晨,就在高石村傳開了。一大早,受過他幫助的30餘名村民,就自發來到他停放的地方,見這位為村民謀福利,不顧自己身體健康的好書記最後一面。
「夏書記這麼一個大好人,怎麼就這麼走了呢。」高石村已脫貧貧困戶彭坤芳感慨到,「我年紀大了,剛剛去世的老頭子以前常年生病用藥,兒子又摔斷了腿,安了鋼板,不能幹體力活,在重慶工地看門,一個月只有一千多元,家中還有一個讀初中的孫女,要不是夏書記他們一直幫助我們,還為我們申請了低保,我們一家人可怎麼生活啊!」
「家裡不管有什麼事,夏書記都會幫我出主意,他就是我們一家人的主心骨啊!」同樣泣不成聲的還有夏強的對接幫扶戶戴發珍,她告訴筆者,自從2018年8月,夏強到高石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以來,隔三差五就往他們家跑,在他的幫助下,家裡面獲得了幫扶資金,進行了改廁改廚。因疫情影響,失業在家的兒子兒媳也在他的推薦下,到鎮上的食堂務工,兩個人一個月下來有幾千元固定收入,家庭生活質量大大改善。
夏強為了村裡的建設,四處奔走,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先後完成油化道路8公裡,硬化村級道路12.517公裡,便民道3.96公裡,切實解決群眾生產、出行難問題;整治小二型水庫1座,山坪塘整治12口,改造高臺地位用水管網7.2公裡,徹底解決全村高臺地位人畜飲水問題;動員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建成30000隻規模現代化蛋雞養殖場一個,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0000元;成立了正義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墊江縣林山香料有限公司流轉土地1042.7畝種植油樟,以公司+農戶+合作社的模式運營,2020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近70000元;開辦重慶市墊江縣高石電子元件加工有限公司,吸納就業困難人員18人,並成功創建縣級就業扶貧示範車間,他入駐高石村兩年多來,村子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筒靴書記,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郭敘偉回憶,剛來高石村時,村裡只有5公裡水泥路,其餘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路上坑坑窪窪,積滿泥漿,必須要穿筒靴才能「趟過渾水」,所以村民們都親切的稱夏強「筒靴書記」。
高石村是「後進基層黨組織」、全縣扶貧重點村。因地處偏遠,交通條件差,夏強堅持吃在村,住在村,在扶貧工作中,踐行自己作為一名黨員幹部的初心使命。
夏強作風正派,堅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為群眾做了許多好事,但從不收群眾一點禮品,被高石村的廣大村民愛稱為「不近人情」的夏書記,為了此事,在一次縣委主要領導走訪高石村貧困戶時,貧困戶還向領導「告了一狀」,因為自己為表謝意,給高書記抓了幾條黃鱔送去,沒想到送了幾次都被拒絕了,黃鱔一直在家中養著,都養瘦了。
生活中,夏強對待自己很苛刻。原村主任劉興龍曾說過,兩年多了,基本上沒看到夏書記穿過新衣服,好像始終是那麼幾件衝鋒衣在換著穿,他笑著回答只有這衝鋒衣才不顯胖。
但對待同事,夏強卻很慷慨很照顧,有一次村綜合服務專幹生病了發高燒,他聽聞後,立即聯繫縣城醫院安排好病床和專科醫生,連夜用車將她送至醫院就診。還有一次一名工作隊員嶽父動大手術,他也主動關心問詢,並動用自己的人脈資源,聯繫主城大醫院專家親自診療手術。
如今,高石村已實現整體脫貧,26戶建卡貧困戶82人全部脫貧摘帽。然而,這位「不近人情」的筒靴書記卻倒下了。
但是,高石村的村民不會忘記,同樣還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同事們不會忘記,山河不會忘記,大地不會忘記。因為,他戰鬥至人生的最後一刻,他用生命詮釋了優秀共產黨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