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銅陵市義安經開區總投資分別為2.85億元、1.2億元的安徽博日生物科技建設工程、安徽富樂德二期工程兩個項目封頂。兩個項目全面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億元、利稅7000萬元,解決就業約450人。
「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幹,以事不過夜的態度為項目建設掃清障礙,我們全力為重大項目早日建成投產提供保障。」義安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李行濤告訴記者,兩個項目從開工到實現封頂,僅用了不到5個月時間。
今年以來,銅陵聚焦產業項目,推進實施重大項目攻堅年活動,安排90個重大項目由該市領導包保聯繫,全市上下以「一線工作法」全力以赴推動項目落地、建設、投產、達效。
1月至10月,銅陵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12.6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6%,高於序時進度12.7個百分點;166個項目開工,開工率138.3%,高於序時進度55個百分點;98個項目竣工,竣工率106.5%,高於序時進度23.2個百分點。
瞄準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既抓項目落地建設,又抓項目精準招引。11月27日,銅陵市首次在北京舉辦投資推介會。活動中,年產120萬個智能計量表、年產8300噸高分子新材料產品等11個項目現場籤約,涉及新能源、新基建、電子信息、醫藥化工、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等領域,計劃投資總額超63億元。
「將『項目為王』的理念落實到位,必須要解決『項目從哪裡來』的問題。」銅陵市招商服務中心副主任陶春旺告訴記者,該市聚焦「精準」二字,切實提升項目招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結合自身工業基礎和產業實際,銅陵開展全面梳理,繪製產業鏈招商圖譜,編制16個重點產業招商線路圖,推行「鏈長制」,按圖索驥,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上線「銅陵投資合作熱力圖雲平臺」,將現有產業政策、重點招引產業、閒置廠房和土地等招商資源搬上「雲端」,推動「雲上招商」;發揮基金對投資項目「牧羊人」作用,推行「基金招商」。同時,鄉情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委託招商等方式紛紛開花結果。
今年前10個月,銅陵市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13億美元,同比增長16.6%,增幅居全省第4;實際利用省外內資620.4億元,同比增長13.9%,增幅居全省第6;新入庫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249個,總投資751.3億元,項目數位居全省第6。精準招商推動銅陵「傳統產業」實現新升級,「產業集聚」取得新進步,培育了電子信息、半導體、5G等產業新優勢,打開了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爬坡過坎、創新突破,理念是先導,幹部是關鍵。今年4月,銅陵市委組織開展「我在中心幹什麼、我為中心做什麼」討論,廣大幹部圍繞經濟發展,剔膚見骨找病灶、結合實際找辦法、凝心聚力抓項目。一場討論激活了一池春水。
「兄弟城市競相發展,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創優營商環境,更好地服務項目、服務企業永遠在路上。」銅陵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副局長王梟說,通過討論進一步找準了營商環境短板、明晰了問題解決路徑。銅陵市以流程再造和科技賦能為手段,圍繞「項目、企業、個人」三個全生命周期,解難點、消痛點、通堵點,出臺《銅陵市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細則(試行)》等系列政策舉措,持續深入創優營商環境。銅陵在長三角27個城市中營商環境排名位居前十位,入圍2020年全國營商環境特色評選50強。
園區是項目「落腳點」、發展「支撐點」,改革創新更要精準發力。銅陵市出臺《關於深化全市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實行市級賦權清單制度,從管理體制、人事薪酬、績效考評等方面入手,穿透園區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激活園區主動性、能動性。
「疫情復工復產時,銅陵開發區和相關部門為我們解決招工難題;汛期遭遇持續暴雨,他們又為我們送上防汛物資,讓我們覺得溫暖,也為我們企業在銅陵發展注入了信心。」位於銅陵經開區的華灃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樹海告訴記者。(本報記者 林春生 劉洋)
【來源:安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