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路在何方》的首唱原來是她」-《西遊記》的配樂的背後

2021-01-19 民樂匯

86版《西遊記》無論導演、演員的演技和配樂,包括整個圍繞這個電視劇的製作後期製作可以說得上是步步蓮花。各個方面都達到了當時一個巔峰,如果跟今天的電視劇對比也毫不遜色。除了一些科技原因以外,其中更值得回味的是《西遊記》的配樂。

《西遊記》裡邊總共有十四首歌和很多配樂。配樂體現的是當時的一種創造性,現在能夠聽時而柔情萬種歌曲,時而滑稽幽默配樂,大家應該記住一個名字,他叫許鏡清。他就是《西遊記》當時音樂總監。他當時的配樂有很多創新,把西方的架子鼓、貝斯這類西洋樂器和中國的古箏、琵琶這類傳統樂器結合在一塊兒,就比如片頭一開始一段擬音就是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的一種結合。如果現在重新聽《西遊記》裡的歌曲就會覺得作詞作曲真是非常完整、優美、準確。它的優美程度,他和劇情的高度契合度真的非常了不起。

女兒國國王朱琳

跟孫悟空有關的歌有三首。第一首是《齊天大聖歌》,旋律滑稽幽默,後來也用到了「豬八戒娶媳婦」。第二首是《孫悟空之歌》,就是孫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煉了七天七夜跳出來那段。把孫悟空的個性烘託得淋漓盡致。第三首歌很抒情,就是《五百年桑田滄海》孫悟空被壓到五行山底下之後,抬臉看著天空飛過的大雁。地上青青的綠草,那種感嘆!這三首歌把孫悟空當時的心情描述得淋漓盡致。

圍繞著唐僧的歌就很多了,比較典型的《何必西天萬裡遙》,杏花仙跳舞又彈琵琶迎接唐僧那段。許鏡清的曲,閆肅的詞,吳靜的嗓音,杏仙王苓華的舞蹈身姿相貌,曲子非常優美,聽後如痴如醉。

相見難別亦難杏仙

還有就是出現在「女兒國」那集,裡邊有兩首,剛見到唐僧那首叫《女兒情》後來唐僧決然離開她繼續西天取經的時候叫《相見難別亦難》。

《女兒情》原唱吳靜

印象最深前半首《女兒情》。反映女兒國國王看上唐僧那種眷戀的心情。突然想起《西遊記》裡女兒國王和唐三藏分別時,兩人凝視許久,唐僧終於緩緩開口 :若有來生……這可能是唐僧此生唯一動情之處吧。20年後,2004年的《藝術人生》,《西遊記》劇組再聚首,女兒國國王扮演者朱琳,上場後深情凝視著唐僧扮演者徐少華說 : 自女兒國一別,二十年不見,御弟哥哥,別來無恙!徐少華也當場紅了眼眶。

後半首《相見難別亦難》記得唐僧有句:「女王陛下,貧僧已棲身佛門。並與大唐天子有諾在先,還望女王陛下放貧僧西去,來世若有緣……」就把歌詞給託活了,他不是沒有七情六慾,他只是為了取經大業,自己不能因小失大,只是那時沒有接吻,沒有擁抱,甚至連牽手都沒有,卻能把愛戀的意境表達得如此出神入化。

有一首就是唐僧壓根兒不接受的歌,就是具有印度風情的《天竺少女》,由玉兔精扮演者李玲玉的唱的,這首經典之作抓住了印度歌曲的風格,讓全曲都充滿印度風味,而李玲玉演唱的這首歌也很符合印度女聲,整體上讓觀眾體會到了異國風情。優美歡快動人的歌舞響徹那萬裡雲宵,硬是用中文唱出異域風情!所以當時這個歌曲和劇情的契合度是非常非常高。

