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誰能幹就讓誰幹」 政府工作報告九大新提法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5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這是他擔任總理以來,第七次在人代會的開幕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此前各年的報告中,多次出現一些新提法新表述,例如2015年的報告就提到「有權不可任性」。今年的報告,也出現了「誰能幹就讓誰幹」等九大新提法。
新提法1:成之惟艱
回顧前一階段抗疫工作時,李克強採用了「成之惟艱」表述,他說,「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能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艱。我們也付出巨大代價,一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生產生活秩序受到衝擊,但生命至上,這是必須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新提法2:「真正過緊日子」
此前各年度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數次提到政府要過緊日子。今年的報告則強調,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
李克強說,「要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堅決壓減,嚴禁新建樓堂館所,嚴禁鋪張浪費。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政府要帶頭,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
新提法3:以保促穩
對於今年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報告多次提到「六穩」、「六保」。那麼二者之間是什麼關係?報告採用了「以保促穩」表述。
李克強說,「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要看到,無論是保住就業民生、實現脫貧目標,還是防範化解風險,都要有經濟增長支撐,穩定經濟運行事關全局。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
新提法4:創新直達實體經濟
此前各年度的報告,創新驅動是高頻詞,今年的報告談到穩健的貨幣政策時,則提出「創新直達實體」。
李克強說: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
新提法5: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今年的減稅降費力度會不會減弱?兩會召開前,不少人關注這一話題。對此,政府工作報告給予了明確答覆,「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並採用了」留得青山,贏得未來」表述。
李克強說: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前期出臺6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徵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徵公共運輸運輸、餐飲住宿、旅遊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新提法6:「揭榜掛帥」,誰能幹就讓誰幹
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幹就讓誰幹,報告談到如何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時,採用了這一新提法。
李克強說: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發展社會研發機構。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幹就讓誰幹。
新提法7:再就業敢創業
不僅僅是再就業,還要助力失業人員敢創業,報告談到要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時,採用了「再就業敢創業」新表述。
李克強說: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全國近3億人領取養老金,必須確保按時足額發放。完善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制度。做好因公殉職人員撫恤。擴大失業保險保障範圍,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都納入常住地保障。擴大低保保障範圍,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和返鄉人員及時納入低保。對因災因病遭遇暫時困難的人員,都要實施救助。要切實保障所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民生也必將助力更多失業人員再就業敢創業。
新提法8:為擔當者擔當
2017年,李克強在報告中談到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時曾表示「給幹事者鼓勁,為擔當者撐腰」。
今年,李克強作報告時強調,面對艱巨繁重任務,各級政府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遵循客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辦好自己的事。要大力糾治「四風」,把廣大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為擔當者擔當,讓履職者盡責。
新提法9:臨難不避
「廣大幹部應臨難不避」,在報告中,李克強對領導幹部提出了這一要求。
李克強談到今年面對艱巨繁重任務的時說:廣大幹部應臨難不避、實幹為要,凝心聚力抓發展、保民生。只要我們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奮力前行,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一定能實現。
新京報記者 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