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原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解讀:孔文子是衛國的大夫,名,諡文子。敏,聰明。下問,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
天資聰穎的人,自以為聰明,因而不願意勤學好問。
孔雖然很聰明,但他卻從不驕傲自滿。他對很多學問都認真學習,和大家一起交流討論,沒有厭倦的想法,他勤奮學習到這種程度。地位比較高的人,通常高高在上,不肯向地位低的人請教。孔雖然身居大夫的高位,他卻從不趾高氣昂,遇到自己不明白的事情,便向別人請教。即使是地位低下的下屬和老百姓,他也會虛心向他們請教,從來不認為是恥辱,他喜歡請教別人到這種程度。
不學習,不能明白道理。不請教,不能增長見識。所以,舜帝勤學好問,才能夠成為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