天竺少女李玲玉

再有一首就是跟四師徒有關的《取經歸來》。四師徒取經歸來回到長安,當時唐太宗李世民出來迎接師徒四人,這時候就放這首歌,這首歌也是《西遊記》收尾的曲。意境也很美。當然,說到這裡要就必須要提到的是它的絕對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

《敢問路在何方》作詞是閻肅,作曲許鏡清,這首歌有有兩個演唱者,蔣大為是後者如果您當年看這個電視劇,從頭看你就有印象,頭5集是由當時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張暴默首唱的。雖然她唱的的這個版本更有感情並且樂器忐忑的伴奏更顯出取經之路的離奇和驚險、坎坷、曲折、悲歡相融。但取經是修行,是不能帶有任何感情的,所以蔣大為的民謠版本更合適西遊記的主題。

當然,張暴默、蔣大為唱這首歌都各有長處,只不過那個時候正好趕上了中國改革開放蓬勃發展,需要更強烈的感覺來刺激給大家帶來力量,可能蔣大為的歌聲力量感要比張暴默要好。

敢問路在何方原唱張暴默

楊潔導演的經典之作《西遊記》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論選角,取景,對原著的尊重、理解與詮釋,演員的演技,作曲,作詞,演唱等都是無與倫比。作品本身已是經典,作品背後透露出來的前輩藝術家的精神更是經典。在這個不再有經典與大師的年代,這些前輩們的逝去都成了莫大的惋惜。斯人已逝,但你們已是顆顆璀璨明星,耀目於泱泱華夏文明史,令後人敬仰。

相關焦點

  • 譚維維中秋翻唱《敢問路在何方》,氣的原曲作者一晚上沒睡著!
    最初蔣大為老師對《敢問路在何方》賦予了很強的歷史感和神話感。師徒四人也陸續的走上了舞臺,觀眾們歡呼著,準備迎接一波「淚流滿面」的「回憶殺」!結果,譚維維上來一嗓子,把所有的「西遊記元素」都砸成了一個稀巴爛。畢竟,這一系列瘋狂的咆哮聲,搖滾,嘻哈,Rap,加上音響、嗩吶、鼓架等樂器,《敢問路在何方》與西遊沒有一丁點的 關係!聽著譚維維的吼聲,閒雲則表示,誰敢問路?
  • 86版《西遊記》感人的一集不是《敢問路在何方》
    過去電視劇喜歡在劇中放歌曲,86版《西遊記》也不例外。該劇被公認為經典,其歌曲也很經典,如《敢問路在何方》、《齊天大聖》等,當然,最感人的是那首《女兒情》。這首歌應該是80後童年記憶和70s後情竇初開的歌,最重要的是86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太生動了,這一集也是唯一一部像浪漫劇的,所以《女兒情》非常適合,真的是錦上添花!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不喜歡看《女兒國》,因為我太小了,感覺不到裡面的真情,當我長大後,我喜歡再看一遍這集,因為我能理解他,理解人們的想法和感受。正是「年少不懂女兒情,懂時已是女兒國。」
  • 《西遊記》音樂那些事兒,多次換人又換歌,最大贏家蔣大為
    曾幾何時,一部優秀的影視劇背後,一定會產生一首或幾首優秀的插曲,比如《搭錯車》一部電影誕生了《酒幹倘賣無》和《一樣的月光》等好幾首經典歌曲。在這方面,央視四大名著電視劇堪稱典範,每一部都貢獻了傳唱度極高的主題曲,比如《枉凝眉》、《滾滾長江東逝水》、《好漢歌》和《敢問路在何方》等。
  • 楊潔:蔣大為拯救了《西遊記》;沈騰:蔣老師化解掉了第八十二難
    文/麥穗小魚題記:蔣大為以其極具辨識度的嗓音叱吒歌壇數十年,1984年春晚,那首《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讓全國觀眾記住了這個高亢的聲音。兩年後,蔣大為再度登上春晚舞臺,演唱央視版《西遊記》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從此火遍全國。
  • 張暴默,被人淡忘的《西遊記》主題歌首唱者
    86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是中國電視劇史上重播率最高的電視劇,沒有之一。說起它的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若要在身邊找出一個不會唱這首歌的人,那要比登上珠峰還難。劇中這首歌的演唱者蔣大為更是家喻戶曉,然而,只有資深劇迷與樂迷才知曉的是,起初《西遊記》試播的前十一集的片尾曲,是由一位女歌手來演唱的,她就是著名歌唱家,現已淡出歌壇多年的張暴默。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張暴默的名字那是如雷貫耳般地存在。她音域寬廣,高、中音都能駕馭得遊刃有餘,她曾獲得「神州歌壇十二星」、「80年代傑出藝術家」、「全國聽眾最喜歡的歌手」等等榮譽。
  • 他包攬了西遊記裡的所有歌曲創作,都聽過他的歌但少有人知道他名
    登登等登 凳登等燈,你一定記得這首歌吧,聽過那麼多遍的片頭曲你會忘記?今天小編釋墨軒要跟大家聊聊這位:他包攬了西遊記裡的所有歌曲創作,都聽過他的歌但少有人知道他名。 當我們小時候坐在電視機邊上,當我們聽到主題曲響到哪個音節,孫悟空才開始騰雲駕霧。
  • 蔣大為自吹救了《西遊記》,網友:好大的口氣,晚節不保!
    然而可能是老糊塗了,老蔣不汲取前車之鑑,老毛病又犯了,最近在一次電視節目訪談中大言不慚地自吹說,是他救了電視連續劇《西遊記》。老蔣此言一出,更是掀起輿論的軒然大波,種種質疑和謾罵劈頭蓋臉地向他砸來。沒錯,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中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是老蔣唱的,而且唱得很好,才流傳至今,也的確堪稱老蔣歌唱事業中裡程碑式的一首經典歌曲。
  • 譚維維改版《西遊記》主題歌惹爭議,但有首曲子想改也改不了
    在前幾天的央視中秋晚會上,譚維維演唱了一首改版的《西遊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沒想到這次改版引起了很多網友以及原創許鏡清老師的反對,譚維維為此還道了歉。其實就筆者個人來說,平心而論拋開其他因素不說,譚維維改版的也不是不能接受。
  • 83版《西遊記》因能順利播出被網友罵朱之文
    說到他的傑作,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牡丹之歌》和《西遊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據說如果沒有《西遊記》不會達到蔣大為所取得的成就。我們怎麼能說《西遊記》有人唱《西遊記》?原來《西遊記》有10集試播,臺灣領導人對這首主題曲和滿意不太在意,這對《西遊記》導演楊潔來說非常困難,她來回尋找八位作曲家,換經歷了三個版本,最後,許鏡清創作的音樂符合領導的要求。誠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音樂響起,誰來唱?楊潔的導演請許多的著名男高音演唱這首歌《敢問路在何方》,但沒有得到領導的認可。
  • 挑戰記憶,86版《西遊記》有八處修改,「兜率宮」讀音成難題
    但是到1988年25集整體播出時,這首歌換成了閻肅作詞,許鏡清作曲、胡寅寅演唱的《大聖歌》,這首歌首次亮相是在《齊天樂晚會》上,真要對比的話,筆者也認為《大聖歌》的氣勢更強大,和劇情契合度更高,因此楊潔導演換插曲的理由也是充分的。
  • 韋世豪作為中超最具潛力球員,敢問路在何方?
    25歲的韋世豪其實已經步入了中生代的行列,那接下去職業道路敢問路在何方?第一,作為國腳級球員,要減少場外因素的幹擾,控制住紅牌少年的情緒,說實在在首回合冠軍爭奪戰中「鎖喉」高天意實屬不該,這不是一名成熟球員的表現。
  • 挑戰你的記憶,86版《西遊記》有八處修改,兜率宮讀音成難題
    三、《走啊走》伴奏換插曲 第四集《困囚五行山》末尾,當唐僧一個人踏上取經路時,1986年播出時是只有配樂沒有插曲的,但在1988年全播時就換上了閻肅作詞
  • 《西遊記》:為了給唐僧樹立形象,導演特地為他配了7首歌
    《西遊記》選音樂時,特意給唐僧準備了七首歌。有人質疑楊潔導演,對唐僧太偏心了。楊潔的說:他的每首歌都是有故事的。在戲中,唐僧專門和猴子作對,是很討厭的一個人物。看過原著的人,都不怎麼喜歡唐僧,因為他總是給猴子念緊箍咒。
  • 這些影視劇裡的配樂,單拎出來每首都是神曲
    我們在看影視劇的時候,除了會被絲絲入扣的劇情、演員活靈活現的演技等等吸引外,有時候劇中的配樂插曲也同樣會為我們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首好的配樂及主題曲不僅會給影視劇大大加分,有時候甚至風頭會蓋過這部劇作本身,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 見路不走,敢問路在何方?-《天幕紅塵》
    他妻子林雪紅,我感覺林雪紅是歐陽雪的後續,他們家原先有一家裕香閣飯店,她希望能保住飯店,這樣家裡就有個收入來源,但飯店已抵押給了銀行,如果到期不能還款,她們就會失去這唯一的生計,將無法立足。林雪紅找到葉子農想讓他出面,不管怎麼樣,只要葉子農能出面就還有一絲希望,這是她最後能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雖然這事說起來和葉子農沒有多大的關係,最多就是羅家明聽了葉子農的一句「見路不走」就魔怔了,天天想著怎麼和別人不一樣,好好飯店生意不做,非要到莫斯科投資,結果就這樣了。這本書主線就是圍繞葉子農提出的「見路不走」展開的,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路」,敢問「路」在何方?
  • 原版西遊記作曲大師品鑑《黑神話:悟空》演示,贊配樂恰到好處
    電視劇《西遊記》是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至今仍沒有西遊題材能超越的經典。作為一部優秀的電視劇,出眾的主題曲和插曲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可以說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其譜曲和作曲的的便是許鏡清先生。
  • 82版《西遊記》女導演楊潔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難》讀書筆記
    1982年開始歷經六年時間拍攝完成的經典之作《西遊記》,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播放次數最多,觀看人數最多的電視劇。一個只上過三天小學,六天中學的人,何以成為天下聞名的導演?楊潔在85歲高齡時書寫了一部自傳《我的九九八十一難》帶我們走進了她的故事。
  • 在86版的《西遊記》中,有哪幾個插曲?你記得幾個插曲的名字呢?
    二師兄聊娛樂,大家跟著二師兄一起聊一聊《西遊記》裡面的娛樂故事。我是原創作者二師兄,專門為大家寫一些關於《西遊記》裡面的娛樂故事。相信大家對86版的《西遊記》都不陌生吧?在這部電視劇中,令我們印象深刻的除了裡面的人物以外,這裡面的插曲也是非常耐人尋味的,現在只要一聽到裡面的插曲就能想起以前小時候坐在電視機前面看《西遊記》的情景。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在86版的《西遊記》裡面的經典插曲吧。《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敢問路在何方》是《西遊記》的片尾曲,每當音樂一響起來的時候就會特別的有感觸,「你挑著擔,我牽著馬」大部分人只記得這句歌詞。
  • 86版《西遊記》主題歌原唱竟不是蔣大為!
    86版《西遊記》主題歌原唱竟不是蔣大為! 快看 來源:央視網 發布時間:2018年10月11日 21:51 A-A+    央視網消息:86版西遊記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早已傳遍大江南北
  • 那年,我教學生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幾天前,有位定居廈門的女生,在微信中提及她上小學時跟我學唱的一首歌,至今還常常在耳畔迴蕩。我問哪首歌,她說《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說著無心,聽著有意,他的話頓時放飛了我的回憶,當年教學生學唱這首歌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